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法学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
1
作者 周国均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法学期刊(包括法学学术期刊和法律专业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涉及编辑观念、用人机制、刊物质量、经济收入等各个方面.现对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略述己见.
关键词 期刊编辑工作 创新 专业期刊 学术期刊 法学期刊 编辑观念 用人机制 刊物质量 经济收入
下载PDF
试论法学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
2
作者 周国均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法学期刊 编辑工作 创新 观念创新 用人机制 期刊质量 经济收入
下载PDF
论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方向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小明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共7页
目前的司法改革理论是以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为背景展开的 ,其所提出的方案不能解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司法”公正问题。建立宪法审判制度 ,设立全国人大宪法委员会 ,把人大的个案监督变成宪法诉讼 ,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宪法诉讼 宪法委员会 司法公正
下载PDF
道德的权力和以道德约束权力 被引量:6
4
作者 郭道晖 《律师世界》 2002年第6期4-8,共5页
关键词 道德 权力约束 法治 德治
下载PDF
《中国法学》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纪实
5
作者 陈贻健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9,共7页
一、盛会 与中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一路同行,《中国法学》走过了30年历程,迎来而立之年。2014年5月16日上午,“《中国法学》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新一届编委会成员聘任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同志出席并讲话,... 一、盛会 与中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一路同行,《中国法学》走过了30年历程,迎来而立之年。2014年5月16日上午,“《中国法学》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新一届编委会成员聘任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同志出席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同志主持会议并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的祝词,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同志宣读《中国法学》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编委会主任张文显教授介绍了杂志30年来的办刊成就和经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任海泉、孙谦、朱孝清、王利明、吴志攀、黄进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云腾大法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公丕祥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原《中国法学》总编辑宋树涛、郭道晖、周国均教授和现任总编辑张新宝教授以及来自全国法学法律界的代表近150余人参加会议。可谓“少长成集、群贤毕至”,实为法学界的一次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 周年纪念 座谈会 学术研讨会 创刊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法学会 终身教授
原文传递
认罪认罚案件适用酌定不起诉研究
6
作者 王楷 《人民法治》 2023年第15期42-50,共9页
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被告人享受到“从宽”的制度红利。但这种从宽更多体现为量刑从宽,而非不起诉从宽。调研显示,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案件,检察机关很少适用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适用率并未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 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被告人享受到“从宽”的制度红利。但这种从宽更多体现为量刑从宽,而非不起诉从宽。调研显示,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案件,检察机关很少适用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适用率并未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广显著提升,而是仍然在低位徘徊。据统计,近年来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出不起诉处理的仅占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人数的5%左右,而起诉的认罪认罚案件中法院判处缓免刑的比例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酌定不起诉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检察机关 制度红利 犯罪嫌疑人 适用率 免刑 适用不起诉
下载PDF
发扬五四精神推进民主法治——青年法学工作者笔谈会
7
作者 王晨光 高鸿钧 +14 位作者 徐友军 顾昕 饶戈平 冯向辉 李呜 方人 邱水平 俞荣根 于晓光 马小红 杜飞进 陈兴良 钱明星 张骐 周振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36,共9页
"五四"运动过去整整七十年了。有些历史事件的非凡价值往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被人们逐渐认识。"五·四"运动也是这样。当人们面对着人类文化的宏大视野,回首审视七十年前暴发在国土上的伟大事件时发现,在中... "五四"运动过去整整七十年了。有些历史事件的非凡价值往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被人们逐渐认识。"五·四"运动也是这样。当人们面对着人类文化的宏大视野,回首审视七十年前暴发在国土上的伟大事件时发现,在中国文化沿革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终结了一个古老岁月和开启了新的纪元,而且还在于它指示的方向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五·四"运动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高。它在中国法律文化史上的功绩更是如此。今天,我们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继承"五·四"的革命精神,去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七十年后的中国,又一次经历着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七十年后的青年,深刻地意识到新一代庄严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七十年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法律文化现代化 科学与民主 中国法律文化 民主法治 法学研究 以法治国
原文传递
董必武的诉讼法学思想——为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15周年而作
8
作者 周国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8,共10页
董必武同志的诉讼法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政法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 ;重视构建诉讼程序 ;依法办案是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 ;公开审判是审判活动的重心和重视司法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这些诉讼法学思想虽然是在5 0年代... 董必武同志的诉讼法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政法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 ;重视构建诉讼程序 ;依法办案是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 ;公开审判是审判活动的重心和重视司法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这些诉讼法学思想虽然是在5 0年代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当时的政法工作实际总结出来的 ,但是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必武 诉讼 思想 审判
原文传递
我国法学十个学科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9
《中国法学》 1984年第1期127-153,共27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进展。为了了解和交流法学各学科的发展情况,中国法学会邀请了一些同志,在一届二次理事会上对法学部分学科的现状与展望,分别作了介绍。现将这些发言,摘要辑录...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进展。为了了解和交流法学各学科的发展情况,中国法学会邀请了一些同志,在一届二次理事会上对法学部分学科的现状与展望,分别作了介绍。现将这些发言,摘要辑录,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学 马克思主义 刑事诉讼法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 刑法学研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 研究工作
原文传递
道德的权力和以道德约束权力 被引量:30
10
作者 郭道晖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7,共7页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德法兼用”、“德主法(刑)辅”思想的简明概括。现在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这固然...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德法兼用”、“德主法(刑)辅”思想的简明概括。现在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妨借鉴先秦儒家“德治”的某些合理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思想是:德治的主要锋芒,是要求执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国家权力 道德约束 道德自律 权力腐败 社会权力 强制力 道德规范 德治 执政党 精神文明建设
原文传递
论立法决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道晖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共8页
决策,是指主体依据其对客观需要和其所代表的利益得失的判断,及对满足这种需要与利益所必须而且可能采取的策略与手段的权衡,作出对策性的决定。这都有赖于主体意识的导向与确认。所谓立法决策,也是对上述这些因素的判断与权衡,而作出... 决策,是指主体依据其对客观需要和其所代表的利益得失的判断,及对满足这种需要与利益所必须而且可能采取的策略与手段的权衡,作出对策性的决定。这都有赖于主体意识的导向与确认。所谓立法决策,也是对上述这些因素的判断与权衡,而作出是否采取立法的手段和选择立法的方略与模式的决定。它也是直接依靠主体的立法意识的成熟程度和拥有的知识与经验。当然,决策或立法决策,也会受到来自政党、社会利益集团、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导引或压力,而影响其价值取向和方略的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决策 立法需求 民法典 立法模式 人大常委 立法意识 立法机关 实施细则 社会治安 立法工作
原文传递
论认罪协商中的法官参与
12
作者 王楷 《天津滨海法学》 2022年第1期163-182,共20页
随着刑事案件的分化与诉讼理念的发展,刑事协商制度在各国得到普遍重视。我国刑事诉讼中,随着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蕴含协商因素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立法层面正式确立。通常认为,“控辩协商”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内核,即由控辩双... 随着刑事案件的分化与诉讼理念的发展,刑事协商制度在各国得到普遍重视。我国刑事诉讼中,随着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蕴含协商因素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立法层面正式确立。通常认为,“控辩协商”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内核,即由控辩双方在审前阶段就量刑进行协商后达成合意,然后由法官进行审查确认。①这种控辩协商机制中,检察机关相对于被追诉方显然占据优势地位,而且立法要求法院“一般应当”采纳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进一步强化了“控辩合意”的效力,凸显了检察机关的主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刑事案件 控辩协商 量刑建议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诉讼理念 审查确认 审前阶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