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名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海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1-103,共3页
姓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姓名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符号,也是一个家庭、家族对后代的期望与祝福。古人非常重视姓名,并形成了起名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中国的起名文化博大精深,名字包含着... 姓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姓名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符号,也是一个家庭、家族对后代的期望与祝福。古人非常重视姓名,并形成了起名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中国的起名文化博大精深,名字包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特殊寓意,也体现了命名者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更是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外在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文化 姓氏 文化传统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易学风水文化与生态文明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焱照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4期60-63,共4页
《易经》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当前,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以及某种程度的生态危机,可以说是一场文化浩劫、人道浩劫和自然生态浩劫。吴良镛教授等在《北京宪章》中描绘道: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却没有... 《易经》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当前,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以及某种程度的生态危机,可以说是一场文化浩劫、人道浩劫和自然生态浩劫。吴良镛教授等在《北京宪章》中描绘道: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却没有领会和珍惜自然的功能,反而用极其恶劣的方式,摧毁和毒害大地"女神"的肌体。肢解她的躯体-田园和草原,毁损其筋骨-山脉,毁坏她的肾脏-湿地系统,切断她的血脉-河流水系,毒化她的肺-林地和各种生物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文化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北京宪章 湿地系统 生物栖息地 环境恶化 河流水系 吴良镛 《易传》
下载PDF
唐文治的易学成就
3
作者 张涛 《文化与传播》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唐文治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重要的经学家、易学家,在易学领域成就卓著。他研究易学坚持象数、义理并重,沿袭“人更四圣”之说,强调《易》《庸》结合、以《孟》解《易》,颇有新意。他也希冀通过易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挽救时局,... 唐文治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重要的经学家、易学家,在易学领域成就卓著。他研究易学坚持象数、义理并重,沿袭“人更四圣”之说,强调《易》《庸》结合、以《孟》解《易》,颇有新意。他也希冀通过易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挽救时局,丰富了易学思想的内涵。探讨唐文治的易学成就,有助于推进对唐文治及其成就的全面认识和深度研究,也有助于易学研究的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治 易学 《中庸》 《孟子》
下载PDF
《周易》缘文化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涛 任利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5-152,共8页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中有着较为丰富的缘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意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缘文化的重要源头、内在灵魂和主要根基。在此基础上,源远流长的中国缘文化又融会了佛教、道教等各家学说,涉及人生修养、人际交往、...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中有着较为丰富的缘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意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缘文化的重要源头、内在灵魂和主要根基。在此基础上,源远流长的中国缘文化又融会了佛教、道教等各家学说,涉及人生修养、人际交往、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向善、诚同、刚健、包容的基本风貌,彰显出深厚的易学底蕴与重要的文化价值。对此,我们有必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研究,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缘文化 佛教 道教
下载PDF
略论虞翻易学
5
作者 张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作为东汉三国时期的易学大家,虞翻承于荀爽的传统,以卦变说解《易》,其中蕴含着阴阳变易的辩证思想,而且取代了京房、《易纬》的阴阳灾异之说。除卦变说外,之正说、旁通说、互体说、半象说、卦气说、纳甲说、反对说、成既济定说等共同... 作为东汉三国时期的易学大家,虞翻承于荀爽的传统,以卦变说解《易》,其中蕴含着阴阳变易的辩证思想,而且取代了京房、《易纬》的阴阳灾异之说。除卦变说外,之正说、旁通说、互体说、半象说、卦气说、纳甲说、反对说、成既济定说等共同构成了虞翻易学的象数易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在吸收以往成果基础上的集大成总结和发展,对后世易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虞翻易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象数形式与义理内容的矛盾更加激化,将象数易学引向了极其复杂的道路,但在其体系中又可见以道家思想解《易》的基本走势,并在客观上启发了王弼易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翻 卦变说 象数易学体系
下载PDF
刘沅易道会通思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0,共9页
刘沅是清代巴蜀地区的重要学者,毕生致力于构建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儒释道相互融通的恢弘学术体系,易学与道教的思想文化会通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沅敏锐地洞悉到"穷理尽性"是贯通儒道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 刘沅是清代巴蜀地区的重要学者,毕生致力于构建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儒释道相互融通的恢弘学术体系,易学与道教的思想文化会通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沅敏锐地洞悉到"穷理尽性"是贯通儒道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他以《周易》为津梁,通过"先后天之心""取坎填离"和"存心养性""存神养气"两组概念的对比分析,研究儒道之间的互动、融合,推动了易道会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沅 易道会通 易学 道教 穷理尽性 巴蜀哲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优抚政策与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42-150,共9页
