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与强烈沉降机制的分析和模拟 被引量:47
1
作者 孙珍 钟志洪 周蒂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莺歌海盆地新生代发生了快速沉降,盆内充填了最厚达17km的沉积,根据模拟实验,印支地块或之上刚性地块的存在对莺歌海盆地的强烈沉降具有重要的贡献,可能是造成莺歌海盆地裂陷期强烈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莺歌... 莺歌海盆地新生代发生了快速沉降,盆内充填了最厚达17km的沉积,根据模拟实验,印支地块或之上刚性地块的存在对莺歌海盆地的强烈沉降具有重要的贡献,可能是造成莺歌海盆地裂陷期强烈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莺歌海盆地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主要阶段:早期(42Ma以前)主要受到南海北部陆缘(主要是北部湾盆地)裂解造成的右旋转换伸展作用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主要为莺歌海盆地西北部和东部边界.42~21Ma期间,主要受控于印支地块左行走滑和顺时针旋转作用的影响,莺歌海盆地在此期间发育了主体裂陷体系,东侧受到右旋转换伸展应力场的叠加影响而导致沉降加强;21~10.4Ma期间,受印支地块逐渐减弱直至停止的左行走滑作用的影响,盆地西北部在21~15.5Ma期间发生局部反转褶皱,但盆地整体进入以热沉降为主的时期;10.4Ma以后,盆地受华南地块沿红河断裂右旋走滑作用和5Ma以后新一期热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构造演化 强烈沉降 物理模拟
下载PDF
Ruston TB5000型透平发电机组起动故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垒 张吉辰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5期56-57,共2页
分析了Ruston TB5000型透平发电机组在使用燃料气起动时,点火成功后由于压气机加速失败而停机的原因,找出了原因,故障得以排除。
关键词 Ruston TB5000透平发电机组 故障分析
下载PDF
长岭气田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控制 被引量:33
3
作者 孙圆辉 宋新民 +4 位作者 冉启全 孙岩 高兴军 宋文礼 张大威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通过岩心观察、岩屑薄片分析、ECS成分识别以及FMI岩石结构及构造解释,共识别出2大类(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8种(少孔和致密流纹岩、气孔流纹岩、原地自碎角砾化熔岩、晶屑熔结凝灰岩、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和... 通过岩心观察、岩屑薄片分析、ECS成分识别以及FMI岩石结构及构造解释,共识别出2大类(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8种(少孔和致密流纹岩、气孔流纹岩、原地自碎角砾化熔岩、晶屑熔结凝灰岩、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和沉凝灰岩)火山岩岩性。以单井岩性识别及岩相划分为基础,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波形分类等方法,建立了3大类8种亚相的岩相模式。通过对火山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及孔缝组合进行分析,研究了原地自碎角砾化熔岩(溢流相顶部亚相)等岩性、岩相对火山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总结了长岭气田有利储集层分布规律及对应岩性、岩相特征,为油田开发方案优化及开发层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气田 火山岩 岩性识别 岩相模式 储集层特征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 被引量:123
4
作者 孙珍 庞雄 +6 位作者 钟志洪 周蒂 陈长民 郝沪军 何敏 黄春菊 许鹤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9-498,共10页
白云凹陷构造演化史的研究对在白云凹陷开展油气勘探和深水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裂与沉积结构平面和剖面特点的分析,结合岩浆活动特点,文中提出白云凹陷是一个复式地堑,推测这种结构特点与凹陷下地壳的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 白云凹陷构造演化史的研究对在白云凹陷开展油气勘探和深水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裂与沉积结构平面和剖面特点的分析,结合岩浆活动特点,文中提出白云凹陷是一个复式地堑,推测这种结构特点与凹陷下地壳的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变形有关,表现为热岩石圈的伸展。其发育机制推测与白云凹陷位于构造转换带上有关,特殊的构造位置使白云凹陷成为强烈构造变形区,岩石圈地壳强烈减薄,伴随伸展过程和地幔上涌,脆性地壳或上地幔中部分熔融物质的出现导致岩石圈强度的急剧降低,在区域伸展应力场下以韧性流变方式减薄。岩浆在构造转换带下聚集并发育主岩浆房,由于白云凹陷南北边缘没有发育正断裂系统,岩浆主要沿垂直伸展的方向运移,因此在珠琼运动一幕和二幕南南东向伸展应力作用下,岩浆向白云凹陷的东部和西部运移至北西向基底深大断裂处,那里由于北西向断裂表现为左行张剪性质而成为压力较低的地区,从而成为岩浆上涌和侵位的地方。在岩浆聚集的地区,活动岩浆体附近的脆性变形被分散的韧性变形所取代,因此在凹陷的东北和西南两个角上,发育了张性和张剪性小断裂群,由于热岩石圈弹性较差,白云凹陷长期持续沉降。白云凹陷的断裂活动和沉积演化史还受到南海海盆扩张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构造演化动力学 构造转换带 热岩石圈伸展
