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夏季云和降水的定量关系及其成因分析
1
作者 彭艳玉 刘煜 郜倩倩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40,共15页
云的形成是产生降雨的必要条件,云和降水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利用常规站点数据和ISCCP卫星数据等资料分析了夏季中国地区云的多种特征参数的变化与降水变化在时空分布上的联系。站点数据结果表明总云量、低云量与降水的距... 云的形成是产生降雨的必要条件,云和降水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利用常规站点数据和ISCCP卫星数据等资料分析了夏季中国地区云的多种特征参数的变化与降水变化在时空分布上的联系。站点数据结果表明总云量、低云量与降水的距平在全国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的站点上,云量和降水距平百分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较明显,总云量每增加1.00%降水增加2.23%,低云量每增加1.00%降水增加0.46%。ISCCP数据结果显示总云云量、光学厚度和云水路径以及高云中的卷层云和深对流云云量与降水距平呈非常好的正相关关系。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并参考中国地理气候分布特点,将中国分为9个气候区,以小波相干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对各个气候区夏季云量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序列在时频域内多尺度特征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9个气候区夏季白天总云量和低云量与降水变化在2~4年(a)和5~8 a的尺度周期都具有较强的相干性与共振周期,且处于正相关位相。在时空分布和时频域上,中国地区夏季云和降水的变化之间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低云量。云和降水变化之间具有强相干性与共振周期是两者之间正相关联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相关分析 小波相干 交叉小波分析
下载PDF
厄尔尼诺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不同持续性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彭艳玉 郜倩倩 刘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5-392,共18页
利用1961—2018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常规观测降水数据,探讨了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持续性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持续性降水变化的原因。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中北异常雨带(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南部)主要是由... 利用1961—2018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常规观测降水数据,探讨了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持续性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持续性降水变化的原因。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中北异常雨带(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南部)主要是由于短持续性降水频率和强度同步增大造成的,短持续性降水对该区域降水异常的贡献率超过80%;南异常雨带(长江流域)形成的原因则是长持续性降水频率和累计降水日数比例同步增多。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中的异常雨带(华北南部、东北南部、黄淮和江淮地区)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短持续性降水量异常增大,其贡献占比约为60%,其次是长持续性降水,占比约为24%;短持续性降水的增加主要表现为频率增加和强度增大,而长持续性降水增加主要发生在雨带南部,是频率和累计日数比例同时增大的结果。两类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中国东部地区短持续性降水的变化对总降水量异常变化的贡献最大,在长江流域长持续性降水的增强对总降水量增加也有重要作用;异常雨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短持续性和长持续性降水频率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夏季 降水持续性结构 降水频率 降水强度
下载PDF
沈阳市O_(3)与PM_(2.5)关系及污染主控因素分析
3
作者 洪也 马雁军 +5 位作者 苏枞枞 王扬锋 任万辉 王继康 王东东 徐晓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8,共14页
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厘清PM_(2.5)与O_(3)的关系,识别O_(3)主控因素以及量化气象和人为排放贡献是实施二者协同控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沈阳市大气复合立体超级站2019−2022年地面观测数据,分析PM_(2.5... 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厘清PM_(2.5)与O_(3)的关系,识别O_(3)主控因素以及量化气象和人为排放贡献是实施二者协同控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沈阳市大气复合立体超级站2019−2022年地面观测数据,分析PM_(2.5)和O_(3)协同关系及成因;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得到影响O_(3)变化的主控因素,并估算各气象因素对O_(3)的贡献.结果表明:①沈阳市2019−2022年夏季PM_(2.5)浓度与O_(3)浓度呈正相关,有明显的协同增长效应,其余三季均呈明显负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和高太阳辐射条件利于大气光化学反应,促进了O_(3)、PM_(2.5)中二次无机成分〔主要是硫酸盐(SO_(4)^(2−))、硝酸盐(NO_(3)−)和铵盐(NH_(4)^(+)),简称“SNA”〕共同增长所致;而冬季高排放和高大气稳定度等气象条件利于SNA和二次有机碳(SOC)非均相生成,但弱太阳辐射和低温等条件不利于O_(3)光化学生成,加之高NO的滴定效应,使SNA和SOC浓度均与O_(3)浓度呈负相关.