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溶解CH_(4)分布和通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孙悦
罗畅
+4 位作者
杜冠祥
王浩男
宋国栋
刘素美
张桂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456,共13页
甲烷(CH_(4))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的主要温室气体,海洋是大气CH_(4)的自然源,而陆架等近海是释放CH_(4)的热点海域。于2021年4月、7月和10月对渤海进行了调查,以认识其分布特征并估算其海-气交换通量。春、夏和秋季表层海水CH_(4)浓度分...
甲烷(CH_(4))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的主要温室气体,海洋是大气CH_(4)的自然源,而陆架等近海是释放CH_(4)的热点海域。于2021年4月、7月和10月对渤海进行了调查,以认识其分布特征并估算其海-气交换通量。春、夏和秋季表层海水CH_(4)浓度分别为(4.56±2.60)、(8.31±4.01)和(4.99±1.31)nmol/L,夏季明显高于春秋季。CH_(4)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底层普遍高于表层,不同站位的垂直分布空间差异较大。渤海CH_(4)分布主要受河流输入、油气泄漏、生物活动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黄河向渤海输入CH_(4)约为每月1.4×104~2.8×10^(5)mol,秋冬季沉积物-水界面CH_(4)交换通量范围为-4.0~0.42μmol/(m^(2)·d),表明秋冬季沉积物既可能是渤海水体CH_(4)的源,也可能是其汇。春、夏和秋季渤海CH_(4)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1.1±2.4)、(7.5±8.8)和(3.9±5.5)μmol/(m^(2)·d)。渤海年CH_(4)排放通量为2.37×10-3 Tg/a,约占全球海洋释放总量的0.05%,远高于其面积占比0.02%,是大气CH_(4)的净源。该文系统探讨了渤海CH_(4)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入认识近岸海域对全球海洋CH_(4)释放的贡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甲烷
海-气交换通量
河流输入
油气泄漏
生物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置渗氧对TC4钛合金低温等离子复合渗层微观结构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海峰
张志明
+5 位作者
牛云松
杨延格
董志宏
朱圣龙
于良民
王福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5-1364,共10页
针对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由渗氧和氧氮共渗两个过程组成的低温等离子复合渗工艺,并着重研究了前置渗氧对钛合金表面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利用SEM、TEM、XRD等手段对复合渗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
针对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由渗氧和氧氮共渗两个过程组成的低温等离子复合渗工艺,并着重研究了前置渗氧对钛合金表面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利用SEM、TEM、XRD等手段对复合渗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复合渗处理的钛合金样品渗层主要由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组成,物相为金红石型TiO_(2)和氮化物TiN_(0.26)。采用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和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渗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等离子渗氮相比,等离子复合渗处理可增加渗层的厚度,显著提高钛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大幅改善钛合金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等离子渗氮
硬度
等离子渗氧
耐磨
原文传递
题名
渤海溶解CH_(4)分布和通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孙悦
罗畅
杜冠祥
王浩男
宋国栋
刘素美
张桂玲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海洋
科学
与
技术
试点国家
实验室
、
海洋
生态与环境
科学
功能
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45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806211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6044号。
文摘
甲烷(CH_(4))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的主要温室气体,海洋是大气CH_(4)的自然源,而陆架等近海是释放CH_(4)的热点海域。于2021年4月、7月和10月对渤海进行了调查,以认识其分布特征并估算其海-气交换通量。春、夏和秋季表层海水CH_(4)浓度分别为(4.56±2.60)、(8.31±4.01)和(4.99±1.31)nmol/L,夏季明显高于春秋季。CH_(4)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底层普遍高于表层,不同站位的垂直分布空间差异较大。渤海CH_(4)分布主要受河流输入、油气泄漏、生物活动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黄河向渤海输入CH_(4)约为每月1.4×104~2.8×10^(5)mol,秋冬季沉积物-水界面CH_(4)交换通量范围为-4.0~0.42μmol/(m^(2)·d),表明秋冬季沉积物既可能是渤海水体CH_(4)的源,也可能是其汇。春、夏和秋季渤海CH_(4)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1.1±2.4)、(7.5±8.8)和(3.9±5.5)μmol/(m^(2)·d)。渤海年CH_(4)排放通量为2.37×10-3 Tg/a,约占全球海洋释放总量的0.05%,远高于其面积占比0.02%,是大气CH_(4)的净源。该文系统探讨了渤海CH_(4)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入认识近岸海域对全球海洋CH_(4)释放的贡献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渤海
甲烷
海-气交换通量
河流输入
油气泄漏
生物影响
Keywords
Bohai Sea
methane
air-sea flux
riverine input
oil and gas leakage
biological activities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置渗氧对TC4钛合金低温等离子复合渗层微观结构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海峰
张志明
牛云松
杨延格
董志宏
朱圣龙
于良民
王福会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
科学
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
中心
东北
大学
沈阳材料
科学
国家研究
中心
东北
大学
联合研究分部
出处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5-136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0312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701223
民机专项项目,No.MJ-2017-J-99。
文摘
针对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由渗氧和氧氮共渗两个过程组成的低温等离子复合渗工艺,并着重研究了前置渗氧对钛合金表面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利用SEM、TEM、XRD等手段对复合渗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复合渗处理的钛合金样品渗层主要由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组成,物相为金红石型TiO_(2)和氮化物TiN_(0.26)。采用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和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渗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等离子渗氮相比,等离子复合渗处理可增加渗层的厚度,显著提高钛合金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大幅改善钛合金的耐磨损性能。
关键词
钛合金
等离子渗氮
硬度
等离子渗氧
耐磨
Keywords
titanium alloy
plasma nitriding
hardness
plasma oxidizing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溶解CH_(4)分布和通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孙悦
罗畅
杜冠祥
王浩男
宋国栋
刘素美
张桂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前置渗氧对TC4钛合金低温等离子复合渗层微观结构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王海峰
张志明
牛云松
杨延格
董志宏
朱圣龙
于良民
王福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