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兰香气组分鉴定与对比分析
1
作者 白亭玉 张志烽 +3 位作者 周冰 秦晓威 王珏 胡荣锁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为鉴定依兰挥发性香气组分,应用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微波辅助萃取法(UMAE)、快速溶剂萃取法(ASE)3种方式,并利用GC-MS对比分析其风味组成和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方法共检测出41种组分,其中SD和UMAE检出29种香气,而ASE检出香气最... 为鉴定依兰挥发性香气组分,应用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微波辅助萃取法(UMAE)、快速溶剂萃取法(ASE)3种方式,并利用GC-MS对比分析其风味组成和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方法共检测出41种组分,其中SD和UMAE检出29种香气,而ASE检出香气最少,为16种;3种方法香气组分存在差异,其中SD以烯烃类挥发性组分为主,UMAE以烯烃类和酯类香气组分为主,ASE以烯烃类和酸类为主。研究为今后依兰挥发性香气组分提取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 香气 成分
下载PDF
橡胶/香露兜间作对香露兜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昂 李丽华 +5 位作者 钟壹鸣 钟大玲 秦晓威 吉训志 周艳飞 鱼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香露兜是中国热带地区特色香料作物之一,其叶片香气成分含量是鉴定香露兜品质的关键指标。香露兜适宜在遮阴条件下种植,其中在橡胶林下间作香露兜是海南地区常见的栽培模式,但橡胶间作香露兜后对香露兜叶片香气成分的影响仍未探明。本... 香露兜是中国热带地区特色香料作物之一,其叶片香气成分含量是鉴定香露兜品质的关键指标。香露兜适宜在遮阴条件下种植,其中在橡胶林下间作香露兜是海南地区常见的栽培模式,但橡胶间作香露兜后对香露兜叶片香气成分的影响仍未探明。本研究拟通过盆栽试验,对比橡胶/香露兜间作处理和香露兜单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香露兜叶片香气成分种类与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橡胶/香露兜间作处理与香露兜单作相比,显著提高土壤容重13.63%,土壤碱解氮含量59.71%,土壤速效磷含量193.03%、土壤速效钾含量9.78%,土壤pH降低1.00(P<0.05);间作和单作处理共检测出10类68种香气成分,间作与单作相比,酮类、呋喃类、呋喃酮类、烃类和酚类的物质种类数量分别减少56.52%、14.29%、33.33%、20.00%、28.57%(P<0.05);尽管呋喃类、烃类和酮类的香气成分含量分别显著减少65.28%、20.88%和69.00%,但醇类、呲咯类、酯类和呋喃酮类香气成分含量分别增加31.50%、597.56%、122.78%、96.89%(P<0.05)。土壤pH降低是香露兜叶片酮类、呋喃类、呋喃酮类、烃类和酚类香气成分组成减少的主要原因;间作模式通过降低pH、提高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醇类、呲咯类、酯类含量,减少呋喃类、烃类含量;吡咯类物质是香露兜叶片主要香气成分物质,因此,橡胶/香露兜间作模式显著促进香露兜香品质提升。研究结果对优化和推广橡胶间作香露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胶农增收以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香露兜 间作 香气成分 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露兜叶片护色处理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丹 贺书珍 +5 位作者 张映萍 秦晓威 吉训志 鱼欢 张昂 宗迎 《中国热带农业》 2023年第2期39-48,共10页
香露兜为典型热带园艺作物,为研究其叶片最佳护色工艺,以香露兜叶片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氯化钙为最佳护色剂以及处理时间、温度及其护色剂浓度范围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最佳护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确... 香露兜为典型热带园艺作物,为研究其叶片最佳护色工艺,以香露兜叶片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氯化钙为最佳护色剂以及处理时间、温度及其护色剂浓度范围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响应面试验对最佳护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确定香露兜叶片护色最佳工艺,为香露兜叶片加工护色提供技术方案。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护色剂为氯化钙,初步确定时间、温度、最佳护色剂浓度最适范围分别为20s~40s、55℃~65℃、0.60%~1.00%;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时间32s、温度55℃、氯化钙浓度1.00%时护色效果最佳。通过最佳护色工艺处理的香露兜叶片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色泽,且护色效果好,为香露兜叶片加工上的护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露兜 护色剂 响应面法 叶片加工
下载PDF
间作香露兜提高槟榔根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鱼欢 唐瑾暄 +4 位作者 李倩松 秦晓威 宗迎 郝朝运 白亭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19-2225,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3种栽培模式下根系生长发育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露兜促进了槟榔干物质累积,且分配到根系的干物质相对增多,地下部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对香露兜的...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3种栽培模式下根系生长发育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露兜促进了槟榔干物质累积,且分配到根系的干物质相对增多,地下部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对香露兜的影响不显著;间作后显著增加槟榔叶片SPAD值,对香露兜无显著影响;间作模式下槟榔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数目显著增多,分别比单作增加了78.64%、50.96%、81.22%,而且间作对槟榔根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大于香露兜;槟榔间作香露兜后,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槟榔单作,土壤脲酶与槟榔单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香露兜单作;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根数目和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槟榔与香露兜根系之间竞争较小,与槟榔单作相比,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能够促进槟榔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香露兜 间作 根系生长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槟榔间作香露兜对香露兜光合特性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鱼欢 钟壹鸣 +6 位作者 吉训志 张昂 唐瑾暄 李金双 邓文明 宗迎 秦晓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9-787,共9页
