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和社会科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刚 李响 +1 位作者 李沁倩 刘捷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2期80-91,共12页
人工智能属于通用目的技术,不仅能够引发产业变革,而且能够催生新科学研究范式。随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前沿。数据的高维度、编程语言的强结构性和长程关联性、以... 人工智能属于通用目的技术,不仅能够引发产业变革,而且能够催生新科学研究范式。随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前沿。数据的高维度、编程语言的强结构性和长程关联性、以参数形式表征的隐式知识库和预训练的结构重整带来新知识和模式发现,为社会科学研究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数据隐私、价值观和研究结论的“黑箱”化带来了人工智能在社会科学应用中的新挑战。如何把大模型的知识发现和基于研究者实践经验的探索式研究相结合,形成人机共生演进的知识生产方式,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模型 社会科学 对齐问题 隐私安全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与平台经济的新发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93,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新型平台的涌现和产业赋能推动着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易型平台不同,新型平台以产业赋能为主导,是产业智能化的推动者。新型平台来自交易型平台和创新型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创新型企业大都是传统产业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新型平台的涌现和产业赋能推动着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易型平台不同,新型平台以产业赋能为主导,是产业智能化的推动者。新型平台来自交易型平台和创新型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创新型企业大都是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新型平台的出现意味着平台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平台市场和企业“双重”属性,尤其是对企业属性、产业赋能功能和机制的认识,是平台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型平台 产业赋能 平台经济
下载PDF
本地要素和创新生态的开放性与后发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成渝都市圈为例
3
作者 刘刚 余山 刘捷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23年第1期16-36,共21页
数据、算法、算力、应用场景和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工智能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起源于创新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后发国家和地区而言,拥有创新资源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备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基本条件... 数据、算法、算力、应用场景和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工智能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起源于创新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后发国家和地区而言,拥有创新资源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备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基本条件。在初始阶段,基于本地要素的创新创业活动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培育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本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新要素相互结合的开放创新生态,是加速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推动应用场景开放、加快优势产业智能化进程、引进外部创新资源和推动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外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后发国家和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产业 本地要素 创新生态 后发地区 区域 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人工智能和社会科学研究
4
作者 刘刚 《新经济导刊》 2023年第9期36-37,共2页
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使人工智能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将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使其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讨论人工智能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关系,需要重点考虑以... 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使人工智能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将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使其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讨论人工智能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关系,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复杂理论和新研究范式、以知识和数据驱动的智能经济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据驱动 社会科学研究 智能经济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科学技术 经济社会
下载PDF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动力和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刚 李依菲 +1 位作者 霍治方 刘汉文 《新经济导刊》 2022年第3期49-56,共8页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源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智能化需求。在应用需求牵引下,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互动和正反馈效应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随着消费互联网升级和产业互联网发展,中国人工智能...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源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智能化需求。在应用需求牵引下,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互动和正反馈效应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随着消费互联网升级和产业互联网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进入全面融合发展新阶段。内生需求牵引、政府的战略引领和积极响应、新型平台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以及传统产业头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机制。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在互动中持续的知识、技术重组和互补性创新,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推动中国经济步入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融合发展 通用目的技术 互补性创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智能化转型背景下自动驾驶产业化的中国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霍治方 刘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09,共15页
自动驾驶是当今交通社会转型的一种变革性力量。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集中应用的典型场景,自动驾驶具备技术和社会“双重”属性,其产业化过程本质上是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建构的过程。基于175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关系数据和819份自动驾... 自动驾驶是当今交通社会转型的一种变革性力量。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集中应用的典型场景,自动驾驶具备技术和社会“双重”属性,其产业化过程本质上是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建构的过程。基于175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关系数据和819份自动驾驶实地社会实验的问卷数据,对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化实践方案的形成机制与理论逻辑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自动驾驶在高环境嵌入性作用下,一方面嵌入中国复杂道路环境,另一方面嵌入中国独特社会环境,导致以单车智能为核心的技术路线难以为继,最终在一系列互补性技术创新和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创新作用下,以车路协同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道路成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化的实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车路协同 环境嵌入 社会建构 社会实验
下载PDF
