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律文献翻译输出之轨迹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7-126,共10页
法律文献翻译是不同国家间法律文化交流和法律文明传播不可或缺的桥梁。近代中国,由于法制建设的弱势境地、法制不健全和人才奇缺,法律文献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法学著作翻译"外译中"(译进)绝对优于"中译... 法律文献翻译是不同国家间法律文化交流和法律文明传播不可或缺的桥梁。近代中国,由于法制建设的弱势境地、法制不健全和人才奇缺,法律文献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法学著作翻译"外译中"(译进)绝对优于"中译外"(译出)。进入新时代,中国已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文献已蔚为大观,昭示了法制的权威性和法学学术的魅力。实行法律文献翻译的"走出去"和"中法西传",向世界展示中国法学和法律的"文化自信",依托法律文献翻译输出,架构学术交流桥梁,确立中国法学和法律的国际话语权,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献 中国法学 翻译 出版 文化自信 软实力
下载PDF
关于法学、法律期刊特色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周国均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39-141,149,共4页
关键词 法学期刊 办刊特色 编辑 法律期刊
下载PDF
国际碳减排义务分担方案评析及完善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贻健 陈敬根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3-40,共8页
国际气候变化法中的碳减排义务分担方案从时间上可以大致归入以《京都议定书》为中心的京都时代和德班平台开启的新秩序构建阶段。京都时代的减排义务分担方案主要以"自上而下"模式为主,而新秩序构建阶段则以"自下而上&q... 国际气候变化法中的碳减排义务分担方案从时间上可以大致归入以《京都议定书》为中心的京都时代和德班平台开启的新秩序构建阶段。京都时代的减排义务分担方案主要以"自上而下"模式为主,而新秩序构建阶段则以"自下而上"模式为主。《巴黎协定》确立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代表了减排义务分担方案的最新走向,它通过对"各自能力"原则的贯彻照顾了各国国情并淡化了之前众多减排义务分担方案面临的争议。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与其他方案一样都存在局限,尤其是在强调灵活性的同时弱化了减排义务的强制力度。未来减排义务分担方案的完善需要进一步实现"减排义务分配"与"碳排放权分配"的结合、"国家公平"与"个体公平"的结合、"自愿减排"与"强制结合"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减排义务分担 《巴黎协定》 国家自主贡献
下载PDF
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配置——《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体系解释 被引量:44
4
作者 朱广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9,共8页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两款规定在规范逻辑上构成一般规定与补充规定的关系。第1款为监护人利益特别设立的减责规则,制造了受害人可能得不到完全赔偿的救济漏洞。为济第1款之穷,第2款基于衡平思想,向被监护人与监护人强加了一种公平责...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两款规定在规范逻辑上构成一般规定与补充规定的关系。第1款为监护人利益特别设立的减责规则,制造了受害人可能得不到完全赔偿的救济漏洞。为济第1款之穷,第2款基于衡平思想,向被监护人与监护人强加了一种公平责任。这种责任的主旨为,要求有财产的被监护人须承担独立责任,以周全救济受害人。如果受害人仍不能从被监护人处获得完全赔偿,监护人须无条件地第二次负担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监护人致人损害 监护人责任 公平责任
下载PDF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反思与完善——以法律规范的逻辑合理性为中心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广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5,共14页
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限定为合法行为,创设了以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为架构的民事法律行为规范体系。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立法例使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既过分限制了私法自治又明显割裂了民事法律行为与无效、可变更或者可撤销... 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限定为合法行为,创设了以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为架构的民事法律行为规范体系。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立法例使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既过分限制了私法自治又明显割裂了民事法律行为与无效、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之间的体系关联。民法总则是未来民法典的一部分,其制定必须统筹考虑我国现行全部民事法律行为规范,尤其是《合同法》第三章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立法完善,在规范思想上应明确法律行为是践行私法自治的工具并兼顾信赖保护原则,在规范技术上应重点对法律行为的效力作例外性规定,在规范体系上系统完善法律行为的类型之时应使各类法律行为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 私法自治 民法总则 合同法
下载PDF
论程序形成权——以民事诉讼权利的类型化为基点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桂明 李仕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136,共10页
以诉讼权利与审判权力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诉讼权利分为程序请求权和程序形成权两种类型。程序形成权是指依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共同的诉讼形为,无需经过法院审查,或者只需法院作形式审查,就能发生诉讼法律状态或诉讼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 以诉讼权利与审判权力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诉讼权利分为程序请求权和程序形成权两种类型。程序形成权是指依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共同的诉讼形为,无需经过法院审查,或者只需法院作形式审查,就能发生诉讼法律状态或诉讼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为诉讼权利。培植程序形成权的观念,注重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地位,对于我国当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权利 程序形成权 程序请求权
下载PDF
形象权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广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共9页
形象权是由隐私权演化而成的一项财产权,本质上是个人对其人格属性的商业价值享有的支配权。它只在美国近三十个州得到了明确承认,美国之外的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及大陆法系诸国,并未接受形象权概念或制度。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姓名... 形象权是由隐私权演化而成的一项财产权,本质上是个人对其人格属性的商业价值享有的支配权。它只在美国近三十个州得到了明确承认,美国之外的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及大陆法系诸国,并未接受形象权概念或制度。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姓名、肖像使用权实际具有控制人格属性不被他人私自使用于商业领域的功能。我国未来的人格权立法没有必要继受形象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权 隐私权 财产权 人格
下载PDF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的制度建构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广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125,共8页