为了研究槟榔与香露兜间作后香露兜叶片光合特性及香气成分变化,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槟榔间作香露兜处理和香露兜单作对照在叶片的光合特性和香气成分等差异。结果表明,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叶片温度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 为了研究槟榔与香露兜间作后香露兜叶片光合特性及香气成分变化,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槟榔间作香露兜处理和香露兜单作对照在叶片的光合特性和香气成分等差异。结果表明,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叶片温度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温间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处理和对照叶片中共鉴定出9类31种香气成分,其中处理叶片的大量香气成分如角鲨烯、叶绿醇、新植二烯、2,3-二氢苯并呋喃、3-甲基-2-(5H)-呋喃酮、丙酮醇以及特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等17种共有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丙酮酸甲酯和呋喃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叶片香气成分中角鲨烯和3-甲基-2-(5H)-呋喃酮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乙酰-1-吡咯啉、角鲨烯、叶绿醇、新植二烯、2,3-二氢苯并呋喃、3-甲基-2-(5H)-呋喃酮以及丙酮醇等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均与叶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槟榔间作香露兜能提高香露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并降低叶片温度,进而提高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和提升香露兜叶片品质,可为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槟榔 香露兜 光合特性 香气成分
下载PDF
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养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瑾暄 秦晓威 +4 位作者 鱼欢 吉训志 邓文明 张昂 宗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71-2578,共8页
为了研究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养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槟榔单作、槟榔间作香露兜和香露兜单作3种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露兜后,相对于单作槟榔,土壤EC值和碱解氮含量... 为了研究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养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槟榔单作、槟榔间作香露兜和香露兜单作3种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露兜后,相对于单作槟榔,土壤EC值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47.15%和25.74%,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32.32%,其中碱解氮与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与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体积、根数目、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显著正相关,速效磷与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极显著正相关;槟榔地上部N浓度以及香露兜地上部P和K浓度分别显著增加41.56%、26.56%和25.69%;而槟榔和香露兜根系以及地上部N、P和K养分含量均高于单作,其中根系槟榔P和K含量和香露兜K含量显著增加;同时,间作后槟榔和香露兜对N的吸收效率均高于单作,香露兜的P和K的吸收效率高于单作并略高于槟榔的吸收效率,其中P和K的吸收效率与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根数目均显著正相关,氮的吸收效率与根系形态无显著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槟榔间作香露兜增加了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促进了槟榔和香露兜对氮、磷和钾养分的吸收,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养分吸收效率的提高均与根系形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槟榔 香露兜 土壤养分 养分吸收
下载PDF
54份可可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谢薇 赖剑雄 +2 位作者 秦晓威 朱自慧 李付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74-2182,共9页
【目的】对54份可可种质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为可可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材料,也为探究可可品质性状的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国家的54份可可种质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超离法、气... 【目的】对54份可可种质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为可可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材料,也为探究可可品质性状的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国家的54份可可种质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超离法、气相色谱法和福林酚法测定可可脂、多酚、脂肪酸组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并对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54份可可种质中,XYS53的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均最低;XYS52的可可脂含量和脂肪酸总含量均最高;XYS18的棕榈酸含量最高;XYS17的硬脂酸含量最高;XYS52的油酸含量最高;XYS44的亚油酸含量最高;XYS20的多酚含量最高。