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需保护20世纪遗产——写在《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出版之际
1
作者 金磊 《中国勘察设计》 2023年第6期86-86,共1页
2023年4月,《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以下简称《导读》)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导读》的编撰得到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的大力支持,正如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所言:《导读》一书是在全国业界与公众中,“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3年4月,《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以下简称《导读》)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导读》的编撰得到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的大力支持,正如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所言:《导读》一书是在全国业界与公众中,“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大势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发行 中国建筑学会 建筑遗产 中国文物学会 文化遗产 城市现代化发展 导读
下载PDF
永恒的纪念碑:抗战中的中国建筑师
2
作者 金磊 《建筑》 2020年第14期65-67,共3页
2020年是中国全面抗战的"七七"事变83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由此,我想到14载为国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们,尤其想到面对侵略者中国建筑知识分子也是抗战文化的"播种者",他们让我们在文博与建筑记忆中... 2020年是中国全面抗战的"七七"事变83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由此,我想到14载为国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们,尤其想到面对侵略者中国建筑知识分子也是抗战文化的"播种者",他们让我们在文博与建筑记忆中感悟战争与和平。无论是战争遗址、纪念建筑乃至意象强烈的"墓碑",仿佛都在诉说:历史到底是什么?如果说,抗日战争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检验,我更以为特殊年代里他们所展现的风骨尤令人敬佩,他们真是值得敬重的民本意识和民族情怀的"大英雄";如果说,抗战建筑文化经典是一份礼物,那它最有价值的是为后人不断重温,得到锤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师 纪念建筑 战争与和平 民本意识 全面抗战 民族情怀 播种者 抗日战争
下载PDF
新中国建筑保护与传承需要力作——读郑时龄院士《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的感悟
3
作者 金磊 《建筑》 2020年第19期62-64,共3页
前不久收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评论家、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先生的赠书《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认真研读颇受教益。笔者为该书的篇幅与开本震撼,更敬佩郑院士孜孜以求地守护、研读、传播上海近现代建筑的精神及非凡的学术深度... 前不久收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评论家、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先生的赠书《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认真研读颇受教益。笔者为该书的篇幅与开本震撼,更敬佩郑院士孜孜以求地守护、研读、传播上海近现代建筑的精神及非凡的学术深度。联想到2020年7月12日,他在《文汇报》艺术版发表的《建筑评论是创造建筑历史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的文章,更以为他的新作《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一书不仅呼吁公众呵护优秀建筑,还在于向业界表达城市与建筑诸多"常识"的缺失是当下迫切应补上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建筑评论 同济大学教授 《文汇报》 保护与传承 城市与建筑 赠书 新版
下载PDF
庆祝共和国七十华诞 绘制城乡建设大蓝图——中国建筑设计70年简述
4
作者 金磊 《中国勘察设计》 2019年第10期19-25,共7页
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70年有太多的历史瞬间,每个瞬间都代表着一段事实与历史,更牵挂着现实。建设新世界,创造新传奇,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凝聚向上的力量。城市更新也好,新建筑创意设计也罢,回顾中国设计70年历程,是因为面对光... 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70年有太多的历史瞬间,每个瞬间都代表着一段事实与历史,更牵挂着现实。建设新世界,创造新传奇,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凝聚向上的力量。城市更新也好,新建筑创意设计也罢,回顾中国设计70年历程,是因为面对光荣的荆棘路,无人再让历史回头,这里充满着责任。梳理新中国70年建筑设计的经验,也要同时瞩目成就与问题,正如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发布的《北京宣言》提出的:只有透彻研究20世纪建筑发展规律,才能走好面向21世纪的创作之路。因为这其中有影响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一系列关键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中国 城乡建设 共和国 建筑发展 城市更新 创意设计 新建筑
下载PDF
他们何以留下新中国建筑的遗产——感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十年代“八大总”》一书
5
作者 金磊 《建筑》 2021年第23期68-69,共2页
