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源气单胞菌对苯扎溴铵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小龙 张瑞泉 +4 位作者 姜兰 邓玉婷 谭爱萍 罗理 王伟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3-1908,共6页
【目的】了解水产源气单胞菌对苯扎溴铵的药物敏感性,为苯扎溴铵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某猪一鱼立体养殖鱼塘的猪粪、池塘水体、底泥及鱼体组织等样品中分离纯化气单孢菌,然后采... 【目的】了解水产源气单胞菌对苯扎溴铵的药物敏感性,为苯扎溴铵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某猪一鱼立体养殖鱼塘的猪粪、池塘水体、底泥及鱼体组织等样品中分离纯化气单孢菌,然后采用96孔微量板法对分离获得的气单孢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分析其对苯扎溴铵的敏感性特征。【结果】共分离纯化获得121株气单胞菌,其中猪源64株、鱼源23株、池塘水源20株、池塘底泥源14株。苯扎溴铵对气单胞菌的MIC和MBC范围均在8-128μg/mL。在MIC50和MIC90方面,以猪源受试菌株的MIC50和MIC90最低,分别为8.9和30.0μg/mL;鱼源受试菌株的MIC50和MIC90最高,分别为22-3和39.2μg/mL。根据MBC/MIC≤4可判定药物具杀菌活性的原则,可知苯扎溴铵对99.17%受试菌株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结论】苯扎溴铵对水产源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提高其有效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 苯扎溴铵 药物敏感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 最低杀菌浓度(MBC)
下载PDF
体外诱导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邓玉婷 薛慧娟 +5 位作者 姜兰 谭爱萍 吴雅丽 王伟利 罗理 赵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亚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培养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喹诺酮类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及其耐药机制.【方法】以对喹诺酮类敏感的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和标准菌ATCC7966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含亚抑菌浓度萘啶酸(N... 【目的】探讨在亚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培养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喹诺酮类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及其耐药机制.【方法】以对喹诺酮类敏感的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和标准菌ATCC7966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含亚抑菌浓度萘啶酸(NAL)和环丙沙星(CIP)的培养基上逐步诱导培养.提取诱导菌的DNA,PCR扩增其gryA和parC基因,测序分析其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情况;测定诱导菌对诱导药物和11种非诱导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添加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化氯苯腙(CCCP)后的MIC,分析其敏感性变化与基因突变、外排作用的关系.【结果和结论】诱导后菌株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MIC分别提高了1 024和64 000倍,对非诱导药物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当萘啶酸和环丙沙星诱导浓度分别达到16和32μg/mL或以上后,诱导菌株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分别发生Asp87→Tyr和Ser83→Arg的变化,但两者par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均没有发生突变;添加CCCP后,只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略有下降,提示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存在靶基因突变及主动外排作用等多种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喹诺酮类 体外诱导 基因突变 外排作用
下载PDF
鲮鱼源无乳链球菌的鉴定、血清型分析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礼辉 张德锋 +4 位作者 李宁求 石存斌 颜曦 付小哲 林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3-2058,共6页
【目的】确诊患病鲮鱼的发病原因,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子血清型及药敏性分析,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鲮鱼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以常规方法进行患病鲮鱼的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 【目的】确诊患病鲮鱼的发病原因,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子血清型及药敏性分析,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鲮鱼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以常规方法进行患病鲮鱼的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鲮鱼体内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GYCm081),为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其16S rRNA基因片段与无乳链球菌16S rRNA序列(F0393392和NR_102871)的同源性最高,相似性均为100%,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GYCm081菌株与无乳链球菌亲缘关系最近,可确定为无乳链球菌。GYCm081菌株分子血清型为Ib型,MLST型为ST261型,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壮观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利福平、环丙沙星、呱拉西林、新生霉素、头孢唑啉、四环素和呋喃妥因等13种药物高度敏感而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异噁唑和青霉素G已经产生耐药性。【结论】引起广东阳江某鲮鱼养殖场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其分子血清型为Ib-ST261,实际生产中可选用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鲮鱼 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血清型分析 药敏试验
下载PDF
