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烟机工效学试验研究
1
作者 杨爱萍 张欣 +2 位作者 呼慧敏 付文宇 宋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8-92,共5页
为研究油烟机清洗操作及结构设计的工效性,招募36名有经验的被试,搭建油烟机清洗及烹饪操作测试场景,对顶吸油烟机日常清洗部位,基于4个评价指标(可视性、距离、姿势及费力)综合给出各部位的清洗操作分值,得到油烟机底端外围、集烟腔及... 为研究油烟机清洗操作及结构设计的工效性,招募36名有经验的被试,搭建油烟机清洗及烹饪操作测试场景,对顶吸油烟机日常清洗部位,基于4个评价指标(可视性、距离、姿势及费力)综合给出各部位的清洗操作分值,得到油烟机底端外围、集烟腔及油杯后区的清洗可达域级别(轻松可达、比较费力可达及费力可达)分布。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记录被试烹饪时的头部、左右手和锅具前端的活动范围,基于人机活动域分析得到顶吸油烟机人机碰撞高风险区域,以及侧吸油烟机倾角范围。研究方法和结果对油烟机安装、结构和布局设计及改善评估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烟机 可达域级别 人机活动域 工效学 运动捕捉
下载PDF
基于中国乘员的汽车座椅乘坐姿态舒适性评价分级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呼慧敏 李江南 +3 位作者 罗玲 贾伟 牛文磊 苏道齐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为研究汽车座椅乘员姿态舒适性问题,针对影响乘员舒适性的矢状面姿态角度指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国人群覆盖范围和博弈组合赋权的评价分级方法。首先,采用动作捕捉技术获取乘员各舒适姿态角度,得到角度覆盖的人群范围,从而计算各姿... 为研究汽车座椅乘员姿态舒适性问题,针对影响乘员舒适性的矢状面姿态角度指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国人群覆盖范围和博弈组合赋权的评价分级方法。首先,采用动作捕捉技术获取乘员各舒适姿态角度,得到角度覆盖的人群范围,从而计算各姿态角度指标得分;采用G1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基于博弈组合赋权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最优权重;最终,根据各指标得分及最优权重,按照加权平均方式得到汽车座椅整体姿态舒适性评分;制订5级分级标准获取汽车座椅乘坐姿态舒适性等级。通过被试乘坐汽车座椅的主观体验评分验证建立的分级模型的可行性,为国内智能座舱的座椅姿态调节模式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乘员 姿态角度 舒适性 评价分级
下载PDF
高速列车座椅调节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郝安娜 李银霞 +3 位作者 呼慧敏 姜良奎 罗玲 牛文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座椅参数对不同身高百分位人群的舒适性影响程度,文中对第5百分位、第50百分位及第95百分位人群在不同调节参数下开展主观舒适性和体压分布的试验研究。针对座椅调节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选择座面高度、座面深度、座面倾... 为研究高速列车座椅参数对不同身高百分位人群的舒适性影响程度,文中对第5百分位、第50百分位及第95百分位人群在不同调节参数下开展主观舒适性和体压分布的试验研究。针对座椅调节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选择座面高度、座面深度、座面倾角和靠背倾角4个参数作为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极差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座椅调节参数对3类百分位人群主观舒适性的影响规律及座椅参数的优化组合,同时得到了体压分布指标与主观舒适性的关联程度。研究发现:座椅调节参数对不同身高百分位人群的主观舒适性影响不同;第5百分位人群舒适性受座椅的靠背倾角和座面高度影响较大;第50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人群受靠背倾角、座面倾角影响较大;体压分布指标与不同人群主观舒适性的关联程度不同。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座椅的参数优化和舒适性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座椅调节参数 舒适性 体压分布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空气呼吸器对志愿消防员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旭阳 王洁 +2 位作者 罗玲 欧阳立昕 赵赛 《安全》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了解背负空气呼吸器对志愿消防员肌肉疲劳的影响,对志愿消防员进行徒手及背负空气呼吸器的奔跑试验,累计测量60人次被试人员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与压强数据,结合被试主观疲劳感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试者左右股二头肌、左右腓肠肌... 