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CCP体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炜 马春艳 马凌波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1年第3期73-79,共7页
对HACCP体系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水产养殖流程图,构建我国水产养殖HACCP基本构架,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提出有效的监控措施与纠偏措施,旨在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建立和实施HACCP管理体系。
关键词 HACCP体系 水产养殖 质量 安全 应用 发展
下载PDF
基于16SrRNA部分序列探讨中国近海十三种石首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永 马春艳 +2 位作者 马凌波 倪勇 沈盎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6-282,共7页
石首鱼科鱼类种类繁多,形态相似,难以确定种属界限,一些种类的归属尚未确定。本文获得了中国沿海石首鱼科9属13个种合计48个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长约484 bp,共检测到28个单倍型,170个变异位点。结合来自GenBank的5种石首鱼科鱼... 石首鱼科鱼类种类繁多,形态相似,难以确定种属界限,一些种类的归属尚未确定。本文获得了中国沿海石首鱼科9属13个种合计48个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长约484 bp,共检测到28个单倍型,170个变异位点。结合来自GenBank的5种石首鱼科鱼类的相应片段序列通过模式验证后构建最大似然进化树。根据所得分子生物学数据并结合已知形态学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果:银牙鱼或和红牙鱼或同属于一个亚科,而尖头黄鳍牙鱼或不属于牙鱼或亚科,并推测尖头黄鳍牙鱼或可能属于拟牙鱼或属或者黄唇鱼亚科;叫姑鱼亚科和石首鱼亚科是石首鱼亚科中较早分化的种类;黄姑鱼属有可能不属于白姑鱼亚科,而可能归于一个新的亚科。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首鱼类 16SrRNA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马春艳 马洪雨 +1 位作者 马凌波 杨柯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引进的SPF凡纳滨对虾G0和两个养殖群体(G1,G2)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座位共获得64个等位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5~l3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05 2~0.869 3之间,其中有6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适合于多态性分...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引进的SPF凡纳滨对虾G0和两个养殖群体(G1,G2)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座位共获得64个等位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5~l3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05 2~0.869 3之间,其中有6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适合于多态性分析。8个座位丢失的和新产生的等位基因共30个,占总数的47%。3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93 8、0.196 1、0.232 5,说明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对近交系数Fis分析显示3个群体中存在近交,通过对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显示所有座位均显著偏离平衡,存在杂合子缺失。通过配对Fst和Ne i遗传距离分析,显示3个群体之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说明种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变异,变异可能来自于突变、随机漂变和选择的共同作用。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经过若干群体选育后,子代群体发生种质退化的现状,由此建议综合采用遗传育种的方法从引进的亲虾中筛选出性状优良稳定的仔虾作为虾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卫星 遗传变异 近亲交配 随机漂变
下载PDF
两种常见外来入侵赤潮藻的PCR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郑俊斌 张凤英 +2 位作者 马凌波 陆亚男 马春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米氏凯伦藻与环状异帽藻为日本海域流入我国的两种外来入侵赤潮藻。利用核糖体ITS区分别设计出针对该两种藻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rmier5.0软件设计多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筛选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并以链状亚历山... 米氏凯伦藻与环状异帽藻为日本海域流入我国的两种外来入侵赤潮藻。利用核糖体ITS区分别设计出针对该两种藻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rmier5.0软件设计多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筛选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并以链状亚历山大藻、立玛原甲藻、牟氏角毛藻、赤潮异弯藻作为阴性对照,做进一步PCR验证。筛选到米氏凯伦藻最佳引物Ki1F3/Ki1B3和环状异帽藻最佳引物YiF3a/YiB3a。两对特异性引物成功鉴定了两种外来入侵藻,而对其它藻种则是阴性反应,可为赤潮的预测预报提供分子鉴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环状异帽藻 核糖体ITS区 特异性引物 PCR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