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限量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付文 刘志鸿 荣小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年第4期38-47,共10页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在水产品领域中广泛应用,但其对水产动物的药物残留危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及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限量及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其...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在水产品领域中广泛应用,但其对水产动物的药物残留危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及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限量及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其中HPLC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度、灵敏度及准确度;HPLC-MS/MS方法分析线性范围较广、特异性强及能准确地对微量兽药多种残留组分同时分析;毛细管电泳法具有进样量小、分离度高及分析成本低的特点。本文旨在为开展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研究及为水产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残的检测标准方法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喹诺酮类药物 残留 检测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牙鲆网箱综合养殖模型碳、氮收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房景辉 张继红 +4 位作者 吴文广 毛玉泽 高亚平 蒋增杰 方建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0-397,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相同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鱼苗网箱养殖密度(密度5尾/箱,鱼苗体质量约21 g),分别与不同数量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lbuhitensis,0 g,50 g,70 g,90 g)混合养殖,4个实验组分别记作C、S1、S2和S3,...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相同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鱼苗网箱养殖密度(密度5尾/箱,鱼苗体质量约21 g),分别与不同数量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lbuhitensis,0 g,50 g,70 g,90 g)混合养殖,4个实验组分别记作C、S1、S2和S3,网箱规格为Ф60 cm&#215;30 cm。各实验组设3个平行组,实验进行40 d。牙鲆和沙蚕在称重前均饥饿24 h,同时取5尾牙鲆和20 g沙蚕作为实验初始样品。实验期间,每天07:30和18:00分2次投喂配合饲料,根据对照组饵料剩余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每个实验单元的投饵量基本一致,此过程中不处理残饵和粪便。实验单元采用微流水,流量为250~500 L/d。实验期间,24 h持续微量充气。至实验结束时,全部生物饥饿24 h。将其全部取出,擦干体表水分,称重后置于70℃干燥箱中烘干至衡重,研磨、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C)的底质积累碳、氮量最高,各实验组水体净输出的氮和有机碳量以及呼吸碳量分别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是碳、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在输出各项中,各个实验组水体净输出氮占输出氮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而系统净排放氮以对照组所占比例最高,但与S1和S2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底质积累氮所占输出氮比例显著高于S2和S3组(P〈0.05)。对照组底质积累碳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对照组和 S1组的水体净输出有机碳比例显著高于 S3组(P〈0.05),而 S3组碳净排放占碳输出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S1组(P〈0.05)。碳、氮产投比均以对照组最低。在本研究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在综合养殖模型中可利用牙鲆网箱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减少底质碳、氮积累,提高产投比,综合养殖模型既可以降低碳、氮排放,又可以增加产品产出。结论认为,网箱养殖牙鲆搭配双齿围沙蚕的综合养殖模型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双齿围沙蚕可以作为牙鲆网箱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便的一道有效处理屏障,此模型在港湾和围堰鱼类网箱养殖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牙鲆 双齿围沙蚕 碳氮收支 环境修复 综合养殖模型
下载PDF
鳌山湾增殖放流中国明对虾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忠义 金显仕 +3 位作者 吴强 栾青杉 陈瑞盛 王俊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0-416,共7页
