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鱼类和采样时间的养殖池塘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淼 黄秋标 +4 位作者 李庆勇 朱德兴 王瑞宁 衣萌萌 卢迈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微生物群落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在不同季节采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池塘水样,分析硝酸盐氮(NO3-N)... 微生物群落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在不同季节采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池塘水样,分析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水体中微生物对各类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月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和菌群结构不同于其他采样时间,养殖鱼类种类对池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不同采样时间的池塘理化指标差异显著,同一采样时间不同养殖鱼类池塘的理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1月尼罗罗非鱼池塘中的NH4-N含量高于其他月份,且显著高于4月和7月(P<0.05);1月TP含量显著高于4月、7月和10月(P<0.05)。1月斑点叉尾鮰池塘的TP和NO3-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月份(P<0.05)。Biolog-Eco微平板技术检测到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池塘中的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利用能力较强,对酚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弱,4月斑点叉尾鮰池塘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高于尼罗罗非鱼池塘。高通量测序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池塘的绝对优势菌门。hgcI clade、CL500-29 marine group和C39等是参与池塘水体氮磷循环的主要菌属。研究结果可为了解淡水养殖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变化规律、更有针对性地构建养殖池塘尾水的生态化处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斑点叉尾鮰 养殖池塘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华南鲤昼夜摄食节律与agrp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赵淑皓 朱华平 +6 位作者 马冬梅 耿国华 钟再选 樊佳佳 田园园 刘贤德 韩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鱼类的摄食节律表现出种间甚至种内差异。为阐明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的昼夜摄食节律,为其室内标准化养殖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在自然光照下华南鲤的昼夜摄食节律以及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 鱼类的摄食节律表现出种间甚至种内差异。为阐明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的昼夜摄食节律,为其室内标准化养殖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在自然光照下华南鲤的昼夜摄食节律以及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基因表达水平与摄食昼夜节律的关系。采用分段连续投喂的方法对春分和秋分时节广州地区华南鲤的昼夜摄食量进行测定,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agrp基因在华南鲤脑、前肠、中肠和后肠中的昼夜表达节律特点。结果显示,春分和秋分时节华南鲤摄食量有相似的昼夜节律。春分时华南鲤的摄食量在8:00最低,分别在12:00和24:00出现摄食高峰;秋分时华南鲤的摄食量也在8:00最低,分别在12:00和20:00出现摄食高峰。qRT-PCR结果表明,agrp1和agrp2基因的表达量都具有昼夜节律。agrp1和agrp2在脑中的表达量分别在8:00和20:00最高,24:00和4:00最低。agrp1基因在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表达量分别在16:00、20:00和24:00最高,8:00最低;agrp2基因在前、中、后肠的表达量分别在16:00、24:00、24:00最高,在12:00、4:00、20:00最低。综上,华南鲤摄食量最低时agrp1基因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以促进后续摄食行为,在2次摄食高峰之间(12:00—20:00)agrp1基因在前、中、后肠的表达量依次出现最高点,其变化趋势与食物在肠道中的运动过程一致,推测agrp1基因可能参与了华南鲤摄食昼夜节律的调控;而agrp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摄食节律无相关的变化趋势,推测agrp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了功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鲤 刺鼠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昼夜节律
下载PDF
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凯 李志斐 +5 位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田晶晶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9,共7页
为摸清生态基养殖池塘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放置生态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实验方法,研究了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期间,生态基可显著降低池塘水体中氨氮、... 为摸清生态基养殖池塘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放置生态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实验方法,研究了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期间,生态基可显著降低池塘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总氮及总磷含量(P<0.05),但对亚硝态氮、磷酸盐、底泥总氮和总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投入是系统能量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入能的53.26%和55.02%,其次为浮游生物生产,两组分别为45.92%和44.22%;浮游生物呼吸是能量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出能的60.01%和56.68%,其次为养殖生物收获,两组分别为28.78%和31.99%;生态基实验组生物净产出能、光合能转化效率、饲料能转化效率及总能量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和单位净产量耗总能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大口黑鲈池塘放置生态基能改善池塘环境,有效提高系统产出量及能量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 大口黑鲈 能量收支 池塘养殖系统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草鱼推水养殖系统食物网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凯 谢骏 +6 位作者 余德光 王广军 龚望宝 李志斐 郁二蒙 田晶晶 夏耘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9,共9页