为了解背负空气呼吸器对志愿消防员肌肉疲劳的影响,对志愿消防员进行徒手及背负空气呼吸器的奔跑试验,累计测量60人次被试人员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与压强数据,结合被试主观疲劳感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试者左右股二头肌、左右腓肠肌与左右胫骨前肌的疲劳情况受空气呼吸器影响最大;空气呼吸器的背负会使肩、腰部出现疼痛感,需要更长时间恢复;左竖脊肌、左右腓肠肌与右胫骨前肌的疲劳与志愿消防员主观疲劳感受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疲劳 空气呼吸器 表面肌电信号(sEMG) 中值频率(MF)
下载PDF
美国NIOSH手工提举方程在中国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红旗 史冀鹏 +3 位作者 张欣 冉令华 呼慧敏 赵朝义 《人类工效学》 2018年第3期31-36,共6页
目的总结国家标准GB/T31002.1的验证性实验研究过程,以指导国家标准的推广与应用。方法采用心理物理学法获取健康青年人不同提举高度、频率与水平距离下的最大可接受质量(Maximum acceptable weight of lift,MAWL),并分析MAWL与NIOSH手... 目的总结国家标准GB/T31002.1的验证性实验研究过程,以指导国家标准的推广与应用。方法采用心理物理学法获取健康青年人不同提举高度、频率与水平距离下的最大可接受质量(Maximum acceptable weight of lift,MAWL),并分析MAWL与NIOSH手工提举方程质量推荐限值(RWL)间的差异。结果MAWL随三提举参数的增大呈显著降低趋势,多数RWL高于中国青年人的手工提举重物能力。结论国内青年人群应用NIOSH手工提举方程时,可通过调整提举高度系数与降低负荷常量予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可接受质量 质量推荐限值 手工提举操作 下背痛 职业健康 国际标准 人体工效
下载PDF
手动抓握结构的人机适配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呼慧敏 杨爱萍 +3 位作者 赵朝义 张欣 冉令华 吴海媚 《人类工效学》 2016年第1期7-10,20,共5页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手工搬运重物时手动抓握结构的工效学设计要求和测评方法。方法通过用户使用习惯调研和人机交互行为分析,提炼出抓握结构的工效学设计和测评指标,应用目标用户进行典型结构样件的实际使用体验测试,并辅以虚拟仿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手工搬运重物时手动抓握结构的工效学设计要求和测评方法。方法通过用户使用习惯调研和人机交互行为分析,提炼出抓握结构的工效学设计和测评指标,应用目标用户进行典型结构样件的实际使用体验测试,并辅以虚拟仿真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获得满足手工搬运者搬运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抓握结构形状尺寸及位置的工效学设计要求。结论为手动抓握结构的工效学设计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搬运 抓握结构 工效 人机适配性 用户体验 运动捕捉 虚拟仿真
下载PDF
立姿上肢可及范围及其差异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爱萍 程光 +2 位作者 付文宇 张欣 呼慧敏 《人类工效学》 2018年第3期23-30,共8页
目的研究立姿上肢可及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手臂姿势、操作高度、左右手、性别及年龄)的可及范围差异性。方法搭建高度可调台架,在测量板上贴上间隔15°标尺,300名被试(男女各150人)用左右手依次完成男女各5个高度及15个测量方向的上... 目的研究立姿上肢可及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手臂姿势、操作高度、左右手、性别及年龄)的可及范围差异性。方法搭建高度可调台架,在测量板上贴上间隔15°标尺,300名被试(男女各150人)用左右手依次完成男女各5个高度及15个测量方向的上肢可及范围测试。结果右手可及范围比左手可及范围远约8 mm(P<0.05);自然伸臂比用力伸臂可及范围近约21 mm(P<0.001);在肘高附近肩高以下高度范围,手臂可及范围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大;在900 mm/1000 mm高度上,男性手臂可及范围比女性相应值远约32mm;年龄因素对可及性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为作业布局优化、手动操控器人性化设计改善及工效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姿 上肢可及范围 差异性 人体测量 工业设计 作业姿势 职业健康
