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8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后青春期”现象探究——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1
作者 李晓彤 孟凡 戴淑妮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8期82-83,共2页
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变化,部分大学生会出现心理不适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心理状态带来的问题叫做"后青春期"现象。本文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结合当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通过对近几年来外国语学院学生"后青春期&q... 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变化,部分大学生会出现心理不适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心理状态带来的问题叫做"后青春期"现象。本文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结合当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通过对近几年来外国语学院学生"后青春期"现象的个案分析和探究,查找其原因,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能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促进其心理的不断成长,从而有利于他们迎接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青春期” 叛逆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创新创业背景下外语人才实践育人模式探索研究——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道平 贾腾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7期69-70,共2页
随着全球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到来使得国家亟需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成为了国内高校正在面临的挑战。本文以中国海洋大学... 随着全球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到来使得国家亟需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成为了国内高校正在面临的挑战。本文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探索外语类人才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从而更好地达到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外语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建立阶段性学习支持系统 促进外语类学生全面发展——基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
作者 王道平 刘健 +1 位作者 贾腾飞 董超凡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1期49-50,共2页
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依赖"教学"与"实践"两方面,学生成绩为培养成果的直接体现,如何将所学用于具体实践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亦有着重要影响。为帮助中国海洋大学外语类本科生提高其专业水平及综合... 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依赖"教学"与"实践"两方面,学生成绩为培养成果的直接体现,如何将所学用于具体实践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亦有着重要影响。为帮助中国海洋大学外语类本科生提高其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根据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政策,了解学生学习满意程度,更好地开展本科生培养工作,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学习支持政策课题组制作了《大学生学习支持政策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向学院内本科生广泛发放。现对学生反馈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本报告,以期对高校各学院外语类本科生培养工作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支持 阶段性培养 外语类本科生
下载PDF
联动育人,构建一流学生资助体系——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为例
4
作者 王道平 王莹 贾腾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22期22-23,共2页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是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随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不断开展与进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尤为迫切。本文基于工作实践,针对资助育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是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随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不断开展与进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尤为迫切。本文基于工作实践,针对资助育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实行“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网络”五位一体的全环境育人与“物质-心理-学业-能力-职业-道德”全方位育人的联动育人资助模式,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进而构建一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立体式学生资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体系 联动育人 精准资助 发展型资助
下载PDF
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5
作者 王道平 周鹏 《现代英语》 2022年第5期120-123,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融合,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竞争日渐激烈,这一系列竞争的最本质要素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如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国内许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在分析时代背景以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融合,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竞争日渐激烈,这一系列竞争的最本质要素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如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国内许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在分析时代背景以及外语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专业 复合型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从中国海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谈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凯 《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第24期23-24,共2页
在当前大学英语改革的思潮下,作为211重点高校在拥有高素质生源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课程改革适应了当前国际和国家进行人才培养的潮流,因此,合理减少课时、分级分类教学、开设高级课程、实施自主学习、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我校课程... 在当前大学英语改革的思潮下,作为211重点高校在拥有高素质生源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课程改革适应了当前国际和国家进行人才培养的潮流,因此,合理减少课时、分级分类教学、开设高级课程、实施自主学习、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我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 减少课时 分级分类教学 自主学习 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智红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年第4期33-36,共4页