4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中华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秀平 何有根 +4 位作者 林明辉 彭勇鳌 曹少卫 潘厚军 石存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纸片琼脂法探讨了夏枯草、牡丹皮、诃子、赤勺、丁香等45种中草药对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测定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抑菌直径〉10 mm的中草药依次为夏枯草、诃子、地榆、赤芍、牡丹皮... 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纸片琼脂法探讨了夏枯草、牡丹皮、诃子、赤勺、丁香等45种中草药对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测定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抑菌直径〉10 mm的中草药依次为夏枯草、诃子、地榆、赤芍、牡丹皮、黄芩,平均抑菌直径为8.5~10 mm的中药分别是黄连、连翘、大黄、大青叶、乌梅、丁香。根据体外抑制试验的结果,选取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在8.5 mm以上的12种中草药,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地榆、夏枯草、丁香能有效杀灭嗜水气单胞菌,其MBC均为7.81 mg/mL;诃子次之,其MBC为15.6 mg/mL;赤勺MBC为31.3 mg/mL;黄连、黄芩、大青叶等3种中草药的MBC均为62.5 mg/mL;大黄、连翘、乌梅、牡丹皮等4种的MBC在125 mg/mL或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嗜水气单胞菌 抑菌试验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5
5
作者 肖贺 王伟利 +4 位作者 姜兰 鞠晶 罗理 邓玉婷 谭爱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 m (磺胺嘧啶)∶m(...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 m (磺胺嘧啶)∶m(甲氧苄啶)=5∶1]按120 mg/kg的剂量单次饲喂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6、8、10、24、48、72 h采集血液样品,使用HPLC方法检测罗非鱼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研究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18、23、28和33℃时,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41、19.60、22.48和30.78μg/mL,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2、2.06、2.44和2.70μg/mL,2个药物的峰质量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 t1/2 ke )分别为18.22、17.89、16.90和12.99 h,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t1/2 ke分别为16.39、7.08、5.99和4.04 h,药物的消除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温度下药物在罗非鱼血液中的药动学均为1级动力学过程.给药后10 h内血浆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比例分别为9.57∶1~11.01∶1、6.30∶1~9.36∶1、5.40∶1~10.39∶1和4.20∶1~20.64∶1,均维持在1∶1~40∶1的理想抑菌配比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物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及消除影响显著,可提高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与消除速率,但对复方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比值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血药浓度 复方磺胺嘧啶 药代动力学 罗非鱼
下载PDF
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喹诺酮类耐药与PMQR基因、QRDR突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谭爱萍 邓玉婷 +2 位作者 姜兰 赵飞 张瑞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为了解PMQR基因、QRDR突变与气单胞菌喹诺酮类耐药相关性,以116株水产源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检测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并分析QRDR靶基因gyrA、parC突变情况,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萘啶酸(NAL)、环... 为了解PMQR基因、QRDR突变与气单胞菌喹诺酮类耐药相关性,以116株水产源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检测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并分析QRDR靶基因gyrA、parC突变情况,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萘啶酸(NAL)、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116株气单胞菌中,有18株(15.52%)菌株携带PMQR基因,其中8株(6.90%)携带qnrS2基因,9株(7.76%)携带aac(6′)-Ib-cr基因,1株同时携带qnrS2、aac(6′)-Ib-cr基因,未检测到qnrA,qnrB和qepA基因;56株(48.28%)菌株发生QRDR靶位点突变,主要突变方式为GyrA:Ser^(83)Ile和GyrA:Ser^(83)Ile+ParC:Ser^(87)Ile;对NAL、CIP及ENR耐药率分别为47.41%、12.07%及11.21%;7株仅携带qnrS2基因菌株未发生QRDR突变,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略下降,NAL、CIP及ENR的MIC值分别小于4.00、0.50和1.00mg/L;10株携带aac(6′)-Ib-cr基因的菌株均发生QRDR突变并对NAL表现耐药,MIC值均>128.00mg/L,其中8株对CIP和ENR表现耐药,MIC值均≥4.00mg/L;发生gyrA单突变或gyrA和parC双突变菌株均对NAL表现耐药,MIC值均≥64.00mg/L,CIP和ENR的MIC值有的<4.00mg/L,有的≥4.00mg/L。综上,QRDR靶基因突变可影响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对萘啶酸的药物敏感性,而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可能与PMQR和QRDR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 PMQR基因 QRDR突变 喹诺酮类 耐药
原文传递
草鱼疫苗接种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米彦飞 李宁求 +3 位作者 付小哲 巩华 石存斌 吴淑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16-119,共4页
为分析草鱼疫苗接种的经济效益,依据选择成本原则,构建了草鱼疫苗接种成本-效益分析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华北某地草鱼免疫后的成本效益,结果显示,当地草鱼疫苗接种效益成本比为7∶1,使用疫苗后每公顷养殖水面增加净收入14500元,... 为分析草鱼疫苗接种的经济效益,依据选择成本原则,构建了草鱼疫苗接种成本-效益分析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华北某地草鱼免疫后的成本效益,结果显示,当地草鱼疫苗接种效益成本比为7∶1,使用疫苗后每公顷养殖水面增加净收入14500元,表明草鱼接种疫苗后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疫苗净效益随着疫病压力(未免疫鱼死亡率)增大、疫苗品质(免疫保护率)变好而升高,盈亏平衡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免疫鱼死亡率1.8%,或者疫苗免疫保护率15.3%是草鱼疫苗接种的盈亏平衡点。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疫病压力的升高,疫苗免疫保护率对净效益的影响高于免疫成本。该模型可用于草鱼疫苗接种成本效益分析,为政府、企业、养殖户等选择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疫苗 经济学 成本-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