对于中国建筑师的断代划分是已故建筑学编审杨永生(1931~2012)的贡献,他在2002年1月编著的《中国四代建筑师》中给出定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是清末至辛亥革命间出生的,他们中大部分于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便登上建筑与城市舞台。由... 对于中国建筑师的断代划分是已故建筑学编审杨永生(1931~2012)的贡献,他在2002年1月编著的《中国四代建筑师》中给出定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是清末至辛亥革命间出生的,他们中大部分于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便登上建筑与城市舞台。由于上世纪20年代,中国还未开放正式建筑教育,第一代建筑师多数是留学外国专修建筑学的。”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拥有几十位第一代建筑师(含部分建筑工程师),其中为北京作出贡献的第一代建筑师、工程师近20人,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成为当代应传承并创新的设计遗产。值得说明的是,在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1949年后继续为北京作出建筑成就的大家有:华南圭(1877~1961)、庄俊(1888~1990)、杨锡镠(1899~1978)、杨宽麟(1891~1971)、朱兆雪(1900~1965)、梁思成(1901~1972)、杨廷宝(1901~1982)、林徽因(1904~1955)、王华彬(1907~1988)等。历史是伟大的传记,任何时代中国建筑界都不可缺失对伟人精神的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 杨廷宝 梁思成 建筑与城市 林徽因 建筑工程师 建筑学
下载PDF
中国建筑师要从20世纪遗产中获得自信
6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8年第6期44-48,共5页
自2016年9月29日在北京故宫宝蕴楼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98项)后,2017年12月2日在安徽池州又公布了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100项),伴随着业界内外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知,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还相... 自2016年9月29日在北京故宫宝蕴楼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98项)后,2017年12月2日在安徽池州又公布了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100项),伴随着业界内外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知,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还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探索及相关活动,从而使中国20世纪建筑经典乃至淡忘的建筑师先驱受到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师 建筑遗产 自信 北京故宫 委员会
下载PDF
张开济:求索中国建筑现代化道路的人
7
作者 金磊 《建筑》 2022年第24期61-62,共2页
2022年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原总建筑师、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张开济(1912—2006)诞辰110周年。日前学界举办纪念活动,并研讨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张开济大师建筑思想与设计实践的著作《建筑师张开济》(程力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 2022年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原总建筑师、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张开济(1912—2006)诞辰110周年。日前学界举办纪念活动,并研讨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张开济大师建筑思想与设计实践的著作《建筑师张开济》(程力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年10月第一版)。笔者作为北京建院的一员,自上世纪中期起,从设计科研及管理角度结识张开济,不断感悟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先生”的形象。在2019年北京建院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策划主编《北京建院五十年代“八大总”》一书时,对张开济的描述是“幽默开朗睿智敬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开济 中国第二代建筑师 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纪念活动 五十年代 现代化道路
下载PDF
建筑评论也要直面遗产保护问题--关于深化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思考
8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8年第12期40-43,共4页
对建筑创作来说,建筑评论是引导创作风尚、推出精品、提升建筑师乃至公众审美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建筑评论的研讨与争鸣还是构建本土话语体系,评论都是时间的博弈。笔者认为,从新中国70年建筑史看,建筑评论一定是新中国建筑史的一部分,... 对建筑创作来说,建筑评论是引导创作风尚、推出精品、提升建筑师乃至公众审美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建筑评论的研讨与争鸣还是构建本土话语体系,评论都是时间的博弈。笔者认为,从新中国70年建筑史看,建筑评论一定是新中国建筑史的一部分,它不仅奠定了建筑评论的价值尺度,还使建筑评论家成为在建筑史上“放第一块砖”的一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 建筑评论 建筑遗产保护 建筑创作 价值尺度 建筑师
下载PDF
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呼唤建筑评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金磊 《中国勘察设计》 2022年第1期54-57,共4页
建筑评论是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建筑创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开拓建筑师创作思维和眼界、普及建筑文化知识、提升建筑设计及审美水平,本刊自2022年1月刊起,特开设“建筑评论”栏目,以期为建筑设计... 建筑评论是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建筑创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开拓建筑师创作思维和眼界、普及建筑文化知识、提升建筑设计及审美水平,本刊自2022年1月刊起,特开设“建筑评论”栏目,以期为建筑设计和创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方向指引。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评论 建筑设计 建设工程 建筑创作 审美水平 促进作用 舆论氛围 创作思维
下载PDF
他是践行遗产保护的理论家与评论家——陈志华“建筑遗产保护文献与研究”系列著述阅读感悟
10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22年第8期89-96,共8页
