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品中8种磺胺残留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智广 赵东豪 +3 位作者 杨金兰 黄珂 李刘冬 陈培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2-124,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样品经酸化乙腈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提取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用由乙腈和0.1%甲酸组成的流动相溶解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1、5、10、2... 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样品经酸化乙腈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提取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用由乙腈和0.1%甲酸组成的流动相溶解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1、5、10、20、50、100μg/kg等6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4.2%~98.5%,相对标准偏差为3.5%~10.2%,定量限为1.0μg/kg。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便,容易操作,灵敏度和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优化 磺胺
下载PDF
腌干鱼贮藏过程生物胺的变化及其货架期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玉峰 吴燕燕 +5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邓建朝 林婉玲 胡晓 荣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48-1557,共10页
为建立以生物胺变化预测腌干鱼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和安全食用货架期的回归方程,以多脂的腌干带鱼和低脂的腌干金线鱼为原料,研究其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的理化指标、主要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变化及相关关系,并应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初步建... 为建立以生物胺变化预测腌干鱼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和安全食用货架期的回归方程,以多脂的腌干带鱼和低脂的腌干金线鱼为原料,研究其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的理化指标、主要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变化及相关关系,并应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初步建立分析腌干鱼制品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腌干带鱼和金线鱼在贮藏过程中p H、水分含量和Aw不断下降。葡萄球菌及微球菌、乳酸菌、菌落总数在贮藏3周内呈上升趋势,从第4周开始逐渐下降,而假单胞杆菌和肠杆菌在贮藏第4周之后未检出;组胺、尸胺和腐胺为腌干鱼贮藏过程主要胺类物质,呈上升趋势。5种生物胺(组胺、尸胺、腐胺、色胺、酪胺)、总生物胺量、生物胺相关指标、理化指标、假单胞杆菌均与贮藏时间高度相关,微生物中只有假单胞杆菌与生物胺及其相关指标有相关性;生物胺与理化指标也呈高度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腌干鱼制品货架期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干鱼制品 生物胺 变化规律 货架期预测模型
下载PDF
硝酸氮对不同生长阶段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腾 冯娟 +3 位作者 宋沙沙 马红玲 陈新祥 郭志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26-131,共6页
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在盐度为15‰条件下,研究硝酸氮(以氮计)对凡纳滨对虾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硝酸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与接触时间呈正相关,对不同生长阶段对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不同。仔虾期(... 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在盐度为15‰条件下,研究硝酸氮(以氮计)对凡纳滨对虾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硝酸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与接触时间呈正相关,对不同生长阶段对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不同。仔虾期(体长1±0.15 cm)24、48、72、96h-LC50分别为1 534.64、957.64、538.77、189.32 mg/L,幼虾期(体长3.47±0.45 cm)分别为2 999.71、2 092.26、1 591.49、1 077.32 mg/L,中虾期(体长5.17±0.58 cm)分别为2 379.55、2 202.34、1 781.26、1 314.49 mg/L,成虾期(体长10.20±1.45 cm)分别为2 648.34、1 515.83、702.63、494.85 mg/L。凡纳滨对虾4个生长阶段硝酸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8.93、107.73、131.45、49.4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硝酸氮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鱼类脱脂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燕燕 朱小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3-1168,共6页
鱼本身所含有的脂肪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鱼制品的加工和消费,探讨鱼类脱脂方法对鱼制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鱼类脱脂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展望,旨在为鱼类的脱脂研究及高价值鱼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类 脂肪特性 脱脂方法
下载PDF
南极磷虾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谈俊晓 赵永强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吴燕燕 魏涯 岑剑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43-150,共8页
