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状况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文波 李继龙 +2 位作者 冯庚菲 李小恕 李慧琴 《中国渔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5-171,共7页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定背景,并从划定类型、数量、区域分布、保护面积、保护对象等方面分析了国家级水...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定背景,并从划定类型、数量、区域分布、保护面积、保护对象等方面分析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划定现状,指出了当前已划定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和研究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 保护区 现状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钱妤 王希挺 +2 位作者 陈欣然 张晓琴 孙存鑫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2期43-53,共11页
为了及时掌握国内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取中国知识链接数据库2012—2016年的分类号为S96的论文及其在2017年的被引数据,从学科发文量、高被... 为了及时掌握国内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取中国知识链接数据库2012—2016年的分类号为S96的论文及其在2017年的被引数据,从学科发文量、高被引、主题关联、学科高影响力期刊、高被引作者及机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6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共有14168位来自6358所机构的论文第一作者在996种期刊上发表了20789篇学术论文,有3427篇在2017年被引用,整体被引率为21.3%,总被引频次为5459次,篇均被引0.26次。2017年被引频次位居前10位的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0.1次,是全部38篇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的1.4倍。氨基酸、生长性能、脂肪酸等关键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是2017年学科的研究热点;以氨基酸、脂肪酸、肌肉、质构特性、营养价值等关键词为主要节点的多个概念相互关联,构成了学科内最为突出的研究主题簇。h指数位居前3位的期刊分别是《水产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和《水生生物学报》。高被引作者的5年学科发文数量1-11篇不等,同时,作者学科发文的期刊分布在1-8种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高被引作者的论文合作现象比较普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科研基础不断夯实,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为主体,以《水产学报》、《水生生物学报》及《中国水产科学》为载体的水产养殖技术学科发展将会得到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水产养殖技术 高被引 研究热点 发展动态
下载PDF
东黄海小黄鱼秋季索饵环境栖息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红波 李继龙 +2 位作者 杨文波 李东颖 王继隆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8-351,共4页
通过获取的Modis和SeaWiFS遥感数据,包括2001、2002、2004、2005年东黄海秋季海表水温和叶绿素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环境数据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得出小黄鱼最佳栖息地指数(HSI)... 通过获取的Modis和SeaWiFS遥感数据,包括2001、2002、2004、2005年东黄海秋季海表水温和叶绿素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环境数据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得出小黄鱼最佳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小黄鱼不同年份秋季HSI的分布,得出32°N^33°N、122°30′~123°30′E海域范围内小黄鱼的HSI值较高(HSI>0.5),比较适合小黄鱼索饵栖息,而在30°N以南、125°E以东海域HSI指数值较低(HSI<0.5),不太适合其索饵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东黄海 索饵洄游 栖息地指数
下载PDF
绥芬河大麻哈鱼个体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继隆 刘伟 +2 位作者 王维坤 李培伦 杨文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69,共8页
研究以2012至2017年在绥芬河东宁段采集的447尾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为材料,对其年龄与生长及繁殖特性等个体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绥芬河大麻哈鱼种群由1+—5+龄5个年龄组构成,其中雌性个体以3+龄为主,雄... 研究以2012至2017年在绥芬河东宁段采集的447尾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为材料,对其年龄与生长及繁殖特性等个体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绥芬河大麻哈鱼种群由1+—5+龄5个年龄组构成,其中雌性个体以3+龄为主,雄性个体以2+龄为主。大麻哈鱼雌、雄个体的体长-体重关系分别为:W=0.0082×L3.0604;W=0.0076×L3.0746,均属匀速生长类型;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得到3+龄大麻哈鱼雌、雄个体的叉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t,F=141.64×e^-0.11·(t+1.55);Lt,M=119.51×e^-0.13·(t+1.45)。利用逻辑斯蒂方程估算大麻哈鱼雌、雄个体初次性成熟叉长(L50)分别为51.53和42.15 cm。ARSS分析显示雌、雄个体的L50差异显著;大麻哈鱼的绝对繁殖力(F)、相对叉长繁殖力(FL)和相对体重繁殖力(FW)分别为3412粒、52.42粒/cm和1.17粒/g;F与叉长、体重、性腺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SI与叉长、体重、F成显著负相关关系;F与叉长、体重的幂函数关系方程式分别为:F=0.0311×L^2.7745(R2=0.638)和F=1.946×W^0.9374(R2=0.704)。本研究为绥芬河大麻哈鱼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芬河 大麻哈鱼 个体生物学 体长-体重 叉长 繁殖力
下载PDF