土地承包关系之所以始终不稳定,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所作"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决定,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立足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 土地承包关系之所以始终不稳定,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所作"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决定,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立足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将此项政策转化为法律时,可从以下方面重构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消除对土地承包的行政干预;废除强制收回承包地的规定;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登记时设立;确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期满自动续期制度;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继承性;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抵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关系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期限 登记
下载PDF
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路径之构想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9,共7页
网络隐私权作为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下的自然延伸,在数据传输便捷的时代面临遭受侵害的风险。既有的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路径存在保护不足的弊端,应加以完善,但不能据此否认私法保护的根本立场,而应当选择转换路径向直接保护迈进。当... 网络隐私权作为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下的自然延伸,在数据传输便捷的时代面临遭受侵害的风险。既有的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路径存在保护不足的弊端,应加以完善,但不能据此否认私法保护的根本立场,而应当选择转换路径向直接保护迈进。当然完成路径转向不急一时之功,因此,在成功实现网络隐私权的直接保护路径之前,须结合国情和现实需求,采用相应法律技术对既有法律规范内容予以修正,强化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隐私权 私法保护 直接保护 法律技术
下载PDF
普通法系过失侵权责任证成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48-58,共11页
我国《侵权责任法》分则以及其它民事法律没有以特别条款的形式来规范过失侵权责任,因此确定过失侵权责任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司法工作者的难题。相较之下,普通法系侵权法中针对过失侵权确定的责任原则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历经淬炼,并为判定... 我国《侵权责任法》分则以及其它民事法律没有以特别条款的形式来规范过失侵权责任,因此确定过失侵权责任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司法工作者的难题。相较之下,普通法系侵权法中针对过失侵权确定的责任原则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历经淬炼,并为判定有争议的过失侵权责任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相信对于普通法系过失侵权责任原则的实证研究将会为进一步理解和适用我国的《侵权责任法》提供帮助,文章因此尝试以普通法系侵权法为视角对过失侵权进行全面审视与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研究 过失侵权 过失行为 注意义务 因果关系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下的政府监管制度建设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雷 杨解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人类已经开始进入"风险社会"的时代。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与传统风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从制度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风险社会"的来临,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 人类已经开始进入"风险社会"的时代。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与传统风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从制度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风险社会"的来临,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现代风险,必须建构复合治理模式,从推进公务法人制度、行政咨询机制、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政府建设等多个层面展开有针对性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风险社会 监管 复合监管
下载PDF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及其法律规制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灏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信息网络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导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屡打不绝,滋生电信网络诈骗和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社会危害日益严重。法律保护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保护个人... 信息网络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导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屡打不绝,滋生电信网络诈骗和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社会危害日益严重。法律保护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应通过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建立行业标准、开展多方联盟合作、提高管理自律与信息意识为抓手多措并举齐防共治,有效规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摘除目前社会发展毒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法律规制 安全保护 法律对策
下载PDF
关于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国家赔偿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国钧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1-65,共5页
不起诉可分法定不起诉、不视为犯罪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类型 ,后两者属于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与不视为犯罪不起诉具有明确的差别。对于证据不足不起诉要求国家赔偿的 ,应当区别情况 ,分别处理 ,基本原则可简称为“疑赔从... 不起诉可分法定不起诉、不视为犯罪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类型 ,后两者属于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与不视为犯罪不起诉具有明确的差别。对于证据不足不起诉要求国家赔偿的 ,应当区别情况 ,分别处理 ,基本原则可简称为“疑赔从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起诉 证据不足 国家赔偿 犯罪 基本原则 应当 要求 区别 类型 情况
下载PDF
民法研究范式转型与学术编辑选稿标准的转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广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29,共4页
挑选优质稿件是学术编辑的基本工作,选题与研究方法是决定稿件优劣的两个重要参考值,在两者之中,选题是选稿时应关注的首要要素。以民法研究作为实例讲,随着研究范式的转型,以规范体系的整理与规范模式的构造为核心内容的解释论研究,必... 挑选优质稿件是学术编辑的基本工作,选题与研究方法是决定稿件优劣的两个重要参考值,在两者之中,选题是选稿时应关注的首要要素。以民法研究作为实例讲,随着研究范式的转型,以规范体系的整理与规范模式的构造为核心内容的解释论研究,必将成为重点研究选题。相应地,比较法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及历史研究方法将显得特别重要。尽管如此,立法论、法学方法论及纯民法理论问题研究,在选稿上仍不可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范式 学术编辑 选稿 解释论