下载PDF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50
5
作者 彭大钧 庞雄 +3 位作者 陈长民 朱明 黄先律 舒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8,共9页
到2001年底,已从全球六大洲18个盆地大于水深500m地域发现580亿桶油当量,90%的油气储量发现于深水浊流沉积体系,这是与近三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深水海域的不懈探索与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特指广布于南海珠... 到2001年底,已从全球六大洲18个盆地大于水深500m地域发现580亿桶油当量,90%的油气储量发现于深水浊流沉积体系,这是与近三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深水海域的不懈探索与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特指广布于南海珠江口盆地近海海域上第三系深水沉积物,主体位于盆地南缘珠二坳陷,属与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相联系的、发育于低水位时期的深水沉积系统,其形成具有重要的地质背景,它处于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交汇地域,具对应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有独特的由持续沉降所体现的纵向叠置特征,并因应于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呈幕式推进的海侵型沉积系列,构成极为理想的油气储盖组合。因此,以时间耦合、空间耦合与地球动力学耦合为扭带,用整体、系统的论点研讨与分析南海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获得一球五源(缘)是南海深水扇系统的主控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 青藏高原隆升 海平面升降变化 低水位体系域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南部核三上亚段层序地层特征及地层-岩性圈闭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亮 王华 +1 位作者 韩晋阳 甘华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综合应用测井、岩心、三维地震剖面等资料,分析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南部核三上亚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在核三上亚段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核三上亚段分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 综合应用测井、岩心、三维地震剖面等资料,分析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南部核三上亚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在核三上亚段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核三上亚段分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结合地层-岩性圈闭成藏条件分析,提出了一个有利的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下二门油田 地层-岩性圈闭
下载PDF
地震—地质方法识别生物礁 被引量:31
7
作者 郭建宇 马朋善 +2 位作者 胡平忠 舒誉 蓝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生物礁的油气勘探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其中地震—地质解释是该项工程的先导和基础。地震—地质解释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礁的地质评价及礁油藏勘探的成功率。准确识别生物礁需要认识造礁生物的生长特点、了解研究区的地质演化背景、明... 生物礁的油气勘探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其中地震—地质解释是该项工程的先导和基础。地震—地质解释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礁的地质评价及礁油藏勘探的成功率。准确识别生物礁需要认识造礁生物的生长特点、了解研究区的地质演化背景、明确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点与另外几种地质体反射特征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应用磁力及重力资料开展综合分析;在已有钻井地区,可进一步依据测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资料,可更准确地识别出生物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地震解释 油气勘探 地质背景 反射特征 火成岩
下载PDF
断层封堵能力定量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龙涛 陈长民 +3 位作者 詹文欢 何敏 申俊 柳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6-460,共5页
