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逻辑: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洪 《政法论丛》 2009年第6期3-9,共7页
法律逻辑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以传统逻辑或一阶逻辑内容为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法律思维领域之中;第二阶段主要是从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了法律发现或获取问题的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 法律逻辑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以传统逻辑或一阶逻辑内容为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法律思维领域之中;第二阶段主要是从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了法律发现或获取问题的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对事实发现、法律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证成的规律、规则与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渐地建立以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不同于传统逻辑与一阶逻辑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事实的发现、法律的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的证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的发现 法律的获取 判决的证成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课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芳 《经济师》 2007年第7期147-147,218,共2页
《批判性思维》是最近几年出现在我国大学课堂中的课程。文章就《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意义、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课程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课程 研究
下载PDF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传统解悖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芳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6,59,共6页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是近年西方悖论研究的重要典范,在诸多解悖方案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传统解悖方案的比较研究,指出二者在解悖思路、对说谎者悖论产生根源问题的认识、解悖方案的实质、解悖结果等方面均存在重...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是近年西方悖论研究的重要典范,在诸多解悖方案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传统解悖方案的比较研究,指出二者在解悖思路、对说谎者悖论产生根源问题的认识、解悖方案的实质、解悖结果等方面均存在重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 传统解悖方案 说谎者悖论
下载PDF
无罪推定与诉诸无知论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6-38,43,共4页
无罪推定与诉诸无知论证的论证形式虽然相同,但实质却有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诉诸无知论证转移了举证责任,无罪推定并未转移举证责任;(2)诉诸无知论证中的立论主体和评判主体相同,无罪推定过程中的立论主体和评判主体并不相... 无罪推定与诉诸无知论证的论证形式虽然相同,但实质却有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诉诸无知论证转移了举证责任,无罪推定并未转移举证责任;(2)诉诸无知论证中的立论主体和评判主体相同,无罪推定过程中的立论主体和评判主体并不相同。正是基于这些根本差异,本文认为,无罪推定不同于诉诸无知论证,无罪推定的逻辑本质并不是“诉诸无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诉诸无知论证
下载PDF
逻辑在刑事审判中的应用
5
作者 徐海燕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63-267,共5页
刑事审判工作分为定罪和量刑两个阶段,刑事审判的过程离不开逻辑的支持。文章从法律逻辑的角度论证并分析了逻辑推理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审判三段论 定罪三段论 量刑三段论
下载PDF
逻辑的批判
6
作者 王洪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5-10,共6页
逻辑批判就是考察思想内在的一致性、推理的必然性和论证的充分性,逻辑的要求是全部理性要求的底线,逻辑批判是一切理性批判的基础和前提,逻辑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逻辑批判 逻辑理性 逻辑矛盾 逻辑悖论
下载PDF
中国近三十年逻辑悖论研究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当代逻辑悖论研究有三个不同层面:一是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的建构及其具体解悖方案研究;二是各种悖论及解悖方案的哲学研究;三是关于悖论的发现、解决及其功能的一般方法论研究。文革前,中国学界的逻辑悖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莫绍揆... 当代逻辑悖论研究有三个不同层面:一是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的建构及其具体解悖方案研究;二是各种悖论及解悖方案的哲学研究;三是关于悖论的发现、解决及其功能的一般方法论研究。文革前,中国学界的逻辑悖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莫绍揆、沈有鼎等学者在第一层面的研究上。中国学界关于逻辑悖论问题第二、三层面的研究,文革后才开始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悖论 中国学界 三十年 解悖方案 方法论研究 哲学研究 沈有鼎 文革
原文传递
法律逻辑研究的主要趋向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洪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96,共11页
关键词 法律逻辑 逻辑研究 形式逻辑 逻辑应用 法律工作 学者 本体
原文传递
法的不确定性与可推导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洪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1期63-76,共14页