环境DNA在湖泊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邢迎春 高婉茹 +1 位作者 白洁 赵亚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可用于监测湖泊生物多样性,该技术对湖泊生态环境破坏性小,对于开展湖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湖泊流速较为缓慢,相对于河流更容易富集DNA,更适合于应用eDNA方法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文章对eDNA在湖泊...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可用于监测湖泊生物多样性,该技术对湖泊生态环境破坏性小,对于开展湖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湖泊流速较为缓慢,相对于河流更容易富集DNA,更适合于应用eDNA方法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文章对eDNA在湖泊生物多样性上的应用进行了回顾,综述了其实验设计,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eDNA方法具有研究对象广,从细菌、真核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样品类型为水和沉积物,可针对单一物种或对多个物种进行同时检测等特点。eDNA实验技术包括样品采集和保存、DNA提取和检测。eDNA应用在湖泊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仍面临着最佳实验方案不确定、污染、抑制反应、误差和错误及DNA分类数据库不完善等问题,在未来还需要通过改进相关实验技术和发展DNA数据平台去解决相应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湖泊生物多样性 实验设计 挑战与前景
下载PDF
台州海岛资源分布格局及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楼东 沈公铭 《中国渔业经济》 2012年第3期152-158,共7页
台州市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共有687个,居浙江省第二位,仅次于舟山市。台州海岛的深水岸线资源宝贵,是海洋交通运输的重要基地;台州海岛周边海域拥有著名的渔场,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以及贝类苗种基地;台州海岛旅游资源丰富... 台州市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共有687个,居浙江省第二位,仅次于舟山市。台州海岛的深水岸线资源宝贵,是海洋交通运输的重要基地;台州海岛周边海域拥有著名的渔场,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以及贝类苗种基地;台州海岛旅游资源丰富,与滨海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台州岛屿分散,面积普遍较小,应采取"重要岛屿建、据点开发、其余保护为主"的策略。台州重要岛屿的保护利用模式可划分为综合利用、港口物流、清洁能源、滨海旅游、现代渔业和海洋生态6种类型。台州无居民海岛岛群可划分为特殊保护、一般保护和适度利用3种类型。台州海岛开发要围绕海陆一体化来整体规划设计,同时要注重发挥岛群之间的互补性。根据台州市海岛资源的多元性,今后一段时期应该开发重点岛屿的岸线、旅游、渔业、能源、土地五大资源。对于部分适合开发的无居民岛屿,旅游休闲、港口开发、仓储、渔业生产、野生畜牧养殖等是不错的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 资源 分布格局 保护利用 台州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与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绪兴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1期61-67,共7页
本文分析了各类水产养殖污染的产生原因及途径,阐述了面源污染对水产业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与对策,旨在改善水产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面源污染 防治措施与对策
下载PDF
浙江省海岛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世表 王萍 沈公铭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第7期184-185,共2页
浙江省是我国海岛数量最多、海岛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对海岛的开发和保护,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调查,基于浙江省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浙江省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和发展用途,... 浙江省是我国海岛数量最多、海岛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对海岛的开发和保护,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调查,基于浙江省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浙江省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和发展用途,提出了分类型的开发利用模式以及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资源 开发保护 机制
下载PDF
膨腹海马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
9
作者 赵春暖 王晓梅 +7 位作者 于涛 单秀娟 任利群 郑言鑫 李波 李致远 王喜文 陈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1224,共9页
【目的】探究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不同生长阶段特殊表型性状及其相关性,筛选出影响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辅助膨腹海马形态学研究及其人工选育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人工繁育的10日龄和2月龄膨腹海马... 【目的】探究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不同生长阶段特殊表型性状及其相关性,筛选出影响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辅助膨腹海马形态学研究及其人工选育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人工繁育的10日龄和2月龄膨腹海马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分别测定下颌长(X1)、上颌长(X2)、吻长(X3)、眼径(X4)、眼后头长(X_(5))、头长(X_(6))、躯干长(X_(7))、尾长(X_(8))、背鳍长(X_(9))、体长(X_(10))及体质量(Y)等表型性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比较10日龄和2月龄膨腹海马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要发育方向,并以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究2月龄膨腹海马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除了10日龄膨腹海马的下颌长与背鳍长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外,2个时期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水平。