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创新举措与发展对策——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廖超 裴男才 +1 位作者 叶天一 周长品 《温带林业研究》 2022年第4期76-80,共5页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林业必然会推动林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同时也对林业科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挑战。结合实际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为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林业必然会推动林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同时也对林业科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挑战。结合实际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为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本文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取得的科研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介绍了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创新做法,提出逐步优化科技管理制度、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梳理各类科技平台资源、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议。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推进科技领域新改革,充分发挥本所特色,为区域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同类林业科研院所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科技创新 制度建设 信息化平台
下载PDF
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探析——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廖超 叶天一 裴男才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放、管、服”政策的落地,对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科研项目不仅代表着社会产业的核心,更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浅要分析了林业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放、管、服”政策的落地,对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科研项目不仅代表着社会产业的核心,更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浅要分析了林业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结合目前比较成熟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法,根据科研项目的六个维度将科研项目进行四级分类,实现四级管理,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量化管理,对林业科研院所信息化发展及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管理 管理体系 分类管理 量化管理
下载PDF
基于GIS的林业有害生物小班数据采集与汇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庆先 杨秀好 武红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2,39,共5页
该文对以小班为基础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防治数据的采集与汇总方法进行了研究。数据采集在小班GIS信息支持下,采用图上勾绘范围与批处理信息录入方式进行,汇总按照区划和时间序列两个步骤进行,得到乡镇一级发生防治数据,可直接上报全... 该文对以小班为基础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防治数据的采集与汇总方法进行了研究。数据采集在小班GIS信息支持下,采用图上勾绘范围与批处理信息录入方式进行,汇总按照区划和时间序列两个步骤进行,得到乡镇一级发生防治数据,可直接上报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系统。该方法实现了林业有害生物小班管理,提高了数据的精度、准确度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小班 GIS 数据采集 数据汇总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呼吸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4 位作者 李意德 林明献 周光益 陈德祥 邱坚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13-2017,共5页
采用 CI-30 1 PS红外 CO2 测定系统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多峰曲线 ,最高峰在 2 0 :0 0 ,在 1 2 :0 0和 4 :0 0~ 6 :0 0出现 2个次高峰 ,平均呼吸速率为1 0... 采用 CI-30 1 PS红外 CO2 测定系统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多峰曲线 ,最高峰在 2 0 :0 0 ,在 1 2 :0 0和 4 :0 0~ 6 :0 0出现 2个次高峰 ,平均呼吸速率为1 0 .6 85 3μmol· m- 2· s- 1;更新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大 ,平均为 1 4 .75 36 μmol· m- 2· s- 1,高峰主要在 1 3:0 0和 2 :0 0 ;凋落物分解过程在林地 CO2 排放总量中贡献很少 ,仅占 1 .74 1 %~ 2 .831 % ;原始林凋落物 CO2 排放量明显比更新林大 ,而各层的排放比例不一样 ,原始林是 b层 (半分解凋落物及腐殖质层 ) >a层 (未分解凋落物层 ) ,更新林是 b层 <a层 ;森林凋落物覆盖层对林地土壤 CO2 排放起到减缓的屏蔽作用 ;林地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复杂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除与大气 CO2 浓度有关外 ,主要是时间节律影响 ,以及与气温变化有关 ,与大气湿度关系不明显 ;更新林地除与大气CO2 浓度和时间节律有关外 ,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土壤呼吸 调落物 CO2排放速率 CO2排放节律 森林 C循环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CO_2及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步峰 林明献 +2 位作者 李意德 邱坚锐 骆土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66-2172,共7页