我国的优抚政策和优抚思想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战国,士兵的重要性凸显,政论家开始呼吁统治者重视士兵待遇,优抚政策走向独立化和系统化。秦汉以降,尤其是汉武帝后,思想定于儒家一尊,其仁政思... 我国的优抚政策和优抚思想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以人为本"的思想。春秋战国,士兵的重要性凸显,政论家开始呼吁统治者重视士兵待遇,优抚政策走向独立化和系统化。秦汉以降,尤其是汉武帝后,思想定于儒家一尊,其仁政思想促使统治者不断重视民生,优抚政策也趋于细化。历史上优抚政策常常伴随王朝的兴衰而起伏,其实施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财政的充盈息息相关。总体看来,我国古代优抚政策是不断趋于完善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形势所驱,另一方面则是历代思想家、政论家对于优抚问题的反思督促着统治者爱惜民力,实施仁政,从而助推了优抚政策日渐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优抚政策 优抚思想 士兵待遇
下载PDF
占卜文化的起源与理性认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2-125,共4页
占卜文化存在于人类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人趋吉避凶这一朴素愿望的直接反映。占卜作为一种诉诸神秘力量的非理性活动,与道德教化这一理性目标存在矛盾,而这两种倾向却熔冶于占筮之书《周易》中。书中具有卜筮、重德两种价值观,强... 占卜文化存在于人类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人趋吉避凶这一朴素愿望的直接反映。占卜作为一种诉诸神秘力量的非理性活动,与道德教化这一理性目标存在矛盾,而这两种倾向却熔冶于占筮之书《周易》中。书中具有卜筮、重德两种价值观,强调卜筮是君子之用,重德才是君子之本,与儒家倡导的基本精神相契合。面对传统占卜文化与互联网结合衍生的乱象,要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卜文化 周易 起源
下载PDF
刘沅易学思想及其影响
9
作者 张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刘沅是清代经学家、易学家,他致力于建构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而融摄佛、道的思想体系。他认同“四圣”作《易》说,主张易学研究应义理、象数兼治而以义理为主,认为圣人作《易》的目的在于穷理尽性以顺性命。他主张融通三教、归... 刘沅是清代经学家、易学家,他致力于建构以易学为核心、以儒学为本宗而融摄佛、道的思想体系。他认同“四圣”作《易》说,主张易学研究应义理、象数兼治而以义理为主,认为圣人作《易》的目的在于穷理尽性以顺性命。他主张融通三教、归宗孔圣,充分肯定佛、道二教的价值,将其心性之学融入解《易》论《易》中。刘沅的治《易》特色和成就,不仅为刘氏后人尤其是其孙刘咸炘所继承和弘扬,也对后世其他治《易》学者如蒙文通、马振彪等颇有启示和影响,这些都促进了易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沅 易学思想 清代 刘咸炘 蒙文通
下载PDF
从《宋史·艺文志》易学文献看北宋易学特点
10
作者 谢炳军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184-207,共24页
以《宋史·艺文志》所著录易学文献为阐释视角,结合相关的文献,可以探明北宋易学特点与成就。北宋易学家在总结与承继汉唐易学的基础上,其易学格局宏大,学术'风骨'傲然卓立,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北宋易学直承先秦... 以《宋史·艺文志》所著录易学文献为阐释视角,结合相关的文献,可以探明北宋易学特点与成就。北宋易学家在总结与承继汉唐易学的基础上,其易学格局宏大,学术'风骨'傲然卓立,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北宋易学直承先秦、秦汉'传'体的解经体式,学者进行学术创新的意识空前,易学论著的形式与内容实现了突破;二是北宋易学形成了成熟的地域性、学派性易学,在义理、象数、图书等方面各具特色,并形成了《周易》的理学化诠释,实现了儒学的复兴;三是易学家吸收、融合了释家、道家的优秀思想,使它们成为解说《周易》的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艺文志》 易学文献 易学特点 宋代易学 周易
下载PDF
漫谈易学在当代的运用——以诗歌、小说、影视创作为例
11
作者 张玲莉 《周易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343-354,共12页
纪昀有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在中国传统社会,易学深入各个层面,与不同流派思想互相碰撞、取鉴,最终形成综合百家而超越百家的品格特征。同时,易学以其兼容并包的特质,与古典文学、艺术、建筑等之间形成源远流长的紧密联系,互相影响... 纪昀有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在中国传统社会,易学深入各个层面,与不同流派思想互相碰撞、取鉴,最终形成综合百家而超越百家的品格特征。同时,易学以其兼容并包的特质,与古典文学、艺术、建筑等之间形成源远流长的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成为百姓人伦日用而不知的一门学问。近现代以来,在某些时期易学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通过此文,可大致窥探到在当代诗歌、小说、影视创作等领域中,易学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然,除专业研究外,当代其他领域对易学的运用普遍偏浅显,在某些方面迫切需要提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当代运用
下载PDF
宗白华易学思想探微
12
作者 张涛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2期65-73,226-227,共11页
宗白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对易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亦有独到见解。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是其美学成就的思想理论来源之一。他基于"八卦取象"提出了"历律哲学",以空间与时间解鼎、革两卦,以卦变... 宗白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对易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亦有独到见解。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是其美学成就的思想理论来源之一。他基于"八卦取象"提出了"历律哲学",以空间与时间解鼎、革两卦,以卦变论《易》之"变易"、以"法象"论《易》之"不易"与"简易",都是对传统易学观点的开拓和创新。在治《易》过程当中,宗白华先生经传并重,象数、义理兼采,并引入西方哲学进行对比,最终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梳理、分析宗白华先生的易学思想,不仅有助于在广度上不断加强易学与美学等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在深度上进一步推动易学研究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易学 美学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5,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关系密切。作为思想渊薮、精神源泉和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根由和重要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关系密切。作为思想渊薮、精神源泉和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根由和重要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文明,包括了华夏大地上的各民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历史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深度挖掘、正确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紧密关联,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周易》与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152,共9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周易》与儒、释、道三家都对"天人合一&qu...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周易》与儒、释、道三家都对"天人合一"有所发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主张。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应该从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中得到某种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世界观 《周易》
