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盘山区雾时空分布及微观特征
1
作者 党张利 桑建人 +2 位作者 周旭 常倬林 孙艳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利用六盘山区5个气象站(原州区、西吉、六盘山、隆德和泾源)1989-2018年和彭阳气象站1999-2018年能见度资料以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雾滴谱仪和六盘山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 利用六盘山区5个气象站(原州区、西吉、六盘山、隆德和泾源)1989-2018年和彭阳气象站1999-2018年能见度资料以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布设的雾滴谱仪和六盘山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六盘山区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及典型雾过程中雾滴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六盘山区雾具有明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六盘山气象站年平均雾日数为118.5 d,是六盘山区雾高发区,六盘山区雾发生日数最高的季节为秋季,发生日数最高的月份为9月,08时是一天中雾发生最多的时段;冻雾主要发生在11月8日至翌年4月22日,暖雾主要发生在5月5日至10月11日;六盘山气象站典型冻雾和暖雾在成熟阶段持续时间长,发展和消散持续时间短,且在成熟阶段雾滴谱谱宽拓宽,其平均粒子数浓度为4.58~107.57个·(cm)^(-3),液态水含量为0.001~0.049 g·m^(-3),平均有效直径为3.75~12.22μm,粒子数浓度、液态水含量和有效直径均小于南京、湛江、茂名等地;冻雾从发展到消散阶段粒子数浓度均大于暖雾,冻雾从成熟到消散阶段的液态水含量和粒子直径均大于暖雾,而发展阶段暖雾较大;冻雾呈单峰结构,最大峰值出现在6μm粒径处,对应的最大dN/dD为26.19 cm^(-3)·μm^(-1),暖雾呈双峰结构特征,主峰和次峰分别为7μm和11μm,与庐山雾滴谱谱型相似,峰值直径大于南京、湛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区 冻雾 暖雾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