采用梯度法及 CI-30 1 PS CO2 系统 ,实现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 CO2 、微气象因子梯度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雨季晴、晴间少云及多云天气 ,9:0 0~ 1 8:0 0 CO2 浓度平均值分别在 34 9~ 35 0 ml/m3 (冠上 2 .8m)、34 6~ 34 8... 采用梯度法及 CI-30 1 PS CO2 系统 ,实现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 CO2 、微气象因子梯度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雨季晴、晴间少云及多云天气 ,9:0 0~ 1 8:0 0 CO2 浓度平均值分别在 34 9~ 35 0 ml/m3 (冠上 2 .8m)、34 6~ 34 8ml/m3(冠上 0 .8m)、34 5~ 34 9ml/m3 (林内 1 6 m)、35 2~ 35 7ml/m3 (林内 5 m) ,较旱季相应天气分别小 1 4~ 1 7.5、1 0 .1~ 2 3.7、1 6 .4~ 35 .7和 1 8.1~ 36 .1 ml/m3 ;1 :0 0~ 8:0 0 ,则雨季 CO2 浓度大于旱季 ;梯度浓度廓变量和实时动力计算反映出 ,8:0 0~ 1 8:0 0 CO2 通量由大气向林冠层 ,旱、雨季平均 CO2 通量分别为 ( 0 .6 1× 1 0 - 6kg/( m2· s)和 0 .71× 1 0 - 6kg/( m2· s) ,1 9:0 0通量甚微 ,2 0 :0 0~ 7:0 0 CO2 通量则由林冠向大气 ,平均 CO2 通量分别为 0 .36× 1 0 - 6kg/( m2 · s)和 0 .32× 1 0 - 6kg/( m2· s) ;雨季昼夜大气流向冠层的净 CO2 通量是相应旱季的 1 .5 6倍。总辐射、冠顶净辐射通量以 1 3:0 0~ 1 5 :0 0为最大时域 ,相对林内 2 1 m,80 %的辐射热能被冠层吸收 ,与 CO2 通量正相关 ;晴天冠上潜热、感热最高值分别在 1 3:0 0~1 4 :0 0和 9:0 0 ,反映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的汇、源即白昼光合固定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近冠层 能量 水热通量 CO2梯度 CO2通量 海南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意德 曾庆波 +5 位作者 吴仲民 杜志鹄 周光益 陈步峰 张振才 陈焕强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300,共8页
本文用对比研究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地上部分生物现存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受干扰破坏的森林其生物量积累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现存量(包括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645.2和272.9t/ha,乔木层... 本文用对比研究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地上部分生物现存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受干扰破坏的森林其生物量积累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现存量(包括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645.2和272.9t/ha,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94%以上,表明了乔木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通过对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产量结构的分析,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差异性。林分的叶面积指数(LAI值)分别高达16.70和9.07,说明所调查的两个群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热带林的早期更新速度很快,26年生的天然更新林分其生物量年平均净积累达9.8658t/ha·a,明显高于成熟林的6.2421t/ha·a,接近中等集约经营的热带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生物量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广州南沙人工红树林湿地小气候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管伟 廖宝文 +3 位作者 林梨扬 章家恩 朱可峰 粟娟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95-101,共7页
采用自动气象站定点对比观测的方法对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十九涌内红树林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具有良好的遮荫效果,不同季节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格局基本相同,但夏季遮荫效果可以达到64.98%,是其他季节的4倍以上;红树林的... 采用自动气象站定点对比观测的方法对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十九涌内红树林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具有良好的遮荫效果,不同季节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格局基本相同,但夏季遮荫效果可以达到64.98%,是其他季节的4倍以上;红树林的保温效果非常显著,秋冬季林内温度变幅小于林外,而春夏季则相反;红树林对提高林带湿度具有显著作用,全年林内空气相对湿度较林外高出5.40%以上;红树林具有很高的防风效应,平均可以降低风速73.92%,其中春夏季的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红树林湿地系统的区域小气候调节作用,并为评价红树林湿地围垦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 红树林 湿地系统 小气候效应
下载PDF
广州新垦红树林湿地鸟类多样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常弘 粟娟 +2 位作者 廖宝文 彭瑾瑜 付艳艳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2005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广州市南沙区新垦红树林湿地区利用样带法进行了鸟类多样性动态研究。广州新垦红树林主要是以人工种植(海桑)为主,研究该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对于红树林生态恢复和物种多样性具有... 2005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广州市南沙区新垦红树林湿地区利用样带法进行了鸟类多样性动态研究。广州新垦红树林主要是以人工种植(海桑)为主,研究该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对于红树林生态恢复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州新垦红树林鸟类多样性指数(Hˊ)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月Hˊ=3.051;4月Hˊ=2.6314;7月Hˊ=2.6867和10月Hˊ=3.0382。该湿地鸟类多样性动态表明出明显的季节性。新垦红树林湿地是广州市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指数 红树林 南沙 广州
下载PDF
广州城市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美景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美婷 孙冰 +3 位作者 陈勇 陈雷 黄应锋 张静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3期18-23,共6页
为使城市整体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优美,以广州市越秀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量与调查方法——美景度评价法,选取10个代表性植物群落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 为使城市整体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优美,以广州市越秀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量与调查方法——美景度评价法,选取10个代表性植物群落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解析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榕树+木棉+彩叶灌木、棕榈类+地被等群落有较高的美景度得分值。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关键要素有植物本身形态特征、草坪覆盖度、遮阴效果等。提高乡土乔木树种多样性和植物色彩丰富性,是改善城市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越秀公园 植物景观 美景度评价法
下载PDF
