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公园外侧防护林结构对外源PM_(2.5)的消减作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包红光
王成
+2 位作者
郄光发
杜万光
孙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7-993,共7页
城市公园是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其外侧防护林是围合公园景观、消减外源污染的重要屏障。为研究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内PM2.5浓度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外源PM2.5污染的消减作用,通过布置样带监测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
城市公园是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其外侧防护林是围合公园景观、消减外源污染的重要屏障。为研究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内PM2.5浓度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外源PM2.5污染的消减作用,通过布置样带监测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阔叶乔木林、阔叶乔草林、针阔混交林)距道路不同宽度处PM2.5浓度,分析影响PM2.5浓度的因素,并对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对外源PM2.5污染的消减作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内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大致相似,均呈现白天低晚上高的趋势,9:00—15:00时段防护林内PM2.5浓度达到国家标准II类功能区浓度质量要求,5:00时防护林内PM2.5浓度污染最严重,超出国家标准II类功能区浓度质量要求237.36%-335.31%。(2)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在15-45 m宽度范围内PM2.5浓度与路缘处PM2.5浓度相近,阔叶乔木林和阔叶乔草林在60 m宽度前后出现PM2.5浓度升高的现象。(3)城市公园外侧防护林11:00、13:00时对PM2.5浓度污染消减作用最强,19:00、7:00时对PM2.5浓度污染消减作用相对较差;阔叶乔木林、阔叶乔草林距道路165 m时消减作用相对较好,针阔混交林距道路45 m时消减作用相对较好,呈正消减作用。(4)PM2.5浓度与平均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防护林
PM2.5
消减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沙丘上生态垫防风固沙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杨晓晖
于春堂
秦永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4-967,共4页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的大量裸露沙荒地是北京近年来沙尘暴频发的主要沙源之一,而增加其地表覆盖状况则是遏止就地扬沙起尘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北京西北部河北宣化黄羊滩为例,对流动沙丘上铺设生态垫并栽植灌木的防风固沙效果进行了初步...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的大量裸露沙荒地是北京近年来沙尘暴频发的主要沙源之一,而增加其地表覆盖状况则是遏止就地扬沙起尘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北京西北部河北宣化黄羊滩为例,对流动沙丘上铺设生态垫并栽植灌木的防风固沙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沙柳沙障相比,生态垫确实可以降低近地表的输沙率,提高生态垫下土壤的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提高柠条的地径和高度,可见生态垫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流沙固定和植被恢复的地表覆盖材料;与其它两种生态垫铺设方式(品字状和带状)相比,全铺可以显著降低近地表的输沙率,提高其下土壤的养分含量,但柠条的生长状况却略差,这可能与全铺降低了小雨入渗的可能性有关;就两种部分铺设的方式而言,无论从降低近地表的输沙率还是促进柠条的生长上来看,品字状都明显优于带状。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品字状铺设显然是该区域流沙防治措施中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垫铺设方式
沙柳沙障
输沙率
柠条生长参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公园外侧防护林结构对外源PM_(2.5)的消减作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包红光
王成
郄光发
杜万光
孙丽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
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
森林
培育
重点
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
城市
森林
研究
中心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7-993,共7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201304301-0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011BAD38B03)
文摘
城市公园是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其外侧防护林是围合公园景观、消减外源污染的重要屏障。为研究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内PM2.5浓度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外源PM2.5污染的消减作用,通过布置样带监测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阔叶乔木林、阔叶乔草林、针阔混交林)距道路不同宽度处PM2.5浓度,分析影响PM2.5浓度的因素,并对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对外源PM2.5污染的消减作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内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大致相似,均呈现白天低晚上高的趋势,9:00—15:00时段防护林内PM2.5浓度达到国家标准II类功能区浓度质量要求,5:00时防护林内PM2.5浓度污染最严重,超出国家标准II类功能区浓度质量要求237.36%-335.31%。(2)城市公园不同配置结构外侧防护林在15-45 m宽度范围内PM2.5浓度与路缘处PM2.5浓度相近,阔叶乔木林和阔叶乔草林在60 m宽度前后出现PM2.5浓度升高的现象。(3)城市公园外侧防护林11:00、13:00时对PM2.5浓度污染消减作用最强,19:00、7:00时对PM2.5浓度污染消减作用相对较差;阔叶乔木林、阔叶乔草林距道路165 m时消减作用相对较好,针阔混交林距道路45 m时消减作用相对较好,呈正消减作用。(4)PM2.5浓度与平均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城市公园
防护林
PM2.5
消减作用
Keywords
urban park
shelter belt
PM2.5 concentration
subduction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沙丘上生态垫防风固沙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杨晓晖
于春堂
秦永胜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实验室
北京市
林业
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4-967,共4页
基金
中马科技合作项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6B05)
文摘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的大量裸露沙荒地是北京近年来沙尘暴频发的主要沙源之一,而增加其地表覆盖状况则是遏止就地扬沙起尘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北京西北部河北宣化黄羊滩为例,对流动沙丘上铺设生态垫并栽植灌木的防风固沙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沙柳沙障相比,生态垫确实可以降低近地表的输沙率,提高生态垫下土壤的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提高柠条的地径和高度,可见生态垫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流沙固定和植被恢复的地表覆盖材料;与其它两种生态垫铺设方式(品字状和带状)相比,全铺可以显著降低近地表的输沙率,提高其下土壤的养分含量,但柠条的生长状况却略差,这可能与全铺降低了小雨入渗的可能性有关;就两种部分铺设的方式而言,无论从降低近地表的输沙率还是促进柠条的生长上来看,品字状都明显优于带状。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品字状铺设显然是该区域流沙防治措施中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生态垫铺设方式
沙柳沙障
输沙率
柠条生长参数
Keywords
Ecomat cover types
Salixpsammophila barrier
sand transportation rate
growth parameters ofPlatycladus orientalia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公园外侧防护林结构对外源PM_(2.5)的消减作用
包红光
王成
郄光发
杜万光
孙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动沙丘上生态垫防风固沙效果初步评价
杨晓晖
于春堂
秦永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