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眼钝挫伤后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海波 谢伯林 +1 位作者 朱丽 孔祥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GFAP的变化规律。方法:20只兔子40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挫伤组,以3J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于不同时段将动物麻醉致死,摘除眼球,制成病理切片用于GFAP免疫...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GFAP的变化规律。方法:20只兔子40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挫伤组,以3J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于不同时段将动物麻醉致死,摘除眼球,制成病理切片用于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视网膜GFAP表达阳性率与灰度值,并应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挫伤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内界膜下可见少许棕色阳性GFAP着色。挫伤组伤后1d,GFAP的阳性表达开始加强,随伤后时间的推移,GFAP的免疫染色已从内界膜向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外核层,直至神经上皮层下发展,并呈现着色加深的强阳性表达。GFAP表达的平均灰度值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也显示:挫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的表达持续增强,早期Müller细胞反应性胶质化对视网膜损伤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挫伤 视网膜MÜLLER细胞 GFAP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淑娜 汪自文 余美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45-1947,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病因。方法:记录患者第一次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种情况,发生眼压不降时眼部专科检查(眼压、视力、房角等)及UBM检查等,回顾分析2009-09/2010-12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30例34眼的病因。结...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病因。方法:记录患者第一次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种情况,发生眼压不降时眼部专科检查(眼压、视力、房角等)及UBM检查等,回顾分析2009-09/2010-12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30例34眼的病因。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病因:滤过泡扁平瘢痕化12例15眼,恶性青光眼倾向5例6眼,术后前房出血3例3眼,巩膜瓣内切口欠通畅2例2眼,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长2例2眼,包裹性滤过泡2例2眼,术前葡萄膜炎1例1眼,术后膨胀期白内障1例1眼,手术操作不良1例1眼,手术方式选择欠妥1例1眼。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主要原因是术后滤过泡扁平瘢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眼压不降 病因 滤过泡瘢痕化
下载PDF
氩绿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淑娜 薛笑楠 +3 位作者 吴晓琴 毛可珍 汪自文 余美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氩绿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6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治疗组)使用氩绿视网膜光凝治疗30例;B例(对照组)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复方血栓通胶... 目的:探讨氩绿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6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治疗组)使用氩绿视网膜光凝治疗30例;B例(对照组)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30例;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3,6,12mo,随访内容为视力、FFA检查及眼底情况,对治疗6mo后视力恢复结果和黄斑水肿消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B组:显效2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A组合并黄斑囊样水肿者14例,给予氩绿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12例,未消退2例;B组合并黄斑囊样水肿者13例,药物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3例,未消退10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绿激光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有显著疗效,激光治疗组治疗后6mo病情稳定,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氩绿视网膜光凝 疗效
下载PDF
Terson综合征13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武勤 叶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84-985,共2页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Terson综合征13例19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1~15(平均7.7)mo。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采用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2眼,采用气体填充1眼,余采用玻璃体切割灌注液填充...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Terson综合征13例19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1~15(平均7.7)mo。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采用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2眼,采用气体填充1眼,余采用玻璃体切割灌注液填充。结果:术中发现玻璃体出血集中在后极部占多数;视网膜前出血12眼(两眼基本对称),出血在黄斑区4眼,多灶性出血3眼。首次术后19眼视力显著提高,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12眼视力提高到0.4~1.0(平均0.6);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4眼视力提高到0.02~0.4(平均0.3)。前者较后者术后视力显著提高(P<0.05)。术后随访15眼,约3~26(平均17.6)mo。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再次行视网膜复位术。结论:Terson综合征患者及时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安全有效,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较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的患者视力恢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术 玻璃体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