0引言家人之外,要铭记一个人,要看他实际的贡献或精神上是否有益于行业及社会;但为什么有的人离去,会联结住记忆,甚至让我们觉得“曾经的时代”远去了;如果人生是一部书,时间就是页码,不论长短,只要能超越一己去探究人和世事本源就是卓... 0引言家人之外,要铭记一个人,要看他实际的贡献或精神上是否有益于行业及社会;但为什么有的人离去,会联结住记忆,甚至让我们觉得“曾经的时代”远去了;如果人生是一部书,时间就是页码,不论长短,只要能超越一己去探究人和世事本源就是卓越的。2022年1月20日辞世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陈志华先生恰恰是这样卓越的人。他的离去是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界的重大损失,他在建筑批评上的特别视野与率真的风骨所树立的丰碑,不仅现在无二人,恐怕也难有超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志华 建筑遗产保护 建筑学家 阅读感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批评 超越者 教育家
下载PDF
中国需要加强建筑师的代际研究——纪念《世界遗产公约》50年视角下的中国五代建筑师的认知
11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22年第12期89-96,共8页
0引言光阴似箭,仅2022年艰辛的年度建筑文化记忆就可蔚然成林。这里有岁月春秋,有往事风霜,更有记忆中的行业大事。以新中国五十年代业界“八大总”的华揽洪(1912-2012)及张开济(1912-2006)诞辰110周年为例,前者的作品思想集还在编撰中... 0引言光阴似箭,仅2022年艰辛的年度建筑文化记忆就可蔚然成林。这里有岁月春秋,有往事风霜,更有记忆中的行业大事。以新中国五十年代业界“八大总”的华揽洪(1912-2012)及张开济(1912-2006)诞辰110周年为例,前者的作品思想集还在编撰中,张开济大师的《建筑师张开济》(程力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年10月第一版)已经出版,并于2022年11月24日召开学界研讨会。对百岁建筑巨匠以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师级人物的回望及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开济 建筑遗产 文化记忆 华揽洪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大师级人物 建筑师 五十年代
下载PDF
城市传承与创新需要激活文明之光--感悟“第六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公布研讨”与《武汉倡议》要点
12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22年第11期90-96,共7页
0引言2022年8月下旬以来,国内有一系列科技文化的创新项目呈现,略作盘点它们有诸多启示:8月23日,中国科协公布了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名单,全国有194家单位入选,它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载体;8月24日,中宣部、... 0引言2022年8月下旬以来,国内有一系列科技文化的创新项目呈现,略作盘点它们有诸多启示:8月23日,中国科协公布了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名单,全国有194家单位入选,它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载体;8月24日,中宣部、住建部、新华社等在北京联合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活动,此工作已走过十年历程,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科协 建筑遗产 传统村落保护 文明之光 产学研协同创新 创新基地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建筑展”何以为新中国70年北京留痕——感悟马国馨院士“都·城——我们与这座城市”主题随想
13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9年第3期28-33,共6页
2018年11月14日,伴随着一场名为“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推出,让“改革开放”再次成为人们口中的热门词汇,11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总建筑师担当总策展人的“都·城——我们与这座城市”展... 2018年11月14日,伴随着一场名为“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推出,让“改革开放”再次成为人们口中的热门词汇,11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总建筑师担当总策展人的“都·城——我们与这座城市”展,在北京市国资委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下开幕(该展在国家博物馆展期11月22日-12月7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痕 总策 建筑师 词汇 展人 院士 历史 北京市 中国
下载PDF
南礼士路62号:新中国北京建筑史的“地标”--马国馨院士《礼士路札记》《南礼士路62号》学习感悟
14
作者 金磊 《建筑》 2020年第8期68-70,共3页
虽然城市是通过建筑和物质环境区分的,但世界上众多城市都有一些个性和价值观,它胜过肤浅的排行榜和商业调查,体现着一种魅力无穷的城市与建筑创造的精神。美国当代首席都市学家乔尔·科特金认为"一个伟大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 虽然城市是通过建筑和物质环境区分的,但世界上众多城市都有一些个性和价值观,它胜过肤浅的排行榜和商业调查,体现着一种魅力无穷的城市与建筑创造的精神。美国当代首席都市学家乔尔·科特金认为"一个伟大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南礼士路是在金元朝代即为一条官道,北起阜成门外大街南至复兴门外大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史 城市居民 学习感悟 城市与建筑 魅力无穷 价值观 排行榜 院士
下载PDF
面对疫情,建筑学人的减灾文化说
15
作者 金磊 《建筑》 2020年第7期64-66,共3页
2020年春天必定是不平凡的,天道轮回,大疫情要求人类积极理性面对,同时思考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重构理性、尊严与价值。笔者以为将疫情放在人类文明史中,与可敬可赞的医护人员救治患者不同的是,凡有视野的建筑学人都有责任从当代灾... 2020年春天必定是不平凡的,天道轮回,大疫情要求人类积极理性面对,同时思考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重构理性、尊严与价值。笔者以为将疫情放在人类文明史中,与可敬可赞的医护人员救治患者不同的是,凡有视野的建筑学人都有责任从当代灾难文化中寻到救援的新知,奉献知识分子勇者的内心光明。我们要告诫社会的是:历史长河中的"变"也许是最不变的"常态",人类要在充满风险的环境中保持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人 疫情 医护人员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建筑经典”乃遗产新类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磊 《当代建筑》 2020年第4期5-5,4,共2页
