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迭代海-气通量算法蒸发波导预测模型在不同海域的适应性研究
1
作者 刘立行 周树道 +3 位作者 盛峥 张树时 邓以勤 郝玉珠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64,共13页
利用非迭代海-气通量算法蒸发波导预测模型(Liu-Li模型)对我国渤海海域试验数据及大西洋海域FNL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分析了模型对不同海域海上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对试验时间内蒸发波导高度进行了预测,并与观测的实际波导高度进行了比较分... 利用非迭代海-气通量算法蒸发波导预测模型(Liu-Li模型)对我国渤海海域试验数据及大西洋海域FNL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分析了模型对不同海域海上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对试验时间内蒸发波导高度进行了预测,并与观测的实际波导高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将Liu-Li模型与Babin模型、NPS模型、P-J模型和伪折射率模型的预测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iu-Li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波导高度及其他4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能较好地反应该时段内海上蒸发波导高度的变化趋势,并对不同层结状态下的气象要素作出敏感性响应。在渤海海域,Liu-Li模型在不稳定海气层结状态下计算得到的波导高度略低于实际观测波导高度,而在稳定海气层结状态下Liu-Li模型计算得到的波导高度结果偏大,特别是海气层结状态越稳定时,Liu-Li模型的计算会出现异常值。在西北大西洋海域,Liu-Li模型对蒸发波导高度的诊断与Babin模型、NPS模型和伪折射率模型相近,但Liu-Li模型计算稳定性更好;同时,大多数时次内Liu-Li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在海气条件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模型计算的波导高度容易产生变化波动。试验表明Liu-Li模型能在不同海域进行有效的蒸发波导诊断预报。研究初步探讨了Liu-Li模型在不同海域的适应性,为非迭代海-气通量算法蒸发波导预测模型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波导 蒸发波导预测模型 非迭代海-气通量算法 适应性
下载PDF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对中亚极端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
2
作者 薛白鹭 李娟 宋金杰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5期42-51,共10页
基于NOAA再分析逐日降水数据和22个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全球气候模式的降水模拟数据,选取6个极端降水指数,从气候态和相对变率两个角度对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中亚地区极端降水方面的模拟能力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在气候态... 基于NOAA再分析逐日降水数据和22个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全球气候模式的降水模拟数据,选取6个极端降水指数,从气候态和相对变率两个角度对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中亚地区极端降水方面的模拟能力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在气候态方面,中亚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表现为由西南向东北递增,其东南部山地迎风侧降水偏多;多模式集合对简单降水强度(SDII)和最大无雨期(CDD)模拟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43%和0.45%,对年总降水量(PRCPTOT)、有雨日数(R1mm)、最大连续5 d降水(Rx5day)和最大雨期(CWD)的模拟结果存在明显高估,在中亚东南部高海拔地区误差偏高。在相对变率方面,多模式集合模拟的中亚极端降水的相对变率偏小,其中对最大雨期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好,平均误差为-4.78%;对有雨日数的模拟效果最差,平均误差为-36.16%。模式间进行比较,TaiESM1、EC-Earth3-Veg-LR和GFDL-ESM为22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中模拟能力最好的前3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模式评估 极端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