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型林间大气主要BVOCs组成研究
1
作者 徐晨 裴顺祥 +5 位作者 吴莎 郭慧 马淑敏 吴迪 章尧想 法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为明晰北京市周边不同类型森林的康养效果,对北京市九龙山不同林型内大气中的BVOCs组成及比例动态进行了研究。采用Tenax吸附管和采样泵在北京九龙山3个不同林型内进行林间大气采样,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飞行质谱仪对采集样品进行定性... 为明晰北京市周边不同类型森林的康养效果,对北京市九龙山不同林型内大气中的BVOCs组成及比例动态进行了研究。采用Tenax吸附管和采样泵在北京九龙山3个不同林型内进行林间大气采样,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飞行质谱仪对采集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包括异戊二烯、单萜、倍半萜烯在内的多种大气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及气象因素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九龙山不同森林类型林间大气的BVOCs总量浓度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内BVOCs浓度相对较高,但差异性不显著。林间大气BVOCs中α-蒎烯(α-pinene)和异戊二烯(isoprene)比例较高,α-蒎烯(α-pinene)占到总量的34.75%—47.24%,异戊二烯(isoprene)占到总量的15.35%—24.93%,针叶林大气中的异戊二烯浓度较高,大于阔叶林和混交林,单萜浓度则表现为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倍半萜烯浓度较低,占总量的15.35%—24.93%,表现为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差异性不显著。同一采样时间,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型林间大气BVOCs总量差异不显著,但各样地随时间递减趋势明显,异戊二烯呈现显著的随时间下降趋势。各林型大气BVOCs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主要是温、湿度。异戊二烯浓度与环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温度是影响九龙山不同林型大气主要BVOCs的关键因素。九龙山森林内大气BVOCs在8月份的浓度较高,8月进行森林康养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山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下载PDF
我国发现外来入侵害虫桉树叶瘿球角姬小蜂的重要天敌——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膜翅目:姬小蜂科)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慧慧 曹亮明 +5 位作者 王小艺 李恩杰 吴耀军 蒋学建 罗缉 杨忠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5-1000,共6页
近年来,在我国桉树上发生了一种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虫——桉树叶瘿球角姬小蜂Ophelimus maskelli(Ashmead)(膜翅目:姬小蜂科Eulophidae),其在桉树叶片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小疱状虫瘿,造成桉树叶片大量脱落。为了利用天敌对该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近年来,在我国桉树上发生了一种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虫——桉树叶瘿球角姬小蜂Ophelimus maskelli(Ashmead)(膜翅目:姬小蜂科Eulophidae),其在桉树叶片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小疱状虫瘿,造成桉树叶片大量脱落。为了利用天敌对该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我们开展了该害虫的天敌调查。通过采集受害桉树叶片进行饲养,获得了一种寄生该害虫的寄生蜂——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Closterocerus chamaeleon(Girault)(膜翅目:姬小蜂科Eulophidae)。该寄生蜂为我国新纪录种,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成虫鉴别特征的彩色照片。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原产地是澳大利亚,现在已被引进到世界上许多桉树栽培的国家和地区防治桉树叶瘿球角姬小蜂,防效十分显著。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是自然控制该害虫的优势天敌,我国现在发现了这种天敌,将在我国生物防治这种桉树外来入侵害虫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 寄生性天敌 中国新纪录种 桉树叶瘿球角姬小蜂 外来入侵害虫
下载PDF
氮磷供应水平对野蔷薇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庆华 王兴红 +3 位作者 蔡京艳 汤志敏 杨德付 郑广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9-616,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梯度下野蔷薇生长、养分吸收特征及根土互作效应,为优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实验,研究5个施氮和5个施磷水平(分别为0、50、100、200和300 mg/kg)对无刺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ex Murr.)主干...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梯度下野蔷薇生长、养分吸收特征及根土互作效应,为优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实验,研究5个施氮和5个施磷水平(分别为0、50、100、200和300 mg/kg)对无刺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ex Murr.)主干地径、养分吸收、叶片SPAD及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增加,主干地径生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从0增加到50 mg/kg时,地径生长量增加22.69%~35.05%;施氮量增加到100 mg/kg时,地径生长量增加46.34%~51.14%;随后保持平稳状态,当施氮量增加到300 mg/kg时,地径生长量显著降低。磷供应水平在2018年表现出与氮类似的趋势,当施磷量为100 mg/kg时,地径生长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低;2019年当施磷量从0增加到50 mg/kg时,地径生长量增加38.02%,随后保持稳定状态。当施氮量为200 mg/kg或施磷量为100 mg/kg时,叶片SPAD值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4.79%~17.12%和5.85%~17.82%。随着施氮量增加,植株(叶片和枝条)氮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生长特征。随着施磷量增加,植株磷含量表现出先增加然后平稳的生长特征。并且不同氮水平下,主干地径生长与植株氮含量和土壤有效氮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供磷水平下,主干地径生长仅与土壤有效磷表现出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野蔷薇生长对氮和磷供应强度表现出高度的可塑性,适宜的氮磷供应水平有利于维持土壤较高的养分有效性,促进养分吸收,促进主干地径增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刺野蔷薇 地径 养分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