推水养殖系统是集循环养殖、高效集污、生物净化及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但该系统营养物质归趋尚未明晰,造成饵料资源浪费和养殖调控失策。该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推水养殖系统为实验组,以普通池塘养殖系统... 推水养殖系统是集循环养殖、高效集污、生物净化及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但该系统营养物质归趋尚未明晰,造成饵料资源浪费和养殖调控失策。该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推水养殖系统为实验组,以普通池塘养殖系统为对照组,利用稳定同位素[碳(δ13C)、氮(δ15N)]技术研究两种养殖系统生物食物组成和系统食物网结构。结果表明,草鱼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3C介于(-25.76±0.23)‰^(-22.26±0.20)‰,普通池塘系统δ13C介于(-25.83±0.24)‰^(-22.38±0.15)‰;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5N介于(6.73±0.08)‰^(12.34±0.11)‰,普通池塘系统δ15N介于(6.73±0.08)‰^(12.14±0.11)‰。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系统中草鱼饲料和底泥碎屑是消费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草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大型浮游动物,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底泥碎屑,底泥碎屑的主要来源是草鱼饲料。推水养殖系统草鱼饲料对草鱼的食物组成贡献率高于普通池塘系统。因此,采用推水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生物对饲料的摄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推水养殖系统 食物网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硝酸盐浓度下香蕉杆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书伟 张凯 +7 位作者 李志斐 谢骏 王广军 李红燕 夏耘 郁二蒙 田晶晶 龚望宝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6,共14页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行优化,掌握其最大NO_(3)^(-)-N处理能力。本研究首次以香蕉杆为反硝化反应器的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和INC下反硝化系统对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硝化系统运行初期及末期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DNA V3和V4区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香蕉杆反应器的最佳HRT为20 h,对应NO_(3)^(-)-N去除率为(96.71±1.36)%,且无NO_(2)^(-)-N积累。在最佳HRT的基础上,反应器的出水硝酸盐浓度(ef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ENC)和硝酸盐去除速率(nitrate removal rate,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出水COD随INC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反应器在整个实验期间能完全去除NH_(4)^(+)-N。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经过长期运行后,反应器内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增至31.20%、6.67%、3.08%和4.26%,保证了反应器的高效运行。此外,在属水平上,反应器初期和末期的优势菌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农业废弃物作为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硝化 水力停留时间 进水硝酸盐浓度 硝酸盐去除率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两种养殖蛙类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学及微生物构成比较分析
6
作者 王志龙 夏耘 +5 位作者 谢骏 舒锐 王广军 郁二蒙 雷小婷 龚望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为分析泰国虎纹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和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的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微生物构成,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这两种养殖蛙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监测,结合肌肉质构和显微结构的分析对两者肌肉品质进行... 为分析泰国虎纹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和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的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微生物构成,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这两种养殖蛙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监测,结合肌肉质构和显微结构的分析对两者肌肉品质进行评价,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组织学切片技术对两者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泰国虎纹蛙和牛蛙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牛蛙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此外,牛蛙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均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肠道微生物分析显示,泰国虎纹蛙的Shannon、Ace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牛蛙(P<0.05);门水平上,牛蛙的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泰国虎纹蛙(P<0.05),而放线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后者(P<0.05);属水平上,泰国虎纹蛙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埃希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显著高于牛蛙(P<0.05),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丰度显著低于后者(P<0.05)。