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教研的改进研究
1
作者 杨清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新课标核心理念的落实落细离不开学校教研的支持。新课标为学校教研的改进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核心主题、明确了形式。在新课标背景下,学校教研改进的重点在于由浅入深地引导教师理解新课标核心理念、由广而精地聚焦教研主题、由形到实... 新课标核心理念的落实落细离不开学校教研的支持。新课标为学校教研的改进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核心主题、明确了形式。在新课标背景下,学校教研改进的重点在于由浅入深地引导教师理解新课标核心理念、由广而精地聚焦教研主题、由形到实地有效开展教研合作。具体来说,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规划,教研组要基于教研主题以“模式构建型”任务推进教研,教师个体要努力在参与教研中实现自我改进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学校教研 教研主题 教研合作
下载PDF
统筹推进基础教育教学关键环节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项纯 《今日教育》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从有质量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建设步入新时代的主题。“双减”政策进一步明确了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的根本要求,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迫切且艰巨的任务。“双减”背景下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有赖于纵向层次、横向... 从有质量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建设步入新时代的主题。“双减”政策进一步明确了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的根本要求,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迫切且艰巨的任务。“双减”背景下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有赖于纵向层次、横向要素、内外关系的衔接与协调,亟须统筹推进教育教学中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使之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内外关系 整体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 统筹推进 衔接与协调 有效配合 纵向层次
下载PDF
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教学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常见的问题有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关注不够、高阶思维的培养滞后于考试评价改革等。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可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常见的问题有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关注不够、高阶思维的培养滞后于考试评价改革等。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可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应遵循问题与情境原则、挑战与创新关联原则、教与学协调原则;指向高阶思维的六步问题解决法的教学设计要树立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的理念,从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六步问题解决法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演进、育人追求与操作路径
4
作者 宋时春 郝志军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7期28-33,共6页
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人类对课程育人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反映了课程综合化内涵的不断演进。我国当前课程综合化的育人追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和个性化育人。从实践中的... 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人类对课程育人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反映了课程综合化内涵的不断演进。我国当前课程综合化的育人追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和个性化育人。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来看,课程综合化主要有三种取向:基于知识的关联与统合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经验的分化与重组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社会生活的整合与意义建构实现课程综合化。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课程形式为课程综合化提供了一个具体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综合化 课程育人 整体育人 综合育人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内涵、结构要素与发展特征
5
作者 王雯 冯新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31,共6页
劳动教师课程能力直接影响着劳动课程实施的成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师基于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利用其掌握的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将个人的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课程实践行为所表现出的个... 劳动教师课程能力直接影响着劳动课程实施的成效。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师基于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利用其掌握的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将个人的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课程实践行为所表现出的个体心理属性和行动力,具体包含课程认知力、课程建构力、课程实施力和课程研究力四个核心要素,中小学劳动教师课程能力呈现出主体能动性、动态发展性和整体推进性的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小学劳动教师 课程能力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视域下的课程建设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荷 郝志军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5,共11页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主张通过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理与气合、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体用一致的基本向度。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中汲取课程改革的价值滋养,重点在于...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主张通过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理与气合、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体用一致的基本向度。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中汲取课程改革的价值滋养,重点在于以关怀人性的课程目的观养成完善之人,以动态生成的课程结构观臻达和合之境,以兼济通达的课程知识观博通百家之学,以知行相资的课程实践观彰显经世之用。构建综合融通的整体课程体系,需从彰显整全性的课程育人价值,建立关联协同的课程结构,开发广纳兼容的课程知识内容,推动以知立行的课程实施等方面着力,形成“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中国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融合思想 课程改革 天人合一 五育融合
下载PDF
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向路
7
作者 杨清 郝志军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积极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的发展趋势提出的时代命题,其基础是“创新”,核心是“优质”。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积极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的发展趋势提出的时代命题,其基础是“创新”,核心是“优质”。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以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旨归,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要素结构、升级智慧型实践教学,以适切的方式真正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培养 课程与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弘扬革命文化的跨学科项目学习研究——以初中美术大单元《让古街留住红色记忆》为例
8
作者 王鑫 赵慧颖 《中国德育》 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以初中美术大单元《让古街留住红色记忆》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作业与评价等方面进行...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以初中美术大单元《让古街留住红色记忆》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作业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探索中凝练教学特色,并进行教学反思,以期更好地推进新课标的落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化 跨学科学习 项目学习 大单元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用心打造精品教材:要义与要点
9
作者 郝志军 《基础教育课程》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提高教材质量,打造精品教材,是新时代教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是精品教材建设的根本目标和重点任务。精品教材是彰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必须把正确的价值导向放在首位,彰显中国魂脉和世界文明新成果,遵循育人... 提高教材质量,打造精品教材,是新时代教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是精品教材建设的根本目标和重点任务。精品教材是彰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必须把正确的价值导向放在首位,彰显中国魂脉和世界文明新成果,遵循育人规律,用心打造。精品教材建设需要明确以下重点任务:实施中小学科学技术类教材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专精特新”教材建设,支持和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实施“中国系列”教材建设,加快数字教材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高质量 精品教材
下载PDF
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3
10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题组 杨清 +1 位作者 刘晓荷 郝志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69,共10页
跨学科课程融合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五育并举、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为了解我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现状,本研究以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21 017名中小学教师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研... 跨学科课程融合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五育并举、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为了解我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现状,本研究以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21 017名中小学教师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跨学科课程融合,虽然中小学教师观念上认同,但是课程实践亟待加强,有待进一步落地,且不同学段、地区、区域的学校在跨学科课程融合实践上仍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学校要做好跨学科课程融合的“校本”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三种类型跨学科课程融合实施,构建多维的跨学科课程融合评价机制,以及打造相应支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融合 中小学跨学科
下载PDF
