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造影术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形态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晓霞 孟越之 +1 位作者 张凤羽 马东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术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心耳(LAA)大小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行LAA造影术患者术前行TEE检查,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LAA开口最大径、深度,观察LAA形态,并与LAA造影术进行对比。结果 LAA造影术测量LA...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术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心耳(LAA)大小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行LAA造影术患者术前行TEE检查,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LAA开口最大径、深度,观察LAA形态,并与LAA造影术进行对比。结果 LAA造影术测量LAA开口径为(18.8±3.9)mm,2名TEE观察者测量分别为(17.8±3.8)mm、(18.6±4.0)mm,与LAA造影术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0.98(P<0.01);LAA造影术测量LAA深度为(25.5±5.7)mm,TEE分别为(26.5±6.1)mm、(26.5±5.9)mm,与LAA造影术测值的r分别为0.93、0.92(P<0.01)。TEE观察者之间Bland-Altman分析一致性较好。LAA造影显示LAA为鸡翅型15例,仙人掌型11例,风向袋型7例,菜花型5例,分别占39.5%、28.9%、18.4%、13.2%,其中35例与TEE一致,一致性达92.1%。结论 LAA血管造影术结合TEE更有助于观察LAA的大小及解剖形态,测量具有准确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血管造影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CEUS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瘤体内血液抽吸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任秀昀 岳扬 +2 位作者 高农 牛虹 吴风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CEUS引导射频消融(RFA)联合瘤体内血液抽吸治疗肝血管瘤(HCH)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CEUS引导RFA联合瘤体内血液抽吸治疗的55例HCH患者(共77个病灶)的资料。治疗前均经常规超声及CEUS明... 目的探讨CEUS引导射频消融(RFA)联合瘤体内血液抽吸治疗肝血管瘤(HCH)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CEUS引导RFA联合瘤体内血液抽吸治疗的55例HCH患者(共77个病灶)的资料。治疗前均经常规超声及CEUS明确瘤体大小及血供情况,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常规超声及CEUS,计算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瘤体容积、瘤体缩小率及治疗后3个月瘤体血供完全消失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治疗时间(31.53±15.89)min,平均瘤体内血液抽吸量(135.36±68.13)ml。术中瘤体内血液抽吸量与治疗前瘤体容积呈正相关(r=0.722,P<0.05)。55例HCH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9例(9/55,16.36%)发生轻微并发症。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3个月瘤体容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均<0.05),平均瘤体缩小率分别为(48.76±32.58)%及(22.37±35.73)%。治疗后3个月瘤体血供完全消失率为96.10%(74/77)。结论 CEUS引导RFA联合瘤体内血液抽吸治疗HC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可能成为治疗HCH的首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国产左心耳封堵器LAMax^(TM)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晓霞 黄伟 +3 位作者 马东星 孟越之 陈亦龙 沈叶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左心耳封堵器(LAMax^(TM))封堵犬左心耳的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0只健康杂交犬,体重为(27.8±3.7)kg,于左心耳封堵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及左心耳造影术,分别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径、深度及LAMax^(TM)... 目的:探讨国产左心耳封堵器(LAMax^(TM))封堵犬左心耳的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0只健康杂交犬,体重为(27.8±3.7)kg,于左心耳封堵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及左心耳造影术,分别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径、深度及LAMax^(TM)工作轴线,观察左心耳分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封堵伞大小及型号,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即刻再次行TEE及左心耳造影术评价封堵效果。结果:30只犬均完成左心耳造影,根据封堵器选择及释放原则,均成功封堵,其中27只应用LAMax^(TM),3只应用LAMax^(TM)plus,即刻封堵成功率100%。术后即刻TEE检查显示,30只封堵器形态良好;5只有残余分流,3只有少量心包积液,4只封堵伞盘对二尖瓣环造成压迫,锚定盘压缩比为10%~50%。结论:置入LAMax^(TM)早期有效、安全,TEE和左心耳造影相结合对LAMax^(TM)置入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封堵器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介入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晓霞 马东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近2%[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目前AF患者达266万,预计至2050年增加5倍,我国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0.77%[2]。AF主要危害之一是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其导致卒中的危险...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近2%[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目前AF患者达266万,预计至2050年增加5倍,我国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0.77%[2]。AF主要危害之一是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其导致卒中的危险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 介入治疗 进展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结合6MWT评价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
5
作者 侯海军 李春伶 +4 位作者 刘卫星 井茹芳 马秀珠 董继红 树俊莲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3期165-167,117,共4页
目的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应变和应变率,结合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1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中、重3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每组病... 目的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应变和应变率,结合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1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中、重3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每组病人应用VVI技术分析右室的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同时各组都进行6MWT测试。结果肺动脉高压各组右室大小、右室和左室比例、右室容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射血分数明显减低(P<0.05),6 min步行距离(6MWD)明显减少(P<0.05)。右室心肌各节段的应变、应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右室整体应变和应变率与6MWD成负相关(P<0.01)。结论右室应变和应变率是定量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功能 应变率 6min步行测试
下载PDF
经乳晕弧形切口和传统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岳书勇 董继红 张云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优势、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75例(82)侧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8例(43侧),对照组37例(39侧)。治疗组采用经乳晕弧形切... 目的: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优势、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75例(82)侧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8例(43侧),对照组37例(39侧)。治疗组采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切口,即在增生的乳房外上或外下皱襞处作切口。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皮下积液、胸壁外形满意度及手术瘢痕满意率等。结果:两组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不显著。随访12个月。治疗组胸壁外形满意度及手术瘢痕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美容效果好,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房发育症 外科手术 乳晕弧形切口 开放式手术 美容效果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耳形态与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晓霞 马东星 +4 位作者 张璐 张凤羽 沈叶佳 孟越之 李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大小、分叶、形态及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2例患者行 TEE 检查,其中房颤组98例,非房颤组44例。分别测量 LAA 开口径、...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大小、分叶、形态及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2例患者行 TEE 检查,其中房颤组98例,非房颤组44例。分别测量 LAA 开口径、深度、容积、峰值血流排空速度(PEV)及左房前后径(LAD),观察 LAA 内自发显影(SEC)及血栓,观察 LAA 形态及分叶。结果房颤组(非瓣膜性)LAA 开口径为(198±37)mm,深度为(290±53)mm,容积为(96±54) ml,LAD 为(450±51)mm,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EV 为(395±189)cm/s,明显低于非房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房颤组中41例出现 SEC,22例出现血栓,鸡翅型和非鸡翅型者 PEV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AA 内 SEC 与分叶数目无相关性。结论 TEE 对房颤患者 LAA 的大小、解剖形态及分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分析具有可靠性,可为经皮 LAA 封闭治疗及房颤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房颤动 左心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