研究表明,泰国虎纹蛙和牛蛙肌肉品质存在差异,但营养价值均较高;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两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虎纹蛙 牛蛙 营养评价 质构特性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中华鳖5个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吴聪聪 姜群 +5 位作者 张晓君 李伟 纪利芹 刘晓莉 朱新平 陈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国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主要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品质,为中华鳖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及相关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东莞、高要、萧山、郓城和余姚5个群体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 【目的】分析和评价国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主要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品质,为中华鳖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及相关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东莞、高要、萧山、郓城和余姚5个群体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各群体之间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萧山群体的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水分质量分数最低,东莞群体的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粗蛋白质量分数最低,高要群体的粗灰分质量分数最高,粗脂肪质量分数最低,而郓城和余姚群体的常规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相对居中;(2)以鲜质量计,检出必需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8.65%(东莞)~10.21%(萧山),非必需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8.61%(东莞)~10.73%(萧山)。各群体的氨基酸评分为0.62~1.68,化学评分为0.42~1.29,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7.72~83.98,苯丙氨酸+酪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3)5个群体均检出10种脂肪酸。以鲜质量计,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348.41 mg/100 g(高要)~708.55 mg/100 g(东莞),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133.69 mg/100 g(高要)~212.58 mg/100 g(东莞),单不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86.02 mg/100 g(高要)~246.25 mg/100 g(东莞),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128.70 mg/100 g(高要)~249.73 mg/100 g(东莞)。【结论】中华鳖肌肉具有高蛋白(19.63%~21.42%)、低脂肪(0.37%~0.95%)的营养特点,可作为优质食物蛋白来源。不同养殖群体中华鳖的肌肉营养组成基本一致,但含量和营养价值存在差异,其中,萧山群体表现出较为突出的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特性,而东莞群体脂肪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较高,可能具有更好的风味和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养殖群体 肌肉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姜鹏 骆丽婷 +2 位作者 李胜杰 樊佳佳 马冬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基于传统的酸性酚—异硫氰酸胍—氯仿一步提取法,比较分析多种优化操作步骤,摸索出一种高质量提取体质量为80~150 g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总RNA的改良方法。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肝脏、脾脏、肠道等脏器组织,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RNA丰度低,... 基于传统的酸性酚—异硫氰酸胍—氯仿一步提取法,比较分析多种优化操作步骤,摸索出一种高质量提取体质量为80~150 g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总RNA的改良方法。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肝脏、脾脏、肠道等脏器组织,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RNA丰度低,且极易在样品前处理阶段出现顽固性降解问题。探索发现,将取样量增至约30 mg,可提升RNA产量以满足常规试验需求。针对降解难题,改良常规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流程,采用鲜样液氮速冻,冻样直接放入TRIzol试剂中裂解,并即刻进行长时间机械匀浆,时长约3 min等核心操作步骤,可显著降低脂肪组织样品RNA的降解。Agilent生物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改良方法提取的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RNA完整度高,关键RIN值为8.7~9.0。研究推测,长时间机械匀浆所形成的持续剪切冲击力或许有助于TRIzol试剂中的异硫氰酸胍等成分突破油滴阻碍而有效抑制内源性RNA酶。本方法提取的草鱼脂肪组织总RNA质量可满足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脂肪组织 总RNA 提取方法
下载PDF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鉴定及其脱氮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云 龚望宝 +5 位作者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李志斐 张凯 田晶晶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5-903,共9页
