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典型案例与法治建设研讨会综述
1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中国法学会 典型案例 法治建设 研讨会综述 仪式 清华大学法学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原文传递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作用 积极履行人民法院历史使命 被引量:8
2
作者 苏泽林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6,共4页
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与创新。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历史 司法工作 2010年
原文传递
“法律硕士(法学)”教育模式之弊与法学教育改革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轩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1年第1期231-239,共9页
一、"法律硕士(法学)"教育模式的先天不足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关于我国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的种种争论一直持续不断。2009年教育主管部门仓促出台的要求法律硕士培养单位面向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政策,... 一、"法律硕士(法学)"教育模式的先天不足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关于我国法学教育及其改革的种种争论一直持续不断。2009年教育主管部门仓促出台的要求法律硕士培养单位面向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政策,使得这种争论的旋涡边上又增添了几圈涟漪,多了几分热闹。2009年,为了缓解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弥补现行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实务教育方面的不足,据传是在中共中央政法委的支持下,教育部要求具有法律硕士培养资格的高校面向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硕士 法学教育改革 法学本科 我国法学教育 现行法学 硕士研究生 法律人才 法律诊所 法学硕士
原文传递
60年60个重要案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革 邢赫塵 +9 位作者 李冉 張曚丹 任南岩 張海燕 司嚴嚴 李秀山 楊改鳳 王一帆 張雪 李源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 2009年第5期2-34,67-93,共60页
1951年 李季陶破坏土改案[影响力]《土地改革法》
关键词 典型案例 土地改革法 土改
原文传递
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建升 王军 +4 位作者 黄海龙 王守安 吴革 张敬博 徐伯黎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48,共8页
近年来,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一项推动司法工作的创新举措,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2010年3月11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为进一步深... 近年来,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一项推动司法工作的创新举措,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2010年3月11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此项要求,充分发挥案例指导制度在检察工作中的作用,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对检察机关如何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十一届全国人大 检察院工作 创新举措 司法工作 检察工作
原文传递
中国律师政策探源(1921—1949)
6
作者 吴革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 2010年第3期17-21,73-79,共12页
一、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上的律师:董必武 中共一大会议,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一、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上的律师:董必武 中共一大会议,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共十二位代表,代表中国共产党党员50多人。在一大这十二位代表中,其中有一位是律师——董必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员 律师 政策 董必武 中共一大 李汉俊 陈潭秋 毛泽东
原文传递
对“山寨”现象的四点理解
7
作者 吴革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 2009年第1期43-43,共1页
始于2001年的山寨风,从最初的山寨手机、明星,到山寨版电视剧、歌曲、搜索引擎乃至山寨春晚,时至今日,山寨已成为网络、报纸、杂志上最流行的语言,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诸多带有模仿性质的"山寨现象"层出不穷,形成... 始于2001年的山寨风,从最初的山寨手机、明星,到山寨版电视剧、歌曲、搜索引擎乃至山寨春晚,时至今日,山寨已成为网络、报纸、杂志上最流行的语言,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诸多带有模仿性质的"山寨现象"层出不穷,形成了独行的"山寨文化"。2008年,甚至被网友称为"山寨年"。"山寨"被认为代表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从民间的模仿与超越一路狂奔,闯进了主流文化的视野。山寨因何而生?因何而长直至繁荣?又将何去何从?学者专家纷纷讨论,媒体自然更加关注。有人说山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炮火,是学比赶超的来福枪,它摧枯拉朽的震撼力与病毒营销的感染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建立了以山寨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序列。价值序列会重新排序吗?"山寨"的流行深层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我们对山寨应该采取何种姿态?我们期盼能够通过专家的讨论与读者的思考,将山寨的红盖头掀开来。(茅院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寨 网络创新 加工厂 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