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岳玲梅 马文有 +3 位作者 王聪哲 冯倩 胡晓辉 蒋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通过了解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 目的通过了解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中国常模水平(t=-5.380~-14.086,P<0.01);②睡眠总分平均值:(3.91±2.93);③16PF中因素C(稳定性)、F(兴奋性)、H(敢为性)、Q3(自律性)得分高于中国常模(t=2.027~5.369,P<0.05或<0.01);因素I(敏感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得分低于中国常模(t=-2.297~-4.363,P<0.05或<0.01);④员工16PF中L(怀疑性)、O(忧虑性)、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睡眠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204~0.649,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163~-0.608,P<0.05或<0.01)。结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睡眠质量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睡眠质量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 员工
下载PDF
精神科医生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晓亮 马文有 +5 位作者 岳玲梅 蒋克 王丛哲 冯倩 胡晓辉 张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6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某精神病院精神科医生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点的差异。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某精神病院184名职工进行施测。结果①精神科医生与护理人员在睡... 目的探讨某精神病院精神科医生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点的差异。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某精神病院184名职工进行施测。结果①精神科医生与护理人员在睡眠总分、SCL-90总分、总均分、躯体化等因子上的得分无差异(t=-0.016,-1.303,-1.290,-1.344;P>0.05);②精神科医生在H因素,次级人格因素Ⅱ(内向外向),次级人格因素Ⅲ(安详机警)上的得分高于护理人员,在I因素上的得分低于护理人员(t=3.605,2.356,2.447,-2.656;P<0.05)。结论精神科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当。在个性特征方面精神科医生更具有敢为性,开朗、外倾,更加果断刚毅。护理人员则更加敏感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院 精神科医生与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个性特征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郑琳 王丽萍 +1 位作者 张晓娟 高海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6期839-841,共3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ICD-10中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和对照组(单独使用米氮平),疗程为8周,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尔顿...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ICD-10中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和对照组(单独使用米氮平),疗程为8周,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8周末实验室检查评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PSQI分数在治疗2、4、6、8周末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73,4.70,2.93,2.64;P<0.01或0.05),HAMA总分在治疗4、6、8周末时显著低于对照组(t=3.70,3.93,3.64;P<0.05);研究组的PSQI减分率在治疗2周及8周时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3.11;P<0.05),而HAMA减分率在治疗8周后显著高于对照组(t=2.46,P<0.05);研究组治疗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83.9%,对照组为6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TESS量表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的失眠和焦虑症状,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米氮平 失眠症 精神病学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不同职称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晓辉 马文有 +3 位作者 岳玲梅 王聪哲 冯倩 蒋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92-693,共2页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初级职称与高级职称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寻找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通过有效的减压方法维护身心健康。方法对我院184名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初级职称与高级职称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寻找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通过有效的减压方法维护身心健康。方法对我院184名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使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①初级职称组与中高级职称组睡眠总分无显著差异。以PSQI总分7为划界分,提示睡眠质量总体来说比较好;②初级职称组在SCL-90精神病因子上的得分高于中高级职称组(P<0.05),其他各因子差异性不显著;③初级职称组在16PF因素C、因素E、因素G、因素Q1、因素Q2及次级人格因素怯懦与果断型、成就感、成功希望上的得分低于中高级职称人员(P<0.05或<0.01),在因素Q4及次级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上的得分高于中高级职称人员(P<0.05)。结论初级职称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中高级职称员工。中高级职称员工个性特征与初级职称员工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调查 职称 心理测验 精神病专科医院 员工
下载PDF
MC-B-Ⅰ型脉冲磁治疗仪治疗慢性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残留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顺 王丽萍 +3 位作者 郑琳 唐颖 田悦 李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640-1641,共2页
目的观察MC-B-Ⅰ型脉冲磁治疗仪对于慢性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残留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30例住院的慢性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其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以12周相应的磁脉冲治疗,在接受磁疗前和磁疗第4、8、12周... 目的观察MC-B-Ⅰ型脉冲磁治疗仪对于慢性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残留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30例住院的慢性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其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以12周相应的磁脉冲治疗,在接受磁疗前和磁疗第4、8、12周末分别评定HAMA、HAMD,在磁疗开始前和结束后评定SCL-90。结果患者的HAMA(t=1.904,P=0.067)、HAMD评分(t=1.934,P=0.063),在接受磁疗前和磁疗第4周末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和第8周末(HAMA:t=8.490,P=0.00;HAMD:t=12.402,P=0.000)、第12周末(HAMA:t=9.334,P=0.000;HAMD:t=12.414,P=0.0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SCL-90评分在接受磁疗前和磁疗第12周末相比,总分(t=2.27,P=0.027)、阳性总分(t=3.09,P=0.003)、阳性项目数(t=3.21,P=0.003)、阳性均分(t=3.29,P=0.002),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磁疗能够使慢性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脉冲磁治疗仪 慢性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 残留症状
