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模式的研究与借鉴 被引量:5
1
作者 国政 臧润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30-233,共4页
保护濒危野生植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通过对几个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政策的研究,总结出国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一般对策,主要包括生境地保护、物种保护、遗传与繁殖保护和政策与法律法规保护,并提出了我国珍稀濒... 保护濒危野生植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通过对几个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政策的研究,总结出国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一般对策,主要包括生境地保护、物种保护、遗传与繁殖保护和政策与法律法规保护,并提出了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野生植物 保护 模式
下载PDF
花绒寄甲寄生松褐天牛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唐艳龙 高尚坤 +4 位作者 张彦龙 杨忠岐 路纪芳 展茂魁 王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0-835,共6页
为了明确林间影响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寄生率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文在试验地不同位置设置诱木引诱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产卵,并在诱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之后调查诱木的生长环境及诱木上花绒... 为了明确林间影响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寄生率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文在试验地不同位置设置诱木引诱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产卵,并在诱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之后调查诱木的生长环境及诱木上花绒寄甲的寄生率,并对各环境因子与花绒寄甲寄生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寄生率(Y)与坡位(X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主林层郁闭度(X8)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0.4146+0.5741X5―0.4382X8。经检验,平均差异程度为0.2209。因此,可试用该模型对花绒寄甲寄生率进行评估。以上研究为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松褐天牛 寄生率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复合植物性鼠类不育剂的毒理学研究
3
作者 石淳 唐桦 +3 位作者 石滨 史琴 李红兵 蔺成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0,共5页
为搞清复合植物性鼠类不育剂对人畜的安全性,采用向SD大鼠经口灌胃不同剂量不育剂的方法,进行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鼠类不育剂属低毒(LD50为4640.3±127.1mg/kg),无明显致死作用,可列为毒性极低物质,可在控制鼠害... 为搞清复合植物性鼠类不育剂对人畜的安全性,采用向SD大鼠经口灌胃不同剂量不育剂的方法,进行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鼠类不育剂属低毒(LD50为4640.3±127.1mg/kg),无明显致死作用,可列为毒性极低物质,可在控制鼠害中安全应用并大面积推广;但在高剂量下,对雌雄大鼠心脏功能、雄鼠肝功能和雄鼠血液相关指标中的极少数生化指标造成偏高或偏低的影响,应注意使用剂量不能过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剂 生化指标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下载PDF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我国重大林木病虫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4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1 位作者 张翌楠 张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83,共21页
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 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森林健康生长,影响林业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作者提出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和策略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路,可以在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国家林业局采纳和实施了这项方针和策略,这对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森林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我国本土病虫害,研究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无公害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包括下述10种重大森林病虫害: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栗山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云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苹小吉丁和杨十斑吉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 生物防治 美国白蛾 松褐天牛
下载PDF
释放花绒寄甲和设置诱木防治松褐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3 位作者 张翌楠 司徒春南 王健 付甫永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0-495,共6页