试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单元化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时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第10期3-7,共5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课程综合化的设计理念,针对能够涵盖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的具体问题提炼学习主题,围绕该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由此形成的单元化的课程形式。它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和生活化的特征,采用单元化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课程综合化的设计理念,针对能够涵盖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的具体问题提炼学习主题,围绕该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由此形成的单元化的课程形式。它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和生活化的特征,采用单元化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内在合理性和现实的可行性。在实践中,单元化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把握几个操作要点,包括提炼出学习主题、设计和安排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体现跨学科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单元化设计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
下载PDF
儿童立场、多方共育:一项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2
作者 项纯 《中国基础教育》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儿童早期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以被国际上30余个国家和地区选用的“国际援助者”组织开发的心理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该课程中针对小学(6-9岁)儿童的“果果和朋友”课程为例,介...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儿童早期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以被国际上30余个国家和地区选用的“国际援助者”组织开发的心理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该课程中针对小学(6-9岁)儿童的“果果和朋友”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设计理念与特色、教材编排特点与效果、沉浸式与合作式教师培训,以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与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果果和朋友”课程
原文传递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与高质量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颖东 郝志军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4-57,共4页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这两类课程对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地方和学校课程变革活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质量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已成为新时代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这两类课程对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地方和学校课程变革活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质量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已成为新时代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的必然要求。推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高质量实施,需要强化两类课程设置的育人立意,并与国家课程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高质量实施的深化行动路径包括:准确把握两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两类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协调配合,丰富创新两类课程的载体形态,全面推动两类课程的规范实施,深入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价值导向 高质量实施
原文传递
新课程的育人导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志军 宋时春 《中国德育》 2023年第17期30-35,共6页
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新方案、新课标落地的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问题值得关注。新课标体现出新的育人导向,包括核心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的导向、强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及劳动课程独立设置等。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新方案、新课标落地的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问题值得关注。新课标体现出新的育人导向,包括核心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的导向、强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及劳动课程独立设置等。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课程的关系,深入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提升教师课程能力,强化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形成多元融合学习观,把握学生学习的机制和规律;丰富活动供给,多元开放,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此外,中小学教师在提升课程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教育情境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育人导向 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建议
原文传递
项目式学习在劳动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与设计实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新瑞 张丽华 《中国德育》 2023年第13期34-38,共5页
劳动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特征,以素养提升为目标的课程,与项目式学习理念高度契合。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劳动课程,可以破解课程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项目式学习在具体操作时要从劳... 劳动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特征,以素养提升为目标的课程,与项目式学习理念高度契合。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劳动课程,可以破解课程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项目式学习在具体操作时要从劳动课程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要素进行科学设计。同时,实施过程中要拓宽劳动实践场域,构建完整的实践情境;挖掘劳动深层内涵,实现有深度的学习过程;转变管理思维,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项目式学习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育人旨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哈斯朝勒 郝志军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新课标立足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充分体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旨向。落实新课标,需要从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 新课标立足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充分体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旨向。落实新课标,需要从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科学实施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育人旨向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与教学的合理性融合:优势、挑战与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志军 杨颖东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1-54,共4页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形态,人工智能在变革教学形态、方式、环境以及促进教学个性化和精准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同时,也给教师重构教学、角色转换、技术依赖和教学伦理等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需要我们坚守教学的人文主义立场,遵循...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形态,人工智能在变革教学形态、方式、环境以及促进教学个性化和精准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同时,也给教师重构教学、角色转换、技术依赖和教学伦理等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需要我们坚守教学的人文主义立场,遵循智能化教学伦理规范,研究人工智能融入教学的契合度,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变革 教学伦理 教师素养
原文传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被劳动课程取代吗
18
作者 冯新瑞 《中国德育》 2022年第15期29-33,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课程在国家课程方案中都属于国家必修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有不少学校却将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到劳动课程中去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被劳动课程取代或掩盖的风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课程对比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课程在国家课程方案中都属于国家必修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有不少学校却将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到劳动课程中去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被劳动课程取代或掩盖的风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课程对比发现,在课程价值、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实施过程等方面,两者各有独特之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更多,培养目标更全面、更综合,劳动课程难以承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有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在实践中要摆正两者的关系,使两者并行不悖,可适当融合,但不能相互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劳动课程
原文传递
学校教研转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项纯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1,共6页
根据教研转型要求构建由教研理念、教研内容、教研形式、教研效果、教研保障五个维度组成的学校教研转型现状调查框架,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S市125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校教研理念更突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教研内容丰... 根据教研转型要求构建由教研理念、教研内容、教研形式、教研效果、教研保障五个维度组成的学校教研转型现状调查框架,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S市125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校教研理念更突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教研内容丰富、教研方式转型初见成效,但也存在教研理念固化、教研成果转化低、教师主体性不足、网络教研低效等问题。建议:通过转变视角、升级理念、创新方式、强化保障并形成合力,切实促进教研转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转型 学校教研 教研内容 教研方式 教研评价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20
作者 王晓霞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经历了创建与探索期、规范与发展期、变革与创新期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当前教研组活动仍存在以下问题:教研组管理行政强化专业弱化,教研组自主性发挥不够,教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研组活动经历了创建与探索期、规范与发展期、变革与创新期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当前教研组活动仍存在以下问题:教研组管理行政强化专业弱化,教研组自主性发挥不够,教研组专业学习共同体意识薄弱,教研组活动缺乏生成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教研组活动开放性不够等。因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教研组活动应提升学术领导力、专业支撑力、同伴互助力、学业助推力、教研凝聚力和科技融合力,为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及教研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组 教研组活动 教研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