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生动物群落调查及水质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志强 施心路 +2 位作者 刘桂杰 齐桂兰 孟祥玮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原生动物由于其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能够对水质做出准确的评价.文章从采样的原则和方法、样品的处理和计数以及结果的表述和分析等方面总结了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水质关系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采样规则及注意... 原生动物由于其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能够对水质做出准确的评价.文章从采样的原则和方法、样品的处理和计数以及结果的表述和分析等方面总结了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水质关系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采样规则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种类数、丰度、优势种、指示种、功能类群、生物指数、统计学分析等多项指标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其中合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生物评价 PFU 生物调查 采样方法
下载PDF
青岛沿海七种腹毛类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原生动物,纤毛门)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佳枚 邵晨 +3 位作者 李俐琼 马洪钢 龚骏 宋微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借助活体观察及银染法等对采自青岛沿海的7种较罕见的腹毛类纤毛虫(拉氏游仆虫Euplotes raikovi,拟伍氏游仆虫Euplotes parawoodruffi,坚盾楯纤虫Aspidisca leptaspis,斯坦楯纤虫Aspidisca steini,收缩沙冠虫Psammomitra retracti... 借助活体观察及银染法等对采自青岛沿海的7种较罕见的腹毛类纤毛虫(拉氏游仆虫Euplotes raikovi,拟伍氏游仆虫Euplotes parawoodruffi,坚盾楯纤虫Aspidisca leptaspis,斯坦楯纤虫Aspidisca steini,收缩沙冠虫Psammomitra retractilis,柔弱异列虫Auteholositicha manca,条纹小双虫Amphisiella annulata)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包括两个国内新纪录:拉氏游仆虫,拟伍氏游仆虫,同时补充了各青岛种群的纤毛图式及银线系等资料。对迄今缺乏详细研究的拉氏游仆虫首次做了纤毛图式水平上的描述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给出了修订后的定义:活体约40~60μm×25~40μm,背部有明显的6列嵴突;口区延至虫体1/2后;口围带由23~35片小膜组成;额-腹棘毛包括7根典型棘毛以及位于额区中部的仅由1对毛基粒构成的退化结构;稳定的1根缘棘毛、2根尾棘毛;背触毛6~8列;银线系为double-patella型;海水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纤毛虫 腹毛目 形态学 纤毛图式
下载PDF
景观湿地夏季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 被引量:42
3
作者 孙志强 施心路 +2 位作者 徐琳琳 孟祥玮 刘桂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9,共10页
2011年夏季(6—8月)对杭州市境内一景观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采样,共得原生动物样品21个。利用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对该湿地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优势种分布、指示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该特征... 2011年夏季(6—8月)对杭州市境内一景观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采样,共得原生动物样品21个。利用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对该湿地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优势种分布、指示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该特征性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与水质变动之间的关系。共鉴定原生动物84种,隶属于3纲45属,其中鞭毛虫纲61种,纤毛虫纲14种,肉足虫纲9种。优势种主要为隐滴虫(Cryptomonas)和眼虫(Euglena),均属于鞭毛虫纲;污染性指示种及Margalef等多样性指数均表明水质呈中度污染状态;在原生动物功能类群中,光合自养者最多,腐生者、杂食者和捕食者相对较少;主要理化指标中TN、TP和COD含量均较高,且对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大,是造成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评价结果揭示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目前仍处于中度污染状况。研究对湿地水域的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参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湿地 原生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水质监测
下载PDF
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原生动物,纤毛门,缘毛目) 被引量:1
4
作者 季道德 宋微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1-685,共5页
