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7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理学研究与学习导引: 阅读经典、扎根传统、勤于写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雷磊教授访谈
1
作者 雷磊 陈冰倩 《研究生法学》 2023年第1期55-61,共7页
问:作为“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您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什么阅读建议吗?答:学术阅读首先当然要阅读经典。当然,可能我们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包括各个导师的学术取向都不太一一样。我觉得阅读是有一个从泛读到集中的过程的,我们需要做--个... 问:作为“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您对我们青年学生有什么阅读建议吗?答:学术阅读首先当然要阅读经典。当然,可能我们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包括各个导师的学术取向都不太一一样。我觉得阅读是有一个从泛读到集中的过程的,我们需要做--个规划。就比如说咱们一年级或者说第--个学期的时候,可以从法理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找一本书看看,可以听从一下老师的建议,你都去读一-读。读了之后,则需要集中一下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生阶段跟本科生不太一样,本科生看书可以说是越多越好、越杂越好,但是研究生阶段应该往精专的方向去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 阅读经典 法理学研究 学术取向 法学院 本科生 阅读建议
下载PDF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二○○一级法律硕士在职与同步进修生论文目录
2
作者 谢向安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05年第2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法律硕士 进修生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院 论文目录
原文传递
廿七年来的回忆:从师问学、比较方法与中国话语--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顾元教授访谈
3
作者 顾元 王世扬 +1 位作者 刘效江 葛嘉伟 《研究生法学》 2023年第1期62-66,共5页
问:顾老师好,您曾在《研究生法学》1998年第1期发表《论香港主权回归后的法源形式》一文。请问您当时蟓何选择在《研究生法学》杂志上进行发表呢?答:这篇论文是我研究生二年级时写就的一篇习作。坦率地讲,习作当时想要发表的话,很难达... 问:顾老师好,您曾在《研究生法学》1998年第1期发表《论香港主权回归后的法源形式》一文。请问您当时蟓何选择在《研究生法学》杂志上进行发表呢?答:这篇论文是我研究生二年级时写就的一篇习作。坦率地讲,习作当时想要发表的话,很难达到正式期刊的用稿要求。所以就想到了《研究生法学》。当年法大的研究生并不是很多,一届大概也就一百多人,博士生更少,《研究生法学》这本刊物在研究生中间还是很有知名度的。而且这本刊物由学生主编,感觉距离上也是我能够接触到的,所以我就投了一下。投完稿之后过了一段时间,也就出刊发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生 中国话语 法律史学研究 习作 正式期刊 教授访谈 法学
下载PDF
我国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政法大学改革试点工作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钢 何欣 万青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74-88,共15页
为探索设置法律博士专业学位,中国政法大学基于法学博士和法律硕士教育经验,与法治实务部门合作,开展法律博士设置试点工作。推进联合培养试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严把招录环节、制定培养方案为中心,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强调实践导向,试点... 为探索设置法律博士专业学位,中国政法大学基于法学博士和法律硕士教育经验,与法治实务部门合作,开展法律博士设置试点工作。推进联合培养试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严把招录环节、制定培养方案为中心,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强调实践导向,试点以践行双导师制、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总结试点实践经验,法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可沿着扩展合作对象、扩大招生范围、明确招录条件、增加初试内容、健全培养方式、修订培养目标、强化培养环节、完善双导师制、明确论文标准、加强质量评估等路径继续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专业学位 法律博士
下载PDF
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技术--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胡玉鸿教授讲座实录
5
作者 汪雄 雷磊 冯威 《研究生法学》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时间:2023年4月2日19:00—21:00。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0112教室。主讲人:胡玉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法学》主编、人权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 时间:2023年4月2日19:00—21:00。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0112教室。主讲人:胡玉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法学》主编、人权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出版及主编教材、专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成果两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会 法理学研究 司法审判 科研成果奖励 中国政法大学 国家社科基金 华东政法大学 学术职务
下载PDF
学习宪法学一定要有比慢的心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旭教授访谈
6
作者 王旭 陈永乐 《研究生法学》 2023年第1期39-54,共16页
问:作为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表彰获得者,您能结合自身学习和科研的经历,给宪法学青年学生提出一些阅读和写作上的学习建议吗?答:首先,这个荣誉不光属于我自己,它也是对于我们中国宪法学术共同体的一一种肯定。我是宪法学教学... 问:作为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表彰获得者,您能结合自身学习和科研的经历,给宪法学青年学生提出一些阅读和写作上的学习建议吗?答:首先,这个荣誉不光属于我自己,它也是对于我们中国宪法学术共同体的一一种肯定。我是宪法学教学科研的工作者,本次得到了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的推荐而有幸获评。我觉得这首先得益于我们进入了一个坚持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要任务的伟大时代。宪法学者在历史的征程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我觉得这份荣誉当属于我们宪法学人这一-学术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宪法学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学术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
