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调整的独到之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显冬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法律史研究中对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考证,都肯定中国固有民法强调禁与罚而非正面地肯定权利,其通过对公权力的规定相对界定出私权活动范围;古代法典是在实定性的私法体系外设想和构筑民事法律秩序的,正律正典仅仅是一种作为民事活... 近年来法律史研究中对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考证,都肯定中国固有民法强调禁与罚而非正面地肯定权利,其通过对公权力的规定相对界定出私权活动范围;古代法典是在实定性的私法体系外设想和构筑民事法律秩序的,正律正典仅仅是一种作为民事活动底线的最基本的要求;既然中国古代调整商品交换关系的大量的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存在不容置疑,那么,以成文法为表现形式的民法的直接渊源之外的民法的间接渊源,是理解中国固有民法的关键,从广义的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多元结构的角度,不但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实在体系,而且能够概括出其特有的调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民法 负面调整 实定法 间接渊源
下载PDF
论离婚有过错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析因配偶一方婚外恋导致离婚的现状及其民事责任 被引量:23
2
作者 田岚 何俊萍 《东南学术》 2001年第2期12-18,共7页
本文就我国因配偶一方婚外恋导致离婚的现状作了实证分析,论述了离婚过错方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构建,主张尽快建立离婚过错方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充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及其婚姻家庭权利。
关键词 离婚 婚外恋 过错方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民事责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经济管理法治化得失检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人杰 田丽珍 尹贺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5期122-123,共2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宏观调控法律制度"问题逐步成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调控立法的关键仍要从三十年的实践中探索总结。检讨三十年来国民经济管理法治化进程,可以从"有法可依"和"有法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宏观调控法律制度"问题逐步成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调控立法的关键仍要从三十年的实践中探索总结。检讨三十年来国民经济管理法治化进程,可以从"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两个角度加以定量分析。指标体系的设计将成为进一步讨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管理 法治化
下载PDF
中国企业立法体系的改革与重构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建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5,共9页
我国现行企业立法体系渐次形成于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其结构性缺陷在于"所有制企业法"与"企业组织法"并存的"双轨制企业法体系",以及内外资企业分别立法的"二元企业立法体制&qu... 我国现行企业立法体系渐次形成于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其结构性缺陷在于"所有制企业法"与"企业组织法"并存的"双轨制企业法体系",以及内外资企业分别立法的"二元企业立法体制"。重构这一立法体系的核心,是完成国有企业立法由企业主体立法到特殊资产监管法的范式转型,在此基础上站在体系性、整体性、制度性推进企业法改革的宏观视野,通过对现有企业法规的系统性清理,完善基本企业法,废止不合时宜的所有制企业法,补充制订特别企业法与政策促进企业法,实现我国的企业立法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立法体系 所有制企业法 企业组织法 国有企业改革 立法重构
下载PDF
论《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中法定优先购买权的取舍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孟勇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2,共9页
在《民法典合同编(草案)》规定的五种法定优先购买权中,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的优先购买权和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的优先购买权虽系沿袭《合同法》而来,但缺乏充分且正当的立法理由;同样承袭《合同法》而设的合... 在《民法典合同编(草案)》规定的五种法定优先购买权中,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的优先购买权和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的优先购买权虽系沿袭《合同法》而来,但缺乏充分且正当的立法理由;同样承袭《合同法》而设的合作开发合同中当事人的优先购买权,已为《民法典物权编(草案)》规定的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所涵盖。这四种法定优先购买权均无存在的必要,应当从草案中删除。《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创设的合伙合同中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一种特殊的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应当在草案中增加相应规定,揭示出两者之间的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优先购买权 承租人 技术合同 合伙人
下载PDF
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就中国土地制度的对话与争鸣--天则经济研究所“《土地管理法》修法建议”研讨会实录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曙光 沈开举 +12 位作者 郑振源 赵农 段军 宋洪远 王卫国 蔡继明 党国英 盛洪 杨俊锋 秋风 陶然 张千帆 罗梁波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8-116,共19页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和郑州大学中国土地法律研究中心于2010年2月3日在北京湖北大厦联合召开了"《土地管理法》修法建议"研讨会,与会的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二十余位知名学者围绕我国《土地管理法》修改总体构想与土地产权制度...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和郑州大学中国土地法律研究中心于2010年2月3日在北京湖北大厦联合召开了"《土地管理法》修法建议"研讨会,与会的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二十余位知名学者围绕我国《土地管理法》修改总体构想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利用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如何变革等重大主题展开学术交流与对话。本文采取实录的形式来反映会议的内容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法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利用制度 土地征收制度 中国土地制度
下载PDF
论基层检察机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被引量:9
7
