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2及细胞增殖指数-67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冬玲 王辉 +2 位作者 蔡勇 赵丽华 于久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及细胞增殖指数-67(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2例胃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32例萎缩性胃炎黏膜即非胃癌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非胃癌组织中...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及细胞增殖指数-67(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2例胃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32例萎缩性胃炎黏膜即非胃癌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非胃癌组织中HER-2及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2及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6%和82.1%,均高于非胃癌组织(P<0.01)。HER-2在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Ki-67在不同分化和临床分期的胃癌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癌基因HER-2及Ki-67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且HER-2与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ER-2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群威 韩丽敏 +2 位作者 杜秋帆 常凤 夏立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5年9月在中国民航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9例。依据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正常值≤0.5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5年9月在中国民航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9例。依据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正常值≤0.55和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值≤15μmol/L,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为Hhcy组(n=83),其中男性48例;B组为异常AASI组(n=84),男性54例;C组为Hhcy组+异常AASI组(n=80),其中男性56例及D组单纯高血压组(n=72),男性44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肾功能、血糖、血脂和尿常规的检测。结果①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比较:与D组相比,A组、B组、C组eGFR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B组eGFR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尿蛋白阳性率比较:与D组比较,C组、A组、B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③eGFR有关因素分析: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病程、AASI、Hhcy与eGFR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hcy及AASI仍与eGFR独立相关。结论AASI异常、Hhcy分别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独立相关,且异常AASI合并Hhcy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早期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血脂异常的诊治 被引量:9
3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郑自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诊断 治疗 高脂血症 冠心病
下载PDF
不同溶栓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岩 那开宪 +2 位作者 李天潢 顾复生 滕一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rSK)、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期间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同溶栓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对...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rSK)、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期间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同溶栓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对43例经溶栓治疗(SK8例,rSK13例,UK16例,rtPA6例)及14例未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小时和1周共6次,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溶栓组冠脉再通26例(60.5%)、应用SK、rSK、UK、rtPA溶栓治疗后,均会导致PT、APTT的明显延长,tPA活性、D二聚体含量的明显增高,PLG、α2AP、PAI1活性与FG含量的明显降低(与溶栓前比较,P均<0.01)。但这种变化为时较短,至溶栓后12小时,各项指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tPA与PAI1已回至溶栓前水平。SK与rSK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略高于UK,rtPA对FG含量影响最小。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疗法 凝血系统 链激酶 尿激酶 心肌梗塞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与定量冠脉造影应用于冠脉临界病变诊治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弢 李阳 +2 位作者 樊泽元 简新闻 季汉华 《心脏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在优化民航飞行员冠脉临界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和IVUS对120例飞行员患者165处冠脉临界病的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在优化民航飞行员冠脉临界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和IVUS对120例飞行员患者165处冠脉临界病的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直径狭窄率(diamter stenosis,DS)与最小管腔面积(minimal lumen area,MLA)、面积狭窄率(area stenosis,AS)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对IVUS提示管腔MLA<4 mm^2飞行员患者的冠脉临界病变行支架植入术。结果 (1)同一临界病变处QCA显示的MLD,DS及MLA,AS值均小于IVUS相应的测量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IVUS对冠脉病变狭窄定量测量方面准确性更高;(2)IVUS提高血栓病变(15.0%vs.2.5%,P<0.05)和心肌桥(42.5%vs.2.5%,P<0.01)的诊断率;(3)与QCA相比,IVUS直接显示介入治疗中支架的贴壁情况,指导支架扩张完全。结论 IVUS较QCA能更准确地检测冠脉临界病变范围,更灵敏地诊断血栓和心肌桥,利于全面优化临界病变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定量冠脉造影 临界病变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郑自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5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谈谈高血压诊治中的一些误区 被引量:3
7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郑自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3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诊断 治疗 降压药
下载PDF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时下壁、前壁ST段抬高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春霞 那开宪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824-825,共2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RVI)时下壁、前壁ST段抬高的意义。方法 :选择 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分为两组 :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ARVI)患者 2 0例 ;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下壁、前壁ST... 目的 :回顾性研究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RVI)时下壁、前壁ST段抬高的意义。方法 :选择 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分为两组 :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ARVI)患者 2 0例 ;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下壁、前壁ST段抬高幅度 ,并设定观察指标 :①Ⅱ、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比值STⅢ/SⅡ >1,②ST段抬高且幅度STⅤ 1>STⅤ 2 >STⅤ 3 。比较A、B组患者观察指标阳性率的差异 ,计算各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粗符合率。结果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指标①的敏感度为 85 % ,特异度为 5 5 % ,粗符合率为 70 % ;指标②的敏感度为 6 5 % ,特异度为90 % ,粗符合率为 77.5 %。结论 :急性心梗时 ,如ST段抬高且STⅢ/STⅡ >1或STⅤ 1抬高且STⅤ 1>STⅤ 2 >STⅤ 3 ,则提示存在AR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ST段抬高 ARVI
下载PDF
女性激素替代疗法防治冠心病要慎重 被引量:1
9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郑自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防治 激素替代疗法 女性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0年第7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血管 影响
下载PDF
雌激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应才 季汉华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9年第5期266-269,共4页
本文综述了雌激素通过受体径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组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新进展,包括雌激素刺激内皮细胞增殖、修复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粘附、迁移和活化,以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方面。部份解释了雌激素抗动脉粥... 本文综述了雌激素通过受体径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组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新进展,包括雌激素刺激内皮细胞增殖、修复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粘附、迁移和活化,以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方面。部份解释了雌激素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妇女冠心病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机制
