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别人家的电视
1
作者
李云雷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108,共29页
扬·阿斯曼将人类记忆分为四个维度,其中包括“物的记忆”。这便是一篇有关“物的记忆”的小说,该作以“电视”为记忆承载物,讲述了一个北方村庄的往事,随之而展现了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巨大而深刻的时代变迁,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扬·阿斯曼将人类记忆分为四个维度,其中包括“物的记忆”。这便是一篇有关“物的记忆”的小说,该作以“电视”为记忆承载物,讲述了一个北方村庄的往事,随之而展现了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巨大而深刻的时代变迁,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淳朴情感与乡村日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记忆
时代变迁
承载物
扬·阿斯曼
电视
四个维度
原文传递
别人家的电视
2
作者
李云雷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64,共27页
电视让我们相聚,电视也让我们分离。大约十年前,我就很少看电视了,但我时常会想起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以及我们去别人家看电视的时光。我们正好赶上这个时代,亲眼见证了电视的生命周期。
关键词
生命周期
电视
见证
时光
原文传递
全景式表现武汉抗疫的“在场书写”--读刘诗伟、蔡家园的《生命之证》
3
作者
李云雷
《中国作家(纪实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1-224,共4页
2020年初在武汉首先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与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中国在疫情暴发之初在武汉断然采取的“封城”措施,更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举措。从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开城,在短短76天之内,武汉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
2020年初在武汉首先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与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中国在疫情暴发之初在武汉断然采取的“封城”措施,更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举措。从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开城,在短短76天之内,武汉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也牵动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无论武汉城内的人,还是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关注武汉,都在关心武汉发生了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
全景式
刘诗伟
生与死
武汉
原文传递
小谦的故事
4
作者
李云雷
《芙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47,共23页
30年后,回想起我与小谦的故事,已经恍如梦寐了,当时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了,当时的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巨变,而那时年少的我们,也已经长大成人了,但当时的细节、氛围以及微妙复杂的关系和内心波动却在我们的心里积淀,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底色。
关键词
氛围
细节
故事
原文传递
以入世之心体察每一个人内心的苦难
5
作者
李云雷
《大家》
2018年第4期24-27,共4页
付秀莹的小说善于在日常生活的描绘中揭示人性的真相,在她小说的叙事中,“真相”若隐若现的闪现仅只是一刹那,但是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深不见底的人性深渊,这是富于灵性的一闪,也是一篇小说的灵魂。但一篇小说仅有灵魂是不够的,...
付秀莹的小说善于在日常生活的描绘中揭示人性的真相,在她小说的叙事中,“真相”若隐若现的闪现仅只是一刹那,但是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深不见底的人性深渊,这是富于灵性的一闪,也是一篇小说的灵魂。但一篇小说仅有灵魂是不够的,对于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为小说的灵魂赋予一定的形式,在叙事的艺术上来讲,就是如何将“真相”隐藏在生活中,隐藏在小说中,而在漫不经心或迂回曲折的叙述中逐渐逼近“真相”,直到“真相”呼之欲出之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才能看出作者真正想讲的是什么,以及“真相”带给我们的思想与情感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
内心
个人
心体
入世
日常生活
真相
小说
原文传递
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
6
作者
李云雷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4-158,共5页
最近出现了不少以“故事集”命名的小说集,比如“某某小镇故事集”“某某志怪故事集”“某某幻想故事集”“某某城郊故事集”,等等。一时之间,“故事集”的命名方式似乎形成了一种风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什么...
最近出现了不少以“故事集”命名的小说集,比如“某某小镇故事集”“某某志怪故事集”“某某幻想故事集”“某某城郊故事集”,等等。一时之间,“故事集”的命名方式似乎形成了一种风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小说观念新变化?这颇值得我们思考。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市场的因素,相对于“小说集”“作品集”以及更加个性化、更有精英色彩的书名,“故事集”无疑更具亲和力,更适应大众的阅读口味,毕竞“故事集”看上去更像“故事会”,而《故事会》天文数字般的惊人销量,是纯文学期刊望尘莫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集
《故事会》
小说观念
讲故事
命名方式
纯文学期刊
小说集
志怪故事
原文传递
故乡、初心与我们的时代
7
作者
李云雷
《时代文学》
2018年第5期84-85,79,共2页
《再见,牛魔王》收入了我的17个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写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大多取材于我的故乡、童年与记忆,我将之称为"故乡"系列小说。创作"故乡"系列,在我是一个回望故乡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返初心的过程...