断层封堵性分析是断层构造圈闭评价的重要内容,断层封堵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其成藏的可能性。依据对接封堵机理,将砂岩视为渗透性地层,泥岩视为非渗透性地层,通过地震及区域地质资料,确定目的盘和封堵盘整体高度、各层厚度及砂地... 断层封堵性分析是断层构造圈闭评价的重要内容,断层封堵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其成藏的可能性。依据对接封堵机理,将砂岩视为渗透性地层,泥岩视为非渗透性地层,通过地震及区域地质资料,确定目的盘和封堵盘整体高度、各层厚度及砂地比等参数。通过随机模拟建立断层两侧岩性柱子,对砂岩储集层进行逐层判断,统计每层被封堵的百分比,将出现概率最大的封堵百分比值视为该目的层的封堵百分比。从定量计算结果可总结出断层两侧砂岩含量、地层层数等参数对封堵能力的影响规律:目的盘含砂量越低、层数越多,砂岩被封堵的百分比越高;封堵盘含砂量越低、层数越少,目的盘砂岩被封堵的百分比越高。将该方法应用于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构造圈闭断层封堵性研究,认为目的盘砂岩的封堵百分比为40%~50%,属于中等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断层封堵 对接 定量计算 概率统计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的构造反转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钟志洪 李绪宣 +1 位作者 孙珍 张敏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1,共6页
莺歌海盆地是北西走向红河断裂带末端在第三纪走滑运动形成的扭张性断陷盆地,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在早—晚渐新世和中—晚中新世发生了改变,导致盆地内部发生了两期性质不同的构造反转作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期间的构造反转表... 莺歌海盆地是北西走向红河断裂带末端在第三纪走滑运动形成的扭张性断陷盆地,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在早—晚渐新世和中—晚中新世发生了改变,导致盆地内部发生了两期性质不同的构造反转作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期间的构造反转表现为轴向近南北的褶皱变形和沉降中心向东南方向的迁移,晚中新世至今的构造反转使盆地西北边缘的北东走向断裂发生反转逆冲。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构造反转作用导致盆地西北部和中南部的油气聚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构造反转作用 构造-沉积迁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南海中央次海盆OBS位置校正及三维地震探测新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莉 赵明辉 +6 位作者 王建 贺恩远 敖威 丘学林 徐辉龙 卫小冬 张佳政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42,共10页
南海中央次海盆首次开展的三维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探测试验,对于全面认识南海扩张脊处速度展布特征及海底扩张历史有着重要意义.海底地震仪的位置是研究三维地震结构的关键参数之一,高精度的三维OBS数据处理,决... 南海中央次海盆首次开展的三维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探测试验,对于全面认识南海扩张脊处速度展布特征及海底扩张历史有着重要意义.海底地震仪的位置是研究三维地震结构的关键参数之一,高精度的三维OBS数据处理,决定着后期地震结构反演模型的分辨率与准确性.利用直达水波走时信息,综合最小二乘法反演原理,并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OBS降落海底的过程,完成了南海中央次海盆试验区39台OBS数据格式转换与位置校正工作;同时探讨了蒙特卡罗法应用于位置校正的精度问题.处理后OBS综合记录剖面中展示了多组清晰可靠、来自珍贝-黄岩火山链下深部结构中的波震相,如、和震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 位置校正 蒙特卡罗法 震相 南海中央次海盆 海洋学
原文传递
南海的发育机制研究:相似模拟证据 被引量:50
11
作者 孙珍 钟志洪 +4 位作者 周蒂 夏斌 丘学林 曾佐勋 姜建群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7-810,共14页
实验研究表明,整体北东走向的初始断裂的位置大致在珠一和珠二凹陷之间的隆起带下通过,由北北东-近东西-北东东三段组成;南海在早期的张开可能伴随约15°的顺时针旋转,后期存在一期南东向的扩张伸展,从而使西南次海盆张开;廷贾断裂... 实验研究表明,整体北东走向的初始断裂的位置大致在珠一和珠二凹陷之间的隆起带下通过,由北北东-近东西-北东东三段组成;南海在早期的张开可能伴随约15°的顺时针旋转,后期存在一期南东向的扩张伸展,从而使西南次海盆张开;廷贾断裂可能是南沙盘的西侧边界,而卢帕尔断裂则可能是印支盘的东侧边界,之间为印支地块与南沙地块发生块体分离产生的NW走向的裂陷带,模拟实验中沿着这一北西向沉降带内的北西走向断裂上见到张剪花状构造,部分东倾的断裂上见反转逆冲,在地理位置和构造特点上与曾母盆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南海地区刚性构造块体的存在改变了部分断裂和裂陷带的走向,使变形不均匀分配,改变了局部构造样式,南海及陆缘的裂解可能受到了古南海俯冲拖曳和/或印藏碰撞引起的地幔流动的控制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裂解与扩张 顺时针旋转 相似模拟 刚性地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