为优选青岛市沿海中国明对虾的港湾增殖放流点,本实验于2010年6月至9月采用拖网调查,对鳌山湾渔业资源生物背景、放流中国明对虾的资源量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5个航次拖网调查的渔获物组成中与中国明对虾食性类似的口虾... 为优选青岛市沿海中国明对虾的港湾增殖放流点,本实验于2010年6月至9月采用拖网调查,对鳌山湾渔业资源生物背景、放流中国明对虾的资源量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5个航次拖网调查的渔获物组成中与中国明对虾食性类似的口虾蛄捕获量最大,占总捕获量的46.66%,中国明对虾的天敌虎鱼和鲬的捕获量很少,占总捕获量的1.28%。浮游植物生物水平评价等级为Ⅴ级;(2)中国明对虾的资源调查回捕率约为0.10%,偏低,港口码头走访调查回捕率为1.20%,属正常值,但相对偏低;(3)中国明对虾生长速度较快,具有雌雄差异,最大体质量日增长量分别为0.88和0.47 g。生长初期雄虾生长较快,但后期雌虾生长速度更快,且能达到更大的规格,其渐近体质量与体长雌虾为:L∞=200.83 mm、W∞=104.05 g;雄虾为:L∞=172.64 mm、W∞=38.81 g。开捕时雌雄中国明对虾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43.25和34.20 g左右,已达到捕捞规格。鳌山湾渔业资源种类组成、浮游植物生物水平等级、放流中国明对虾的资源量、生长特性等重要数据证实鳌山湾适合中国明对虾的放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增殖放流 资源量 生长特性 鳌山湾
下载PDF
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俊平 段亚飞 +4 位作者 葛倩倩 李健 聂国兴 孔祥会 常志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150,共5页
为探讨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水温14~17℃条件下,以20 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和口服氟甲喹,分别于给药后15、30 min和1、2、4、6、8、12、16、24、36、48、72、96 h采血及各组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各组织中的... 为探讨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水温14~17℃条件下,以20 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和口服氟甲喹,分别于给药后15、30 min和1、2、4、6、8、12、16、24、36、48、72、96 h采血及各组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各组织中的氟甲喹含量,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中统计矩方法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静注给药后,血浆中氟甲喹的表观分布容积为5.46L/kg,消除半衰期为56.93 h,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20.32 h·mg/L、100%;口服给药后,血浆中氟甲喹的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85 h·mg/L和43.51%,达峰时间为16 h,表观分布容积为4.21 L/kg,消除半衰期为14.12 h。结果表明,静注和口服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组织分布均较广,但静注消除慢,口服吸收差、消除快。口服给药后,血浆中氟甲喹浓度在24 h内高于对常见病菌的抑菌浓度,因此,每天以20 mg/kg的剂量给药1次,可对常见细菌疾病起到较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氟甲喹 药代动力学 给药方案
下载PDF
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网囊的网目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尤宗博 赵宪勇 +4 位作者 李显森 孙珊 朱建成 逄志伟 樊钢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6-442,共7页
为研究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网囊的网目选择性,2015年10月在黄海南部进行了网囊网目为40、54、60mm和70mm的套网拖网试验,采用Logistic选择模型和体周估算法对网囊网目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渔获主要为蓝点马鲛、... 为研究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网囊的网目选择性,2015年10月在黄海南部进行了网囊网目为40、54、60mm和70mm的套网拖网试验,采用Logistic选择模型和体周估算法对网囊网目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渔获主要为蓝点马鲛、银鲳、带鱼、小黄鱼和鳀鱼;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逃逸率明显增加;极大似然法估算的模型参数,用AIC值检验拟合良好;估算出以变水层拖网捕捞达到可捕标准的部分经济鱼类相应的网囊网目尺寸,分别为小黄鱼71.0 mm、银鲳103.6mm、带鱼92.3mm、蓝圆鲹63.8mm。在黄海目前的渔业资源现状下,为保护小黄鱼、带鱼和鲐鲹等中小型经济鱼类的渔业资源,建议将双船变水层拖网的最小网囊网目尺寸定为6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逃逸率 最小网目 变水层拖网 极大似然法
下载PDF
双锯鱼属(Amphiprion)四种鱼种比较胚胎学研究和进化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薇 孙志宾 +3 位作者 马爱军 夏丹丹 王婷 于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1-681,共11页
在严格控制水温和盐度条件下,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野生鱼、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野生鱼、海葵双锯鱼(A.percula)选育种和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选育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所有双锯鱼几乎均稳定在一个... 在严格控制水温和盐度条件下,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野生鱼、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野生鱼、海葵双锯鱼(A.percula)选育种和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选育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所有双锯鱼几乎均稳定在一个月产卵两次,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不同种类双锯鱼产卵时间相差不大,产卵间隔规律性较强;但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海葵双锯鱼的选育种胚胎发育时间最长,眼斑双锯鱼的选育种最短。四种双锯鱼有着相同的胚胎发育学特征和孵化期,但胚胎发育时间不同,分别为244h、240h、260h、181h;其中卵裂期到神经胚期的发育时间差小于2h,翻转期至孵化期决定了胚胎发育时间。研究发现,不同双锯鱼胚胎发育时间可能与进化距离有关,且温度、光照周期以及卵质量与形态对其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影响。本研究的海葵双锯鱼选育种为纯人工选育的后代,在整个繁育过程中与野生种都有较大的差异。人工选育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时间最短,与野生眼斑双锯鱼差异明显。通过对不同双锯鱼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可以丰富其人工选育技术,确定双锯鱼之间以及双锯鱼与其他鱼类的亲缘关系,为观赏鱼进化学说的发展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锯鱼 胚胎发育 比较胚胎学 孵化期 亲缘关系 进化