2018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结合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Pseudomonas furu-kawaii,命名为ZS1。并进-一步研究了该... 2018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结合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Pseudomonas furu-kawaii,命名为ZS1。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的脱氮特性,同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究了不同碳源种类、温度、pH、CN和摇床转速对菌株ZS1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S1菌株在好氧条件下具有高效的脱氮效率。经过48h的培养,硝酸盐氮(NO3-N)的含量从48.93降低到1.27 mg/L,去除率为97.40%,去除速率达0.993 mg/(Lh);总氮(TN)的含量从5204降低到840 mg/L,去除率为83.86%,去除速率达0.909 mg/(L-h),呒亚硝酸盐氮(NO;-N)积累。以NO3-N为唯一氮源,菌株ZS1发挥最佳好氧反硝化性能的碳源为乙酸钠、柠檬酸钠和葡萄糖、温度为25-35℃、pH为7.0-10.0、CN为15--25、转速为100-200r/min。上述结果显示,菌株P.furukanwaiZS1具有良好的好氧反硝化性能,将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应用生物脱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及成为初步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细菌 脱氮性能 环境因子 池塘养殖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鳢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晟云 陈昆慈 +4 位作者 罗青 刘海洋 欧密 上官清 赵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3-700,共8页
为探究鳢肠道微生物与鳢健康养殖间的关系,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养殖环境中成年健康乌斑杂交鳢Channa argus♀×Channa maculata♂(体质量100~150 g)及野生斑鳢(体质量50~100 g)肠道内容物进行微生物测序及... 为探究鳢肠道微生物与鳢健康养殖间的关系,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养殖环境中成年健康乌斑杂交鳢Channa argus♀×Channa maculata♂(体质量100~150 g)及野生斑鳢(体质量50~100 g)肠道内容物进行微生物测序及信息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珠海斗门DM,佛山南海BRCT、BRSNC,佛山顺德杏坛XT,阳江YJ)鳢肠道内容物共31个样品间OTU数具有一定差别,总数达585,表明不同环境下鳢肠道内容物中优势菌群较为丰富;采集的样品中优势菌群主要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微杆菌Microbacterium、弧菌属Vibrio、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等,其中,梭菌属、红球菌属在所有样品中均存在,但不同环境所占的比例不同;热图分析显示,鳢肠道微生物群落中还包含变形杆菌属Prote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等其他菌属,但占比不高,说明菌群数量不多;PCA分析显示,人工养殖杂交鳢(DM、BRCT、BRSIVC、XT)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接近,但与野生鳢(YJ)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研究表明,相同环境下鳢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群落菌属有所相似,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鳢肠道微生物类群数量和优势菌群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肠道微生物 优势菌群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食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荦 李胜杰 +3 位作者 白俊杰 梁健辉 韩林强 梁旭方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6-850,共5页
将选育的大口黑鲈“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幼鱼各15000尾饲养在3个网箱中,初始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105±0.020)、(0.106±0.017)g和(0.102±0.012)g,进行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化。第1 d投喂自池塘中捕捞的枝... 将选育的大口黑鲈“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幼鱼各15000尾饲养在3个网箱中,初始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105±0.020)、(0.106±0.017)g和(0.102±0.012)g,进行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化。第1 d投喂自池塘中捕捞的枝角类和桡足类,第2 d和第3 d将浮游动物与粉末状配合饲料按质量比5∶1和1∶1搅拌均匀后投喂,第4 d将浮游动物、粉末状配合饲料及直径0.8 mm的颗粒状饲料按质量比1∶2∶1混匀后投喂,第5 d和第6 d投喂颗粒状饲料,饱食投喂。试验结果显示,驯食结束后,“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的体质量分别增长了83.82%、77.16%和61.30%,体长增长率分别为30.73%、31.03%和20.85%;选育群体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P<0.05)。“优鲈3号”和“优鲈1号”的驯食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92.67%,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74.0%)。“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的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8.6%、81.4%和64.2%,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优鲈3号”幼鱼的驯食性状优于“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选育群体 幼鱼 转食 驯化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鲇形目鱼类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海港 朱新平 +4 位作者 李伟 刘毅辉 赵建 叶朝阳 公月月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2-771,共10页
本文选择COI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对部分鲇形目鱼类(Siluriformes)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应用通用引物PCR扩增得到13种鲇形目鱼类的134条COI基因,并与Gen Bank中获得15种鲇形目鱼类的51条COI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鲇形目鱼类COΙ基... 本文选择COI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对部分鲇形目鱼类(Siluriformes)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应用通用引物PCR扩增得到13种鲇形目鱼类的134条COI基因,并与Gen Bank中获得15种鲇形目鱼类的51条COI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鲇形目鱼类COΙ基因存在碱基插入缺失现象较少,为越南隐鳍鲇(Pterocryptis cochinchinensis)、丝尾鳠(Hemibagrus wyckioide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3种共计5个位点;平均碱基含量A+T(55.5%)显著高于G+C(44.5%)。