松材线虫是我国林业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通过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布设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翌年在下一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前清理林中诱木和枯死木,以及在诱木布设区同时释放寄... 松材线虫是我国林业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通过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布设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翌年在下一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前清理林中诱木和枯死木,以及在诱木布设区同时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等措施,探讨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林间设置诱木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枯死木和衰弱木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分别为71.27%和90.25%。防治后诱木处理区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携带松材线虫的病木数量以及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也显著降低。释放天敌的样地和未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为38.34%和3.92%,二者差异明显。室内人工接种天敌的测定结果表明,天敌与害虫数量比例为1:1~4:1的寄生率为12.5%~40%,不同比例的处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每根木段释放10头花绒寄甲成虫比释放4头成虫的处理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明显要高,分别为19.45%和4.11%。表明天敌在林间对松褐天牛种群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阻止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扩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诱木 花绒寄甲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专用黑光灯对栗山天牛的诱杀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姜静 杨忠岐 +3 位作者 唐艳龙 唐桦 孙光冀 高志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4,共6页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是我国东北林区发生面积最大的林业害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探索诱杀栗山天牛的有效技术措施,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专用黑光灯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杀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黑光灯...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是我国东北林区发生面积最大的林业害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探索诱杀栗山天牛的有效技术措施,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专用黑光灯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杀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黑光灯设置在山脊是诱集栗山天牛的最佳位置;20:00~22:00是引诱的最佳时间;以天牛成虫羽化前期和末期的雄虫略多,而盛期雌虫略多,但差异不显著。诱集到的雌虫的怀卵量前期和盛期平均30粒/头,和处女雌虫无明显差异,表明诱集到的雌虫为卵刚成熟而未产出的发育阶段的成虫,而在羽化末期诱到的雌虫怀卵量不足10粒/头。和普通手电相比,该专用黑光灯的诱集数量是其2.03倍。晴天诱到的成虫数量远多于阴天。用专用黑光灯诱杀栗山天牛成虫效果显著,将在降低该害虫后代的种群数量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光灯 栗山天牛 雌虫 怀卵量
下载PDF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和其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唐艳龙 王小艺 +4 位作者 杨忠岐 姜静 魏建荣 魏可 吕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幼龄幼虫的优秀天敌。为了明确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最佳虫期和放蜂比例,我们首先在... 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幼龄幼虫的优秀天敌。为了明确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最佳虫期和放蜂比例,我们首先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放蜂比例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然后研究了林间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并测定了该肿腿蜂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最佳虫期为栗山天牛1~2龄幼虫期,其寄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在栗山天牛为害较重的林区,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虫蜂比为1:3,其寄生率最高,而且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在补充营养过程中会直接致死较多幼虫,其产生的子代数量也最多,有利于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林间建立稳定的种群。在栗山天牛为害程度较轻的林区,按虫蜂比1:1释放即可。经测定,白蜡吉丁肿腿蜂林间种群的成虫过冷却点平均为-26.2℃,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能够在东北林区栗山天牛发生林分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吉丁肿腿蜂 栗山天牛 生物防治 过冷却点
下载PDF