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在近年得到不断发展,但由于捕捞、加工技术不成熟等问题,我国南极磷虾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因此,分析南极磷虾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对我国发展南极磷虾产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介绍国内外南极磷虾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 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在近年得到不断发展,但由于捕捞、加工技术不成熟等问题,我国南极磷虾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因此,分析南极磷虾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对我国发展南极磷虾产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介绍国内外南极磷虾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蛋白质、脂质、矿物质元素含量3个方面综述了南极磷虾的营养成分;从酶类、甲壳素、虾青素含量3方面介绍了南极磷虾的活性成分,并列举了南极磷虾加工产品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南极磷虾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南极磷虾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资源开发 产品形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活鱼长途运输关键技术及多组学技术在运输应激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何静怡 魏涯 +7 位作者 岑剑伟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郝淑贤 赵永强 王悦齐 林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5-313,共9页
活鱼长途运输可以有效解决水产品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鱼类因受到各种运输胁迫而出现应激反应,造成鱼肉品质的劣变。该文归纳了关于运输水质实时监测、低温暂养、唤醒三大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述了国内外运用组学技术分... 活鱼长途运输可以有效解决水产品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鱼类因受到各种运输胁迫而出现应激反应,造成鱼肉品质的劣变。该文归纳了关于运输水质实时监测、低温暂养、唤醒三大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述了国内外运用组学技术分析鱼类应激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根据其机理指出多组学联用技术在活鱼长途运输领域的应用价值,多组学联用可以从分子学角度分析运输过程中各项应激因素对鱼体的影响,相关的机理研究可以为推进活鱼运输过程的良好操作规范提供帮助,结合我国研究现状,提出组学技术在活鱼运输方面的挑战并给出建议,对组学技术在活鱼运输方面的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技术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应激机制
下载PDF
网箱养殖军曹鱼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吴燕燕 李来好 杨贤庆 《中国科技成果》 2017年第13期74-74,共1页
随着我国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宗网箱养殖产品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迫在眉睫。素有“黑三文鱼”美称的军曹鱼(也称海鲡、海龙鱼),由于生长快,成为主要的网箱养殖鱼类,养殖产量不断增大,急需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
关键词 网箱养殖技术 精深加工 军曹鱼 应用 产品开发 养殖鱼类 加工技术 三文鱼
原文传递
船上液氮速冻技术对金枪鱼保鲜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洪杰 于刚 +3 位作者 杨少玲 杨贤庆 郝淑贤 岑剑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5,135,共5页
金枪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但肉质鲜度下降较快。以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在捕捞船上液氮速冻,再低温冻藏1个月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与两种传统的直接低温冻藏处理方式进行对比(-18℃、-55℃),比较冻结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不... 金枪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但肉质鲜度下降较快。以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在捕捞船上液氮速冻,再低温冻藏1个月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与两种传统的直接低温冻藏处理方式进行对比(-18℃、-55℃),比较冻结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不同以及样品的K值、TBA、挥发性盐基氮、质构、高铁肌红蛋白和色差、菌落总数等鲜度和卫生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液氮能够在2 min内使样品的中心温度迅速降低至-169℃,冻结速度是-18℃冻结方式的百余倍,并且用液氮速冻技术处理后的样品各项指标都优于传统的-18℃直接冻结,说明液氮速冻方法对维持金枪鱼的品质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船载液氮速冻技术 品质
下载PDF
3种保鲜剂对金枪鱼冻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少玲 于刚 +3 位作者 戚勃 张洪杰 杨贤庆 张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91-96,共6页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3种保鲜剂处理金枪鱼背肌的K值、TVB-N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色差,以比较壳聚糖、茶多酚以及山梨酸钾3种保鲜剂对金枪鱼鲜度的影响,并得出各自最佳的保鲜浓度。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壳聚糖、茶多酚均对金枪鱼背肉有...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3种保鲜剂处理金枪鱼背肌的K值、TVB-N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色差,以比较壳聚糖、茶多酚以及山梨酸钾3种保鲜剂对金枪鱼鲜度的影响,并得出各自最佳的保鲜浓度。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壳聚糖、茶多酚均对金枪鱼背肉有保鲜作用,最佳保鲜浓度分别为7、15、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保鲜剂 保鲜 品质
下载PDF
几种保水剂对冻罗非鱼片的保水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程琳丽 马海霞 李来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105,共5页