下载PDF
汽车乘员半躺姿态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银霞 陈江岚 +3 位作者 呼慧敏 李伟 罗玲 苏道齐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研究半躺姿态下汽车乘员的舒适姿态角度范围和人体特征参数对舒适姿态角度及压力分布参数的影响,文中采用主观体验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招募16名目标用户作为测试者(男8/女8)参与研究。测试者通过主观体验的方法,调节汽车座椅至舒... 为研究半躺姿态下汽车乘员的舒适姿态角度范围和人体特征参数对舒适姿态角度及压力分布参数的影响,文中采用主观体验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招募16名目标用户作为测试者(男8/女8)参与研究。测试者通过主观体验的方法,调节汽车座椅至舒适的半躺姿态,采用动作捕捉和体压分布测量的方法获取不同乘员的舒适姿态角度(包括躯干角、大腿水平角、小腿水平角和膝角)及相应姿态下的压力分布参数。结果表明:躯干角、大腿水平角、小腿水平角和膝角的舒适角度范围分别为42°~60°,7°~33°,11°~56°和105°~128°;乘员的身高、肩峰至大转子长度、大腿长、小腿长与舒适姿态角度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不同身高百分位的乘员在大腿水平角、小腿水平角、接触面积和轴向平均压强梯度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姿态角度 人体特征参数 乘员 半躺姿态
下载PDF
土方机械换挡杆舒适操纵力实验研究
9
作者 杨爱萍 程光 +1 位作者 呼慧敏 张欣 《人类工效学》 2019年第2期14-19,共6页
驾驶室手动和脚动部件的空间布局及操纵力大小是影响土方机械司机操作绩效的主要因素,搭建驾驶室换挡杆操纵力测试台架,招募具有工程机械驾驶经验的15名男性司机,在实验台架上模拟换挡操作任务,运用PrimusRS(模拟仿真测试评价训练系统)... 驾驶室手动和脚动部件的空间布局及操纵力大小是影响土方机械司机操作绩效的主要因素,搭建驾驶室换挡杆操纵力测试台架,招募具有工程机械驾驶经验的15名男性司机,在实验台架上模拟换挡操作任务,运用PrimusRS(模拟仿真测试评价训练系统)调整换挡杆操纵力大小,记录被试者执行换挡操作时对操纵力大小的主观感受,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被试者在前后推拉及左右推拉操作时的舒适力推荐值约为5-10N,研究结果对土方机械驾驶室工效学设计及评估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工程 道路工程 换挡杆 操纵力 工效学 土方机 职业健康
下载PDF
旋钮操作工效学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杨爱萍 呼慧敏 徐云妮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69,共6页
手动旋钮操纵力/力矩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其作业绩效降低或误操作。文中探究了影响旋钮操作舒适性的关键因素,研制出了操纵力大小和尺寸大小均可调的旋钮操作工效学测试装置,招募30名青年被试(15男/15女)对6种作业高度、5种旋钮尺寸及7... 手动旋钮操纵力/力矩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其作业绩效降低或误操作。文中探究了影响旋钮操作舒适性的关键因素,研制出了操纵力大小和尺寸大小均可调的旋钮操作工效学测试装置,招募30名青年被试(15男/15女)对6种作业高度、5种旋钮尺寸及7类扭力大小的旋钮操作舒适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手动旋钮适宜直径为35 mm左右;旋钮适宜扭力3~4 N;旋钮力及样件直径显著影响旋钮操作舒适度。研究结果对旋钮及其他手动操控器工效学设计及评测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钮操作 工效学 舒适度
下载PDF
基于中国乘员特定人体特征的汽车座椅姿态角度舒适性研究
11
作者 呼慧敏 李江南 +3 位作者 罗玲 贾伟 牛文磊 苏道齐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8,35,共7页