《再见,牛魔王》收入了我的17个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写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大多取材于我的故乡、童年与记忆,我将之称为"故乡"系列小说。创作"故乡"系列,在我是一个回望故乡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返初心的过程。我自18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大学,迄今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间,故乡、北京、中国和我自己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故乡的变化尤其令人触目惊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短篇小说
系列小说
牛魔王
北京
家乡
原文传递
题名
别人家的电视
1
作者
李云雷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
出处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108,共29页
文摘
扬·阿斯曼将人类记忆分为四个维度,其中包括“物的记忆”。这便是一篇有关“物的记忆”的小说,该作以“电视”为记忆承载物,讲述了一个北方村庄的往事,随之而展现了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巨大而深刻的时代变迁,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淳朴情感与乡村日常。
关键词
人类记忆
时代变迁
承载物
扬·阿斯曼
电视
四个维度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别人家的电视
2
作者
李云雷
机构
《小说选刊》
中国
现代文学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
出处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64,共27页
文摘
电视让我们相聚,电视也让我们分离。大约十年前,我就很少看电视了,但我时常会想起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以及我们去别人家看电视的时光。我们正好赶上这个时代,亲眼见证了电视的生命周期。
关键词
生命周期
电视
见证
时光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全景式表现武汉抗疫的“在场书写”--读刘诗伟、蔡家园的《生命之证》
3
作者
李云雷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
现代文学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
出处
《中国作家(纪实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1-224,共4页
文摘
2020年初在武汉首先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与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中国在疫情暴发之初在武汉断然采取的“封城”措施,更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举措。从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开城,在短短76天之内,武汉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也牵动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无论武汉城内的人,还是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关注武汉,都在关心武汉发生了什么。
关键词
世界史
全景式
刘诗伟
生与死
武汉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小谦的故事
4
作者
李云雷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小说选刊》
中国
现代文学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
出处
《芙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47,共23页
文摘
30年后,回想起我与小谦的故事,已经恍如梦寐了,当时的很多人已经不在了,当时的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巨变,而那时年少的我们,也已经长大成人了,但当时的细节、氛围以及微妙复杂的关系和内心波动却在我们的心里积淀,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底色。
关键词
氛围
细节
故事
分类号
I247.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入世之心体察每一个人内心的苦难
5
作者
李云雷
机构
《
文艺
报》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
出处
《大家》
2018年第4期24-27,共4页
文摘
付秀莹的小说善于在日常生活的描绘中揭示人性的真相,在她小说的叙事中,“真相”若隐若现的闪现仅只是一刹那,但是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深不见底的人性深渊,这是富于灵性的一闪,也是一篇小说的灵魂。但一篇小说仅有灵魂是不够的,对于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为小说的灵魂赋予一定的形式,在叙事的艺术上来讲,就是如何将“真相”隐藏在生活中,隐藏在小说中,而在漫不经心或迂回曲折的叙述中逐渐逼近“真相”,直到“真相”呼之欲出之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才能看出作者真正想讲的是什么,以及“真相”带给我们的思想与情感冲击。
关键词
苦难
内心
个人
心体
入世
日常生活
真相
小说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
6
作者
李云雷
机构
《小说选刊》
中国
现代文学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
出处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4-158,共5页
文摘
最近出现了不少以“故事集”命名的小说集,比如“某某小镇故事集”“某某志怪故事集”“某某幻想故事集”“某某城郊故事集”,等等。一时之间,“故事集”的命名方式似乎形成了一种风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小说观念新变化?这颇值得我们思考。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市场的因素,相对于“小说集”“作品集”以及更加个性化、更有精英色彩的书名,“故事集”无疑更具亲和力,更适应大众的阅读口味,毕竞“故事集”看上去更像“故事会”,而《故事会》天文数字般的惊人销量,是纯文学期刊望尘莫及的。
关键词
故事集
《故事会》
小说观念
讲故事
命名方式
纯文学期刊
小说集
志怪故事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故乡、初心与我们的时代
7
作者
李云雷
机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
出处
《时代文学》
2018年第5期84-85,79,共2页
文摘
《再见,牛魔王》收入了我的17个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写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大多取材于我的故乡、童年与记忆,我将之称为"故乡"系列小说。创作"故乡"系列,在我是一个回望故乡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返初心的过程。我自18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大学,迄今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间,故乡、北京、中国和我自己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故乡的变化尤其令人触目惊心。
关键词
故乡
短篇小说
系列小说
牛魔王
北京
家乡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别人家的电视
李云雷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2
别人家的电视
李云雷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全景式表现武汉抗疫的“在场书写”--读刘诗伟、蔡家园的《生命之证》
李云雷
《中国作家(纪实版)》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4
小谦的故事
李云雷
《芙蓉》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5
以入世之心体察每一个人内心的苦难
李云雷
《大家》
2018
0
原文传递
6
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
李云雷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7
故乡、初心与我们的时代
李云雷
《时代文学》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