②在观测的相关污染物和气象因子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与O_(3)浓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在夏季.③气象因素中,O_(3)浓度与气温高度相关,与风速也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则在各季节均呈负相关.冬、春、秋三季PM_(2.5)均对O_(3)起抑制作用,冬季尤为突出.在高浓度O_(3)污染(O_(3)浓度>160μg/m^(3))过程中,主控因素中气温和风速的抬升促进O_(3)浓度升高,而高NO2和相对湿度(RH)则有利于降低O_(3)浓度.在2019−2022年高浓度O_(3)污染过程中,气象因素对沈阳市O_(3)浓度变化的贡献高于O_(3)前体物排放的贡献,总贡献为57μg/m^(3),对污染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PM_(2.5)与O_(3)协同作用 气象因素 逐步回归模型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高度确定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宏昇 张小曳 +8 位作者 李倩惠 蔡旭晖 范绍佳 宋宇 胡非 车慧正 权建农 康凌 朱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2-536,共15页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表征边界层特征的重要参量,影响边界层内水热、物质、能量的垂直分布,也是数值模拟、环境评估中的重要参数。从湍流运动、热力作用、动力作用以及物质分布等多视角总结了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定义及确定方法,回顾了采用直...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表征边界层特征的重要参量,影响边界层内水热、物质、能量的垂直分布,也是数值模拟、环境评估中的重要参数。从湍流运动、热力作用、动力作用以及物质分布等多视角总结了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定义及确定方法,回顾了采用直接观测手段和遥感手段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的不同方法,对比了大气边界层高度不同获取手段的优缺点,梳理了大气边界层高度参数化方案,探讨了大气边界层高度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和应用可能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高度 湍流边界层 物质聚集层 遥感反演 参数化
下载PDF
厄尔尼诺次年夏季中国地区云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5
作者 彭艳玉 刘煜 郜倩倩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1-720,共20页
基于1961-2010年中国地面台站和卫星观测等多种数据,对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中国地区云的变化特征和不同类型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云的变化特征与总降水异常的复杂联系。结果表明:站点数据中,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总... 基于1961-2010年中国地面台站和卫星观测等多种数据,对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中国地区云的变化特征和不同类型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云的变化特征与总降水异常的复杂联系。结果表明:站点数据中,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异常与降水异常分布形势大致相同;积雨云、雨层云和层积云等低云的出现频率有所增加。云量与降水异常在全国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正相关站点,云量与降水异常的线性关系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总云量和低云量与降水的增加比例分别接近1:3和1:1。卫星观测数据中,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高云量、深对流云量、光学厚度和云水路径的变化与站点降水异常基本呈正相关;黄河以南地区总降水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对流降水的异常,其贡献比例高达80%。中国东部地区低云对降水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厄尔尼诺事件次年夏季南方地区总降水的异常主要来自对流降水的变化;对流降水异常增加与深对流云的异常增多有关。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使得次年夏季中国季风区对流活动增强,对流云云量增多,云层增厚,云顶向上发展,故而对流降水增加,异常雨带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事件 夏季降水 相关关系 线性关系
下载PDF
华北平原霾污染天气大气边界层空间结构综合观测——COATS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倩惠 张宏昇 +7 位作者 张小曳 蔡旭晖 靳茜芃 张璐 宋宇 康凌 胡非 朱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8-947,共20页