利用Kimura’s 2-parameter计算28个物种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95,23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Neighbour-Joining(NJ)树较Maximum Likelihood(ML)树更为适合鲇形目鱼类的遗传发育分析;COI基因在科及其以下水平的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分类方法所认同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达到82.9%以上;在目水平的一致性的可信度较低,仅为71%;半鲿属聚为单系类群,黄颡鱼属、属和拟鲿属三者聚为一支,黄颡鱼属与拟鲿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鲇形目 线粒体COΙ基因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鱼类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欣 高风英 卢迈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0-523,共14页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MHC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 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MHC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家系与群体选育作为选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全基因组选育等手段的提出推动了水产领域抗病育种研究的进步,而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鱼类MHC基因的高度多态性,使其在作为抗病育种分子标记候选基因方面备受关注。同时指出了抗病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鱼类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及群体选育 标记辅助选育 全基因组选择 MHC基因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修复白洋淀水陆交错带水体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岩 李志斐 +6 位作者 刘阳 谢骏 郭照良 贾丽娟 高书伟 李奕潮 王广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8,共10页
探究微生物制剂的修复效果和最佳投放浓度,为实际应用微生物制剂修复白洋淀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奠定基础。采集鲥餱淀水陆交错带表层(0~20 cm)黑泥作为实验底泥,加入鲥餱淀湖水,投入组PP微生物制剂(成品活菌数不低于7×10^(10)个/g)... 探究微生物制剂的修复效果和最佳投放浓度,为实际应用微生物制剂修复白洋淀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奠定基础。采集鲥餱淀水陆交错带表层(0~20 cm)黑泥作为实验底泥,加入鲥餱淀湖水,投入组PP微生物制剂(成品活菌数不低于7×10^(10)个/g)浓度分别为3.0、5.0、10.0、20.0 mg/L。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对上覆水COD_(Cr)、总磷和总氮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3.57%、83.33%和42.98%,对底泥全氮和有机碳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1.16%和19.53%;底泥中多酚氧化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提高;水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增加,蓝细菌门丰度下降明显,Candidatus Rhodoluna、Aquirestis和Hydrogenophaga(氢噬胞菌属)等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推荐微生物制剂投加浓度为3~5 mg/L(活菌个数不少于2.1×10^(8)~3.5×10^(8)个/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水体修复 白洋淀 水陆交错带
下载PDF
鳢性别控制育种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密 赵建 +4 位作者 罗青 刘海洋 黄容 汪亚平 陈昆慈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5,共15页
鳢(Channa)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鳢普遍存在显著的性别二态性,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料系数低,因此,全雄单性养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阐述了全雄乌斑杂交鳢性别控制育种过程:利用性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鳢(Channa)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鳢普遍存在显著的性别二态性,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料系数低,因此,全雄单性养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阐述了全雄乌斑杂交鳢性别控制育种过程:利用性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生殖内分泌调控技术创制超雄斑鳢新种质,开展母本乌鳢2代群体选育,然后超雄斑鳢与选育的母本乌鳢杂交获得集性控、选育和杂交技术一体的全雄乌斑杂交鳢——“雄鳢1号”。生产性能对比试验表明,“雄鳢1号”雄性率高、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饲料系数低、养殖适应范围广。鳢性别控制育种研究不仅促进了鳢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为其他鱼类性控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加速鱼类单性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控制育种 性逆转 “雄鳢1号”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鲤(Cyprinus carpio)对稻田水体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辉辉 张凯 +7 位作者 陈成勋 谢骏 李志斐 郁二蒙 刘龙飞 龚望宝 田晶晶 王广军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探究放养鲤(Cyprinus carpio)对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影响,对试验组(稻鲤)和对照组(单种稻)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8种,对照组鉴定出5门24种,试验组的浮游植物密度和... 为探究放养鲤(Cyprinus carpio)对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影响,对试验组(稻鲤)和对照组(单种稻)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8种,对照组鉴定出5门24种,试验组的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优势种11种,集中于绿藻门和硅藻门,对照组优势种13种,集中于蓝藻门和硅藻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lef指数分析表明,稻鲤模式浮游植物多样性低于单种稻模式;试验组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硝酸盐、总氮、C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稻田养鲤可改善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鱼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草型湖泊水生植物残体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岩 李志斐 +3 位作者 刘阳 王广军 谢骏 郭照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5期53-59,共7页