智能化与个性化需求增长下,汽车座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未来智能座舱的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探索中国乘员特定人体特征的舒适姿态适配模型。综合采用动作捕捉技术、体压分布技术和舒适体验量表,对乘员矢状面姿态角度要素进行研究... 智能化与个性化需求增长下,汽车座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未来智能座舱的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探索中国乘员特定人体特征的舒适姿态适配模型。综合采用动作捕捉技术、体压分布技术和舒适体验量表,对乘员矢状面姿态角度要素进行研究。首先,基于体压分布数据对中国乘员舒适坐姿进行评估后,对乘员人体特征参数与舒适姿态角度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优选出躯干角、小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作为关键姿态角度;最后基于人体特征参数,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关键姿态角度舒适性模型。研究为智能座椅的优化设计和舒适度测评提供数据参考,以期提升座椅系统对不同乘员的柔性适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中国乘员 人体特征 姿态角 姿态适配
原文传递
下肢重复蹬伸至力竭过程中肌肉功能网络拓扑特性
12
作者 张陈 冉令华 +4 位作者 呼慧敏 张欣 周子健 徐红旗 史冀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13-2520,共8页
背景:表面肌电已经被广泛用于监测肌肉疲劳,但传统肌电指标通常针对于单块肌肉,无法评价一组肌肉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目的:建立肌肉功能网络,提取复杂网络参数,研究不同疲劳程度下的肌肉功能网络拓扑特性变化,为疲劳的监测、预防提供... 背景:表面肌电已经被广泛用于监测肌肉疲劳,但传统肌电指标通常针对于单块肌肉,无法评价一组肌肉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目的:建立肌肉功能网络,提取复杂网络参数,研究不同疲劳程度下的肌肉功能网络拓扑特性变化,为疲劳的监测、预防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方法:11名受试者进行直到力竭的50%1RM单腿下肢蹬伸运动,同步采集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肌、腓肠肌内侧肌7块肌肉的肌电信号,以及心电信号和Borg CR-10量表评分;根据Borg CR-10量表评分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疲劳阶段,采用心率和心率变异性验证疲劳阶段划分的有效性;以7块肌肉为节点,使用肌肉信号的相干性构建肌肉功能网络,提取聚类系数、平均加权度、全局效率、特征向量中心性4个复杂网络参数;提取肌电信号的均方值振幅、中位频率、瞬时平均频率和共激活比4种指标,并在3种疲劳程度下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3种疲劳阶段在心率及心率变异性上产生显著性差异,证明了疲劳阶段划分的有效性;②对于不同肌肉在3种疲劳程度下的肌电指标:均方值振幅和共激活比未表现出差异,中位频率在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表现出稳健的疲劳趋势,瞬时平均频率则在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表现出稳健的疲劳趋势;瞬时平均频率的性能优于中位频率和均方值振幅,但三者仅在主要工作肌群能够获得较好的稳健趋势,共激活比不受疲劳因素的影响;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股外侧肌-腓肠肌内侧肌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连接强度逐渐增加,平均加权度、聚类系数和全局效率在疲劳后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与疲劳程度之间显著相关。结果表明:肌肉功能网络内的连通强度变化能够反映疲劳过程中肌肉间的协同性和互补性;聚类系数、平均加权度、全局效率可作为一组肌肉疲劳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功能网络 下肢蹬伸 膝关节 肌电 Borg CR-10量表 疲劳 运动损伤 复杂网络指标 相干性
下载PDF
典型住宅空调房间环境热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瑞 呼慧敏 +1 位作者 赵朝义 邱义芬 《人类工效学》 2018年第6期68-73,共6页
人体热舒适评价一直是人体热舒适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采用被试人员主观评价和试验测试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典型住宅空调房间内冬、夏季热舒适条件下的各参数指标,主要研究冬夏季住宅空调房间内舒适的温湿度范围、可接受的... 人体热舒适评价一直是人体热舒适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采用被试人员主观评价和试验测试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典型住宅空调房间内冬、夏季热舒适条件下的各参数指标,主要研究冬夏季住宅空调房间内舒适的温湿度范围、可接受的温度波动及冬季头脚垂直温差范围。结果表明:满足预测平均热感觉投票PMV在-0.5~+0.5之间的情况下,夏季舒适温度范围为25~28℃,冬季舒适温度范围为22~25℃;在夏季舒适温度范围之内,人体可接受的最大温度波动为0.6℃,可接受的最大风速为0.5m/s;在冬季舒适温度范围之内,头脚垂直温差大于3.2℃时,人体感觉舒适。该研究结果可为典型住宅空调房间热舒适性的评价提供依据,也可指导空调房间的设计以保证房间内的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热舒适性 可接受度 温度波动 垂直温差
