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传播”环境下警情通报在涉法舆情演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姚广宜 王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在"微传播"环境下,传播技术赋能让警情通报成为独立的发布源,其发布形式和渠道发生巨大改变。在涉法类热点事件发生后,真相的缺位使得谣言大行其道,作为"官方消息"的警情通报凭借特有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成为阻绝谣... 在"微传播"环境下,传播技术赋能让警情通报成为独立的发布源,其发布形式和渠道发生巨大改变。在涉法类热点事件发生后,真相的缺位使得谣言大行其道,作为"官方消息"的警情通报凭借特有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成为阻绝谣言蔓延的利器。因而,及时、恰当地发布警情通报不仅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更是有效回应公众质疑,合理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在涉法舆情演变的不同阶段,警情通报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分别是及时通报案件发生并安抚民众、回应质疑以围堵谣言传播,以及防控谣言再生、主动设置议程来补充调查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传播警情通报 涉法舆情 舆论引导 谣言传播
下载PDF
基于错误认知的美国进攻性舆论战:心理机制与基本特征
2
作者 聂书江 谢思阳 《对外传播》 CSSCI 2023年第5期76-80,共5页
从国际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审视美国舆论战的心理根源有利于揭示隐藏在激烈对抗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真实地呈现美国政府的舆论战心态。《2022年美国竞争法》显示出美国遏华进攻性舆论战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错将中国的国际传播政策理解为进攻... 从国际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审视美国舆论战的心理根源有利于揭示隐藏在激烈对抗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真实地呈现美国政府的舆论战心态。《2022年美国竞争法》显示出美国遏华进攻性舆论战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错将中国的国际传播政策理解为进攻型策略,激化中美对抗;二是政治目标单一,进攻性强,缺乏伦理道德;三是盲目乐观,缺乏审慎性。首先应从对外媒体和中美战略对话等渠道来纠正对方的错误认知;其次构建防御性舆论战策略,为未来的议题制定传播战略;再次,借助大数据科学规划公共外交;最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小事件舆论反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战 错误认知 公共外交 进攻性舆论战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路径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广宜 王京平 《报林》 2018年第4期52-54,共3页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舆情生成、演化规律都发生了变化。在该案舆情传播过程中,社交媒体讨论促使事件发酵,网络媒体扩大了传播舆论场。随着网民话题的多样性,舆情呈现共情效应和首因效应。本文结合'空姐打车遇害案'舆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舆情生成、演化规律都发生了变化。在该案舆情传播过程中,社交媒体讨论促使事件发酵,网络媒体扩大了传播舆论场。随着网民话题的多样性,舆情呈现共情效应和首因效应。本文结合'空姐打车遇害案'舆情传播所呈现的不同舆情主题,分析了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路径、传播效应,并针对突发事件媒体报道提出了相应的疏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传播效应
原文传递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舆情传播及应对——以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为例
4
作者 姚广宜 蓝昱璇 《报林》 2018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以政务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的舆情传播态势、特点以及政务微博在整个事件中的传播作用的分析,探讨了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在舆情传播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政务微博 突发事件 舆情传播
原文传递
图像化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姚广宜 王栋 《报林》 2020年第1期93-96,共4页
互联网时代,以图像、视频为代表的视觉化传播手段的兴起正在改变着网民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方式。与此同时,谣言的图像化也成为一种趋向,它改变了谣言的属性、表达方式和核实机制,推动着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扩散;同时网络舆情也滋生着谣... 互联网时代,以图像、视频为代表的视觉化传播手段的兴起正在改变着网民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方式。与此同时,谣言的图像化也成为一种趋向,它改变了谣言的属性、表达方式和核实机制,推动着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扩散;同时网络舆情也滋生着谣言。比起传统的语言文字谣言,图像化谣言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更为明显,具体表现在:建构刻板印象,偏离事实真相;放大感性刺激,催化负面情绪;传播碎片事实,引发舆情反转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化谣言 网络舆情 影响
原文传递
情感驱动下的舆情传播——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广宜 周咏怡 《新闻春秋》 2019年第4期62-65,共4页
2019年3月1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一经曝出便引爆网络,成为极具话题性的热点议题,相关舆情经历了两次高峰与一次反转。这一事件中,不论是网络传播的信息,还是传播者与受众本身,情感因素均成为其发声与传播的重要驱动力量。
关键词 情感驱动 舆情 传播
原文传递
南京南站猥亵女童事件网络暴力现象解析
7
作者 姚广宜 马梦捷 《法律与生活》 2018年第11期58-60,共3页
网络暴力,是指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从具体形态上看,它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2017年8月12... 网络暴力,是指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从具体形态上看,它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2017年8月12日,认证为"作家陈岚"的微博用户发布的一条有关南京南站一男子猥亵女童的微博迅速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此后,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暴力现象 事件 女童 猥亵 南京 解析 网络行为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