华北平原霾污染问题严重,霾污染的演变与大气边界层密切相关,但华北平原边界层理化过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尚且不足,仍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2016~2020年,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平原开... 华北平原霾污染问题严重,霾污染的演变与大气边界层密切相关,但华北平原边界层理化过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尚且不足,仍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2016~2020年,北京大学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平原开展了霾污染天气大气边界层空间结构综合观测COATS实验(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during haze pollution).COATS实验空间上构成“点-线-面”的实验布局,全面获取了冬夏季边界层气象和环境要素的时空剖面及细颗粒物湍流输送资料.研究成果包括:给出了华北平原边界层结构及细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基本特征;揭示了持续性重霾天气的典型热力结构和低空急流的清除机理;阐明了太行山对边界层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华北平原霾污染非均匀分布的重要原因,指出山地诱发的垂直环流可以促进高架污染层的形成,强调了大气内边界效应对污染物水平扩散具有约束作用;对比分析并定量估算了冬夏季边界层对霾污染的贡献;解析了边界层高度与地面污染物浓度关系的湍流输送本质,定义了“物质聚集层”并阐明了物质法确定边界层高度的适用性;研发了PM2.5浓度湍流通量测量系统,获取了PM2.5浓度湍流通量并给出PM2.5浓度的湍流特征.COATS实验对深入理解霾污染期间的边界层物理机制、弥补边界层空间结构对霾污染影响的认识空缺有重要理论意义,有利于改进和发展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为制定区域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TS实验 霾污染 大气边界层空间结构 物质聚集层 PM2.5浓度湍流通量 华北平原
原文传递
基于卫星遥感的广东地区对流层二氧化碳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麦博儒 邓雪娇 +3 位作者 安兴琴 刘显通 李菲 刘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8-1106,共9页
利用瓦里关全球本底站和番禺气象局地面观测的 CO2浓度资料对 SCIAMACHY 反演得到的对流层 CO2产品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CIAMACHY产品能较好地反映对流层CO2的分布状况,在珠三角地区反演和观测的残差为1.29×10^-6,相关系数为0.69,... 利用瓦里关全球本底站和番禺气象局地面观测的 CO2浓度资料对 SCIAMACHY 反演得到的对流层 CO2产品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CIAMACHY产品能较好地反映对流层CO2的分布状况,在珠三角地区反演和观测的残差为1.29×10^-6,相关系数为0.69,可用于分析区域对流层CO2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2003~2009年SCIAMACHY观测资料分析研究显示:广东地区对流层CO2柱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浓度年均值和年增长率分别为384.84×^10-6和1.53×10^^-6/a,大于全球和我国同期的观测结果;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的浓度均在春、冬季显著高于夏季、秋季,相同季节内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粤西地区CO2柱浓度的年增长率最高,为1.82×10^-6/a,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年增长率相当,分别为1.65,1.64×^10^-6/a,粤北地区的年增长率最低,为1.61×10^-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CO2柱浓度 时空分布 广东地区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近地层CO_2通量模拟分析与评估验证 被引量:10
8
作者 麦博儒 安兴琴 +6 位作者 邓雪娇 周凌晞 王春林 李菲 黄建平 陈玲 尹淑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60-1971,共12页
利用能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草地、城市绿地及地带性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番禺站、东莞站和鼎湖山站CO2净通量资料对CT-2010碳源汇反演模式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利用该模式初步分析了区域净碳通量的时空分布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能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草地、城市绿地及地带性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番禺站、东莞站和鼎湖山站CO2净通量资料对CT-2010碳源汇反演模式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利用该模式初步分析了区域净碳通量的时空分布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特征.结果表明:CT-2010模式模拟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绿地、地带性植被、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与站点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拟合相关系数(r)高于0.60(P〈0.01),小时、逐日、日变化的残差均值低于2.0μmol/(m2·s);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3种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分布特征,但各月的模拟值均高于观测值,其中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模拟最接近,残差年均值为0.964μmol/(m2·s),对草地和地带性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模拟效果相当,残差年均值分别为2.056,2.100μmol/(m2·s);2004∽2005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地层净碳通量为3.43μmol/(m2·s),其中冬季最强,为1.4μmol/(m2·s),春季次之,为1.35μmol/(m2·s),秋季和夏季最低,分别为0.51和0.18μmol/(m2·s);在冬、春两季,珠江三角洲区域为强的碳源区,而在夏、秋季,粤北和粤东大部分地区为较弱碳汇区;2004∽2005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为-6.5×10-3PgC,其中农作物,草地/灌木,常绿针叶/阔叶混合林是吸收CO2的主要生态系统,其净通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比率分别为42.01%,31.46%和2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Tracker碳源汇反演模式 珠江三角洲区域 近地层CO2通量 陆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地区夏季云量的周期特征和变化趋势