下载PDF
基于暖体假人的环境热舒适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瑞 赵朝义 +1 位作者 呼慧敏 邱义芬 《人类工效学》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是研究环境热舒适性的主要方法,一般的客观测试是通过布置测点测试室内热环境参数计算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Predicted Mean Vote),室内热环境的非稳态影响因素使得该方法很难综合描述并准确预测非稳态热环境下... 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是研究环境热舒适性的主要方法,一般的客观测试是通过布置测点测试室内热环境参数计算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Predicted Mean Vote),室内热环境的非稳态影响因素使得该方法很难综合描述并准确预测非稳态热环境下人的热舒适程度。本文通过中国成年人体数据库获取我国人群的体貌及生理特征,选取50百分位成年男性人体三维数据建立暖体假人模型,根据舒适状态下的人体热平衡方程制定控制策略,开发了一套可用于测试非稳态、非均匀热环境下人体与环境之间热量交换的暖体假人测试系统,在人工环境实验室营造特定的热湿环境,利用暖体假人测试系统测试了当前环境的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为-0.8,并对该环境进行被试者主观评价测试,得到热感觉投票值(TSV——Thermal Sensation Vote)为-0.65,被试者主观体验结果与暖体假人客观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性 暖体假人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热感觉投票值 热平衡 服装设计
下载PDF
橱柜操作台面人机尺寸适配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银霞 王慧玲 +1 位作者 呼慧敏 程伟宏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2,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橱柜智能升降操作台面高度的可调节范围及最优适配性问题。采用客观实验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招募15名18-35岁的人群作为被试者,选取切菜、炒菜、揉面、洗盘四种典型操作任务,针对每种操作任务,在不同操作高度下进行实... 本文旨在研究橱柜智能升降操作台面高度的可调节范围及最优适配性问题。采用客观实验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招募15名18-35岁的人群作为被试者,选取切菜、炒菜、揉面、洗盘四种典型操作任务,针对每种操作任务,在不同操作高度下进行实验测试研究。客观实验采用无线表面肌电设备及足底压力测试设备分别采集肌电数据和足底压力数据,主观评价采用5分制评分方法。结果表明,主观评价得到的最舒适高度和客观实验结果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并基于本研究结果得出不同操作任务下橱柜操作台面的高度调节范围,同时构建了身高、性别与操作台面高度的相关性模型。本研究可为橱柜升降操作台面高度的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橱柜智能化 工效学 操作台面高度
下载PDF
土方机械踏板操纵力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杨爱萍 呼慧敏 +1 位作者 程光 张欣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88,共6页
操纵力和驾驶室主要部件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土方机械司机踏板操作工效性的主要因素。搭建驾驶室踏板操纵力试验台架,招募具有工程机械驾驶经验的男性司机16名,在试验台架上模拟踏板操作任务,利用Primus RS(模拟仿真测试评价训练系统)调整... 操纵力和驾驶室主要部件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土方机械司机踏板操作工效性的主要因素。搭建驾驶室踏板操纵力试验台架,招募具有工程机械驾驶经验的男性司机16名,在试验台架上模拟踏板操作任务,利用Primus RS(模拟仿真测试评价训练系统)调整踏板操纵力大小,记录被试执行踏板操作时对操纵力大小的主观感受,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司机左右脚踏适宜力推荐值分别为14~40 N和10~34 N,研究结果对土方机械驾驶室工效学设计及评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板操作 操纵力 工效学
下载PDF
汽车司机手部可及域测量及布局设计评估研究