下载PDF
宪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武汉大学法学院黄明涛教授讲座实录
7
作者 黄明涛 汪雄 +6 位作者 赵真 左亦鲁 沈伟伟 钱坤 邹奕 孔德王 黄智杰 《研究生法学》 2023年第1期11-21,共11页
时间:2023年5月9日14:00—17:00。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601模拟法庭。主讲人:黄明涛,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入选首批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武汉... 时间:2023年5月9日14:00—17:00。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601模拟法庭。主讲人:黄明涛,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入选首批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基础理论、比较宪法学(英美)、“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曾获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九届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中青年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比较宪法学 中国法学会 中青年学者 法学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 优秀成果奖 模拟法庭
下载PDF
信息主动公开不充分的可诉性分析——从西北政法大学“申博”案切入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强 《研究生法学》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西北政法大学"申博"案凸显了议事协调机构在信息公布上的选择性和不充分性,导致了相对人重大权益的丧失。《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确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突破了传统行政受案范围,但是其自身的受案范围并未明晰,最高法... 西北政法大学"申博"案凸显了议事协调机构在信息公布上的选择性和不充分性,导致了相对人重大权益的丧失。《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确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突破了传统行政受案范围,但是其自身的受案范围并未明晰,最高法的《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在某些条文上仍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事协调机构 信息主动公开 不充分公开 可诉性
下载PDF
关注精神卫生立法与精神病鉴定的热点——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与精神医学研究中心首届“法律与精神医学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鑫鑫 马长锁 《证据科学》 2011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司法精神病学组、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医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与精神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法律与精神医学论坛"于2011年7月2日在北京万商花园酒... 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司法精神病学组、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医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与精神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法律与精神医学论坛"于2011年7月2日在北京万商花园酒店举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霍宪丹局长、北京市卫生局方来英局长、中国政法大学张保生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常林副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法大学 司法精神病学 精神医学 医学研究 司法鉴定 精神卫生立法 法律 北京市石景山区
原文传递
新时代法学基本范畴的重构——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要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雷磊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7,共1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法学基本范畴的内涵和体系进行重构,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成事之要”。“政治新时代”和“科技新时代”的到来,为法学基本范畴的重构提供了背景和动因。法学基本范畴从法学学科体系看构成了近代法律科学的“...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法学基本范畴的内涵和体系进行重构,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成事之要”。“政治新时代”和“科技新时代”的到来,为法学基本范畴的重构提供了背景和动因。法学基本范畴从法学学科体系看构成了近代法律科学的“通用语汇”,从法学学术体系看可谓是法学理论创新的“思想芯片”,从法学话语体系看形塑了中国法学对外传播的“基本语法”。为了重构法学基本范畴,一方面要进行理论上的融会贯通,即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优秀法治文明和西方优秀法治文化三个传统,另一方面要对历史和当下的法治实践予以归纳提炼,并通过建构性解释上升为法学概念和范畴。重构的核心任务在于构筑兼具普遍性与中国性的法学基本范畴体系,为此既要加强对原创性概念和范畴的研究,也要加强对普遍法学概念和范畴的新内涵的研究,并按科学严密的内在结构构筑起以“法”和“法治”为核心、兼具静态性和动态性的二元法学基本范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基本范畴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新时代 普遍性 中国性
下载PDF
美国律师协会的法学院设置标准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晓进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6期10-15,133,共6页