9
作者 彭艳玉 刘煜 郜倩倩 《气象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72-693,共22页
利用1961—2010年中国2400多站的降水和云量数据集,根据降水聚类分析结果和中国地理气候特征把中国大陆地区分为9个区域,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和小波分析提取各个区域夏季日平均云量变化序列的不同周期信号,探讨云量变化的周期... 利用1961—2010年中国2400多站的降水和云量数据集,根据降水聚类分析结果和中国地理气候特征把中国大陆地区分为9个区域,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和小波分析提取各个区域夏季日平均云量变化序列的不同周期信号,探讨云量变化的周期特征和长期趋势。EEMD和小波分析的综合结果表明:中国夏季总云量和低云量的气候变化中,主要存在2—4 a、5—7 a、8—12 a和25—32 a等周期分量。中国大部分地区云量的2—4 a周期全时域显著,5—7 a周期局部时域显著,表明云量变化序列中2—4 a和5—7 a的周期振荡是真实存在的。其中,准3 a周期普遍存在且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和较强的稳定性,是云量序列的主导性周期。2—4 a和5—7 a周期信号所占方差贡献比例大于70%。总云量和低云量序列的多周期信号及其分布形势具有很好的相似变化,但在周期长度、方差贡献率和趋势变化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趋势变化的差异尤其显著。总云量和低云量趋势项50%的结果与线性趋势有明显差异。东北地区夏季总云量50 a总体呈减少趋势,2000年以后转为增多趋势;低云量在1980年以前处在稳定偏少状态,之后增多,总体呈增多趋势。东部干旱区低云量由偏多状态一直减少,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西部干旱区夏季总云量从偏少状态呈不断增多趋势;低云量趋势项由偏少不断增多,贡献率高达61.2%。华北地区夏季总云量1980年以前基本保持稳定,之后转为明显的增多趋势;低云量由偏多状态一直减少。华中南部地区夏季低云量从偏少随时间推移呈增多趋势,于1995年前后转为偏多,进入21世纪之后低云量变化不大。华南地区夏季总云量1980年以前保持稳定,之后呈减少趋势;低云量从偏少随时间推移呈增多趋势。西南地区夏季低云量的趋势项呈先减小后增大走势,1980年为转折点。青藏高原夏季总云量偏多呈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1995年为转折点;低云量的趋势项呈先减小后增大走势,1980年为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周期特征 趋势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气溶胶对东亚冬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肖琳 高西宁 +1 位作者 刘煜 郭增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343,共11页
利用NCAR/UCAR CAM5.1模式研究气溶胶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模式从1991-2010年运行20年,取2001-2010年冬季的结果。模式结果可以较好地再现东亚冬季风的主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气溶胶增加使我国东南部地区和东北亚地区(35°~55... 利用NCAR/UCAR CAM5.1模式研究气溶胶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模式从1991-2010年运行20年,取2001-2010年冬季的结果。模式结果可以较好地再现东亚冬季风的主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气溶胶增加使我国东南部地区和东北亚地区(35°~55°N,115°~150°E)冬季风减弱,同时,造成我国东南部地区降水减少。其中,热源热汇的变化和无辐散风减弱为主要原因。气溶胶增加改变了大气热源的分布,造成在我国东南部地区热源减弱,热汇加强;我国东北地区热汇减弱,日本列岛热源加强;气溶胶增加使这些区域全位能的产生减弱,消耗加强。同时,凝结潜热的变化主要影响热源和热汇,其中大尺度过程产生的凝结潜热变化起主要作用。在我国东南部和东北亚地区辐散风动能向全位能的转换增加,造成辐散风减弱。故该区域辐散风向无辐散风的转换减弱,导致无辐散风减弱,最终造成东亚冬季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CAM5 东亚冬季风
下载PDF
沙尘气溶胶直接气候效应对东亚冬季风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宿兴涛 王宏 +1 位作者 许丽人 张志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1-562,共12页
利用东亚沙尘复折射指数数据和较新的植被分布对区域气候—沙尘耦合模式(Reg CM4-Dust)的沙尘光学特性和沙源区域进行了更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引入沙尘效应后,东亚大陆绝大... 利用东亚沙尘复折射指数数据和较新的植被分布对区域气候—沙尘耦合模式(Reg CM4-Dust)的沙尘光学特性和沙源区域进行了更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引入沙尘效应后,东亚大陆绝大部分季风区对流层低层冬季风环流增强。同时,对流层中、上层中低纬度纬向风增强而中高纬度纬向风减弱,导致中高—中低纬度之间纬向风经向切变加强,从而有利于中高纬度冷空气向南侵入,这是低层冬季风环流增强在中上层的反映。另外,沙尘气溶胶导致东亚绝大部分季风区降水明显减少,东北地区西南部、华北大部、黄土高原、黄淮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减少达10%以上,这是降水对冬季风增强的响应。沙尘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次大陆—西北太平洋之间温度梯度增大,进而导致海陆间湿静力能梯度增大,是导致东亚大陆冬季风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东亚冬季风 辐射强迫 温度 降水 湿静力能
下载PDF
气溶胶影响亚洲夏季风机理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增元 刘煜 李维亮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7-810,共14页