7个品质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1.52%~18.74%,其中棕榈酸、亚油酸和多酚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74%、18.62%和14.42%;可可脂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1.52%。可可脂含量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棕榈酸含量与硬脂酸含量间、棕榈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及硬脂酸含量与油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多酚含量与可可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不同国家的可可种质间可可脂、硬脂酸、油酸、多酚含量及脂肪酸总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中国与泰国的可可种质间棕榈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发现,归属于类群Ⅰ的15份种质品质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且主要来自于中国和越南。【结论】可可种质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其来源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在可可品种选育过程中,需结合性状间相关性综合考虑可可品质性状表现,可优先选择中国和越南的1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作为育种材料或亲本来培育优良可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 鉴定评价 可可脂 脂肪酸 多酚
下载PDF
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钟壹鸣 王志勇 +4 位作者 秦晓威 廖丽 张昂 鱼欢 吉训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9,共9页
研究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不仅为维护热区农田土壤健康提供理论依据,还为优化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模式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选择万宁、琼海和陵水3个地区建立试验样地,每个试验样... 研究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不仅为维护热区农田土壤健康提供理论依据,还为优化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模式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选择万宁、琼海和陵水3个地区建立试验样地,每个试验样地分别设置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3种种植模式,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等指标,以槟榔和香露兜单作为对照,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下真菌丰度显著提高,但多样性没有变化,而间作模式下土壤细菌丰度显著低于香露兜单作和槟榔单作;不同地区试验样地的真菌丰度与多样性不存在差异,但细菌丰度与多样性差异显著;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速效钾、土壤容重以及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中,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通过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抑制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多样性。在不同地区或种植模式下,维持较高的土壤养分水平有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以及维护土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香露兜 间作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健康
下载PDF
不同荫蔽度对香露兜光合特征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唐瑾暄 鱼欢 +3 位作者 郭彩权 秦晓威 白亭玉 宗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20-829,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荫蔽度对香露兜光合特性、生长情况及香气成分的影响,为生产上林下复合种植香露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荫蔽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全光照、30%荫蔽度、60%荫蔽度和90%荫蔽度等4种不同荫蔽处理,探究不同荫蔽度... 【目的】研究不同荫蔽度对香露兜光合特性、生长情况及香气成分的影响,为生产上林下复合种植香露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荫蔽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全光照、30%荫蔽度、60%荫蔽度和90%荫蔽度等4种不同荫蔽处理,探究不同荫蔽度处理下香露兜光合参数、生长指标和香气成分对光环境的响应。【结果】荫蔽度为30%和60%时,香露兜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全光照和90%遮荫处理,有利于提高香露兜的光合作用,植株叶片较多。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分蘖数显著减少。4种遮荫处理下香露兜共鉴定出27种挥发性物质,2-乙酰-1-吡咯啉、叶绿醇、角鲨烯、丙醇、丙酮醇、3-甲基-2-(5H)-呋喃酮、新植二烯、棕榈酸乙酯、2,3-二氢苯并呋喃和亚油酸乙酯等10种共有香气成分含量差异显著。30%和60%荫蔽处理下香露兜叶片关键特征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和3-甲基-2-(5H)-呋喃酮、2,3-二氢苯并呋喃、亚油酸乙酯和叶绿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0%荫蔽处理角鲨烯和叶绿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0%荫蔽处理丙酮醇、2-乙酰-1-吡咯啉、3-甲基-2-(5H)-呋喃酮、新植二烯、棕榈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30%~60%荫蔽度可促进香露兜生长,提高主要香气成分含量,风味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露兜 荫蔽度 光合特性 香气成分
下载PDF