依照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从法学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法学教育项目与内容、教师与学生、图书资料与教学设施等四个方面逐一介绍美国律师协会对法学院的设置标准,并加以解释。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特别是对法学院的办学而言,在美国独特教育体... 依照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从法学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法学教育项目与内容、教师与学生、图书资料与教学设施等四个方面逐一介绍美国律师协会对法学院的设置标准,并加以解释。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特别是对法学院的办学而言,在美国独特教育体制下的法学院管理模式也是独特的,以期对中国法学院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律师协会 法学院设置标准 法学教育 数字化管理 专业认证 法律图书馆
下载PDF
我国公办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研究——以北京市A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维究 刘永林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3年第7期49-53,共5页
一、北京市A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一)章程 《A大学章程》在“第六章管理体制”中明确了“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的职权,“学校内部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学校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校... 一、北京市A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一)章程 《A大学章程》在“第六章管理体制”中明确了“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的职权,“学校内部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学校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能等内容。在“第八章权利与义务”中明确了北京市人民政府作为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公办大学 北京市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级管理体制 权利与义务 大学章程 学术委员会
下载PDF
中国政法大学公证法学研究中心简介
13
作者 马宏俊 《东南司法评论》 2010年第1期512-520,共9页
一、中国政法大学公证法学研究中心概况中国政法大学公证法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Notary Law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1月经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办公会批准成立,是目前全国法律院校中唯... 一、中国政法大学公证法学研究中心概况中国政法大学公证法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Notary Law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1月经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办公会批准成立,是目前全国法律院校中唯一专门从事公证法学研究的机构。中心以'国际化、实用性、服务型'为基本定位,本着'小机构、大网络'的发展理念,经过短短几年的成长,现已粗具规模,成为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中心 教学科研 公证 服务型 法学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的双重优化策略——以山东大学为例
14
作者 段君尚 赵振龙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53-59,90,共8页
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对于中国理论的阐述仍需深化,应对国际形势的能力有待提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有限,交叉学科的建设路径仍需探索。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应当采取“核心+配... 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对于中国理论的阐述仍需深化,应对国际形势的能力有待提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有限,交叉学科的建设路径仍需探索。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应当采取“核心+配套”的双重优化策略,方能实现改革效果的最大化。一方面,法学本科教育的优化应当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立足本土资源、培养涉外人才、完善实践教学、培育交叉学科。另一方面,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依托配套机制,重视招生质量、坚持就业导向、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外活动,以培养新一批卓越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法学教育 本科教育 课程体系 配套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行政法学的变革与因应——基于2023年学术文献的分析
15
作者 王青斌 金博涵 《湖湘法学评论》 2024年第2期45-60,共16页
2023年,行政法学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指引,扎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治政府建设的顶层部署,秉承深切学术观瞻,因应新时代行政法治的系统性变革,就法治政府建设论、行政法典、数字政府、协作型行政法、多元解纷机制等行政法... 2023年,行政法学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指引,扎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治政府建设的顶层部署,秉承深切学术观瞻,因应新时代行政法治的系统性变革,就法治政府建设论、行政法典、数字政府、协作型行政法、多元解纷机制等行政法“范式转换”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命题持续形成学术产出,既澄清了困扰人们已久的理论争议,也加快了共识凝聚与知识定型进程。推动行政法学朝向纵深化发展,仍应立足基础理论并关注前沿命题,通过追溯“原典文献”、坚持现实问题意识、创新比较研究范式、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持续提供智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 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法典 数字政府 协作型行政法 多元解纷机制
下载PDF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知识结构调查报告
16
作者 郑永流 白中林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198-221,241,共24页
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多年,虽然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有逐步扩张的趋势,但是基本稳定下来,例如本次调查的三个年级的研究生总量中各年级的研究生人数基本持平。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一所以法学教育为主的高校.