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于2019年12月13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布了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共98项。至此,中国已拥有396项"20世纪建筑经典"。它们不仅是时代精神与历史底蕴相融合之作,更... 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于2019年12月13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布了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共98项。至此,中国已拥有396项"20世纪建筑经典"。它们不仅是时代精神与历史底蕴相融合之作,更彰显着20世纪中国建筑设计亦传承亦创新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它们按《世界遗产名录》的入选态势,给20世纪经典建筑与建筑师提供了更丰富、更具潜力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十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年度世界遗产大会上不断有20世纪建筑或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消息传出,截至2019年7月,全球多位20世纪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已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丰碑型文化盛事,是世界建筑界的荣光。特别值得说明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大会 中国建筑学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遗产 中国文物学会 经典建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华南圭:技术与管理跨界的中国第一代城市建筑师——阅读《华南圭选集》的初步感悟
17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22年第5期81-87,共7页
0引言写在前面:2022年元月著名建筑师华揽洪(1912~2012)女儿华新民女士赠我为她祖父华南圭(1877~1961)编《华南圭选集——一位土木工程师跨越百年的热忱》(同济大学出版社77万字2022年1月第一版)。出于对华南圭前辈的敬仰,对该书我捧读... 0引言写在前面:2022年元月著名建筑师华揽洪(1912~2012)女儿华新民女士赠我为她祖父华南圭(1877~1961)编《华南圭选集——一位土木工程师跨越百年的热忱》(同济大学出版社77万字2022年1月第一版)。出于对华南圭前辈的敬仰,对该书我捧读研究数日,感悟良多。之所以要写这篇建筑文化的书评,不仅在于该书的内涵丰富且深刻,还在于它让我联想到在现当代中国建筑师中,有必要重塑历史传承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师 著名建筑师 历史传承 技术与管理 华南圭
下载PDF
中国-澳大利亚20世纪建筑遗产沙龙
18
作者 金磊 Sheridan Burke +9 位作者 Jane Lawrence Christine Garnaut 顾宁 David Wixted Ken Taylor 陈雳 Alan Croker Jyoti Somerville 苗淼(整理) 朱有恒(整理) 《当代建筑》 2020年第4期6-10,共5页
地点:澳大利亚GML Heritage主办:澳大利亚ICOMOS,澳大利亚DOCOMOMO,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支持媒体:《当代建筑》编辑部"2019年5月中上旬,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应联合国教科... 地点:澳大利亚GML Heritage主办:澳大利亚ICOMOS,澳大利亚DOCOMOMO,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支持媒体:《当代建筑》编辑部"2019年5月中上旬,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OMOS 20世纪科学委员会前主席、现任秘书长谢尔丹·波克(Sheridan Burke)女士及南澳大学西校区艺术建筑和设计学院院长简·劳伦斯(Jane Lawrence)女士等专家邀请,对澳大利亚诸城市的20世纪建筑遗产进行了考察。本文汇总了在南澳大学、悉尼GML Heritage办公大楼举办的"中国—澳大利亚20世纪建筑遗产沙龙"中双方专家交流研讨的主要发言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中国文物学会 建筑文化遗产 南澳大学 发言内容 交流研讨 澳大利亚 西校区
下载PDF
中国第一代建筑家学术理念的传承及当代启迪——从纪念杨廷宝诞辰双甲子到阅读《城市保护规划——从历史环境到历史性城市景观》等著述的感悟
19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21年第8期81-87,共7页
0引言2021年7月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革命先驱李大钊(1889-1927)太多的理念进入公众视野,其中就包括他接受马列主义的群众史观与倡导平民历史的书写。在视历史等同于故纸堆的认知上,李大钊则表示,历史不可简单等同于史籍文献,而是活... 0引言2021年7月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革命先驱李大钊(1889-1927)太多的理念进入公众视野,其中就包括他接受马列主义的群众史观与倡导平民历史的书写。在视历史等同于故纸堆的认知上,李大钊则表示,历史不可简单等同于史籍文献,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历史。1923年11月29日,他在上海大学曾演讲"历史是整个的、有生命力的、进步的东西,不是固定的、死的东西;历史学虽是发源于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学 建筑家 杨廷宝 学术理念 革命先驱 李大钊 群众史观 当代启迪
下载PDF
标志建筑展现城市人文精神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8年第9期45-48,共4页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性成就的集中呈现,以至于人们在欢呼“城市的胜利”、赞颂“城市的奇迹”。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精彩演绎和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共同愿望。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提高城市建筑设计品...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性成就的集中呈现,以至于人们在欢呼“城市的胜利”、赞颂“城市的奇迹”。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精彩演绎和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共同愿望。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提高城市建筑设计品质与文化内涵已成为全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工作 人文精神 标志建筑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城市建筑设计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城市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