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昂 钟壹鸣 +4 位作者 鱼欢 吉训志 宗迎 贺书珍 秦晓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949,共9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是表征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角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对热区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为优化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槟榔单作(DB)、... 【目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是表征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角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对热区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为优化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槟榔单作(DB)、香露兜单作(DX)和槟榔间作香露兜(JZ)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等指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结果】槟榔间作香露兜对真菌群落的影响较小,却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指数。槟榔间作香露兜显著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所有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相对多度分别为22.59%、19.60%、16.66%和16.11%。尽管间作模式不改变细菌群落多度,却相比于槟榔单作显著提高酸杆菌门细菌多度75.09%,同时降低厚壁菌门细菌多度75.42%。相关性分析与RDA分析结果共同表明土壤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主要受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pH的影响;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是驱动酸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演替的主要因子。【结论】间作模式通过显著降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等养分含量以及提高土壤pH抑制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并通过降低土壤养分水平显著提高酸杆菌门物种多度,同时降低厚壁菌门物种多度,进而显著改变土壤区系结构。槟榔林间作香露兜能够显著改善槟榔单作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助于槟榔仅土壤健康保育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栽培 细菌区系 真菌区系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健康
下载PDF
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壹鸣 张昂 +4 位作者 王志勇 秦晓威 廖丽 吉训志 鱼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5-923,共9页
【目的】研究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间作模式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为优化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及热带农田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在海南省兴隆热带植物园内建立... 【目的】研究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间作模式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为优化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及热带农田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在海南省兴隆热带植物园内建立包括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种植模式的试验样地,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土壤细菌丰度与多样性等指标,以槟榔和香露兜单作为对照,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逐渐趋于酸性且盐离子浓度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下同),pH、电导率、全磷、容重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在3种种植模式下细菌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间作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出现降低,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则提高。其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电导率和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不影响细菌OTU总数,但通过降低pH及提高电导率而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间作模式通过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而降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却提高了绿弯菌门的丰度。可见,尽管槟榔间作香露兜体系显著降低土壤养分含量,但能改善槟榔林原位土壤细菌区系的丰度及多样性,对维持槟榔林土壤健康及促进槟榔与香露兜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香露兜 间作模式 土壤细菌群落 多样性指数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海南岛斑兰叶分布格局研究
12
作者 李丽华 秦晓威 +4 位作者 鱼欢 吉训志 钟壹鸣 宗迎 张昂 《中国热带农业》 2022年第3期67-73,共7页
斑兰叶是海南特色香料作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为获取适宜种植斑兰叶的生境与栽培模式等信息,对海南省主要种植区域与种植模式进行走访调查,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实验室分析的方式,选取种植规模较大的斑兰叶田,采集地理和生境指标,收... 斑兰叶是海南特色香料作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为获取适宜种植斑兰叶的生境与栽培模式等信息,对海南省主要种植区域与种植模式进行走访调查,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实验室分析的方式,选取种植规模较大的斑兰叶田,采集地理和生境指标,收集土壤测定容重。结果表明:①斑兰叶种植园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部各市县;②水分充裕的低海拔丘陵与平原地区更适合斑兰叶种植;③发展林下复合栽培斑兰叶是未来推广斑兰叶种植业的首选种植模式;④适宜斑兰叶种植的土壤水分条件为含水量15%~20%。通过调查表明,低海拔、水分充足地区适宜斑兰叶生长,以林下间作种植模式为佳,此研究结果可为海南斑兰叶优势种植区布局以及开发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露兜 林下复合栽培 土壤理化