研究生教育是发扬高校优势学科特长、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随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展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改革迫在眉睫。研究生公共外语应适应时代要求,确立研究生国际化服务的理念。本文以"海... 研究生教育是发扬高校优势学科特长、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随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展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改革迫在眉睫。研究生公共外语应适应时代要求,确立研究生国际化服务的理念。本文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例,分析和探索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公共英语教学 学术英语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海洋话语权的思考--以南海“981”钻井平台事件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凯 吴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话语权对于主权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2014年发生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事件,折射出中国海洋话语权的相对不足。在这一事件中,周边国家的政府和民众不尊重中国合理合法的海洋权益,通过比较暴...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话语权对于主权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2014年发生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事件,折射出中国海洋话语权的相对不足。在这一事件中,周边国家的政府和民众不尊重中国合理合法的海洋权益,通过比较暴力的方式破坏中国的采油设施;美国等域外大国通过媒体声援越南,通过直接的军事介入为中国的周边安全维护设置障碍。为了有效应对此类事件,中国政府和民众需要在思想意识和政策行动上不断努力。通过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家战略的完善,努力构建和提升中国的海洋话语能力,增强中国海洋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话语权 “981”钻井平台事件 海洋秩序 海洋软实力
下载PDF
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的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高玉霞 任东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07-116,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话语,分别用“路”“伙伴”和“共同体”喻指海洋治理方式。这三个概念不仅是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话语,分别用“路”“伙伴”和“共同体”喻指海洋治理方式。这三个概念不仅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理念,也是从话语修辞角度开展全球海洋治理的初步尝试。由于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修辞性把握不够,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国际关系、法学、国防、军事等领域,修辞和翻译视角所见不多。经略海洋应先从“软议题”做起,提高我国在世界海洋事务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能见度,国家修辞和国家翻译实践不可缺席。本文提出对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和案例加以搜集整理,围绕“语料库翻译学”和“案例库修辞学”两个关键词,构建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关键术语库和修辞翻译案例库,并展开研究,以助力中国规范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过程中实现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政治话语 翻译 语料库 构建
下载PDF
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淑芹 焦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建构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是中国提升海洋话语权、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经路径。中国需要借由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为世界提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球海洋治理期待更多科学、系统的海洋治理话语来支撑,助... 建构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是中国提升海洋话语权、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经路径。中国需要借由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为世界提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球海洋治理期待更多科学、系统的海洋治理话语来支撑,助力更加公平合理的海洋治理机制及治理实践。作为国际海洋秩序风向标的海洋话语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厘清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的内涵与外延,探索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规划、翻译及实践路径,以此系统化地构建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治理 对外话语 内涵外延 路径
下载PDF
在线交互对大学生元认知和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尹玮 李科含 +1 位作者 季可晗 李嘉仪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在线学习质量革命的背景下,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持续学习意愿的提升成为在线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借助SOR理论框架,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线学习中的四种交互行为对元认知可以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持续...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在线学习质量革命的背景下,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持续学习意愿的提升成为在线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借助SOR理论框架,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线学习中的四种交互行为对元认知可以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持续学习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交互 元认知 持续学习意愿 SOR理论模型
下载PDF
法国地理学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12
作者 侯莹莹 韩辉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1期72-82,93,共12页
20世纪,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著名地理学家均经由翻译引入中国,为中国地理学界所熟知。综而观之,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00—1926)、繁荣期(1928—1940)、低谷期(1941—1980)、回升期(1982—... 20世纪,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著名地理学家均经由翻译引入中国,为中国地理学界所熟知。综而观之,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00—1926)、繁荣期(1928—1940)、低谷期(1941—1980)、回升期(1982—1999)。每一阶段在翻译途径、传播媒介、译者构成方面呈现出明显特征。厘清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脉络,有助于探析中法地理学交流互鉴的具体路径并探明中国地理学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 翻译地理学
下载PDF
机构翻译对国家文学生成的影响——18世纪圣彼得堡科学院文学翻译透视
13
作者 孙今怡 贺爱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翻译作为引入文学形式的手段,受到国家重视,并由国家通过翻译机构予以实施。18世纪,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以文学翻译为手段,生成并建构了俄国国家文学。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文学翻译活动由政府驱动,通过译介西欧古典主义引入民族国家共同体... 翻译作为引入文学形式的手段,受到国家重视,并由国家通过翻译机构予以实施。18世纪,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以文学翻译为手段,生成并建构了俄国国家文学。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文学翻译活动由政府驱动,通过译介西欧古典主义引入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创作手法,借助贴近俄国受众的译语规范及翻译策略提升俄语本土文学的数量与流通。圣彼得堡科学院文学翻译的政府主导性与市场调适性统摄于催生国家文学的这一目标,最终在18世纪促成了俄国国家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翻译 国家文学 圣彼得堡科学院 俄国文学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视节目对外传播探索——评《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研究》
14