下载PDF
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仁杰 李显森 +2 位作者 樊钢洲 赵宪勇 张国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下主要渔获的逃逸率与幼鱼的释放效果,并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权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渔获逃逸率逐渐增加,对幼鱼的释放效果显著,从生态保护方面考虑,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网囊网目尺寸可放大至80 mm以上;当网囊网目尺寸小于56 mm时,释放效果显著,当网目尺寸大于56 mm时,经济效益损失显著。研究表明,为了权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将56 mm作为制定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船有翼单囊拖网 幼鱼比例 逃逸率 释放效果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最小网目尺寸
下载PDF
渤海底拖网主要渔业生物类别时空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鑫 单秀娟 +3 位作者 李忠义 朱仁 陈云龙 金显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7,共9页
为研究目前渤海主要渔业生物的时空关系,文章依据2014年~2015年渤海双船底拖网4个季度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渤海三类主要渔获物(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的水平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距离及四季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三类生物的主要分布区水平... 为研究目前渤海主要渔业生物的时空关系,文章依据2014年~2015年渤海双船底拖网4个季度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渤海三类主要渔获物(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的水平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距离及四季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三类生物的主要分布区水平方向上存在空间分化现象,且随着三类生物集中分布区聚集程度的提高,空间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三类生物的水平空间分布距离在季节上表现出夏、秋季(平均欧氏距离,夏季为75.91;秋季为44.76)较远,冬、春季(冬季为8.55;春季为11.81)较近的特点。三类生物间,头足类与甲壳类的距离相对较近(平均欧氏距离,24.44),而头足类与鱼类(40.07)、鱼类与甲壳类(38.27)的距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 底层拖网 时空分布 渤海
下载PDF
中国对虾新品种“黄海2号”的培育 被引量:32
9
作者 孔杰 罗坤 +6 位作者 栾生 王清印 张庆文 张天时 孟宪红 王伟继 阮晓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54-1862,共9页
选取中国对虾"黄海1号"、"即抗98"2个养殖群体,朝鲜半岛南海群体、乳山湾群体、青岛沿岸群体及海州湾群体4个自然群体,采用不平衡巢式交配设计方案,于2005年建立了中国对虾育种的基础群体。设计并建立了中国对虾的... 选取中国对虾"黄海1号"、"即抗98"2个养殖群体,朝鲜半岛南海群体、乳山湾群体、青岛沿岸群体及海州湾群体4个自然群体,采用不平衡巢式交配设计方案,于2005年建立了中国对虾育种的基础群体。设计并建立了中国对虾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选育的目标性状为生长速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后的存活时间及养殖存活率。结果显示,养殖170 d收获体质量的遗传力为0.22,抗WSSV存活时间的遗传力为0.14,存活率的遗传力为0.03。采用BLUP法估算个体育种值,通过百分比加权的形式,分别赋予生长速度、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加权值为80%、15%和5%,并对性状育种值进行标准化,获得综合选择指数;按照每个家系及个体的综合选择指数大小进行家系间及家系内留种,并根据系谱信息,设计交配方案,将每代的近交系数控制在1%以内。选育4代后的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每代的遗传进展为生长速度,13.56%;抗病力,6.76%;存活率,5.05%。3个性状中,收获体质量的遗传力最高、加权最大,每代获得的遗传进展稳定在12%以上;抗WSSV存活时间与存活率遗传力较低,每代获得的遗传进展相对小且不稳定。实验培育的新品种"黄海2号"于2009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可在适合中国对虾的养殖区进行推广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多性状复合育种 生长速度 存活时间 抗白斑综合征病毒
下载PDF