广东大峡谷常绿阔叶林主要植物种间关系、生态位及其群落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肖以华 付志高 +4 位作者 许涵 邹建平 贲春丽 史欣 曹国松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探究特殊生境中常绿阔叶林主要植物的种间关系、生态位状态及群落稳定性,可为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广东大峡谷森林生物多样性固定监测样地野外调查数据和2×2列联表,测定了主要植物的... 探究特殊生境中常绿阔叶林主要植物的种间关系、生态位状态及群落稳定性,可为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广东大峡谷森林生物多样性固定监测样地野外调查数据和2×2列联表,测定了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应用方差比率法和χ^(2)检验分析主要植物间的种间联结、OI指数、DI指数,并依据Godron法评价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群落共记录104种植物,隶属于39科74属,其中木荷(Schima superba)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最大,华润楠(Machiluschinensis)、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罗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和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次之,5种树在群落资源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并且与群落中其他植物产生了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占总数的67.16%)。群落主要26优势种325种对中,负联结大于正联结。χ^(2)检验结果表明种间相对独立性强,联结较为松散;但5种主要优势种间呈现紧密的关联性,相伴出现率大。Godron法分析表明,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群落物种间呈现显著负关联。因此,广东乳源大峡谷常绿阔叶林群落种间联结不强,群落不稳定,亟待加强保育和经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大峡谷 常绿阔叶林 种间关系 生态位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黎母山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黄全 李意德 +1 位作者 赖巨章 彭国金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通过对海南省黎母山热带山地雨林的1500m^2皆伐样地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表明高于世界热带各地林分的平均值,达507.242t/ha。叶面积指数为9.572。经群落现存量在林木各径级和各层次中分配比例的分析,发现这片林分可能在300年前受过一次... 通过对海南省黎母山热带山地雨林的1500m^2皆伐样地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表明高于世界热带各地林分的平均值,达507.242t/ha。叶面积指数为9.572。经群落现存量在林木各径级和各层次中分配比例的分析,发现这片林分可能在300年前受过一次干扰破坏,表明热带林受破坏后恢复到成熟顶极状态需要较长的时间。本文提出了乔木单株及树干、树皮、枝、叶的生物量和叶面积估测的回归模型,并首次提出了热带地区板根和木质藤本生物量的回归模型,为相似的植被类型生物量估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生物量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热带次生林群落动态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世能 王伯荪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3,共7页
全球的热带次生林面积正快速增加 ,但人们对它们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不同研究对次生林的理解和所使用的定义也不一样。在简要介绍热带次生林的现状之后 ,着重回顾热带次生林群落动态研究的主要成果 。
关键词 热带次生林 群落动态 综合效益 分布 利用
下载PDF
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的气候环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史欣 徐大平 +3 位作者 刘燕堂 粟娟 吴统贵 陈德祥 《中国城市林业》 2005年第4期67-69,共3页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小气候、旅游舒适度和空气负离子含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气候变化相对缓和,与广州市区相比公园内年平均温度低2.2℃,年较差小1.9℃,相对湿度增加10.4%,风速降低了0.4m/s,紫外线辐射几乎全...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小气候、旅游舒适度和空气负离子含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气候变化相对缓和,与广州市区相比公园内年平均温度低2.2℃,年较差小1.9℃,相对湿度增加10.4%,风速降低了0.4m/s,紫外线辐射几乎全部被林冠遮挡或者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帽峰山森林公园 旅游区 气候环境 小气候 旅游舒适度 空气负离子含量
下载PDF
林木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甘四明 苏晓华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林木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迅速。结构基因组学方面,已构建了近40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不同树种中定位了30余个重要的数量性状位点,在部分树种中开展了基因组比较和综合图谱构建研究,杨树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桉树的全基因组... 林木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迅速。结构基因组学方面,已构建了近40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不同树种中定位了30余个重要的数量性状位点,在部分树种中开展了基因组比较和综合图谱构建研究,杨树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桉树的全基因组测序正在进行。功能基因组学方面,已分析了主要造林树种多种组织的转录组EST序列,对林木次生生长与木材形成、开花和抗寒性的形成等过程开展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另外,探讨了林木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林木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结构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
下载PDF
森林冠层结构的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1
15
作者 邱建丽 李意德 +1 位作者 陈德祥 骆土寿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75-82,共8页
林冠是树木光合作用的主要层次,林冠结构造成的林下光环境差异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群落的更新演替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冠层结构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全球生态学家的高度重视,国际科学界已举行了三届国际冠层大会,认为合作并发展全球冠层研... 林冠是树木光合作用的主要层次,林冠结构造成的林下光环境差异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群落的更新演替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冠层结构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全球生态学家的高度重视,国际科学界已举行了三届国际冠层大会,认为合作并发展全球冠层研究计划是必须的。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冠层结构、林内环境、林下植被组成及土壤环境之间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将近年来有关森林冠层结构最新研究方法作简单介绍,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结构 叶面积指数 天空开度 叶倾角 林下植被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广州绿道建设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粟娟 何清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2期55-57,共3页
