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声学技术定点监测海洋牧场鱼类资源昼夜变化研究
- 1
-
-
作者
程高
陈国宝
陈丕茂
佟飞
牛麓连
陈钰祥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重点实验室/国家数字渔业(海洋牧场)创新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休闲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
基金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资助项目(SML2023SP237)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030002)
+1 种基金
农业农村部渔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SCSFRI2024A012)
北海市政府采购项目(BHZC2022-C3-00009-XYZJ)。
-
文摘
为深入评估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建设成效,促进海洋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于2023年7和12月分别在广东珠海大蜘洲和广西北海银滩南部的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采用分裂波束式科学探鱼仪(Simrad EK80)对其鱼类资源进行渔业声学定点监测,系统分析了监测海域内的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 TS)分布、海域散射系数(Nautical area scattering coefficient, NASC)的昼夜变化及海流状态。结果显示:北海人工鱼礁区的鱼类资源TS变化范围为-51.9~-31.0 dB,平均为-44.8 dB;珠海人工鱼礁区的TS变化范围为-51.7~-25.5 dB,平均为-45.4 dB;人工鱼礁区的鱼类资源TS变化范围及平均值普遍优于对照区,鱼类资源主要在5 m以深的水层分布,且数量更丰富;北海人工鱼礁区底层的NASC与海流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的昼夜变化规律,丰富了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监测的研究方法,为海洋牧场效果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海洋牧场
鱼类资源
渔业声学
目标强度
垂直分布
-
Keywords
Marine ranching
Fish resources
Fisheries acoustics
Target strength
Vertic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广东省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袁华荣
陈丕茂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重点实验室/国家数字渔业(海洋牧场)创新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141-154,共14页
-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0300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SD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TD06)。
-
文摘
采用文献查阅、海域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国内外海洋牧场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广东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历程,海洋牧场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广东建有50座生态型人工鱼礁区、3个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1个地方人工鱼礁区和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合计海域面积1 499.68 km~2,建造投放礁体200.4万空m~3。目前广东海洋牧场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发展理念和认识不统一、用海海域权责不清、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缺乏、科技化程度低、产业化开发受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广东海洋牧场发展的对策: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多部门统筹协作;创建有利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突破海域权属问题;建立广东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广东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建立广东海洋牧场产业化模式。了解广东海洋牧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究海洋牧场产业的发展对策,可为广东海洋牧场有效管理、高效可持续开发,以及实现广东海洋牧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
增殖放流
产业融合
生态优先
-
Keywords
marine ranching
artificial reef
proliferation and releasing
industrial convergence
ecological priority
-
分类号
S937.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