三种叠放形式的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数值模拟与PIV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郑延璇 梁振林 +6 位作者 关长涛 宋协法 李娇 崔勇 李强 单晓鸾 徐雯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人工鱼礁单体按不同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组合投放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圆管型礁为目前黄渤海区增殖礁的重要礁体型式,为优化该礁体的投放数量与排列方式,选择了3种不同叠放个数(1个、3个和6个)的圆管礁,设定了5个流速梯度(4.5、9.0、13.5... 人工鱼礁单体按不同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组合投放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圆管型礁为目前黄渤海区增殖礁的重要礁体型式,为优化该礁体的投放数量与排列方式,选择了3种不同叠放个数(1个、3个和6个)的圆管礁,设定了5个流速梯度(4.5、9.0、13.5、18.0和22.5cm/s),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圆管型人工鱼礁的流场进行水槽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20%以下,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反映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当礁体叠放个数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高度和上升流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背涡流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当来流速度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面积、上升流高度和背涡流面积均随礁体叠放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数值模拟 PIV试验
下载PDF
三圆管型人工鱼礁布设间距的数值模拟及物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关长涛 李梦杰 +4 位作者 郑延璇 李娇 崔勇 李真真 王腾腾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7,共9页
本文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条件下,布设间距和摆放方式对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雷诺数能较好地反应人工鱼礁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分布情况,上升流的规模和... 本文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条件下,布设间距和摆放方式对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采用FLUENT软件模拟,雷诺数能较好地反应人工鱼礁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分布情况,上升流的规模和强度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加,背涡流随雷诺数变化的趋势不明显。三圆管型人工鱼礁横向组合方式下,2个单位礁布设间距等于礁体尺寸时,获得的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和强度最大;纵向组合方式下,2个单位礁布设间距为礁体尺寸的1.5~2.0倍时,获得的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和强度最大。在不同实验流速和波况下三圆管型人工鱼礁的抗滑移系数、抗翻滚系数均大于1。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应布设间距对礁体周围流场效应的影响,可为人工鱼礁的实际投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布设间距 数值模拟 物理稳定性
下载PDF
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对鼠尾藻叶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洲瑞 王飞久 +6 位作者 孙修涛 张立敬 刘福利 汪文俊 丁昌玲 李涛 刘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42-1853,共12页
为了揭示鼠尾藻叶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对鼠尾藻叶进行了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1)对鼠尾藻异形叶(阔叶、狭叶、气囊)的最大表观光合速率、饱和光强、光补偿点、初始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色素含量、比叶面积... 为了揭示鼠尾藻叶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对鼠尾藻叶进行了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初步研究:(1)对鼠尾藻异形叶(阔叶、狭叶、气囊)的最大表观光合速率、饱和光强、光补偿点、初始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色素含量、比叶面积和显微结构等进行了差异比较,初步探讨了鼠尾藻产生叶形变化的可能原因;(2)研究温度和盐度胁迫对鼠尾藻初生阔叶的表观光合速率(Pn)与暗呼吸速率(Rd)的影响,初步分析了鼠尾藻初生阔叶的抗逆生理,可为基于营养繁殖的鼠尾藻人工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24℃是鼠尾藻初生枝条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5℃或大于30℃的温度胁迫1 h对初生阔叶的Pn有显著影响,低温(10℃以下)或高温(大于30℃)胁迫1 h对Rd也有显著影响,但是恢复培养24 h后,低温胁迫组的Pn和Rd均可基本恢复正常;短期的高盐或低盐胁迫对初生阔叶的Pn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盐度0和盐度60组,但是处理9 h后恢复培养24 h,盐度0组的Pn可恢复正常,而盐度60组的不能恢复;在整个胁迫过程中,盐度40和盐度50组均表现出较高的Rd,盐度0和盐度60胁迫对Rd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个盐度处理组在处理9 h后恢复培养24 h,其Rd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异形叶 温度 盐度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鱼类福利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宝良 雷霁霖 +1 位作者 贾睿 刘滨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105,共6页