实在法是一个不完全的、非协调的、开放的体系。实在法是不确定的、可推导的和可修正的。立法者不可能为每个具体案件都准备好现成的法律答案,法官们不得不在法律不确定条件下探寻解决当前案件的裁决理由。解决法律不确定性的过程是一... 实在法是一个不完全的、非协调的、开放的体系。实在法是不确定的、可推导的和可修正的。立法者不可能为每个具体案件都准备好现成的法律答案,法官们不得不在法律不确定条件下探寻解决当前案件的裁决理由。解决法律不确定性的过程是一个法律推理的过程,可以将这些法律推理概括为:解释推导、还原推导、演绎与类比推导、辩证推导、衡平推导。法律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的问题,是法律逻辑的中心问题与重大课题,应当而且能够从逻辑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以往"经典逻辑加法律例证"的法律逻辑体系,不涉及也不可能解答法律的不确定性及其推导问题,没有充分涵盖法律领域中的推理与论证,不能作为法律逻辑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可推导性 法律推理 法律逻辑
下载PDF
论判例法推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洪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62,共13页
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运作本质是法官释法与造法,法院通过释法与造法而创制的先例或判例是法律渊源之一。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要义不在于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从先前的判例得到借鉴和指导,而在于它把判例看作是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遵循和适用的规... 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运作本质是法官释法与造法,法院通过释法与造法而创制的先例或判例是法律渊源之一。英美法的判例制度其要义不在于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从先前的判例得到借鉴和指导,而在于它把判例看作是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遵循和适用的规则与原则。在英美法的判例制度中,法官在审判案件中受先例的约束,但法官对待先例具有广泛的酌处权。先例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遵循先例;二是区别先例;三是创制先例与推翻先例。因此,对待先例的推理类型可以概括为:遵循先例的判例法推理、区别先例的判例法推理、创制先例和推翻先例的判例法推理。其推理模式可以概括为:例推模式与类推模式、区别模式、衡平模式与否决模式。而且公开判决理由是通过对话与交流达成共识或多数意见以寻求法律适用统一性或法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法推理 法官释法与造法 遵循先例与区别先例 推翻先例与创制先例
下载PDF
司法的不法与司法的不正义(上)——违反正当法律程序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洪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5期130-136,共7页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不依法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法,没有公平与公正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正义。在司法领域也存在着如下的拉德布鲁赫公式:在司法的不法与虽不正义但仍属依法裁判的司法之间划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是不可能的,但最大限度明晰地作出...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不依法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法,没有公平与公正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正义。在司法领域也存在着如下的拉德布鲁赫公式:在司法的不法与虽不正义但仍属依法裁判的司法之间划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是不可能的,但最大限度明晰地作出另外一种划界还是可能的,即凡正义根本不被追求或构成正义之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意不被承认的司法裁决,就不仅仅是司法的不正义,它根本上就是司法的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法律程序 实证法优先原则 整体推导原则 衡平与正义原则
下载PDF
司法的不法与司法的不正义(下)——违背实在法证成原则和衡平与正义原则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洪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6期112-120,共9页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不依法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法,没有公平与公正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正义。在司法领域也存在着如下的拉德布鲁赫公式:在司法的不法与虽不正义但仍属依法裁判的司法之间划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是不可能的,但最大限度明晰地作出...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不依法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法,没有公平与公正裁判就是司法的不正义。在司法领域也存在着如下的拉德布鲁赫公式:在司法的不法与虽不正义但仍属依法裁判的司法之间划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是不可能的,但最大限度明晰地作出另外一种划界还是可能的,即凡正义根本不被追求或构成正义之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意不被承认的司法裁决,就不仅仅是司法的不正义,它根本上就是司法的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法律程序 实证法优先原则 整体推导原则 衡平与正义原则
下载PDF
专家点评:治学严谨是学术的生命
13
作者 王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34-,共1页
关键词 生命 翻译 译法 法律论证理论 译者
下载PDF
要道德绑架还是要法律权利
14
作者 徐海燕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第7期339-340,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被照顾。在火车上不给老年人让座是不是就是没有道德?这实际上是一个道德绑架和法律权利的冲突。
关键词 道德绑架 法律权利
下载PDF
逻辑能解法律论证之困吗?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洪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6,共13页
法律论证其本质是基于法律证立判决,其关键问题是基于规范推导问题与价值选择问题。法律论证之困实际上就是规范推理难题以及价值选择难题。其中约根森难题是规范推理难题,而涵摄与例推难题、德沃金惟一正解难题与明希豪森困境是价值选... 法律论证其本质是基于法律证立判决,其关键问题是基于规范推导问题与价值选择问题。法律论证之困实际上就是规范推理难题以及价值选择难题。其中约根森难题是规范推理难题,而涵摄与例推难题、德沃金惟一正解难题与明希豪森困境是价值选择难题,也是法律论证之真正难题。逻辑是对有效推理规则的研究。它承担着回答约根森难题的重要任务与使命,必须提供规范推理一致性或有效性标准,应当建构出新的逻辑操作技术,使司法裁决真正受到法教义学和逻辑的双重检验。但它不能解答价值冲突的选择与平衡标准问题,因而不能消解涵摄与例推难题、德沃金惟一正解难题与明希豪森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约根森难题 涵摄与例推难题 德沃金惟一正解难题 明希豪森困境
原文传递
逻辑能解法律论证之困吗?