下载PDF
“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的法律评析及制度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贻健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1-27,共7页
"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作为一起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虽然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司法"之嫌,但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侵权的视角看,该案在新《环境保护法》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尚未实行之时,通过积极释法... "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作为一起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虽然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司法"之嫌,但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侵权的视角看,该案在新《环境保护法》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尚未实行之时,通过积极释法为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在提供了主体资格认定上的支持,发挥了环境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对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认定和举证责任分配合理,对环境侵权责任数额的认定及责任的执行方式方面具有创新性。同时该案也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启示,即必须建立环境公益专项基金,完善环境损害评估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侵权 环境损害赔偿 环境修复
下载PDF
物权法不宜规定征收、征用制度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广新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年第3期32-35,共4页
征收、征用权虽然是一种超越私权的独立权力,但在现代社会,法律确认或规定征收制度的意旨不在于强调此权力的合理性,而在于如何限制其对私人财产权所可能造成的剥夺与限制。世界各国因此在以宪法对征收加以确认之同时,多制定系统的征收... 征收、征用权虽然是一种超越私权的独立权力,但在现代社会,法律确认或规定征收制度的意旨不在于强调此权力的合理性,而在于如何限制其对私人财产权所可能造成的剥夺与限制。世界各国因此在以宪法对征收加以确认之同时,多制定系统的征收征用法。将与物权法规范异质的征收制度规定进物权法,既会加剧我国征收征用制度的混乱,又会破坏物权法的纯洁性、科学性,同时也可能降低人们对限制征收征用权之必要性的认识。应加紧制定系统的征收征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草案 征收 征用 物权法
下载PDF
先履行抗辩权之探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广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在大陆法上,先履行抗辩其实是合同不履行的抗辩或同时履行的抗辩的内涵之一。《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1.3条首次将先履行抗辩权规定为一项独立规则,我国《合同法》为矫正司法实践对双务合同之牵连性的认识缺陷,借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在大陆法上,先履行抗辩其实是合同不履行的抗辩或同时履行的抗辩的内涵之一。《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1.3条首次将先履行抗辩权规定为一项独立规则,我国《合同法》为矫正司法实践对双务合同之牵连性的认识缺陷,借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7.1.3条,对先履行抗辩权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先履行抗辩权并非《合同法》所独创。《合同法》应借鉴大陆法的做法,将诚信原则明定为判断后给付一方能否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基础。为避免合同关系陷于僵持状态,先履行抗辩权在行使上应注意与合同解除制度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履行抗辩权 合同不履行的抗辩 同时履行抗辩权 实质履行
下载PDF
国际气候变化法中适应议题论争的法律应对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贻健 《行政与法》 2016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减缓与适应是国际气候变化法中具有同等地位的两大重要领域。相较减缓而言,适应领域的谈判成果仍然有限。推进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谈判,关键是要解决该领域核心的公平论争,即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责任如何分担,包括适应资源如何筹措和分配... 减缓与适应是国际气候变化法中具有同等地位的两大重要领域。相较减缓而言,适应领域的谈判成果仍然有限。推进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谈判,关键是要解决该领域核心的公平论争,即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责任如何分担,包括适应资源如何筹措和分配。适应领域公平论争的解决应遵循受益者负担、原因者比例责任、最脆弱者优先等原则,并在减适并重的原则下赋予适应议题实质性的优先地位,切实落实发达国家在适应行动中的主要责任,落实四大基金的注资并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决定权,引入适应性排放概念,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减缓 受益者负担 适应性排放
下载PDF
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贻健 《行政与法》 2016年第5期103-114,共12页
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环境污染的新型环境污染,其基本特征即在于区域性和复合型污染一体化。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主要与经济发展模式、环境要素的流动性等因素有关。目前,我国在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及其实践中还存... 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环境污染的新型环境污染,其基本特征即在于区域性和复合型污染一体化。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主要与经济发展模式、环境要素的流动性等因素有关。目前,我国在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及其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借鉴国外有关法律经验,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包括:完善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监测制度,建立精细化的流量管控制度,在立法中突出科技的作用,健全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防治的政府负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复合环境污染 区域联防联控 总量控制 政府负责制
下载PDF
电子商务活动中纯粹经济损失的侵权行为及其规制
20
作者 王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网络欺诈、恶意竞争、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国《侵权责任法》及其他民事法律,没有以特别条款的形式规范保护电子商务活动中可能产生纯粹经济损失的侵权行为,一旦被侵权人因...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网络欺诈、恶意竞争、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国《侵权责任法》及其他民事法律,没有以特别条款的形式规范保护电子商务活动中可能产生纯粹经济损失的侵权行为,一旦被侵权人因为他人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侵权行为而遭受了纯粹经济损失,如何认定损失,侵权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及承担何种责任,将成为困扰我国司法工作者的棘手难题。从法律技术的角度对电子商务活动中可能产生纯粹经济损失的侵权行为进行论证,有利于引起立法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更好地保障电子商务活动中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商业诋毁 纯粹经济损失 侵权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