水产养殖密度是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生产管理要素,不合理的养殖密度易使鱼类长期处于应激胁迫之中,从而影响到鱼类福利水平,增大养殖管理风险。目前国际上对鱼类福利养殖的密度问题十分重视并广泛开展研究。本文将重点... 水产养殖密度是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生产管理要素,不合理的养殖密度易使鱼类长期处于应激胁迫之中,从而影响到鱼类福利水平,增大养殖管理风险。目前国际上对鱼类福利养殖的密度问题十分重视并广泛开展研究。本文将重点阐述鱼类表观现象,如生长状况、健康状态、应激反应和行为特征等指示因子,对养殖鱼类福利进行密度评估,以探讨最佳养殖密度和向生产者提供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技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鱼类福利 集约化养殖 生长 健康状态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南极磷虾渔业发展的工程科技需求 被引量:27
14
作者 赵宪勇 左涛 +1 位作者 冷凯良 唐启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
积极参与开发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是对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国际南极磷虾渔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了我国南极磷虾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工程科技建议。国际上南极磷虾渔业已发展成为由创新性捕捞技术支撑... 积极参与开发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是对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国际南极磷虾渔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了我国南极磷虾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工程科技建议。国际上南极磷虾渔业已发展成为由创新性捕捞技术支撑、高附加产品市场拉动、集捕捞和加工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积极发展南极磷虾渔业,可促进我国第二远洋渔业发展、培育海洋生物新兴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加强捕捞加工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开展渔场资源生态基础研究,促进极地渔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工程科技 极地渔业 新兴产业
下载PDF
乳山宫家岛以东牡蛎养殖水域秋季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蒋增杰 方建光 +4 位作者 王巍 李加琦 孟伟 谭林涛 侯仕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2-1598,共7页
为探讨规模化贝类养殖对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影响,选择山东乳山市宫家岛以东太平洋牡蛎养殖水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2011年10月大面调查获得的pH、总碱度(TA)、叶绿素a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DIC)体系各分量的浓... 为探讨规模化贝类养殖对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影响,选择山东乳山市宫家岛以东太平洋牡蛎养殖水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2011年10月大面调查获得的pH、总碱度(TA)、叶绿素a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DIC)体系各分量的浓度、组成比例及平面分布特征,估算了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定量了浮游植物的固碳贡献。结果表明,秋季乳山宫家岛以东牡蛎养殖水域表层海水DIC浓度范围1 953.20~2 130.74μmol/L,平均值(2 048.73±57.19)μmol/L;HCO3-是DIC的主要成分,占88.25%;表层海水pCO2范围为220.08~262.29μatm,平均值(246.46±23.00)μatm;该区域秋季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在-53.78~-21.93 mmol/(m2.d),平均值为-42.09 mmol/(m2.d),表现为强的CO2汇;该区域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变化范围为460.27~725.64 mg/(m2.d),平均为(593.27±91.98)mg/(m2.d),海—气界面较强烈的CO2交换通量主要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贡献;养殖区与对照区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太平洋牡蛎呼吸、钙化生理活动释放的CO2对海—气界面CO2的交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浮游植物 溶解无机碳体系 PCO2 交换通量
下载PDF
半滑舌鳎苗种体外挂牌标志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柳学周 徐永江 +3 位作者 陈学周 刘之亮 王妍妍 李春广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280,共8页
研制了4种不同规格的T型标志牌(T-A,T-B,T-C,T-D),对不同规格的半滑舌鳎苗种进行了标记试验,记录了标记后的脱牌率、成活率、行为特征和生长情况,筛选了适宜于半滑舌鳎苗种标志放流的T型标志牌。结果表明:T-A标志牌适宜于标记全长8cm以... 研制了4种不同规格的T型标志牌(T-A,T-B,T-C,T-D),对不同规格的半滑舌鳎苗种进行了标记试验,记录了标记后的脱牌率、成活率、行为特征和生长情况,筛选了适宜于半滑舌鳎苗种标志放流的T型标志牌。结果表明:T-A标志牌适宜于标记全长8cm以上的苗种,标记后的实验鱼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标志后暂养成活率92%~100%;T-B标志牌适宜标记全长16cm的苗种,标记后实验鱼成活率达到100%,脱牌率为0。T-C和T-D标志牌不适宜于标记全长16cm以下的半滑舌鳎苗种。2011年,利用本研究开发的T-A标志牌标记半滑舌鳎苗种,并在莱州开展大规模标志放流试验,标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T型标志牌 标志技术
下载PDF