在草型湖泊中,水生高等植物受到湖体内高营养刺激而大量生长。虽然植物的大量生长在短时间内降低了湖体营养盐,提高了透明度,但当水生植物进入衰亡期,其残体在水力和生物的作用下腐解,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加剧湖水中的富营养化状... 在草型湖泊中,水生高等植物受到湖体内高营养刺激而大量生长。虽然植物的大量生长在短时间内降低了湖体营养盐,提高了透明度,但当水生植物进入衰亡期,其残体在水力和生物的作用下腐解,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加剧湖水中的富营养化状态。腐解后的植物残体会变成泥炭沉积于湖底,易使湖底升高,水位降低,加速湖泊的沼泽化进程。过多的水生植物残体极容易对水生态的平衡造成威胁,因此,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水生植物残体在湖泊中的分解机制与影响,探究底栖动物和微生物在植物残体降解中的应用,并提出建议与展望,为植物残体降解修复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型湖泊 植物残体腐解 富营养化 沼泽化 生物降解 底栖动物 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植物搭建人工湿地的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
18
作者 蒋俊贤 张凯 +4 位作者 王广军 郁二蒙 龚望宝 李志斐 谢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7,共10页
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及根际泌氧显著提高其对养殖尾水处理的性能。而不同植物种类和环境会影响根系分泌物释放情况,本实验通过搭建三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尾水,分别为无植物(NP)、风车草组(FCC)、鸢尾组(YW)。检... 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及根际泌氧显著提高其对养殖尾水处理的性能。而不同植物种类和环境会影响根系分泌物释放情况,本实验通过搭建三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尾水,分别为无植物(NP)、风车草组(FCC)、鸢尾组(YW)。检测其根系分泌情况并分析其与污染物去除率间的相关性。样品中检测到并且具有CAS号(CAS Registry Number)的化合物共有84种,其中鸢尾有82种,风车草有24种。鸢尾组检测出的柠檬酸的相对浓度为(62.3±9.65)μg/mL,为检测出的相对浓度最高的根系分泌物,且其与NO_(3)^(-)-N和TN的去除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种植植物组对NO_(2)^(-)-N的去除效果更稳定且显著高于NP组;种植植物组对NO_(3)^(-)-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NP组,YW组显著高于FCC组,其中L-苯丙氨酸、柠檬酸等根系分泌物与NO_(3)^(-)-N的去除率呈正相关;对NH_(4)^(+)-N和TN的去除率,种植植物组均显著高于NP组,其中FCC组对NH_(4)^(+)-N的去除率高于YW组,分泌物L-缬氨酸和胆碱与NH_(4)^(+)-N的去除率呈正相关。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较为全面地检测了风车草与鸢尾的根系分泌物组成情况,为应用根系分泌物强化人工湿地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人工湿地 水产养殖尾水
下载PDF
草鱼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测定与分析
19
作者 姜鹏 樊佳佳 +2 位作者 李胜杰 杜金星 雷彩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为精确且批量测定草鱼肠系膜脂肪(肠脂)沉积量,避免传统人工刮取称量方法耗时费力、量化粗糙等问题,实验利用脂溶性染料油红O可特异性着色脂肪的特性,探索开发出一种便捷定量草鱼肠脂含量的新方法。结果发现,麻醉解剖200尾平均体重约80 ... 为精确且批量测定草鱼肠系膜脂肪(肠脂)沉积量,避免传统人工刮取称量方法耗时费力、量化粗糙等问题,实验利用脂溶性染料油红O可特异性着色脂肪的特性,探索开发出一种便捷定量草鱼肠脂含量的新方法。结果发现,麻醉解剖200尾平均体重约80 g的草鱼,取出整个内脏团简单处理并塞入PIT个体识别标记后,样品集中进行多聚甲醛固定、无水乙醇脱水、油红O染液定染,可在维持样品组织完整的基础上,实现肠脂组织的特异性、均一化批量染色处理。各染色样品再分别通过无水乙醇溶剂完全萃取,萃取液吸光度测定,并依据绘制的标准曲线(y=0.0276x+0.0403,R^(2)=0.9997),即可精确获得个体肠脂沉积的相对含量,是以萃取出的油红O质量来表示。对比发现,样品肠脂组织染色-萃取量化结果与传统刮取称量数据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n=20,r=0.80)。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对于同塘养殖体重变异系数8.93%的草鱼群体(n=200),萃取测定的肠脂沉积量变异系数达到24.49%,预示该性状具有丰富变异特征及遗传改良潜力。相关与聚类分析显示,肠脂沉积量与内脏质量相关性最高(r=0.60),并且聚为一类,符合二者同属脏器关联指标的预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利用简单易测的形态指标只能解释肠脂沉积量的少量变异(R^(2)=0.20),表明基于表型性状的拟合回归方程进行间接预测的效果不佳,直接测定是该性状精准量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草鱼体脂性状改良提供了一种性状精确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系膜脂肪组织 油红O 沉积量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20
作者 王淼 莫洁琳 +6 位作者 韦领英 莫航 杨世宇 衣萌萌 范梓健 张紫玥 卢迈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研究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为科学推广稻田金边鲤-罗非鱼混养模式提供基础。2021年5-10月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不同密度混养对种养系统环境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其中试验组内进行罗非鱼和金边... 研究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为科学推广稻田金边鲤-罗非鱼混养模式提供基础。2021年5-10月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不同密度混养对种养系统环境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其中试验组内进行罗非鱼和金边鲤的混养,对照组为鲤单养组。结果表明,金边鲤的生长未受到罗非鱼混养的影响;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水体中的主要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蓝菌门(Cyanobacteria),主要功能为化能异养和有氧化能异养;底泥中的主要菌群为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其次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蓝菌门,主要功能类群为甲烷生成和化能异养。罗非鱼高密度混养组稻田底泥中的总氮和硝酸盐氮含量有所下降,水体中Polynucleobacter等水质良好的指示物种相对丰度增加,罗非鱼混养对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 罗非鱼 水体 底泥 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