不同生长阶段膨腹海马主成分聚焦的方向不同,10日龄到2月龄,膨腹海马初始体长增长较快,头吻部生长发育明显,后期则聚焦于躯干部的生长。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是头长和体长,其中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763),而头长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0.278);构建的回归方程(Y=-1.817+0.038X_(6)+0.029X_(10))可准确预测体质量的变化(F=127.556,P<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与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关联度较高的形态性状包括躯干长、尾长、头长和体长,对应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87、0.754、0.745和0.724。不同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略有差异,但与体质量关联度较高的形态性状中均含有体长。【结论】10日龄到2月龄膨腹海马的生长从头吻部转移到躯干生长。在以体质量为目标性状选育2月龄膨腹海马时,应以体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兼顾头长、躯干长和尾长的协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腹海马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金乌贼群体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单斌斌 宋娜 +5 位作者 刘淑德 涂忠 王晓梅 高天翔 韩志强 张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6,共7页
利用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4个地理群体(乳山、青岛、日照和舟山)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在4个群体117个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中,检测到27个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4个群体的单倍... 利用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4个地理群体(乳山、青岛、日照和舟山)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在4个群体117个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中,检测到27个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478~0.95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0.006,舟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远高于乳山、青岛和日照群体。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显示,舟山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0.186~0.292),而乳山、青岛和日照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小(-0.007~0.039)。本研究结果暗示,增殖放流活动可能对山东省近海的金乌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贼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增殖放流
下载PDF
环境DNA--洞穴生物研究中的新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洁 邢迎春 +1 位作者 高婉茹 赵亚辉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4-1020,共7页
中国洞穴数量多、分布广,洞穴生物资源丰富,传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效率不高,受特殊环境影响而覆盖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洞穴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环境DNA(eDNA)可通过从环境中提取洞穴生物的痕量DNA,利用PCR等技... 中国洞穴数量多、分布广,洞穴生物资源丰富,传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效率不高,受特殊环境影响而覆盖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洞穴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环境DNA(eDNA)可通过从环境中提取洞穴生物的痕量DNA,利用PCR等技术对其多样性组成、生物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将成为未来中国洞穴生物研究中使用的重要手段。文章对eDNA原理、在洞穴生物研究中的优势、目前取得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进行评述,同时进一步分析中国开展相关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eDNA在中国洞穴生物研究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生物学 DNA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岩溶 洞穴调查
下载PDF
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金明 马宁 +2 位作者 范丽丽 袁立来 张洪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0,共14页
近年来,由于海上吹填、疏浚、挖沟等用海活动日趋频繁,导致相关海域悬浮物浓度急增,悬浮物已成为海洋水域中较为普遍的污染物。悬浮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海洋生物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本文首先简述了悬浮物对海... 近年来,由于海上吹填、疏浚、挖沟等用海活动日趋频繁,导致相关海域悬浮物浓度急增,悬浮物已成为海洋水域中较为普遍的污染物。悬浮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海洋生物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本文首先简述了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影响的作用方式,然后重点综述了悬浮物对不同种类海洋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包括:底栖类、浮游生物、鱼类、虾蟹类;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的生态毒性大小。目前,有关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的研究多限于急性致死效应及应激效应。