涉及近年来采集自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14种,包括9个国内新纪录: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 Claparède & Lachmann,1859,弗氏聚缩虫Z.foissneri Ji et al.,2005,黑凯聚缩虫Z.hiketes Precht,1935,海洋聚缩虫Z.... 涉及近年来采集自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14种,包括9个国内新纪录: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 Claparède & Lachmann,1859,弗氏聚缩虫Z.foissneri Ji et al.,2005,黑凯聚缩虫Z.hiketes Precht,1935,海洋聚缩虫Z.marinum Mereschkowski,1879,霉聚缩虫Z.mocedo Entz,1884,倪氏聚缩虫Z.nii Ji et al.,2005,拟树状聚缩虫Z.pararbuscula Ji et al.,2005,王氏聚缩虫Z.wangi Ji et al.,2005,许氏聚缩虫Z.xuianum Sunetal.,2005;以及其他5个已知种:群栖聚缩虫Z.commune Kahl,1933,双缘聚缩虫Z.duplicatum Kahl,1933,巨大聚缩虫Z.maximum Song,1986,羽状聚缩虫Z.plumula Kahl,1933,中国聚缩虫Z.sinense Song,1991。对以上各种作了简要的综合性描述,并给出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纤毛虫 分类学 缘毛类 聚缩虫
下载PDF
利用核糖体DNA限制性酶切谱(ARDRA)分子技术和小亚基单位核糖体RNA(S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五种双眉虫(原生动物,纤毛门,游仆目)种内及种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倩倩 伊珍珍 +4 位作者 王艳刚 马洪钢 朱明壮 陈子桂 宋微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2-548,共7页
从12种限制性内切酶中筛选出6种可获得种间多样性的内切酶:Alu Ⅰ,Taq Ⅰ,Hae Ⅲ,Hinf Ⅰ,Msp Ⅰ,Xba Ⅰ,对广义双眉虫Diophrys-complex5个种(伪寡毛双眉虫Diophrys apoligothrix、悬游双眉虫D.appendiculata、盾圆双眉虫D.scutum、秀... 从12种限制性内切酶中筛选出6种可获得种间多样性的内切酶:Alu Ⅰ,Taq Ⅰ,Hae Ⅲ,Hinf Ⅰ,Msp Ⅰ,Xba Ⅰ,对广义双眉虫Diophrys-complex5个种(伪寡毛双眉虫Diophrys apoligothrix、悬游双眉虫D.appendiculata、盾圆双眉虫D.scutum、秀丽拟双眉虫Paradiophrys irmgard、针毛类双眉虫Diophryopsis hystrix)共7个种群的核糖体基因(18S小亚基、部分23S大亚基及其内转录间隔区域)进行多位点酶切。结果显示,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利用RAPDistance1.04软件构建的邻接树表明,盾圆双眉虫的3个种群表现出高度的同源性;3个近缘属(双眉虫属、拟双眉虫属、类双眉虫属)可以被明确区分,并支持类双眉虫属与拟双眉虫属的独立性。从GenBank/EMBL数据库中获得广义双眉虫及相近种的小亚基单位核糖体RNA(SSrRNA)基因序列,利用邻接法(NJ),贝叶斯法(Bayesian)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具有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狭义双眉虫属Diophrys为单源发生系,并与类双眉虫属Diophryopsis组成姐妹群;尽管拟双眉虫属Paradiophrys具有广义双眉虫典型的形态学特征,但与尾刺虫属Uronychia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本工作同时表明,核糖体DNA限制性酶切(ARDRA)技术可靠地区分纤毛虫的形态相似种,并在双眉虫属间水平的系统关系推定中存在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RA 双眉虫属 拟双眉虫属 类双眉虫属 种间区分 小亚基单位核糖体RNA基因 系统关系
下载PDF
悬游双眉虫(原生动物,纤毛门)无性生殖期间的形态发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金鹏 胡晓钟 +3 位作者 邵晨 马洪钢 朱明壮 王梅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7-524,共8页
应用蛋白银染色技术研究了悬游双眉虫青岛种群无性生殖期间皮层结构和核器的演化过程,其主要特征为:后仔虫口原基独立地出现于紧靠虫体左侧第一根横棘毛的皮层下小龛,其中毛基粒不参与其它棘毛原基的形成;老的口围带发生后半部的局部重... 应用蛋白银染色技术研究了悬游双眉虫青岛种群无性生殖期间皮层结构和核器的演化过程,其主要特征为:后仔虫口原基独立地出现于紧靠虫体左侧第一根横棘毛的皮层下小龛,其中毛基粒不参与其它棘毛原基的形成;老的口围带发生后半部的局部重建而非整个的由前仔虫简单继承;在前仔虫中,波动膜原基来自老结构的反分化,而在后仔虫中则来自口原基;所有棘毛原基均为独立发生并与老结构没有任何关系;在前仔虫中,口棘毛(即左侧第一根额棘毛)来自于波动膜的反分化,而在后仔虫中则为独立发生;背触毛列于老的结构当中产生,并由最右一列原基演化出3根尾棘毛;两大核片段的改组带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并随着两者的融合而消失。文中同时对前人有关该属发生模式的若干存疑问题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 纤毛虫 悬游双眉虫
下载PDF
青岛沿海的管口类纤毛虫(原生动物,纤毛门,管口目) 被引量:1
7
作者 龚骏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宋微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953,共5页
根据形态学和纤毛图式特征等第一手信息,对采集自青岛沿海的管口类纤毛虫15属(伪斜管虫属Pseudochilodonopsis,斜管虫属Chilodonella,拟篷体虫属Chlamydonellopsis,篷体虫属Chlamydonella,齿管虫属Chlamydodon,腹沟虫属Coeloperix,哈特... 根据形态学和纤毛图式特征等第一手信息,对采集自青岛沿海的管口类纤毛虫15属(伪斜管虫属Pseudochilodonopsis,斜管虫属Chilodonella,拟篷体虫属Chlamydonellopsis,篷体虫属Chlamydonella,齿管虫属Chlamydodon,腹沟虫属Coeloperix,哈特曼虫属Hartmannula,布鲁克林虫属Brooklynella,宽管虫属Aegyriana,偏体虫属Dysteria,轮毛虫属Trochilia,直毛虫属Orthotrochilia,毛足虫属Trichopodiella,类偏体虫属Agnathodysteria,绒毛虫属Microxysma)的分类学特征、属级定义及鉴定作了综述,并给出了属级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口类 形态学 纤毛图式 分类学 动物区系