白蜡窄吉丁(鞘翅目:吉丁甲科)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1 位作者 Juli R.Gould 魏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6-678,共13页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maire原分布在东北亚国家,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原产地由于为害不重而受关注度不高,因此没有被列入世界各国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重点名单之中。但自21世纪初其传入美国和加拿大之后,已造成重大灾害,...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maire原分布在东北亚国家,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原产地由于为害不重而受关注度不高,因此没有被列入世界各国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重点名单之中。但自21世纪初其传入美国和加拿大之后,已造成重大灾害,成为迄今为止北美地区危害性最大和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森林害虫。由于该害虫的高度隐蔽性,在传入地的早期检测非常困难,发现该虫的地点往往其种群已经定殖多年,因此根除策略难以奏效。美国在白蜡窄吉丁入侵初期进行的根除策略失败后迅速启动了生物防治计划。通过国际合作研究,美国从中国引进了3种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 Yang、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和白蜡吉丁卵跳小蜂Oobius agrili Zhang&Huang,经大量人工繁殖后在林间进行了释放,现已在当地成功建立了天敌种群,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对最近10多年来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简要综述,希望对我国同类蛀干害虫的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检疫性害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莪术醇长期毒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石淳 石滨 +2 位作者 史琴 殷春龙 唐桦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6期502-503,507,共3页
目的研究莪术醇药物的有效性和对人体的低毒性,从而搞清莪术醇对人类的安全性。方法向SD大鼠经口注射灌胃不同剂量莪术醇的方法,进行了长期毒性初步研究。结果莪术醇对大鼠无明显致死作用,在中、低剂量下对大鼠肾脏器官影响很小,但在高... 目的研究莪术醇药物的有效性和对人体的低毒性,从而搞清莪术醇对人类的安全性。方法向SD大鼠经口注射灌胃不同剂量莪术醇的方法,进行了长期毒性初步研究。结果莪术醇对大鼠无明显致死作用,在中、低剂量下对大鼠肾脏器官影响很小,但在高剂量下,可造成肌酐指标和尿酸指标偏高较大的影响,即肾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对大鼠产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结论莪术醇可安全使用,但应注意使用剂量不要过大,以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生化指标 长期毒性
下载PDF
松叶蜂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苗苗 李孟楼 +3 位作者 曲良建 王玉珠 杨文学 张永安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本文对我国松叶蜂几个危害区幼虫期或茧期的病原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松叶蜂类害虫的为害和病原的寄生情况。详细描述了国内外已分离的主要松叶蜂病毒各自超微结构的特征、所属类型、及其一系列研究近况。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松叶蜂病... 本文对我国松叶蜂几个危害区幼虫期或茧期的病原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松叶蜂类害虫的为害和病原的寄生情况。详细描述了国内外已分离的主要松叶蜂病毒各自超微结构的特征、所属类型、及其一系列研究近况。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松叶蜂病原微生物防治该类害虫取得的成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还就我国利用松叶蜂病原防治该虫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叶蜂 病原微生物 松叶蜂核型多角体病毒
下载PDF
森林湿地火烧6年后地表可燃物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立光 田晓瑞 +1 位作者 苗庆林 陈鹏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61-163,共3页
可燃物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基础物质,研究森林地表可燃物变化是火后植被恢复和林火管理的基础。利用标准地调查分析南瓮河森林湿地在2006年火烧后地表可燃物的变化,地表径级可燃物采用线状相交法调查,林下可燃物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结果表... 可燃物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基础物质,研究森林地表可燃物变化是火后植被恢复和林火管理的基础。利用标准地调查分析南瓮河森林湿地在2006年火烧后地表可燃物的变化,地表径级可燃物采用线状相交法调查,林下可燃物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在火后地表3.0 cm以下径级可燃物减少,5.0 cm以上径级可燃物增加,灌丛基本无地表径级可燃物。所有调查的森林类型中,重度火烧后可燃物载量变化大于中度火烧。重度火烧后灌木层可燃物载量增加,中度火烧后的林下灌木可燃物变化有差异,火后6年草本可燃物载量增加,落叶层可燃物载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 载量 南瓮河
下载PDF
核桃长足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静芸 路纪芳 +4 位作者 王健 付甫永 司徒春南 展茂魁 高尚坤 《生物灾害科学》 201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核桃长足象是危害核桃果实的重要钻蛀性害虫,该虫寄主专一,主要以成虫蛀食果皮、混合芽,幼虫取食果仁进行危害,从而造成果实掉落,导致核桃减产甚至绝收。为了深入研究该害虫,探讨合理的治理策略,对国内外有关核桃长足象的生物学特性,包... 核桃长足象是危害核桃果实的重要钻蛀性害虫,该虫寄主专一,主要以成虫蛀食果皮、混合芽,幼虫取食果仁进行危害,从而造成果实掉落,导致核桃减产甚至绝收。为了深入研究该害虫,探讨合理的治理策略,对国内外有关核桃长足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习性、生活史、分布与危害、寄主范围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对核桃长足象在我国的应对策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长足象 蛀果害虫 生物学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山杨楔天牛的危害及其研究现状
13
作者 唐桦 杨忠岐 +1 位作者 哈米提 张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1,39,共6页
山杨楔天牛近年来在新疆塔城地区暴发成灾,目前正呈加剧发展之势。文章综述了山杨楔天牛的为害情况及其分布、寄主、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天敌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促进对山杨楔天牛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山杨楔天牛 生物学 寄主 天敌 防治
下载PDF
影响松褐天牛羽化率的关键因子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艳龙 张彦龙 +4 位作者 路纪芳 高尚坤 王小艺 杨忠岐 王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39,共7页
