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和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遗传差异的RAPD和ISSR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房新英 张全启 +2 位作者 齐洁 王志刚 包振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东威海近海野生和养殖牙鲆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用10个RAPD引物对两个样本各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10个重复性好且带谱清晰的扩增位点,片段大小在200—2500bp之间,野生样... 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东威海近海野生和养殖牙鲆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用10个RAPD引物对两个样本各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10个重复性好且带谱清晰的扩增位点,片段大小在200—2500bp之间,野生样本和养殖样本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9.09%和60·91%,Shannon多样性值分别为16·563和16·917,野生样本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17427,养殖样本为0·17553,样本间遗传距离为0·17419。用6个ISSR引物共在两样本中检测到161个位点,野生样本有111个(68·94%)为多态位点,养殖样本有112个(69·57%)为多态位点,野生和养殖样本的样本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9996和0·20007,样本间遗传距离为0·20002,Shannon多样性值分别为29·254和29·688。平均位点多态率显著性检验标明,无论是利用RAPD还是ISSR技术,两群体间平均位点多态率皆差异不显著,说明第一代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尚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ISSR RAPD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微 张全启 +3 位作者 于海洋 胡景杰 齐洁 包振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2-687,共6页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egel)为材料,基因组DNA经Sau3A Ⅰ进行部分酶切后,选取400~1 200bp大小的片段连接到经BamHⅠ酶切的pUC19质粒中,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牙鲆酶切片段基因组文库.采用菌落杂交的...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egel)为材料,基因组DNA经Sau3A Ⅰ进行部分酶切后,选取400~1 200bp大小的片段连接到经BamHⅠ酶切的pUC19质粒中,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牙鲆酶切片段基因组文库.采用菌落杂交的方法,以(AC)10、(AG)10为探针从文库中筛选阳性克隆16个,共得到20个微卫星序列,其中完全型13个,不完全型5个,复合型2个.对其中18个进行引物设计,有11对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其中8对引物在群体中具有扩增多态性.在威海野生牙鲆30个个体中,各座位上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9个,观测杂合度(Ho)为0.413 8~0.965 5.其中有3对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数超过17个,表现出高度多态性.本研究旨为进一步的牙鲆遗传多样性分析、家系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菌落杂交 微卫星 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