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鱼类多样性与生物完整性的海南岛南渡江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余梵冬 顾党恩 +8 位作者 佟延南 李芳远 申志新 朱海 潘贤辉 周康奇 马光明 王德强 胡隐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17-2726,共10页
根据2016—2017年南渡江鱼类资源调查数据,通过分析渔获生物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Pielou均匀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评估了南渡江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构建了两套评价体系,分别评价... 根据2016—2017年南渡江鱼类资源调查数据,通过分析渔获生物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Pielou均匀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评估了南渡江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构建了两套评价体系,分别评价了南渡江的局部健康状况及其与历史的差异。鱼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存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鳙(Aristichthys nobilis)、海南似鱎(Toxabramis houdemeri)、(Hemiculter leucisulus)等16种优势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显示,以南渡江源头及河口采样点的数值较高,中部采样点数值较低;Pielou均匀性指数则表现为南渡江中部采样点数值高,两端采样点的低。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结果表明:南渡江保存了历史的大部分鱼类,各项百分比指标与历史的变化幅度在0.2%~10.5%,而种类指标变化范围在0~4种;从南渡江局部江段来看,中游江段评价得分仅为19分,远低于其他江段的36~46分。研究表明:南渡江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完整性保存完好,河流健康状况好;在河流内部,源头和河口生物多样性高且完整性好,而河流中游健康状况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渡江 相对重要性指数 鱼类多样性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
原文传递
不同生活史时期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酸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靳书瑞 罗渡 +2 位作者 张海涛 牟希东 胡隐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6-1432,共7页
为探究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酸性环境胁迫的响应差异,本文研究了壳高为5、10、15、20、25、30、40、50、60 mm的福寿螺在酸性环境下的生存行为和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当pH≥4.0时,福寿螺在7 d内的活动、产卵... 为探究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酸性环境胁迫的响应差异,本文研究了壳高为5、10、15、20、25、30、40、50、60 mm的福寿螺在酸性环境下的生存行为和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当pH≥4.0时,福寿螺在7 d内的活动、产卵行为正常,其对酸性刺激的反应随酸度的增加而越发剧烈; pH=2.0条件下的半致死时间(LT50)小于pH=3.0条件下的LT_(50);壳高40 mm组福寿螺的LT50(22.95 h)最大,壳高60 mm组福寿螺的LT50(13.55 h)最小;福寿螺的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壳高差异(P<0.001)和时间差异(P<0.001),壳高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01); pH=2.0条件下,24和30 h时,壳高40 mm组福寿螺的死亡率分别为46.67%±11.50%和53.33%±11.50%,均显著低于其他组; pH=3.0条件下,24 h时壳高60 mm组福寿螺的死亡率(86.67%±11.50%)最高,壳高5~50 mm不同大小的福寿螺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30 h时,壳高40 mm组福寿螺的死亡率(66.67%±11.50%)低于其他组,而壳高5、10、20和60 mm组的福寿螺死亡率均达100%,显著高于40 mm组的福寿螺;福寿螺的耐酸性随发育期不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阐明不同发育期福寿螺对逆境胁迫的差异响应,有助于从生活史上解释其生态适应性机制和入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生物入侵 生活史 致死率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