作者 李海南 《传媒》 2024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从口口相传到书信传递再到广播收听世界的声音,媒介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感知空间。随着20世纪电视的发明,信息传播效率达到了新的高度。“地球村”的概念逐渐显化,人们在电视中接触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认识到世界各地的名人轶事,... 从口口相传到书信传递再到广播收听世界的声音,媒介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感知空间。随着20世纪电视的发明,信息传播效率达到了新的高度。“地球村”的概念逐渐显化,人们在电视中接触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认识到世界各地的名人轶事,信息不再被时间和空间阻挡和限制。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电视,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的功能愈发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电视 名人轶事 互联网时代 跨文化传播 彩色电视 文化习俗 对外传播 口口相传
下载PDF
口头与书面同伴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旭奎 于丽 魏新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口头与书面同伴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历时16周,以两个班级共61名大二学生为被试,其中一个班的30名学生参与书面同伴反馈活动,为书面组;另一个班的31名学生为口头组,参与口头同伴反馈活动。...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口头与书面同伴反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历时16周,以两个班级共61名大二学生为被试,其中一个班的30名学生参与书面同伴反馈活动,为书面组;另一个班的31名学生为口头组,参与口头同伴反馈活动。对前测与后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口头和书面同伴反馈中,哪一种更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在两种反馈中,被试都能提出正确、有效的反馈,且大部分反馈意见能被同伴采用。本研究为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某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同伴反馈 书面同伴反馈 准确性
下载PDF
跟随徐通锵先生学习“字本位”——沉痛悼念我最敬仰的中国语言学大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自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4-52,共9页
笔者以纪念的方式追述了徐通锵先生创建汉语字本位理论并使其逐步系统化的全过程,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开创与系统建设、在汉语字本位理论和语义语法体系的创建以及在以比较与结合为中心的新方法论的系统创建等方面做出... 笔者以纪念的方式追述了徐通锵先生创建汉语字本位理论并使其逐步系统化的全过程,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开创与系统建设、在汉语字本位理论和语义语法体系的创建以及在以比较与结合为中心的新方法论的系统创建等方面做出的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总结了他创建的有丰富内涵的语言研究的新的治学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通锵 字本位 历史语言学 语义语法 比较与结合 新治学之道
下载PDF
“翻译暴力”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作友 刘梦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文本没有终极的意义。翻译的主要任务是传达意义,而无法完全准确科学地获取意义则使源文难以逃脱翻译暴力的侵袭。中国典籍文化的深厚性使其在经过译者的理解和再表达后更易遭受种种损伤。翻译暴力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消极暴力阻碍文化交... 文本没有终极的意义。翻译的主要任务是传达意义,而无法完全准确科学地获取意义则使源文难以逃脱翻译暴力的侵袭。中国典籍文化的深厚性使其在经过译者的理解和再表达后更易遭受种种损伤。翻译暴力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消极暴力阻碍文化交流,积极暴力促进文化交流。译者无法避免翻译暴力,所以译者的明智之举是切实规避消极暴力,适当采取积极暴力,以便忠实源文精神,守住伦理底线。翻译暴力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之间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译者应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促进者,而不是阻碍者。译者在典籍英译中要坚决维护中国文化的正面形象,灵活运用积极暴力,增加源文的可译空间,努力促成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使中国文化在异域他乡广为流传,泽披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英译 翻译暴力 消极暴力 积极暴力 中国文化
下载PDF
多模态视角下中国英语学习者互动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海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以大学英语学习者课外讨论视频为语料,依据Galaczi&Taylor构建的互动分析框架,[1]从多模态视角考察二语学习者的互动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学习者能够调用各种多模态资源,较好地发挥“话轮管理”“话题管理”“听者互动”和“会话... 以大学英语学习者课外讨论视频为语料,依据Galaczi&Taylor构建的互动分析框架,[1]从多模态视角考察二语学习者的互动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学习者能够调用各种多模态资源,较好地发挥“话轮管理”“话题管理”“听者互动”和“会话修复”等互动技能;(2)参与者在“打断”“他者修复”“合作创造”等方面较在其他方面表现明显欠缺,反映出他们较少有内容上的协商,互动深度不够;(3)就其调用的多模态资源的分布而言,多种非语言模态在有些互动步中密度较大,并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话轮结束”和“听者反馈”两个步,主要由副语言、面部表情、目光交流等非语言模态协同完成。可见,非语言模态是二语互动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参与者采用的重要互动手段。此研究结果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二语互动能力的理解,也可为二语互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互动技能 多模态 模态密度 模态复杂度 互动策略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汉腔汉调”的原因及对策——英语重音篇
19
作者 夏鹏铮 《科技视界》 2012年第30期235-235,241,共2页
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英语爱好者投入到说英语的行列中来。但是,"汉腔汉调"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多数人,使他们觉得无论他们说的英语多么流利,总不能接近英语目标语。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将... 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英语爱好者投入到说英语的行列中来。但是,"汉腔汉调"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多数人,使他们觉得无论他们说的英语多么流利,总不能接近英语目标语。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将从英语重音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两大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发音"汉腔汉调"产生的原因,并从实际教学中总结一定的对策,以期指导英语发音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成功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腔汉调 目标语 英语重音
下载PDF
在线交互对理工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和 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尹玮 李嘉仪 +1 位作者 姜永玲 季可晗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4期55-63,共9页
在线教学在后疫情时代中仍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习者的满意度和持续学习意愿是衡量在线教学成效的重要尺度。以SOR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在线交互、学习满意度、持续学习意愿分别视为刺激变量(S)、状态变量(O)和反应变量(R),通过问... 在线教学在后疫情时代中仍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习者的满意度和持续学习意愿是衡量在线教学成效的重要尺度。以SOR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在线交互、学习满意度、持续学习意愿分别视为刺激变量(S)、状态变量(O)和反应变量(R),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系统探究在线交互方式对理工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和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交互、学生与界面的交互通过在线学习满意度对持续学习意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生生交互对满意度和持续学习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及理工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改进在线交互的对策,以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和持续学习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交互 理工专业 满意度 持续学习意愿 SOR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