17
作者 杨爱萍 张欣 +1 位作者 呼慧敏 王明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为研究汽车驾驶室手动操控器布局的合理性,基于驾驶室座椅参数,搭建了驾驶姿态手臂可及范围测试场景。分别测量了70名司机在肩带和髋带约束下自然伸臂、用力伸臂及屈臂时右手食指可及范围和髋带约束下右手食指的最大可及范围,得到典型... 为研究汽车驾驶室手动操控器布局的合理性,基于驾驶室座椅参数,搭建了驾驶姿态手臂可及范围测试场景。分别测量了70名司机在肩带和髋带约束下自然伸臂、用力伸臂及屈臂时右手食指可及范围和髋带约束下右手食指的最大可及范围,得到典型百分位下驾驶员右手操作时自然、舒适、极限及最大极限可及范围曲线和包络面。以驾驶室中控面板按钮操作为例,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对驾驶室手动部件的布局设计改善及评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驾驶室 司机手部可及域 包络面 测量 布局设计评估
下载PDF
目标出现概率、目标有无和时间压力对视觉搜索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林栋 宋馥璇 +1 位作者 张运红 于瑞峰 《工业工程》 2016年第6期83-88,122,共7页
生产生活中很多视觉搜索任务是在低目标出现概率、有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的。本研究分析了目标出现概率、目标有无和时间压力对视觉搜索任务绩效的影响。实验将目标出现概率作为组间变量,目标有无和时间压力作为组内变量,进行了完全2&#... 生产生活中很多视觉搜索任务是在低目标出现概率、有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的。本研究分析了目标出现概率、目标有无和时间压力对视觉搜索任务绩效的影响。实验将目标出现概率作为组间变量,目标有无和时间压力作为组内变量,进行了完全2×2×2因子实验设计。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和低目标出现概率会显著降低搜索时间、凝视时间和凝视次数。目标有无和时间压力、目标有无和目标出现概率对搜索时间的影响交互效应显著。时间压力和目标出现概率对搜索时间的影响交互效应不显著,但对凝视时间和凝视次数的影响交互效应显著。实验结果对于视觉搜索作业任务设计,尤其是如安检等有时间压力、低目标出现概率的作业任务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出现概率 目标有无 时间压力 视觉搜索 绩效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指侧捏力测量研究
19
作者 呼慧敏 杨爱萍 +2 位作者 徐红旗 薛永泰 史冀鹏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159,172,共6页
指捏力受人体参数、姿势、职业背景等因素影响有差异,指捏力常分为指尖捏力、三指捏力和侧捏力,侧捏力值最大且常用,测量了768名成年男女(18岁~60岁)的优势手的指侧捏力约为10.1 kg/6.9 kg,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综... 指捏力受人体参数、姿势、职业背景等因素影响有差异,指捏力常分为指尖捏力、三指捏力和侧捏力,侧捏力值最大且常用,测量了768名成年男女(18岁~60岁)的优势手的指侧捏力约为10.1 kg/6.9 kg,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综合分析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抽样点及劳动强度的侧捏力差异,研究结果对手功能诊疗、康复训练及手动操纵力工效评估和改善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捏力 人体测量 性别 BMI 差异
原文传递
动态视觉搜索任务中显示移动速度对视觉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娜 张运红 +1 位作者 于瑞峰 张高艳 《工业工程》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文探究动态视觉搜索任务中显示移动速度对视觉疲劳的影响。研究采用动态视觉搜索任务,移动速度设置为0°/s,2°/s,4°/s,6°/s,8°/s。视觉疲劳程度由临界闪烁频率衡量。结果表明搜索时间在40 min以内,视觉疲劳... 本文探究动态视觉搜索任务中显示移动速度对视觉疲劳的影响。研究采用动态视觉搜索任务,移动速度设置为0°/s,2°/s,4°/s,6°/s,8°/s。视觉疲劳程度由临界闪烁频率衡量。结果表明搜索时间在40 min以内,视觉疲劳程度随搜索时间增加而增加。移动速度为2°/s时的视觉疲劳度与移动速度为0°/s时的视觉疲劳度没有显著差异。当移动速度在2°/s^6°/s时,视觉疲劳度随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移动速度为6°/s时的视觉疲劳度与移动速度为8°/s时的视觉疲劳度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疲劳 动态视觉搜索 移动速度 临界闪烁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