作者 彭志刚 于伟香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7,共7页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阶段的诉讼活动违法,要求其予以纠正的一项监督制度。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旨在通过检察权对执行权的制约来解决"执行乱、执行难"问题。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明...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阶段的诉讼活动违法,要求其予以纠正的一项监督制度。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旨在通过检察权对执行权的制约来解决"执行乱、执行难"问题。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基层检察机关处于监督前沿,在《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执行监督具体操作规范的背景下,必须明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原则,进而在原则指导下结合实践探索完善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运行程序,从而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制度设计 基层检察机关
下载PDF
民事恶意诉讼及其法律规制探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邱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2-293,共2页
一、恶意诉讼的概念界定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历史背景、法治传统的不同以及考察视角的差异,国内外关于恶意诉讼的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学界并无通说。英美法系国家将"滥用法律诉讼"作为实体法上的一类侵权行为加以规制,其含义大致为... 一、恶意诉讼的概念界定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历史背景、法治传统的不同以及考察视角的差异,国内外关于恶意诉讼的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学界并无通说。英美法系国家将"滥用法律诉讼"作为实体法上的一类侵权行为加以规制,其含义大致为:被告恶意地、没有合理、合适的理由而使原告陷入一种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并因此受到损害,且诉讼结果有利于原告的行为。大陆法系国家除葡萄牙明确界定了"恶意诉讼"的内涵外,多数国家将恶意诉讼纳入禁止权利滥用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制范围而无明确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诉讼 法律规制 民事诉讼 英美法系国家 滥用法律诉讼 大陆法系国家 公序良俗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
下载PDF
论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创新模式的规约法规框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蓉 楼俊林 《中国发展》 2009年第2期28-34,共7页
科技资源具有准公共品属性,这决定了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内生需要,该文就此予以论证,并在分析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提升中国现阶段科技资源共享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提出创新要求并... 科技资源具有准公共品属性,这决定了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内生需要,该文就此予以论证,并在分析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提升中国现阶段科技资源共享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提出创新要求并设计出法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共享 社会化公共服务 创新模式 规约法规
下载PDF
《民法总则》对《合同法》的超越 被引量:3
10
作者 易军 《团结》 2017年第2期19-21,共3页
2017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无疑在新中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较于31年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它显然有脱胎换骨般的发展与进步。虽然《民法通则》还没有被宣告废止,但理论界与实务... 2017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无疑在新中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较于31年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它显然有脱胎换骨般的发展与进步。虽然《民法通则》还没有被宣告废止,但理论界与实务界都是将《民法总则》作为《民法通则》的升级版或者替代品来对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合同法》 《民法通则》 新中国 替代品 理论界 法史
下载PDF
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责任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洪今 陈蕾伊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前我国法律关于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商的义务并无明文规定,各种纠纷发生后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亦是法律上的一个难题。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在性质上是独立于交易双方的中介,其通过平台的技术支持,实现交易的自动完成。因此,对... 目前我国法律关于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商的义务并无明文规定,各种纠纷发生后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亦是法律上的一个难题。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在性质上是独立于交易双方的中介,其通过平台的技术支持,实现交易的自动完成。因此,对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不能完全套用现有的法律进行规制,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设定其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及法律责任。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对于注册用户之间的交易纠纷应承担过错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商 义务 责任
下载PDF
非“环境”污染损害的民事法律救济——以污染与损害的二阶因果关系为视角
12
作者 侯佳儒 刘尉 《南海法学》 2021年第1期61-76,共16页
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引致环境保护法第2条定义“环境侵权”,建筑物、机动车等空间因不属于环境法意义上的“环境”,不能适用环境侵权制度。在实在法层面,非“环境”污染损害可以基于违约责任、产品责任或一般侵权责任进行救济,但面临救济... 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引致环境保护法第2条定义“环境侵权”,建筑物、机动车等空间因不属于环境法意义上的“环境”,不能适用环境侵权制度。在实在法层面,非“环境”污染损害可以基于违约责任、产品责任或一般侵权责任进行救济,但面临救济不全和因果关系难以证明的难题。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此类案件的认定存在差异。当前“环境侵权”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环境”污染损害的救济困境。基于非“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间接性以及污染与损害之间的二阶因果关系,环境侵权的制度安排应统摄按照现行定义所区分的“环境”侵权和非“环境”侵权,将因果关系推定规则扩张适用于所有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具有间接因果关系的污染致害案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污染 因果关系 民事法律救济
下载PDF
试论操纵市场民事诉讼中的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及其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守鹏 应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9-113,共5页