人机结合——2020年人工智能哲学前沿问题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正平 陶锋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1年第2期8-17,共10页
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人类的生活,对人类文化生活、经济运行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人工智能不仅是理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更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焦点。其中,“人机结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议题。2020... 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人类的生活,对人类文化生活、经济运行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人工智能不仅是理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更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焦点。其中,“人机结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议题。2020年8月28日,马斯克(Elon Musk)在Neuralink发布会上展示了脑机接口新设备,只需将一枚硬币大小的计算机芯片植入大脑中,即可感知、记录甚至改善大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结合 人工智能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 脑机接口 大脑活动 人文社科领域 社会面貌 理工学科
下载PDF
关于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三层思考:WHY、WHAT、HOW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克 《中国科技教育》 2021年第9期6-7,共2页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全面部署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建设,其中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说到教育,容易想...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全面部署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建设,其中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说到教育,容易想到的是人工智能的专业教育,但这里要讨论的是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为什么要做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什么叫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怎么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普及教育 智能经济 智能社会 保障措施 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路径
9
作者 龚克 屈运栩(采访整理) 《财新周刊》 2024年第42期58-61,共4页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2017-2030),分别选择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阶段性节点,使得中国的人工智能(AI)规划可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相匹配。通过研究比较几十个国家的AI战略方案,我们发现共同的...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2017-2030),分别选择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阶段性节点,使得中国的人工智能(AI)规划可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相匹配。通过研究比较几十个国家的AI战略方案,我们发现共同的特点是各国都看到AI带来的巨大潜力以及相关风险。而中国战略方案的突出点是,明确提出推动AI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方向在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均以不同表述方式提及。我们研究院就是以“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企业实地调研和大数据分析为主要方法开展工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深度融合 党的十九大 实体经济 五年规划 中国路径 相关风险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演进、影响和应对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龙 刘刚 +4 位作者 戚聿东 陈定定 申卫星 张世华 温百华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4,共44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十年的革命性突破,是科技-产业-金融有效结合的卓越范本。其技术突破建立在多方市场力量的高效协同上,技术领先性、产品市场力与风险投资回报之间形成有力的正向循环,从而有效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风险。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十年的革命性突破,是科技-产业-金融有效结合的卓越范本。其技术突破建立在多方市场力量的高效协同上,技术领先性、产品市场力与风险投资回报之间形成有力的正向循环,从而有效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风险。人工智能产业化部门和产业智能化部门的正反馈和互补性创新,不仅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而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按照人工智能加速回报定律,未来几十年可能会迎来人工智能的“经济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产业智能化 “奇点” 智能竞争
原文传递
大数据与美学新思维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7,共7页
大数据改变了科学和认识的范式,同时也对传统美学产生冲击和影响。首先是关联思维和计算思维的结合。大数据在人工智能艺术中的应用,说明艺术中的关联思维可以被算法所表示。其次是全面性认识与小样本方法的融合。全面的数据带来了客观... 大数据改变了科学和认识的范式,同时也对传统美学产生冲击和影响。首先是关联思维和计算思维的结合。大数据在人工智能艺术中的应用,说明艺术中的关联思维可以被算法所表示。其次是全面性认识与小样本方法的融合。全面的数据带来了客观性,使得艺术从专家驱动走向了观众和流量驱动,而人类在小数据限制下的“隐喻-联想”能力,也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大任务”提供了可能。最后,大数据技术还可以融合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等。但是,我们也要警惕“数据中心主义”和“数据霸权”,防止大数据造成的审美同一化。我们应该提升人们的“数据素养”,用“审美理性”来限制和引导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美学 关联思维 计算思维 审美理性
下载PDF
孵化未来产业的新型创新组织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刚 李伟伟 《理论与现代化》 2022年第5期23-30,共8页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条件下,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孵化和发展未来产业,处于当前国际竞争的前沿。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加强前沿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创建新型创新组织孵化和培育未来产业。与传统创新组织相比,新型创新组织属于政府主...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条件下,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孵化和发展未来产业,处于当前国际竞争的前沿。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加强前沿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创建新型创新组织孵化和培育未来产业。与传统创新组织相比,新型创新组织属于政府主导和市场协同的网络化平台组织。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机制,通过促进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投资机构在内的多元异质创新主体之间的互补性创新,新型创新组织加速了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孵化。作为后发国家,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型创新组织,推动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是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科学和技术创新 未来产业 新型创新组织
下载PDF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推动数字化协同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克 向鹏(整理)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
5月18日,以“智绘安全乘数而上”为主题的2024第十二届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行。大会旨在为国内数字安全领域的监管者、建设者、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探索数字安全在AI时代的发展趋势,共... 5月18日,以“智绘安全乘数而上”为主题的2024第十二届西湖论剑·数字安全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行。大会旨在为国内数字安全领域的监管者、建设者、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探索数字安全在AI时代的发展趋势,共同预见数字安全新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监管者 交流与合作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发展工业互联网 建设数字开发区--2021(第五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编 被引量:1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刘刚 +4 位作者 林浩 杨观赐 边存国 王欣宁 郭峻玮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35-43,共9页