根据"山、城、田、海"、"组团一轴带式"的城市空间格局,广州绿道总体布局为四纵两横,已建成2 250 km,包括绿廊系统、慢行系统、驿站、标识系统等主体要素。广州市的绿道建设体现了5个方面的创新:生态保护方式的创... 根据"山、城、田、海"、"组团一轴带式"的城市空间格局,广州绿道总体布局为四纵两横,已建成2 250 km,包括绿廊系统、慢行系统、驿站、标识系统等主体要素。广州市的绿道建设体现了5个方面的创新:生态保护方式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城市开放空间的创新、低碳生活新方式的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从长远的发展要求来看,需要从3方面完善:巩固"以道串绿",增加"因道建绿";划定绿道控制区,保障绿道用地;细化规划选线原则,加强社区绿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总体布局 要素建设 创新特征 广州
下载PDF
象限法在热带山地雨林群落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家城 蒋有绪 +4 位作者 王丽丽 黄全 郑德璋 李意德 赵彦民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7-215,共9页
本研究用象限法对海南岛尖峰岭地区一个山地雨林林分作了群落学调查,并将所得结果与78.5%面积取样比的记数样地法调查结果及实测结果进行比较。56个点的象限法调查所得密度、平均胸高断面积、优势度、组成种数量及组成种重要值序是令人... 本研究用象限法对海南岛尖峰岭地区一个山地雨林林分作了群落学调查,并将所得结果与78.5%面积取样比的记数样地法调查结果及实测结果进行比较。56个点的象限法调查所得密度、平均胸高断面积、优势度、组成种数量及组成种重要值序是令人满意的,而所花费时间最多为记数样地法的40%.但对该林分来说,样点数不能依照象限法的设计者Cottam和Curtis的结论来确定,即平均距离调查所需的点数即为群落调查所需的样点数,而要依据平均胸高断面积调查所需的点数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森林群落 调查
下载PDF
热带森林调节水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祜琛 周光益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1,共5页
参照国内外对热带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热带森林调节水分的研究进展 ,重点分析了热带林对降水、径流、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以及水质量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热带森林 水分调节 降水 径流 土壤水分 地下水 水质量
下载PDF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曾杰 白嘉雨 徐大平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76-79,82,共5页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一直是国土整治的难点。文章论述了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的分布和植被特点,探讨了其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可行性;评述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研究...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一直是国土整治的难点。文章论述了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的分布和植被特点,探讨了其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可行性;评述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研究现状;据此提出了未来需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岩溶山地 植被恢复 热带南亚热带地区
下载PDF
氮沉降对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微生物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洁 骆土寿 +3 位作者 周璋 许涵 陈德祥 李意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528-8538,共11页
近年来,高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导致全球大气氮沉降量逐年递增,其中热带亚热带地区氮沉降量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大部分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趋近氮饱和状态,氮沉降增加将持续向土壤输入外源活性氮,极易导致土壤氮过剩,进而破环整个... 近年来,高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导致全球大气氮沉降量逐年递增,其中热带亚热带地区氮沉降量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大部分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趋近氮饱和状态,氮沉降增加将持续向土壤输入外源活性氮,极易导致土壤氮过剩,进而破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平衡。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经济发展快速,氮沉降增加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衡和林地退化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森林土壤氮循环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氮循环各环节均由特定的功能微生物驱动完成,明确氮沉降增加对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及其介导的关键过程的影响,对评价未来氮沉降增加背景下全球森林土壤氮循环的响应及驱动机制有重要作用,可为促进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森林修复、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提供科学支撑。鉴于此,本文综述了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主要过程(如固氮、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及其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活性、组成等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同时分析了这些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如NH^(+)_(4)、NO^(-)_(3)、有机碳、pH、含水量等)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氮沉降增加下功能微生物对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的调控作用,重点探讨了功能微生物如何通过改变丰度与群落组成而影响氮循环过程,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氮转化 功能微生物 热带亚热带 氮沉降 全球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