中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宝良 雷霁霖 +1 位作者 黄滨 梁友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0,共6页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对我国沿海工厂化养殖产业营运情况调研结果;围绕我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循环水养殖产区分布、发展趋势、技术模式、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成本构成等关键问题,探讨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对产业发展机遇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类养殖 陆基工厂化 关键问题 现状及展望
下载PDF
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与人工繁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8
作者 梁俊平 李健 +2 位作者 刘萍 李吉涛 陈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7期109-116,共8页
为了开展脊尾白虾全人工规模化育苗,发展脊尾白虾规模化生态养殖。本综述就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育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实现脊尾白虾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育
下载PDF
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鲐鱼渔场的时空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显森 逄志伟 +2 位作者 朱建成 应一平 孙珊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7,共7页
根据2012年1—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34渔区3.11和1.32小区(北纬16°~22°,西经16°~19°)的鲐鱼渔业数据以及遥感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获量重心法、地统计插值、广义加性... 根据2012年1—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34渔区3.11和1.32小区(北纬16°~22°,西经16°~19°)的鲐鱼渔业数据以及遥感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获量重心法、地统计插值、广义加性模型等方法,对该海域中层拖网鲐鱼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月变化、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动、鲐鱼渔场中心与环境因子(叶绿素a含量与海表温度)的分布、鲐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与各影响因子(海表温度、叶绿素a含量、经度、纬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各月鲐鱼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基本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鲐鱼中心渔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基本呈现先往东南方向推移,且在4月份到达最东南端,然后往西北推移趋势;不同月份渔场中心叶绿素a含量为0~10mg/m3,且渔场中心叶绿素a含量为3~8mg/m3居多。不同月份渔场中心的海表温度为17.3~27.6℃,且渔场中心的海表温度为20~21℃居多。广义加性模型模型分析表明,鲐鱼渔场的最适海表温度为19~22℃,最适叶绿素a含量为4.481~7.388mg/m3,经度集中在西经16°30′附近,纬度集中在北纬18°30′位置附近。海洋环境与鲐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海表温度、叶绿素a含量和经度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上的回归均极显著(P<0.01)且显著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海表温度、经度和叶绿素a含量,而纬度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上的回归不显著(P>0.05)。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34渔区3.11和1.32小区鲐鱼渔场的时空变化与几内亚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等洋流不同月份的强弱变化关系密切。本研究得出的渔场最适海表温度和最适叶绿素a含量可以作为预报该海域潜在鲐鱼渔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加性模型模型 鲐鱼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34渔区 中心渔场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美洲鲥鱼卵巢发育规律和性类固醇激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洪磊 李兆新 +3 位作者 陈超 郭正龙 王蔚芳 雷霁霖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92,共7页
采用组织学、形态学及电化学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鱼雌性亲鱼卵巢发育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美洲鲥鱼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根据卵巢外部形状大小及色泽等的不同,可将美洲鲥鱼卵巢发育过程分为6... 采用组织学、形态学及电化学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鱼雌性亲鱼卵巢发育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美洲鲥鱼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根据卵巢外部形状大小及色泽等的不同,可将美洲鲥鱼卵巢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期;根据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卵黄物质的积累和滤泡细胞的变化,将卵子发生划分为6个时相;卵巢周期变化过程中,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变化不显著,性腺指数(GSI)与血浆中雌二醇(E2)水平表现出与性腺发育协同一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鱼 卵巢发育 卵子发生 组织学 形态学 性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