与传统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不同,新型创新区不再表现为物理空间的拓展,而是立足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培育和发展。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 与传统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不同,新型创新区不再表现为物理空间的拓展,而是立足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培育和发展。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数字化,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加快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才有可能让自己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注意数字化转型在不同的公司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等问题。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包括政策驱动、经济驱动、内控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字开发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 论坛 发言摘编
下载PDF
代理、模拟与技艺:人工智能文艺生产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陶锋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7,127,共13页
反思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生产领域的本质和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主体”问题,澄清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思想根源。首先,从人工智能文艺的生产者来看,人工智能符合现代“代理”的特性,可以与人类共同构成艺术中的“行动者网络”。人... 反思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生产领域的本质和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主体”问题,澄清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思想根源。首先,从人工智能文艺的生产者来看,人工智能符合现代“代理”的特性,可以与人类共同构成艺术中的“行动者网络”。人工智能的出现成了挑战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体中心思想的技术契机。其次,从人工智能文艺生产方式来看,艺术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模拟时代,人工智能加速了文化工业的智能化发展,“真假”判断是人工智能艺术的基本判断。人工智能使得某些艺术门类而非人类艺术被终结,我们应该珍惜艺术生产的非资本化形态。最后,人工智能文艺生产体现了技术对艺术的整合,应该将人工智能严格限制在生产领域,警惕资本对技术与机器的控制,防止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和过度自律,用审美理性来引导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艺生产 代理 模拟 行动者网络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理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锋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3-170,共8页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文学、绘画、设计、音乐等领域的表现令人惊叹,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是否已经能够拥有创意和情感?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是否意味着科技与艺术能够彻底融合了?人工智能时代,...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文学、绘画、设计、音乐等领域的表现令人惊叹,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是否已经能够拥有创意和情感?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是否意味着科技与艺术能够彻底融合了?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技术 技术与艺术 审美理性 美学视域 科技与艺术
原文传递
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港的关键与举措
17
作者 陈兵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9-83,共5页
随着数字贸易全球化蓬勃发展,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港已成为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市场竞争,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机遇,有助于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贸易创新展业的同步发展。现阶段数字贸易港建设尚面临制度不完善、... 随着数字贸易全球化蓬勃发展,建设高水平数字贸易港已成为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市场竞争,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机遇,有助于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贸易创新展业的同步发展。现阶段数字贸易港建设尚面临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人才供给不足等挑战,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为主线,以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为基本盘,以数商制度建立健全为推进器,以数据流通安全为保障线,以加快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供给为水位线,加快推进数字贸易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贸易港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从科技伦理看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发展
18
作者 陈兵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
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代表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其创新发展,做好各类配套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其中,妥善处理好自动驾驶技术及产业应用与落地过程中的就业保障、就业安全等民生问题。
关键词 自动驾驶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科技伦理 就业保障 配套制度 就业安全 发展的方向 设计和实施
原文传递
教育数字化转型:Why What How?
19
作者 龚克 《中国教育网络》 2022年第10期8-9,共2页
为什么教育要数字化转型?教育是社会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社会转型离不开教育的转型。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两方面转型:一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生产力所驱动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二是人类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所牵动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为什么教育要数字化转型?教育是社会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社会转型离不开教育的转型。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两方面转型:一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生产力所驱动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二是人类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所牵动的可持续发展转型。这两个转型交织在一起,形成双重转型。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数字化转型 可持续发展 双重转型 新一轮科技革命 可持续的 经济社会 生产力
下载PDF
互联网国际高端智库论坛 发挥纽带作用 促进文明交融
20
作者 盛荣华 李成 +9 位作者 维纳·措恩 全吉男 克雷格·艾伦 丹尼斯·达维多夫 村井纯 龚克 史蒂芬·欧伦斯 西尔维亚·穆图阿 何瑞恩 杨树桢 《网络传播》 2019年第11期84-85,共2页
论坛简介论坛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联合主办,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爱因斯坦数字未来中心、日本广泛集成分布环境项目组织共同协办,以“信息时代的文明交融与智库责任”为主题,邀请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全球顶... 论坛简介论坛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联合主办,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爱因斯坦数字未来中心、日本广泛集成分布环境项目组织共同协办,以“信息时代的文明交融与智库责任”为主题,邀请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全球顶尖智库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包括6位国际互联网名人堂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金斯学会 爱丁堡大学 国际互联网 文明交融 纽带作用 信息时代 网络空间 论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