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丽 孟凡毅 +1 位作者 朱珂珂 马建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06-709,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09/2015-05在我院就诊的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连续治疗患者9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09/2015-05在我院就诊的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连续治疗患者98例98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连续治疗3mo;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所用剂量及疗程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每月按时复查,随访时间为6mo。测量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渗漏面积。结果:LogMAR视力: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术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比较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CMT降低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较为明显。FFA:经χ~2检验,渗漏减轻程度上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以减少血管渗漏,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缩短病程,提高视力,是目前治疗CEC安全、有效的方法。多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使CEC患者提高的视力得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疗效对比 被引量:26
2
作者 郭洋 侯立亭 +1 位作者 胡红霞 任艳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6-01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110例110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5例55眼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55例5...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6-01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110例110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5例55眼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55例55眼予以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组),两组患者均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随访6mo。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3、6mo两组间视力、黄斑厚度变化,以及术后患者舒适度、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mo两组患者视力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6、64.02,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mo,康柏西普组视力明显较雷珠单抗组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mo,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区厚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6mo,康柏西普组较雷珠单抗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时间推移舒适度好转,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珠单抗组(87.3%、1.8%)和康柏西普组(85.5%、3.6%)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早期视力改善明显,黄斑厚度下降明显,且治疗后3、6mo康柏西普效果较好,疗效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下载PDF
老年低视力和盲的病因及光学助视器在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建霞 张丽 徐宁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99-1601,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低视力和盲的病因及光学助视器在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老年视力残疾患者87例,其中低视力74例,盲13例。其中男53例,女34例。先进行常规内外眼检查,必要时采用特殊检查,再进行病因分析。均屈光矫正,然后试配远用和近... 目的:分析老年低视力和盲的病因及光学助视器在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老年视力残疾患者87例,其中低视力74例,盲13例。其中男53例,女34例。先进行常规内外眼检查,必要时采用特殊检查,再进行病因分析。均屈光矫正,然后试配远用和近用光学助视器,检查配戴助视器后远、近视力,远视力≥0.05为脱盲,远视力≥0.3为脱残,近视力≥0.5为有效,<0.5为无效。结果:老年低视力患者致盲原因占首位的是高度近视,其次为黄斑变性、各类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屈光矫正后视力提高≥2行者62例(71%),视力不矫正或矫正≤1行者25例(29%)。联合远用助视器后视力≥0.3脱残者70例(80%),远视力≥0.05脱盲者10例(11%),<0.05者7例(8%),脱残率92%。配阅读眼镜及近用助视器后近视力>0.5者60例(69%),<0.5者27例(31%)。助视器经常使用者58例,不经常使用18例,基本不用或放弃者11例。结论:老年低视力及盲的病因占首位的是高度近视,其次是黄斑病变。光学助视器在其康复中的应用仍是目前可靠、经济、有效的矫治方法,应鼓励患者使用助视器,提高助视器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助视器 病因 老年人
下载PDF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眼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丽 马建霞 +1 位作者 王锋 皮百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前后眼表和睑板腺功能的变化,探究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泪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1/11于我院就诊的55例满足入选标准的8~16岁青少年并要求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于戴镜前及戴镜后1w... 目的:研究青少年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前后眼表和睑板腺功能的变化,探究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泪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1/11于我院就诊的55例满足入选标准的8~16岁青少年并要求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于戴镜前及戴镜后1wk,1、3、6、12mo随访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裂隙灯和Keratograph 5M检查非侵入性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泪河高度(TMH)、睑板腺功能。结果:研究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性角膜炎。戴镜后1wk,1、3、6、12mo OSDI评分分别为7.38±1.71、9.21±1.39、10.19±1.02、10.28±1.18、10.29±1.85分,较戴镜前(4.80±1.63分)均增加(P<0.05)。戴镜后1wk,1、3、6、12mo NIBUT(f)为12.39±4.76、9.95±5.23、11.30±4.58、11.21±4.34、11.63±5.32s,NIBUT(av)为11.26±6.77、11.16±6.48、13.09±5.79、13.13±5.41、13.19±5.21s,NIBUT(f)戴镜后1mo与戴镜前,NIBUT(av)戴镜后1wk,1mo与戴镜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TMH戴镜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戴镜后1wk,1、3、6、12mo为3.51±1.67、3.54±1.62、4.05±1.52、4.14±1.32、4.50±1.43分,较戴镜前均增加(P<0.05)。睑板腺脂质分泌得分及睑板腺缺失评分在戴镜前后不同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早期泪膜的功能降低,但戴镜后6mo逐渐恢复至戴镜前水平,并趋于稳定增加,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部不适症状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在戴镜后增加,对睑板腺的功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 睑板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