关键词 教育 高校 研究生 硕士 知识结构 调查报告 基本
原文传递
消费社会中大学生消费形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在籍硕士研究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17
作者 冯威 张伟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0年第3期168-182+207,共15页
一、引言现代社会的人身处于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的丰盛之中,'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波德里业以'物'为突破口。
关键词 里业 社会 波德 大学生 突破口 消费
原文传递
论当代中国法学教育中“法外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静姝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1,68,共6页
围绕当代中国法学教育而展开的讨论往往聚焦于法律的"职业教育",或曰对法科学生"专业性"的培养。然而,正如老一辈法学家燕树棠先生所说,真正的"法律头脑"还必须具备社会常识、远大思想和历史眼光。只有... 围绕当代中国法学教育而展开的讨论往往聚焦于法律的"职业教育",或曰对法科学生"专业性"的培养。然而,正如老一辈法学家燕树棠先生所说,真正的"法律头脑"还必须具备社会常识、远大思想和历史眼光。只有具备社会常识,才能明白法律与社会的互动,才能使法律判断与常识判断衔接;只有具备远大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作为"良法之治"的法治,才能使得法律职业维持其公共性;只有具备历史眼光,才能对法律概念和实践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发生法律与时代脱节、无法回应时代需求的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外教育 社会常识 道德理想 历史眼光
下载PDF
论调整公私协力的担保行政法——域外经验与中国建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焕聪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152,共11页
公私协力混合行政对传统行政法带来了诸多挑战,沿用既定的干预行政法或给付行政法实施规制已然力不从心,需以新型的担保行政法进行调整。作为一种"新行政法",担保行政法的兴起不仅是现代国家图像向担保国家演进的现实需要,是... 公私协力混合行政对传统行政法带来了诸多挑战,沿用既定的干预行政法或给付行政法实施规制已然力不从心,需以新型的担保行政法进行调整。作为一种"新行政法",担保行政法的兴起不仅是现代国家图像向担保国家演进的现实需要,是秩序行政法、给付行政法困境的时代呼唤,而且也是实现传统高权管制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德国担保行政法具有框架立法的特色明显、公私法区分的相对化、阶段性管制规范的凸显、国家担保责任规则的兴起等基本特征,其经验尤值得我国借鉴。在中国,担保行政法与其他行政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其构建应注重在立法框架上,提升"私行政法"比重;在法律性质上,公法与私法功能互补;在规范体系上,"软法"、"硬法"兼施;在规则内容上,行政担保义务为调整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协力 担保行政法 担保国家 行政担保义务 新行政法
下载PDF
法学方法论研究在中国:观察与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雷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6,共12页
尽管法学方法论研究在中国内地地区的开展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但已经历了两波热潮。研究的主要论题可以归纳为八个,即学科概念之辨、传统方法学说、法律论证理论、方法论学说史、法律科学之争、法律(人)思维之争、法源概念之争和... 尽管法学方法论研究在中国内地地区的开展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但已经历了两波热潮。研究的主要论题可以归纳为八个,即学科概念之辨、传统方法学说、法律论证理论、方法论学说史、法律科学之争、法律(人)思维之争、法源概念之争和“同案同判”的性质之争。纵观这一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可以提炼出三大特征,即在主体上从法理学者到部门法学者,在姿态上从“引介者”到“参与者”,在理路上分析性进路日益受到重视。尽管法学方法论研究在中国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但相关研究仍存在精致化和深耕化程度不足、整体发展脉络有待澄清、“道”与“术”的关系正视不够和对司法实务部门的影响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应从“法学方法论在中国”走向“中国的法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方法论 中国 论题 特征 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