下载PDF
嫁接对可可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13
作者 夏慧 杨德伟 +4 位作者 李付鹏 伍宝朵 朱自慧 秦晓威 闫林 《中国热带农业》 2023年第3期52-60,共9页
以5份可可种质为接穗,每份种质分别与若干砧木嫁接,观测嫁接树和接穗母树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嫁接可可植株与母树间果实性状和种子性状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嫁接后种子干重、粒重等主要产量因子能保持90%以上的表型值;在品质... 以5份可可种质为接穗,每份种质分别与若干砧木嫁接,观测嫁接树和接穗母树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嫁接可可植株与母树间果实性状和种子性状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嫁接后种子干重、粒重等主要产量因子能保持90%以上的表型值;在品质性状上,大部分种质嫁接植株的可可脂、类黄酮、脂肪酸含量相对于接穗母树也未呈现显著差异。同一接穗与不同砧木嫁接,仅有个别砧木嫁接处理间的产量相关性状、品质性状表型呈现显著差异,说明砧木基因型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接穗的农艺与品质性状表型。可可嫁接可以保持接穗母树的优良性状,生产中可选择性状表现优良的可可种质或品系作为接穗,同时使用优良、亲和性好的砧木进行优良种苗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 嫁接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咖啡果皮与枯落物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4
作者 张昂 陈苏森 +6 位作者 谭军 林兴军 赵青云 孙燕 董云萍 闫林 龙宇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0-1430,共11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机碳储量受到种植模式等人为干预的强烈影响。咖啡作为世界热带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模式的微小变化即可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平衡。覆盖栽培是咖啡的...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机碳储量受到种植模式等人为干预的强烈影响。咖啡作为世界热带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模式的微小变化即可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平衡。覆盖栽培是咖啡的传统栽培模式之一,然而其对咖啡园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使用咖啡果皮与枯落物等咖啡废弃物替代传统覆盖物对咖啡进行覆盖栽培,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未覆盖咖啡废弃物(CK)、覆盖咖啡枯落物(L)、覆盖咖啡果皮(P)和覆盖咖啡枯落物+果皮(PL)4种处理;监测咖啡园的土壤微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碳、有机碳组分等指标,通过分析土壤微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覆盖咖啡废弃物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及其关键驱动因子。结果显示:覆盖咖啡果皮与枯落物均不影响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而分别显著提高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13.31%和14.12%。覆盖咖啡废弃物不影响土壤微环境指标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覆盖咖啡果皮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14.05%,并且分别显著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18.60%和80.77%,并减少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70.14%,却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较小;而覆盖咖啡枯落物分别显著增加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14.43%和57.63%,并减少蓝细菌门相对丰度73.43%,同时显著提高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14.79%。本研究中咖啡废弃物覆盖不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归因于重组有机碳等主要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咖啡废弃物覆盖处理不敏感;而咖啡废弃物覆盖引起微生物量碳的提高以及厚壁菌门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的增加,促进了外源有机碳输入引起的激发效应,是显著提高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咖啡废弃物短期覆盖显著提高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有助于提升咖啡园土壤碳固存以及为优化咖啡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果皮 枯落物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5
作者 陈苏森 吉训志 +6 位作者 张映萍 贺书珍 宗迎 秦晓威 鱼欢 初众 张昂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斑兰叶是海南培育的新兴特色香料作物之一,目前亟待开发适宜斑兰叶的高品质干燥方法。研究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对比室内晾干、50℃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处理后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明确不同干燥方式... 斑兰叶是海南培育的新兴特色香料作物之一,目前亟待开发适宜斑兰叶的高品质干燥方法。研究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对比室内晾干、50℃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处理后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不同种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影响较大。针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微波干燥有助于斑兰叶主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和主要活性成分角鲨烯的保留,但叶绿醇含量较其他干燥方式显著降低;常温干燥对叶绿醇的影响较小,却显著加速斑兰叶2-乙酰-1-吡咯啉和角鲨烯散失;热风干燥后叶绿醇和角鲨烯含量均较显著降低。因此,尽管微波干燥可能对斑兰叶色泽影响较大,但依然是最适宜的高品质斑兰叶的干燥加工方式。研究结果为拓宽斑兰叶应用场景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露兜 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 2-乙酰-1-吡咯啉 角鲨烯 叶绿醇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咖啡果皮覆盖的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昂 张尧榆 +7 位作者 卢志青 李丽华 董云萍 林兴军 赵青云 孙燕 谭军 龙宇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45-2253,共9页