为了研究明确林间释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后影响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羽化率的关键因子,本文在试验地不同位置设置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并在诱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之后调查诱木的生长环境... 为了研究明确林间释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后影响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羽化率的关键因子,本文在试验地不同位置设置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并在诱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之后调查诱木的生长环境及诱木上花绒寄甲的寄生率、其他天敌寄生率,并对各因子与松褐天牛羽化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松褐天牛羽化率(Y)的关键因子是花绒寄甲寄生率(X_(16))和其它天敌寄生率(X_(15)),两者与松褐天牛羽化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1.0194-0.6608 X_(15)-0.8665 X_(16)。经检验,平均差异程度为0.2573。以上研究,证实了释放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种群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马尾松 关键因子 花绒寄甲
下载PDF
人工繁殖管氏肿腿蜂的替代寄主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姚万军 杨忠岐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0-226,共7页
利用意大利蜜蜂雄蛹作为替代寄主成功繁殖出了管氏肿腿蜂,且繁殖出的成蜂寄生率、生活力都较强。繁蜂时各种主要条件因子的最佳组配为:温度26℃,相对湿度60%,接蜂的蜂蛹比2∶1。在该条件下繁蜂,寄生率为72.83%,出蜂率为47.83%。每头意... 利用意大利蜜蜂雄蛹作为替代寄主成功繁殖出了管氏肿腿蜂,且繁殖出的成蜂寄生率、生活力都较强。繁蜂时各种主要条件因子的最佳组配为:温度26℃,相对湿度60%,接蜂的蜂蛹比2∶1。在该条件下繁蜂,寄生率为72.83%,出蜂率为47.83%。每头意大利蜜蜂雄蛹平均可繁殖出管氏肿腿蜂成蜂32头。观察了用替代寄主繁殖出的管氏肿腿蜂成虫的寿命:在20℃条件下,雄蜂和雌蜂的平均寿命分别为5.5d、28.4d;寿命超过一个月的雌蜂比例占65.45%。全年可以繁蜂5-8代。利用意大利蜜蜂雄蛹和用青杨天牛幼虫为寄主繁殖出的管氏肿腿蜂成蜂在个体大小、生活力、寄生力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利用意大利蜜蜂雄蛹繁蜂成本较低,仅为青杨天牛的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肿腿蜂 替代寄主 意大利蜜蜂雄蛹 人工繁殖 青杨天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中国局部地区草坪立枯丝核菌的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淮稳霞 程衬衬 +1 位作者 李东林 赵文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4期200-205,共6页
为了鉴定草坪褐斑立枯丝核病菌的融合群类型并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对11株分离自草坪草和4株分离自土壤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rDNA-ITS测序,结合Gen Bank中登录的立枯丝核菌14融合群或亚群的代表性菌株及禾谷丝核菌(R.c... 为了鉴定草坪褐斑立枯丝核病菌的融合群类型并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对11株分离自草坪草和4株分离自土壤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rDNA-ITS测序,结合Gen Bank中登录的立枯丝核菌14融合群或亚群的代表性菌株及禾谷丝核菌(R.cerealis)、玉蜀黍丝核菌(R.zeae)和水稻丝核菌(R.oryzae)3个近缘种,共45条ITS序列进行了分析,利用MEGA4.1软件建立ITS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各融合群代表菌株及所有供试菌株聚为一组;该组又可细分为14个遗传聚亚类,隶属同一融合群的代表菌株聚在同一亚组,供试15株立枯丝核菌归入AG2-2和AG1-IA2个融合群。这些结果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可靠依据,并进一步验证了ITS序列分析法是区分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或亚融合群菌株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褐斑病 立枯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RDNA-ITS
下载PDF
黑土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25
17
作者 卢萍 徐演鹏 +2 位作者 谭飞 杨忠岐 林英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48-1856,共9页
【目的】分析外源性碳、氮干扰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和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外源性碳、氮转化与土壤动物相互作用。【方法】2011年5—9月,采用手拣法、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和湿漏斗法(Baermann)对吉林黑土区... 【目的】分析外源性碳、氮干扰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和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外源性碳、氮转化与土壤动物相互作用。【方法】2011年5—9月,采用手拣法、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和湿漏斗法(Baermann)对吉林黑土区不同外源碳、氮干扰处理小区,即0.5倍、1.0倍、1.5倍和2.0倍(C0.5、C1.0、C2.0、N0.5、N1.0、N1.5、N2.0)和对照小区(不施肥,CK)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土壤主要性质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时段,共收集到农田土壤节肢动物70 485头(未知111头),隶属8纲20目3亚目87科(总科)。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类群数、群落多样性受采样时间与外源碳、氮干扰影响显著(P<0.01)。与对照小区(CK)相比,施入外源碳增加了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土壤C/N值以及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类群数与多样性,但施入外源氮仅使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增加。