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婧 钱兵 +1 位作者 何燕 韩丙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0-216,224,共8页
实时直接分析技术(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是一种新型的原位电离技术,它无需或只需简单的样品处理便能在大气压下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分析,因其具有快速、原位、实时等优点,近年来在食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该文结合DAR... 实时直接分析技术(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是一种新型的原位电离技术,它无需或只需简单的样品处理便能在大气压下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分析,因其具有快速、原位、实时等优点,近年来在食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该文结合DART的构造原理及其近十年来在食品质量(黄酮类、酚类及其他)与食品安全(食品霉菌毒素类物质、食品非法添加物质、食品有害物质及其他)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直接分析 原位电离 食品质量 食品安全 应用
下载PDF
丙环唑在香蕉及土壤中残留量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琼 王明月 +2 位作者 吕岱竹 吴晓春 葛会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89-94,共6页
为评价丙环唑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行为,分别在海南、云南两地进行了规范的农药残留田间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丙环唑在香蕉全果、蕉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香蕉全果、蕉肉及土壤中丙环唑在0.02、0... 为评价丙环唑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行为,分别在海南、云南两地进行了规范的农药残留田间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丙环唑在香蕉全果、蕉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香蕉全果、蕉肉及土壤中丙环唑在0.02、0.05、0.5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5%~101%,变异系数(n=5)小于7.6%,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丙环唑在海南和云南两地香蕉全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6和19.1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4和21.1 d;施药后28、35、42 d采集的香蕉全果及蕉肉样品中丙环唑的最大残留值为0.262 mg/kg,低于我国制定的丙环唑在香蕉上MRL标准1 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于定量检测香蕉及土壤中丙环唑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丙环唑 香蕉 土壤 残留
下载PDF
紫皮豇豆总多酚提取工艺研究及组分分析
3
作者 吴琼 王明月 +2 位作者 葛会林 马晨 吕岱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3-681,共9页
【目的】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紫皮豇豆中的总多酚,多酚提取物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为紫皮豇豆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总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 【目的】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紫皮豇豆中的总多酚,多酚提取物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为紫皮豇豆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总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提取溶剂、料液比、温度和pH对紫皮豇豆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再通过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建立紫皮豇豆中6种多酚类组分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紫皮豇豆中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经料液比1∶5(m∶V)的80%丙酮水溶液,在4℃、pH 6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提取5 h时,所得的总酚含量最高为614 mg(GAE)·100 g^-1。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绿原酸、芦丁、p-香豆酸和阿魏酸等6种多酚单体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59~0.9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1 mg·100 g^-1和0.2~2.5 mg·100 g^-1;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74.3~107%,相对标准偏差0.4~8.6%。经HPLC分析,紫皮豇豆中6种多酚单体均有检出,含量在0.46~6.5 mg·100 g^-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芦丁。【结论】采用80%丙酮水溶液提取紫皮豇豆总多酚,并利用HPLC法测定紫皮豇豆中几种单体酚的方法提取率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紫皮豇豆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皮豇豆 多酚 提取纯化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生态系统中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 被引量:9
4
作者 葛会林 谢德芳 +3 位作者 郑雪虹 吕岱竹 李萍萍 陶珊珊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8,共8页
为评价呋虫胺在水稻生态系统中的残留与消解行为,分别在海南、湖南和黑龙江省3地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呋虫胺(DNF)及其代谢物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脲(UF)与1-甲基-3-[(3-四氢呋喃... 为评价呋虫胺在水稻生态系统中的残留与消解行为,分别在海南、湖南和黑龙江省3地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呋虫胺(DNF)及其代谢物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脲(UF)与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二氢胍盐(DN)在水稻稻株、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含体积分数为1%的乙酸水溶液或乙腈溶液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以甲醇-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分析物的进样浓度与其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线性相关,R2>0.999。DNF、UF和DN在稻株、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1%~102%之间,在稻株、土壤、田水和糙米中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8.3%之间,在稻壳中的RSD在4.4%~20%之间。3种分析物在稻株、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分别为0.1 mg/kg、0.02 mg/kg、0.01 mg/L、0.02 mg/kg和0.1 mg/kg。DNF、UF和DN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4和4 pg。3种分析物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DNF在稻株上为0.41~2.7 d,土壤中为1.6~4.2 d,田水中为0.90~2.2 d;DN在稻株上为2.9~13 d,土壤中为64~65 d,田水中为4.2 d;UF在稻株上为0.43~3.1 d。20%呋虫胺悬浮剂以有效成分120~180 g/hm2的剂量于水稻抽穗期施用2~3次,施药间隔期21 d,分别于距末次施药后14 d与21 d采收,呋虫胺在糙米中的残留最大值为0.11 mg/kg,低于中国制定的其在糙米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代谢物 水稻 残留 消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