下载PDF
心房颤动犬心房肌Calpains mRNA与蛋白表达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初杉 薛红杰 李悦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10期740-744,共5页
目的观察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房颤犬心房肌CalpainⅠ、CalpainⅡ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方法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房颤组犬心房肌CalpainⅠ和CalpainⅡ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光镜、电镜下,观察心房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 目的观察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房颤犬心房肌CalpainⅠ、CalpainⅡ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方法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房颤组犬心房肌CalpainⅠ和CalpainⅡ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光镜、电镜下,观察心房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房颤组犬心房肌CalpainⅠ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犬显著上调(P<0.01,P<0.05);房颤组犬心房肌肌溶解明显。结论房颤组犬心房肌CalpainⅠ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可能通过引起心房肌肌溶解参与导致房颤心房结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钙激活蛋白 肌溶解
下载PDF
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13
作者 那开宪 李岩 +1 位作者 李天潢 顾复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的43例患者进行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测定,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4h、12h、24h、48h及1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PL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 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的43例患者进行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测定,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4h、12h、24h、48h及1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PL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含量(D=Dimer)、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活化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PAI),其结果显示,溶栓组冠脉再通26例(60.5%),溶栓前与溶栓后4h相比冠脉再通组t-PA活性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PLG活性及Fg含量的降低幅度再通组明显高于未通组,建议溶栓中应把测定t-PA、PAI、PLG及Fg作为判断溶栓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活化物 纤溶酶原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的变迁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莉 王梅 +15 位作者 李雪梅 孙懿 黄雯 张凌 吴华 贾强 刘文虎 孙雪峰 李冀军 伦立德 周春华 张爱华 王铠 王世相 孙蔚明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2期855-859,共5页
目的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共识的热门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北京市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是如何变迁的. 方法 所有资料均来自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2012年度报告.入选条件:①开始... 目的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共识的热门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北京市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是如何变迁的. 方法 所有资料均来自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2012年度报告.入选条件:①开始透析时间在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所有终末期肾脏病患者;②开始透析前90天内或进入透析后90天内有血肌酐的化验结果.根据进入透析时的血肌酐水平,通过CKD-EPI公式计算得到eGFR,并以此评估透析时机.根据eGFR水平将透析时机分为3组,分别为Group 1[eGFR:0~4.9 ml/(min· 1.73m^2)]、Group 2[eGFR:5.0~9.9 ml/(min·1.73m^2)]和Group 3[eGFR:10 ml/(min·1.73m^2)及以上]. 结果 共有7 200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平均年龄为57.5±16.0岁,男性占56.3%.自2007年至2012年间,分别有341、682、1137、1577、1886、1577例患者开始透析治疗.比较历年的eGFR分组情况,自2007~2010年,Group 3组的患者比例逐渐升高,至最高峰20.7%,之后下降至2012年的15.6%.Group 2组的患者比例在2012年为最高峰,52.8%.无论哪一个年度,均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进入透析治疗时的eGFR在5~10 ml/(min· 1.73m^2)范围;低于5 ml/(min·1.73m^2)进入透析的患者比例约为1/3,明显高于美国USRDS的统计结果. 结论 北京市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近些年仍有持续的增长,透析时机比美国USRDS的报道明显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时机 血液透析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关于“间断发热3个月,胸痛3天”的病案讨论
15
作者 那开宪 杨洪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0年第9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治疗 病案讨论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
16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2 位作者 李岩 李天演 顾复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47-148,共2页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_2抗纤溶酶(α_2AP)...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SA相比,UA及AMI患者t-PA活性、t-PA/PAI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PAI活性、Fg含量及D-Dimer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说明μA及AMI患者存在明显凝血活性增强及纤溶系统功能减退,这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 心绞痛 凝血 纤溶系统 心肌梗塞
下载PDF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7
作者 那开宪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7年第4期208-209,共2页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那开宪近年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已广泛用于临床,成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并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病例选择...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那开宪近年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已广泛用于临床,成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并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病例选择及疗效评定提供可靠依据。由于S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冠状动脉造影术 X线诊断学
下载PDF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致神经精神症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云 张玉春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7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神经精神症状 诊断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卒中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云 那开宪 《中国医刊》 CAS 2001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在急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 0 0例脑梗死、1 0 0例脑出血及 1 0 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进行检测 ,将病人分为WBC增高组和WBC正常组 ,以起病后一个月内生存或死亡作为判断预后...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在急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 0 0例脑梗死、1 0 0例脑出血及 1 0 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进行检测 ,将病人分为WBC增高组和WBC正常组 ,以起病后一个月内生存或死亡作为判断预后指标。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WBC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脑出血量越大及脑梗死范围越大 ,WBC计数越高。WBC增高组死亡率明显高于WBC正常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白细胞 预后 外周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复苏
20
作者 那开宪 顾复生 张美凤 《中国临床医学》 1997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猝死主要发生于前壁和下壁心肌梗塞,其发生时间有明显昼夜节律。猝死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有关:急性期ST段吴墓碑状升高,抬高的ST段持续不降,相应导联ST段压低,频繁室性早博,左心功能不全及梗塞后心绞痛,应力争于心脏骤停后4min内行心肺... 猝死主要发生于前壁和下壁心肌梗塞,其发生时间有明显昼夜节律。猝死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有关:急性期ST段吴墓碑状升高,抬高的ST段持续不降,相应导联ST段压低,频繁室性早博,左心功能不全及梗塞后心绞痛,应力争于心脏骤停后4min内行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电量以300瓦秒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猝死 心肺复苏 ST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