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分别与研究区域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呼吸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等节虫兆科和长足虻科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性;中气门亚目、甲螨亚目和棘虫兆科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呼吸强度呈正相关性。冗余分析显示,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以及土壤C/N对黑土区农田节肢动物主要类群作用最显著,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主要类群较好的解释了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结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与采样时间、干扰种类相关,并受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C/N影响;农田土壤节肢动物是反映土壤主要性质变化的敏感指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类群 群落多样性 营养功能群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璇 马良进 +2 位作者 吕全 孟娴静 张星耀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5,共8页
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很多木本植物溃疡病和枯梢病的重要病原菌。已有报道认为: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但对于葡萄座腔菌科其他真菌与山核桃干腐病的关系还没有深入研究。分离... 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很多木本植物溃疡病和枯梢病的重要病原菌。已有报道认为: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但对于葡萄座腔菌科其他真菌与山核桃干腐病的关系还没有深入研究。分离得到了山核桃干腐病相关病原菌,通过比较其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特征,将分离得到的供试菌株分为3组。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3组菌株分别鉴定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B.fabicercianum和B.obtusa。其中B.dothidea为优势菌株,分离频率为71.42%,B.fabicercianum和B.obtusa分离频率分别为14.28%。经致病性测定,上述分离菌株均能引起健康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枝条发病,但致病性存在差异。在山核桃上发现的B.obtusa和B.fabicercianum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经济林学 溃疡病 葡萄座腔菌科 茶藨子葡萄座腔菌 系统发育 山核桃
下载PDF
滇中安宁地区火烧迹地光叶石栎灌木林的火行为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秋华 赵凤君 +3 位作者 肖慧娟 李世友 刘世远 杨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评估火烧迹地灌木林再次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危险性,在滇中安宁地区2006年"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没有人为干扰的光叶石栎过火灌木林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自制燃烧床内测定火行为,... 为评估火烧迹地灌木林再次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危险性,在滇中安宁地区2006年"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没有人为干扰的光叶石栎过火灌木林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自制燃烧床内测定火行为,包括活灌木(带枝条和叶)、死灌木和粗木质残体(course woody debris,CWD)的引燃时间、熄灭时间、辐射热、火焰高度和火强度等。结果表明:活灌木的最大火焰高度为70cm,死灌木为60cm,CWD为40cm;活灌木的火强度最大,达到5251.14k W·m-1,为高强度火,是死灌木(2001.74 k W·m-1)的2.62倍,是CWD(2651.28k W·m-1)的1.98倍,死灌木和CWD都为中强度火。从实验室内小尺度模拟的火行为可见,火烧迹地上的光叶石栎灌木林仍具有很大的燃烧能量,一旦着火,很有可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仍有可能再次发展成重大森林火灾,扑救也将会非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高度 辐射热 火行为 火烧迹地 光叶石栎 安宁
下载PDF
栗山天牛成虫的活动节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唐艳龙 姜静 +3 位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吕军 索默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
研究了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成虫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交配、产卵、爬行和飞翔等行为的昼夜节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其取食的高峰期是在晚上18时至20时;交配高峰期为17时至22时;产卵和爬行的高峰期均为1... 研究了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成虫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交配、产卵、爬行和飞翔等行为的昼夜节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其取食的高峰期是在晚上18时至20时;交配高峰期为17时至22时;产卵和爬行的高峰期均为19时至22时;飞翔的高峰期为19时至21时。提出了昆虫活跃值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评价了栗山天牛成虫的群体活跃值,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的群体活跃值日变化规律亦为单峰型,而且不同时间的活跃值差异极显著,成虫主要在下午16时至晚上24时活动,高峰期是天黑以后的19时至21时。在高峰时段,栗山天牛雌雄成虫的活跃值差异不显著,但部分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天气条件下栗山天牛成虫的活跃值差异显著,晴天成虫的活力最强,阴天次之,雨天成虫的活动能力最弱,而且全天没有明显的活动高峰期。温度在22℃~26℃、相对湿度在50%~80%时利于天牛成虫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山天牛 行为 节律 活跃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