下载PDF
《周易》经传与先秦阴阳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涛 陈婉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114,共10页
阴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其学说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在比应、变化、守位等方面对阴阳家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易传》"生生"、守&qu... 阴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其学说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在比应、变化、守位等方面对阴阳家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易传》"生生"、守"时"、"感天"、推衍等理念的推出,又从阴阳家那里得到了某种启示。《周易》经传与先秦阴阳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值得我们深度考察和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经传 阴阳家 先秦
下载PDF
《周易》经传与先秦兵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涛 孙世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118,129,共7页
兵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从战争社会观、战争规律观、作战指导观等方面对兵家诸子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先秦兵家的最新军事... 兵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从战争社会观、战争规律观、作战指导观等方面对兵家诸子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先秦兵家的最新军事理论成果及其在社会政治领域内的创获,也给此后出现的《易传》以深刻启示。先秦兵家与《周易》经传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经传 兵家 先秦
下载PDF
《周易》的君子观
17
作者 张涛 袁江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4-150,共7页
《周易》关于君子的思想观念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它透过纷繁芜杂的宇宙万象,探究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湛命题,秉持"天人合一"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 《周易》关于君子的思想观念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它透过纷繁芜杂的宇宙万象,探究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湛命题,秉持"天人合一"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倡导君子应该法天则地,践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培育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努力追求"保合太和"的价值理想,构建了综合百家、超越百家而又独具特色的易学君子观。《周易》的君子观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孕育、嬗变和升华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至今对我们仍有积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其当代价值弥足珍贵,应予以深入发掘、大力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君子 君子观 保合太和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下载PDF
刘向《列女传》的学术价值简论——《〈列女传〉的史源学考察》序
18
作者 张涛 《管子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117-120,128,共5页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它为我们全面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进而深刻地阐释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列女传》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在中国传统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它为我们全面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进而深刻地阐释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列女传》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在中国传统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所以,传习、注释、续补、研究《列女传》者,千百年来,名家名著层出不穷,代不乏人,赓续不断。一以记载人物为中心的史籍,在历史编纂学上称为传体史书。传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女传》 史源学 中国传统史学 代不乏人 史学价值 历史编纂学 续补 古代妇女 西汉刘向 杂传
下载PDF
汉代如何双管齐下监督地方官吏
19
作者 张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在监督制度层面上,汉朝一方面继承秦朝传统,另一方面继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御史(刺史)巡视制度和自下而上的上计制度,可谓双管齐下。这两种制度,一方面对汉代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效用,有效维护了中央... 在监督制度层面上,汉朝一方面继承秦朝传统,另一方面继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御史(刺史)巡视制度和自下而上的上计制度,可谓双管齐下。这两种制度,一方面对汉代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效用,有效维护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进步;但另一方面,由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加之中央朝廷走向昏暗、吏治败坏等因素,最终都随之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监察 御史巡视 上计 地方官员
下载PDF
孔子周游列国
20
作者 向燕南 李筱艺 《前线》 CSSCI 2019年第4期84-86,共3页
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化进程不断推进,“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光环被逐一加在孔子的头上。他似乎不再是那个两千多年前出生在郰邑的鲁国人,而是一系列“仁”“礼”等思想的文化标签。要想真正了解孔子其人,读懂《论语》背后的深... 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化进程不断推进,“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光环被逐一加在孔子的头上。他似乎不再是那个两千多年前出生在郰邑的鲁国人,而是一系列“仁”“礼”等思想的文化标签。要想真正了解孔子其人,读懂《论语》背后的深意,回到他的时代,重走他所走过的路,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周游列国的背景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幼年丧父,17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父母的相继离去,使少年孔子懂得,只有凭一己之力才能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中生存。成年后,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仓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家思想 《论语》 礼崩乐坏 正统化 “礼” “仁” 司马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