下载PDF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不同性别员工心理健康状况
6
作者 蒋克 马文有 +3 位作者 岳玲梅 王聪哲 冯倩 胡晓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501-1502,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不同性别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了解导致不同性别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男...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不同性别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了解导致不同性别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男性员工在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上的总体得分高于女性员工(t=20298,2.214;P〈0.05)。男性职工在C因素(稳定,陆、、E因素(恃强性)、H因素(敢为性)、因素Q1(实验性)、因素Q2(独立性)及次级人格因素Ⅲ(安详机警型)上的得分高于女性职工0—2.173~3.491,P〈0.05)。男性员工在A因素(乐群性)、I因素(敏感性)、M因素(幻想性)、O因素(忧虑性)的得分低于女性职工(t=2.400~4.697,P〈0.05)。结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男性员工较女性更易有敌对的情绪和偏执的态度;男性职工的人格特征较女性更具“情绪稳定,面对现实;好强固执,独立积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批评激进,不拘泥与现实;自立自强,当机立断;安详机警;少言内向、理智、着重现实、力求妥善合理、安详沉着、有自信心”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 性别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下载PDF
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月芬 郭金刚 +1 位作者 李全兵 于利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428-142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氯丙嗪控制精神症状,观察组用苯二氮类药物(选用地西泮)对症治疗;两组都给予维生素及心理...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氯丙嗪控制精神症状,观察组用苯二氮类药物(选用地西泮)对症治疗;两组都给予维生素及心理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住院天数比较,治疗前PANSS、WCST及WHO.QOL-100分值无统计学差异(t=0.75,P>0.05);治疗后PANSS、WCST及WHO.QOL-100分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6.48,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苯二氮类药物对慢性酒精中毒伴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酒精中毒 氯丙嗪 苯二氮类 地西泮
下载PDF
神经症患者主观幸福感的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乔小芬 李伟 +1 位作者 赵艳丽 郑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与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除神经症外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的神经症患者在主要幸福感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0名神经症患者和30名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主观幸福感...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与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除神经症外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的神经症患者在主要幸福感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0名神经症患者和30名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主观幸福感的测定,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其他类别精神障碍被试与神经症被试在总体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分数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别(t=2.42,P<0.05);不同性别的神经症患者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总体幸福感的差别具有显著性(t=-2.970,-3.171,2.900;P<0.05);女性在幸福感体验和情感体验上都比男性高。结论神经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相对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神经症 主观幸福感 负性情绪 社会心理
下载PDF
“用心聆听”心理护理对住院神经症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素娟 张秀芳 +3 位作者 宋丹 康丽 李娜 刘斯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探讨"用心聆听"心理护理对住院神经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60例住院神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聆听组和对照组各30例,自制"用心聆听"心理护理记录单,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监测焦虑、抑... 目的探讨"用心聆听"心理护理对住院神经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60例住院神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聆听组和对照组各30例,自制"用心聆听"心理护理记录单,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监测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的指标。结果 1个月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下降,但聆听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用心聆听"心理护理可以促进住院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用心聆听 心理护理 神经症
下载PDF
经络协调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颖 郑琳 +2 位作者 王丽萍 张顺 张素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观察经络协调系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5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经络协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时应用汉密尔顿抑... 目的:观察经络协调系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5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经络协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其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6周末开始两组HAMD-24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6,-2.44;P<0.05),在治疗第6周末开始研究组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11,-7.54;P<0.05),其余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的第4周末开始两组HAMA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9,-3.25,-3.81;P<0.05),在治疗第4周末开始研究组躯体性焦虑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99,-3.33,-524;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CG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有效率为88%,痊愈率48%,对照组有效率为75%,痊愈率2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79,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结论:经络协调治疗合并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尤其对躯体症状效果更好,并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协调 药物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 临床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