16
作者 王洪 《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10期65-67,共3页
舒国滢教授在《逻辑何以解法律论证之困?》中,基于约根森难题所揭示的经典逻辑在规范推理中遭遇的难题,提出了逻辑何以解法律论证之困的问题。他指出道义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手段和研究工具,并且指出法律规范适用的难题仍然需要建构... 舒国滢教授在《逻辑何以解法律论证之困?》中,基于约根森难题所揭示的经典逻辑在规范推理中遭遇的难题,提出了逻辑何以解法律论证之困的问题。他指出道义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手段和研究工具,并且指出法律规范适用的难题仍然需要建构出更为精致、实用的逻辑操作技术。接下来值得讨论的问题是,道义逻辑能解法律论证之困吗;进一步的问题是"更为精致、实用的逻辑操作技术"能解法律论证之困吗;更为一般的问题是逻辑能解法律论证之困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逻辑操作 道义逻辑 经典逻辑 舒国滢 逻辑手段 规范推理 规范适用
原文传递
学术创新的内涵与思维工具的选择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海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一项学术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主要应从开拓研究领域、使用研究方法、运用论证资料、阐述观点或理论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学术创新活动与正确选择分析框架或研究范式之间有内在关联。依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路,思维... 一项学术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主要应从开拓研究领域、使用研究方法、运用论证资料、阐述观点或理论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学术创新活动与正确选择分析框架或研究范式之间有内在关联。依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路,思维工具的选择不应该是主观随机的过程,而应受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双重条件的制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客观要求研究范式的本土化。而研究范式的本土化必须做到先进的研究范式与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之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新 思维工具 研究范式 本土化
下载PDF
自然数与ω-规则的哲学探讨
18
作者 柯华庆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3-88,共6页
自然数序列概念由来已久,但对它的准确刻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罗素和王浩都对“自然数是1,2,3…等等或重复加1”中怎么解释“等等”和“重复加1”在数理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困难性给予足够重视(Russell,p.9 ;Wang,p.61)。本文尝试从ω-... 自然数序列概念由来已久,但对它的准确刻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罗素和王浩都对“自然数是1,2,3…等等或重复加1”中怎么解释“等等”和“重复加1”在数理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困难性给予足够重视(Russell,p.9 ;Wang,p.61)。本文尝试从ω-规则的有效性角度解决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数序列 ω-规则 逻辑主义 有效性 数学归纳法 哲学 罗素 直觉主义 无穷数列
原文传递
试论“段子”内涵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海燕 《才智》 2016年第11期192-192,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段子"一词已经不再限于其原有含义,其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段子"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产业。
关键词 段子 段子文学
原文传递
论辩与证据理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建芳(译) 童海浩(译) 《法律方法》 CSSCI 2015年第1期13-28,共16页
当今在非形式逻辑和论辩理论领域不断发展的概念和方法,如何早在威格摩尔论证据的著作中得以使用?威格摩尔先前依靠并发展了诸如论证图解、似真推理、推定、证明负担以及基于证明力的相关性概念这样的工具。但从逻辑的角度看,威格摩尔... 当今在非形式逻辑和论辩理论领域不断发展的概念和方法,如何早在威格摩尔论证据的著作中得以使用?威格摩尔先前依靠并发展了诸如论证图解、似真推理、推定、证明负担以及基于证明力的相关性概念这样的工具。但从逻辑的角度看,威格摩尔证据理论所需要的工具和技巧还不存在。不管怎样,一旦用这些新方法来补充威格摩尔理论,它看起来就更像一个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潜在逻辑结构的论辨框架。由此可以看到,威格摩尔是非形式逻辑运动中一位多么重要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形式逻辑 论辩型式 批判性问题 证据理论 威格摩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