悬浮物的浓度、粒径大小和组成成分,以及海洋生物种类、年龄阶段等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悬浮物的生态毒性。在对比分析悬浮物对不同种类海洋生物致死浓度的基础上,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得出悬浮物对海洋生物毒性大小大致为:海洋甲壳类>鱼类>浮游藻类,海洋甲壳类对悬浮物最为敏感,因此海上施工作业应重视对海洋甲壳类的保护。此外,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的致死浓度在实际海水环境中几乎很难达到,反而相对低的浓度对海洋生物的生态效应却是长期的、慢性的,但其后果不容忽视。在评价海洋工程的生态影响时,需要重视评估悬浮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长期效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级别警戒浓度,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海洋生物 急性毒性 海上施工 生态毒性效应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渔业史研究现状分析
13
作者 陈欣然 钱妤 杨秀英 《水产科技情报》 2020年第2期106-111,120,共7页
为了解中国渔业史研究的现状,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来自69个机构的118位作者撰写的150篇渔业史研究论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上述论文主要分布于水产养殖、捕捞、资源生态与环境、渔文化等14个主题,... 为了解中国渔业史研究的现状,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来自69个机构的118位作者撰写的150篇渔业史研究论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上述论文主要分布于水产养殖、捕捞、资源生态与环境、渔文化等14个主题,合著率(16.7%)及基金支持率(7.53%)较低。发文量在20世纪80年代最高,90年代锐减,至2000年之后有所回升,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机构分布来看,上海师范大学发文量最高(12篇),其后依次为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场、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上海交通大学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从论文的地区分布来看,在渔业研究发达的省份如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广西,渔业史的研究力量相对较强。从期刊分布来看,渔业史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古今农业》这3本期刊上。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渔业史研究领域的学者有邢湘臣、余汉桂、李挺、施鼎钧、杨瑞堂、张震东等;2000年以后较为活跃的新一代渔业史研究者有李玉尚、尹玲玲、陈亮、夏方胜、蒋高中等,这些作者的特点是个人的研究内容较为集中,研究深度和研究方法也与前人大有不同。从发文来看,目前渔业史研究的热点有海洋生物种群历史研究、古代渔业文献和鱼类分类学史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中国渔业史 主题分布 机构分布 核心作者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继龙 唐援军 +2 位作者 郑嘉淦 贾静 李小恕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2004年6月11日和2005年5月25日发生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赤潮,利用EOS/MODIS遥感数据进行监测研究。采用海表温度19°C及叶绿素a浓度6mg/m3经验数据作为阈值,结合多波段差值比值法对MODIS遥感图像中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赤潮进行... 针对2004年6月11日和2005年5月25日发生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赤潮,利用EOS/MODIS遥感数据进行监测研究。采用海表温度19°C及叶绿素a浓度6mg/m3经验数据作为阈值,结合多波段差值比值法对MODIS遥感图像中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赤潮进行综合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赤潮是可行的,并建立了运用多波段差值比值法、海表温度及叶绿素a浓度的阈值综合判定法对赤潮灾害进行探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MODIS 海表温度 叶绿素A浓度
下载PDF
利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东海海域海表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郑嘉淦 李继龙 杨文波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介绍了MODIS传感器的特点以及MODIS数据反演海表温度(SST)的方法,并通过SeaDAS软件反演了2003年和2004年东海海域的海表温度,同时选取2003年2~10月间东海海域反演得到的20个SST值与同一时期的实测数据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MO... 介绍了MODIS传感器的特点以及MODIS数据反演海表温度(SST)的方法,并通过SeaDAS软件反演了2003年和2004年东海海域的海表温度,同时选取2003年2~10月间东海海域反演得到的20个SST值与同一时期的实测数据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MODIS反演东海海域海表温度(SST)的最大误差为0.5℃,平均误差为0.23℃,标准误差为0.29℃,平均相对误差为1.0%。文章还对2004年3月、6月、9月和12月MODIS反演的SST数据分别作124°E和29°30′N剖面分布分析,并选取2004年2~12月东海海域4个点进行海表温度月变化分析,结果与东海的实测海表温度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海表温度 东海 遥感数据 反演法
下载PDF
利用MODIS和RADARSAT数据对浒苔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国伟 李继龙 +3 位作者 杨文波 李小恕 李慧琴 王继隆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共8页
浒苔是一种大型的浮游性海藻,它的爆发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利用EOS/MODIS和RADARSAT遥感数据探测2008-2009年发生在黄海及邻近海域(119°E^122°E,34°N^36°30′N之间)的浒苔灾害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利... 浒苔是一种大型的浮游性海藻,它的爆发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利用EOS/MODIS和RADARSAT遥感数据探测2008-2009年发生在黄海及邻近海域(119°E^122°E,34°N^36°30′N之间)的浒苔灾害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利用MODIS传感器的1、2波段计算了相应海域的NDVI。在云层较厚的情况下结合RADARSAT图像来辅助判定大型浮游藻类的信息。并计算了长时间序列NDVI,利用阀值分割法计算了浒苔爆发的面积信息,利用ARCVIEW工具对长时间序列的浒苔分布的矢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了浒苔的漂浮路线,起源。初步研究了MODIS监测浒苔的可行性,讨论了浒苔的爆发可能对渔业资源造成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RADARSAT 浒苔 NDVI