【目的】解析不同咖啡废弃物覆盖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差异及其关键驱动因子,揭示咖啡废弃物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机制,为热区咖啡种植园土壤健康保育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海南省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咖啡种质资源圃,... 【目的】解析不同咖啡废弃物覆盖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差异及其关键驱动因子,揭示咖啡废弃物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机制,为热区咖啡种植园土壤健康保育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海南省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咖啡种质资源圃,分别设置未覆盖咖啡废弃物(C)、覆盖咖啡枯落物(L)、覆盖咖啡果皮(P)和同时覆盖咖啡枯落物和果皮(PL)4种覆盖处理;监测咖啡园生态系统微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多样性等指标,预测土壤微生物主要功能,同时分析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咖啡废弃物覆盖驱动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演替的关键因子。【结果】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提升效果分别达11.95%和16.19%,但对其他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影响不显著;一方面,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以及多样性指数;此外,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变形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的相对丰度,提升效果分别达18.79%和82.52%;但显著降低蓝细菌门相对丰度。与之相比,咖啡枯落物覆盖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但显著降低蓝细菌门相对丰度。另一方面,咖啡枯落物覆盖显著提高子囊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但显著降低放线菌门真菌的相对丰度。尽管咖啡果皮或枯落物覆盖改变部分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但土壤微生物主要功能未发生较大改变。【结论】咖啡果皮覆盖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并促进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提升以及推动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咖啡果皮覆盖栽培有助于维持咖啡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进而促进咖啡园土壤健康保育以及咖啡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废弃物 枯落物 覆盖栽培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健康
下载PDF
柬埔寨桔井省主栽品种胡椒植地土壤特性及植株生长情况初探
17
作者 李志刚 王灿 +3 位作者 郑维全 祖超 鱼欢 杨建峰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2期21-25,共5页
前期调研发现,柬埔寨桔井省胡椒种植区域土壤发育情况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生长及产量特性无定论,种植户对于植地土壤及品种特性认知不清。本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柬埔寨桔井省绿洲农场开展2个主栽品种、不同植地条件胡椒园土壤特性、... 前期调研发现,柬埔寨桔井省胡椒种植区域土壤发育情况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生长及产量特性无定论,种植户对于植地土壤及品种特性认知不清。本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柬埔寨桔井省绿洲农场开展2个主栽品种、不同植地条件胡椒园土壤特性、植株生长及产量研究,以期为当地胡椒种植区域规划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胡椒种植区域应选择海拔90米以上、发育程度最高、土层较厚的区域;大叶种胡椒的生长特性及产量较优,比较适合在当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柬埔寨桔井省 植地 土壤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胡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鱼欢 王灿 +3 位作者 杨建峰 祖超 李志刚 郑维全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7-12,共6页
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胡椒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热引1号’胡椒为试验材料,研究河沙、土壤与河沙、土壤与园林废弃物、土壤与椰糠、土壤与岗松糠等配制的5个栽培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各处理对胡椒幼苗叶片SPAD值、PN... 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胡椒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热引1号’胡椒为试验材料,研究河沙、土壤与河沙、土壤与园林废弃物、土壤与椰糠、土壤与岗松糠等配制的5个栽培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各处理对胡椒幼苗叶片SPAD值、PN、株高、地上部干重及根总长、总表面积、根体积、根数目等根系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土壤和园林废弃物配制的TK处理pH值和EC值均在适宜胡椒生长范围内,容重较小,便于生产上运输,孔隙度适中,可以促进胡椒地上部生长和根系生长,叶片SPAD值较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与园林废弃物配制的栽培基质明显促进了胡椒生长,适宜作为胡椒袋装苗的育苗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栽培基质 园林废弃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