下载PDF
海洋尾丝虫无性生殖期间口器发生的再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宏伟 宋微波 +1 位作者 龚骏 Alan WARREN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3-827,共5页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海洋纤毛虫—海洋尾丝虫无性生殖期间的口器发生过程。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类具相似的过程和形式。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表示如下 :后仔虫的小膜 1、小膜 2来源于老口侧膜后段的增殖 ;后仔虫...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海洋纤毛虫—海洋尾丝虫无性生殖期间的口器发生过程。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类具相似的过程和形式。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表示如下 :后仔虫的小膜 1、小膜 2来源于老口侧膜后段的增殖 ;后仔虫的口侧膜及盾片来源于老口侧膜前段的增殖 ;后仔虫的小膜 3来自于老口区盾片的增殖 ;前仔虫的口侧膜及盾片来源于老口侧膜 ,三片小膜在口器发生过程中被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器发生 海洋尾丝虫 无性生殖 系统关系 属种 海洋纤毛虫 动物学 增殖 保留 蛋白
下载PDF
海洋纤毛虫——冠帆口虫的口器发生(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宏伟 龚骏 宋微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9-834,共6页
对海洋盾纤目纤毛虫 ,冠帆口虫 (Pleuronemacoronatum)无性分裂期间口器的发生过程做了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普氏帆口虫具相似的过程。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简述如下 :老口区的三片小膜经历一个分化和移... 对海洋盾纤目纤毛虫 ,冠帆口虫 (Pleuronemacoronatum)无性分裂期间口器的发生过程做了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普氏帆口虫具相似的过程。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简述如下 :老口区的三片小膜经历一个分化和移行过程 ;前仔虫的口侧膜来源于老口区的口侧膜 ;后仔虫的小膜 1~ 3与口侧膜均来源于老的口侧膜 ;在口器发生过程中 ,前、后仔虫口侧膜的后端均形成一个相应的盾片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纤毛虫 冠帆口虫 口器发生 无性分裂期
下载PDF
海洋纤毛虫——水滴伪康纤虫的口器发生及形态学重描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旭明 马洪钢 +2 位作者 邵晨 林晓凤 胡晓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9-495,共7页
利用蛋白银法对采自山东胶州育虾池的一种海洋盾纤类纤毛虫,水滴伪康纤虫(Pseudocohnilembus persalinus Evans&Thompson,1964)的口器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对其形态学做了补足性描述。文章通过对该青岛种群发生过程的... 利用蛋白银法对采自山东胶州育虾池的一种海洋盾纤类纤毛虫,水滴伪康纤虫(Pseudocohnilembus persalinus Evans&Thompson,1964)的口器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对其形态学做了补足性描述。文章通过对该青岛种群发生过程的研究,认为前人所报道的种群(Evans&Thompson,1964;Pomp&Wilbert,1988)缺乏对某个发生关键时期的观察而存在着错误,即:后仔虫的小膜2明确来自老的口侧膜,而不是前人报道的盾片。此外,文章还发现该种的发生与本属另一哈氏伪康纤虫的发生过程几乎完全相同。主要细胞发生过程为:盾片最先增殖,形成初级原基区,然后分裂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最终消失,而后部分最终形成后仔虫的小膜3。继盾片增殖之后口侧膜的锯齿状结构沿细胞纵轴方向分裂成两列,右侧的一列增殖形成次级原基区,之后分裂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迁移形成后仔虫的口侧膜和盾片,后部分形成后仔虫的小膜1和小膜2;老口侧膜的残余部分形成前仔虫的口侧膜及盾片。老的小膜1、小膜2和小膜3则完全为前仔虫所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纤毛虫 纤毛图示 细胞发生 水滴伪康纤虫
下载PDF
红色伪角毛虫的形态学重描述及与相近种的比较(纤毛门,腹毛目)
11
作者 龚迎春 李俐琼 +2 位作者 余育和 朱明壮 马洪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0-545,共6页
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技术对1种海水腹毛目纤毛虫—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rubra的青岛种群之活体形态和纤毛图式做了研究。其特征如下:虫体呈长带状,尾钝圆,身体柔软,高度可曲;皮层颗粒棕黄色,主要呈玫瑰花形分布,其余散布... 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技术对1种海水腹毛目纤毛虫—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rubra的青岛种群之活体形态和纤毛图式做了研究。其特征如下:虫体呈长带状,尾钝圆,身体柔软,高度可曲;皮层颗粒棕黄色,主要呈玫瑰花形分布,其余散布;表膜下具另1种无色、双面凹形颗粒。口围带小膜数为48~55;左、右缘棘毛各1列,中腹棘毛排成典型的锯齿状并延伸至横棘毛附近;额棘毛无明确分化,呈冠状排布并与中腹棘毛列相连续;口棘毛1根,额前棘毛2根;背触毛4列。大核90~140枚。伸缩泡位于体后左侧1/3处。经比较表明,尽管纤毛图式高度相似,P.rubra仍可以很容易地依据体色、伸缩泡的位置、皮层颗粒的大小、颜色、排布等活体特征与相近种区分。说明活体观察在纤毛虫种类鉴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毛目 海水纤毛虫 形态学 伪角毛虫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