比较了海藻酸钠、黄原胶、谷氨酰胺转氨酶和复合磷酸盐对罗非鱼片的保水效果,以浸泡增重率和解冻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得出4种物质对罗非鱼片的最佳保水浓度分别为海藻酸钠0.7%、黄原胶0.7%、谷氨酰胺转氨酶0.6%和复合磷酸盐2%。进一步测... 比较了海藻酸钠、黄原胶、谷氨酰胺转氨酶和复合磷酸盐对罗非鱼片的保水效果,以浸泡增重率和解冻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得出4种物质对罗非鱼片的最佳保水浓度分别为海藻酸钠0.7%、黄原胶0.7%、谷氨酰胺转氨酶0.6%和复合磷酸盐2%。进一步测定了各物质使用最佳浓度处理的罗非鱼片在-20℃冻藏期间的蒸煮损失率、水分含量、持水力及质构指标,结果表明:与鲜样相比,经保水剂处理的罗非鱼片蒸煮损失率减少,水分含量增加,持水性提高。海藻酸钠、黄原胶和谷氨酰胺转氨酶保水效果显著,可以用来替代复合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片 保水剂 保水效果
下载PDF
番石榴叶水提取物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有效成分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阴晓丽 李卓佳 +2 位作者 管淑玉 温为庚 郭志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87-93,共7页
利用有机萃取技术对番石榴叶水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石油醚相(S)、乙酸乙酯相(Y)、正丁醇相(Z)和水相(W)4个组分。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了各组分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效果,并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及各... 利用有机萃取技术对番石榴叶水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石油醚相(S)、乙酸乙酯相(Y)、正丁醇相(Z)和水相(W)4个组分。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了各组分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效果,并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及各组分对WSSV的影响。人工感染的结果显示:用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这两种组分分别处理WSSV后,对虾在用WSSV人工感染后未出现死亡,而用石油醚组分处理WSSV后,对虾在用WSSV人工感染后第5 d开始出现死亡,第12 d全部死亡,表明番石榴叶中影响WSSV致病性的有效成分的极性较强,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近。用番石榴叶水提取液及其各萃取组分体外处理WSSV不同时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病毒拷贝数随时间推移略有降低,但在第120 h结束时,各组中的病毒拷贝数还维持在较高水平;之后,将WSSV核酸暴露,并在体外用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组分处理,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各组病毒基因拷贝数无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水提取物 WSSV
下载PDF
番石榴叶水提物对拟穴青蟹抗病毒病能力及部分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博 李加儿 +3 位作者 冯娟 马红玲 申亚阳 郭志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96-2202,共7页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水提物对拟穴青蟹抗病毒病能力及部分血清免疫因子活力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拟穴青蟹抗病毒病能力及促进拟穴青蟹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石榴叶水提物浸泡携带病毒的拟穴青蟹为试验组、不浸泡番石...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水提物对拟穴青蟹抗病毒病能力及部分血清免疫因子活力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拟穴青蟹抗病毒病能力及促进拟穴青蟹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石榴叶水提物浸泡携带病毒的拟穴青蟹为试验组、不浸泡番石榴叶水提物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拟穴青蟹的成活率、病毒检出率及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活性。【结果】经番石榴叶水提物浸泡处理的拟穴青蟹平均成活率为53.3%,较对照组提高50.1%,且死亡拟穴青蟹未检测出呼肠孤病毒和双顺反子病毒-1,而对照组死亡拟穴青蟹的这两种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00%和60%。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拟穴青蟹血清ACP、AKP、SOD和LSZ等免疫相关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试验组拟穴青蟹血清AKP和LSZ活性于用药后24 h时达最大值(7.5金氏单位/100 m L和5.1 U/m L),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ACP活性于用药后48 h时达最大值(2.8金氏单位/100 m L),SOD活性于用药后64 h时达最大值(27.1 U/m L),两者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72 h时,对照组拟穴青蟹PO活性急剧升高,显著高于试验组,但其余时间点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番石榴叶水提物能增强拟穴青蟹的免疫功能,提高对青蟹病毒病的抵抗能力,且在浸泡后48 h内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拟穴青蟹 免疫因子 抗病毒能力
下载PDF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亚婷 倪军 +4 位作者 马红玲 许海东 冯娟 申亚阳 郭志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30-134,F0003,共6页
根据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感染MCDV-1的青蟹鳃组织中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1 314 bp的c DNA片段。纯化后的PCR产物用地高辛(DIG)标记制备核酸探针,此探针与青... 根据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感染MCDV-1的青蟹鳃组织中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1 314 bp的c DNA片段。纯化后的PCR产物用地高辛(DIG)标记制备核酸探针,此探针与青蟹呼肠孤病毒(MCRV)、鲍肌肉萎缩症病毒(Ab SV)、类疱疹病毒(Ab HV)、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虎纹蛙病毒(TFV)、锦鲤疱疹病毒(KHV)等水生动物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可以特异性的检测出MCDV-1,检出MCDV-1的灵敏度为8.58×107 copies/μL。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拟穴青蟹组织中MCDV-1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拟穴青蟹中MCDV-1 RNA的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胰腺、神经节、肠道和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 地高辛核酸探针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