本文在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理念及美国的实践经验后,指出我国在操纵市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考量上,需提倡能动性司法,积极探索我国司法实践在操纵市场行为中的的多样化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和恰当地保护投资者利... 本文在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理念及美国的实践经验后,指出我国在操纵市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考量上,需提倡能动性司法,积极探索我国司法实践在操纵市场行为中的的多样化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和恰当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博弈中取得一个较为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市场 因果关系 多样化 能动司法
下载PDF
民商事审判风险管理体系的建构——一个嵌入风险社会语境的逻辑证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亓晓萌 《政法论丛》 2011年第5期45-50,共6页
我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必须对此作出回应,民商事审判领域面对的矛盾纠纷,来自社会层面的风险与民商事审判本身的自有风险还可能叠加激化,出现激烈爆发的危险境地。民商事审判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手段,为阻却风险到危险的... 我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必须对此作出回应,民商事审判领域面对的矛盾纠纷,来自社会层面的风险与民商事审判本身的自有风险还可能叠加激化,出现激烈爆发的危险境地。民商事审判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手段,为阻却风险到危险的发展进路,应该植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建构前置风险评估、风险提示、风险预防、风险化解与应对的流畅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商事审判 风险社会 风险管理 体系建构
下载PDF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亮怡 《理论观察》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来看,并未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权利,从而导致实践中某些特定的利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为此,我们应尽快确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制度,笔者将从此角度出发,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来看,并未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权利,从而导致实践中某些特定的利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为此,我们应尽快确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制度,笔者将从此角度出发,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依据、范围、相关措施的保障以及检察机关在民事公诉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民事公诉 依据 范围
下载PDF
民间借贷相关法律问题评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研 《知识经济》 2011年第14期38-38,共1页
所谓民间借贷,意指民间借款,是双方通过平等自由协商而口头或约定的借款协议。随着经济不得不断发展,民间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法律规范尚不完善,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所谓民间借贷,意指民间借款,是双方通过平等自由协商而口头或约定的借款协议。随着经济不得不断发展,民间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法律规范尚不完善,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亟待完善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法律制度 监管
下载PDF
抵押权存续期间的性质界定——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02条
17
作者 童建森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32-35,共4页
《物权法》第202条规定了抵押权的法定存续期间,并将其与主债权诉讼时效挂钩,关于此条所规定的法定存续期间的性质,学界观点不一,多有将其定性为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者,但就抵押权的性质而言,其存续期间难以与现有的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 《物权法》第202条规定了抵押权的法定存续期间,并将其与主债权诉讼时效挂钩,关于此条所规定的法定存续期间的性质,学界观点不一,多有将其定性为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者,但就抵押权的性质而言,其存续期间难以与现有的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理论相契合,而应属于权利时间结构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 时间结构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垄断规制问题研究
18
作者 孙亚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4-25,64,共3页
通过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得出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经济意义上垄断的结论。从法律意义上的垄断角度,分别从行业垄断、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分析银行业垄断现状。分别从方法论角度和实践操作角度,提出以结构规制为主,并... 通过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得出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经济意义上垄断的结论。从法律意义上的垄断角度,分别从行业垄断、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分析银行业垄断现状。分别从方法论角度和实践操作角度,提出以结构规制为主,并辅以行为规制,并对银行业垄断行为采用不同的规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 市场结构 垄断 规制
下载PDF
两岸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制度之比较研究
19
作者 曾冠棋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 2005年第6期68-76,共9页
海峡两岸之民事诉讼上诉制度,差异颇大.本文拟从比较法学之观点,将二者做一简要评析。两岸上诉制度首要之差异在于审级,大陆方面为二审四级,台湾方面为三审三级;其次在上诉期间、上诉主体、上诉裁判费、上诉之法定程序、上诉审理... 海峡两岸之民事诉讼上诉制度,差异颇大.本文拟从比较法学之观点,将二者做一简要评析。两岸上诉制度首要之差异在于审级,大陆方面为二审四级,台湾方面为三审三级;其次在上诉期间、上诉主体、上诉裁判费、上诉之法定程序、上诉审理范围、上诉之判决、上诉之反拆、附带上诉、上诉之撤回与舍弃等方面之相关规定上,二岸亦颇有不同。“上诉”为民事诉讼法最为重要之诉讼行为之一,经由本文之介绍,亦可对两岸民事诉讼制度之整体差异,获得相当程度之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诉 审级 反诉 续审原则
下载PDF
论当代民事证据法的范围与任务
20
作者 吴鹭华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证据法是独立于实体法与诉讼法的法律范畴,界定当代民事证据法的范围需要协调证据法与实体法、诉讼法的关系,要在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之间寻求平衡。将证据实体规则作为民事证据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证据能力、证据证明力、证明标准以及... 证据法是独立于实体法与诉讼法的法律范畴,界定当代民事证据法的范围需要协调证据法与实体法、诉讼法的关系,要在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之间寻求平衡。将证据实体规则作为民事证据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证据能力、证据证明力、证明标准以及证明责任的有关规定。当代民事证据法的基本任务是在实现事实认定的准确性的基础之上保障诉讼效率并协调司法证明过程中的价值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法 证据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