利用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2001—2010年再分析资料,检验了全球气候系统模式CESM中大气模块CAM(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对亚洲夏季风和大气热源的... 利用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2001—2010年再分析资料,检验了全球气候系统模式CESM中大气模块CAM(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对亚洲夏季风和大气热源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模式可以再现亚洲夏季风和大气热源的主要特征。通过敏感试验探讨人为气溶胶影响亚洲夏季风的机理,分析、讨论了气溶胶引起的非均匀加热的变化对辐散风和无辐散风强度的影响,在机理上解释了亚洲夏季风减弱的原因。结果表明,人为气溶胶浓度的升高使东亚夏季风强度在中国东南地区、中南半岛北部和印度半岛北部减弱。而中国东南部季风的减弱促使中国内陆降水减少,沿海降水增多。进一步分析人为气溶胶浓度升高的作用发现,其改变了大气热源的分布,造成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大气热源增强,中国东部地区和中南半岛大气热源减弱,其中气溶胶通过影响凝结潜热来改变大气热源,主要是对对流过程的影响。此外,大气热源分布的变化改变了季风区的热力结构,使中国东南地区、中南半岛北部的加热减弱,从而减少了全位能的产生,使得全位能向辐散风的转换减小,辐散风减弱;同时,中国东南部、中南半岛北部季风由于辐散风向无辐散风转换的减弱,无辐散风减弱,最终导致了夏季风强度的减弱。而且,人为气溶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主要通过大气热力和动力过程的响应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气溶胶 非均匀加热 全位能 辐散风 无辐散风
下载PDF
1992~2006年中国降水酸度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77
13
作者 汤洁 徐晓斌 +1 位作者 巴金 王淑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5-712,共8页
分析了全国74个酸雨观测站1992~2006年的降水pH资料.结果显示,15a间中国酸雨区的整体分布格局没有重大改变,长江以南仍是最大的连续酸雨区和重酸雨区,北方地区尚未形成大范围的连续酸雨区.1999年前的8a间全国酸雨污染呈现减缓趋势,200... 分析了全国74个酸雨观测站1992~2006年的降水pH资料.结果显示,15a间中国酸雨区的整体分布格局没有重大改变,长江以南仍是最大的连续酸雨区和重酸雨区,北方地区尚未形成大范围的连续酸雨区.1999年前的8a间全国酸雨污染呈现减缓趋势,2000年后,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出现连续大范围的酸雨污染加重趋势,其综合结果使得中国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程度发生区域性变化.15a间,华北、华中、华南呈现连续大范围的酸雨污染加重现象,其中华北和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较明显;中国重酸雨区之一的西南地区的降水酸度减弱,酸雨污染程度呈现缓解趋势;相应地,长江以南的重酸雨区中心有向东发展的趋势.对同期的降水电导率资料的分析显示,15a间中国降水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含量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其中1999年前为快速增加期,2000年后基本稳定或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部分观测站的降水pH年变率与非氢电导率年变率正相关的事实显示,颗粒物排放和其浓度水平下降导致降水酸性增强有可能是影响中国一些地区降水酸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酸雨 降水酸度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全球热带海洋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TRMM卫星观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欢 郭建平 +1 位作者 陈田萌 翟盘茂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104,共15页
基于2007~2012年TRMM卫星上搭载的降水雷达提供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降水率、降水类型等产品,结合ECMWF提供的再分析数据资料,分析了全球热带海洋地区平均降水率、400 h Pa垂直速度、850 h Pa相对湿度和下对流层稳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 基于2007~2012年TRMM卫星上搭载的降水雷达提供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降水率、降水类型等产品,结合ECMWF提供的再分析数据资料,分析了全球热带海洋地区平均降水率、400 h Pa垂直速度、850 h Pa相对湿度和下对流层稳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400 h Pa垂直速度的季节差异确定了4个子研究区及相应对比季节,给出了对比季节内浅对流单体、层云、对流云3种降水系统降水量、降水面积、降水强度以及垂直结构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热带海洋地区平均降水率与400 h Pa上升速度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一个显著的正相关,即400 h Pa上升速度越强的地区平均降水率越大;(2)4个子研究区内层云降水对区域累积降水面积贡献率最大(年均值均超过50%),对流云降水次之(约30%),而对流云降水对区域累积降水量贡献率最大(约65%),层云降水次之(约25%);(3)400 h Pa上升速度较强时,4个子研究区中3类降水系统的累积降水面积、累积降水量都有所增加,但降水强度以及降水系统垂直结构的变化存在差异,其中对流云降水强度一致增大且其垂直结构上的发展更旺盛;(4)对流云降水系统的雨顶高度、雷达反射率重心以及30 d BZ回波顶高随着400 h Pa上升速度的增强以及850 h Pa相对湿度的增加而迅速抬升,同时随着下对流层稳定度的降低有所抬升,但变化率较小.说明影响对流降水系统垂直结构的主要气象条件是400 h Pa上升速度和850 h Pa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洋 降水 垂直结构 标准化频率高度联合分布图(NCFAD) 热带测雨任务卫星(TRMM)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 雷达反射率重心(ZCO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