下载PDF
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东海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年际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沙慧敏 李小恕 +1 位作者 杨文波 李继龙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利用MODIS获取的2002年7月—2007年12月卫星数据反演中国东海海域的海表温度(SST)和叶绿素a浓度信息,对东海海域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海域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年... 利用MODIS获取的2002年7月—2007年12月卫星数据反演中国东海海域的海表温度(SST)和叶绿素a浓度信息,对东海海域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海域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年际间,不同海区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均呈周期性变化趋势。在空间上,SST呈现出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南北温差大;叶绿素a浓度则呈现出由近岸向外海递减的分布趋势。东海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与SST、河口径流、季节等因素有关。作者从宏观上分析了东海长时间序列的SST和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特征,可为东海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MODIS 海表温度 叶绿素A
下载PDF
人工繁殖真鲷苗种标志放流理论基础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彬 李继龙 +3 位作者 杨文波 王晓梅 黄瑛 沈公铭 《中国渔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110,共17页
真鲷为我国重要的近海经济鱼类,近年来大规模人工放流增殖真鲷活动成为近海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业经济产值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亟需有效研究放流后真鲷的移动、生长、回捕率、资源量及死亡率等问题,以及大规模人工放流苗种对于天然... 真鲷为我国重要的近海经济鱼类,近年来大规模人工放流增殖真鲷活动成为近海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业经济产值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亟需有效研究放流后真鲷的移动、生长、回捕率、资源量及死亡率等问题,以及大规模人工放流苗种对于天然群体和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人工放流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进行综述,综合比较了各种标志方法,建立了真鲷标志放流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开展真鲷放流增殖效果评价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真鲷 增殖放流 标志回捕
下载PDF
MODIS卫星遥感监测太湖蓝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沙慧敏 李小恕 +1 位作者 杨文波 李继龙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6,共8页
依据2007年1~6月MODIS卫星遥感影像反演得到的太湖MODIS卫星表层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以及真彩色(1,4,3波段)合成图像,监测分析了太湖蓝藻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显示,1~6月,太湖表层水温和叶绿素浓度... 依据2007年1~6月MODIS卫星遥感影像反演得到的太湖MODIS卫星表层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以及真彩色(1,4,3波段)合成图像,监测分析了太湖蓝藻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显示,1~6月,太湖表层水温和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可以很好的显现藻类的迁移与堆积状况,其分布及变化趋势与实测的太湖蓝藻爆发的强度、地点、分布范围基本一致。MODIS真彩色合成图像直观地反映了湖中藻类的宏观信息,其趋势与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极其一致。结果表明,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太湖蓝藻水华的分布状况是可行的,MODIS可用于监测内陆湖泊藻类水华的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蓝藻水华 表层水温 叶绿素A浓度
下载PDF
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静 樊恩源 +2 位作者 黄瑛 贾丽娟 Michael Fabinyi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0-252,共3页
澳大利亚水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完善的产业管理体系。以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为主题,在系统地介绍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的特点。并... 澳大利亚水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完善的产业管理体系。以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为主题,在系统地介绍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水产养殖产地管理现状,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地环境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水产养殖功能区规划,建立环境监测和生态安全评价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和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等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保障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水产养殖 产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