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关系的新特点:平衡、稳定、竞争 被引量:1
1
作者 牛新春 《和平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7,共4页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两国关系从曲折、波动逐渐趋于平稳和竞争。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的定位趋于稳定、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美国会更加理性地对待中国,中美关系还将进一步趋于平稳发展。但未来的中美关系仍然存在着诸多变数。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平衡 稳定 竞争
下载PDF
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走向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茹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主张“变革”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外交中带有奥巴马个人和民主党特色的理念将逐渐体现。面对多重挑战,奥巴马政府外交调整的幅度将是有限的。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政府有望延续小布什政府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政府外交 巴马 政策走向 小布什政府 美国外交 对华政策 民主党 白宫
下载PDF
当今世界自组织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3
作者 王在邦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2,共3页
2008北京奥运的完美落幕进一步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国势、国运进入新的上升轨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度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中国的发展、崛起将引起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变化中的世界,... 2008北京奥运的完美落幕进一步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国势、国运进入新的上升轨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度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中国的发展、崛起将引起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变化中的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发展本身就构成国际变局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及"中国责任论"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中国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新任务、需要确立怎样的国家大战略、做出何种新的战略选择?要不要居安思危,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对这些问题,不仅精英层在严肃思考,普通民众也极为关切。鉴此,《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2008年8月31日以"‘奥运后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题举办研讨会,邀请京津两地2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特征 自组织系统 进程 世界 自我调节机制 国际问题研究 自我更新 人类社会
下载PDF
美国霸权的根源分析
4
作者 高祖贵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4年第4期14-18,共5页
美国霸权由许多复杂而深刻的因素共同促成.其根源大致可分为深厚的思想基础、有利的国家实力发展态势、霸权的"诱惑"三方面.三者互动强化,使得美国觉得自己几乎无所不能,更加肆意谋求霸权.
关键词 美国 霸权主义 外交政策 强权政治 宗教意识
下载PDF
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外交战略评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瑞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4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俄国家利益,普京政府从俄罗斯国力衰微的现实出发,一直将俄罗斯与欧洲实现一体化,视为俄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但是由于诸多负面因素的存在,俄融入欧洲的道路仍然艰难而漫长.
关键词 俄罗斯 外交战略 普京 欧洲政策 对外政策 外交关系 国家安全
下载PDF
观察当前国际危机与国际体系转型的几个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陶坚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共2页
2009年4月2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邀请中央部委和解放军的相关研究单位以及一些知名高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题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体系转型"的研讨会。同一天,"20国集团"... 2009年4月2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邀请中央部委和解放军的相关研究单位以及一些知名高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题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体系转型"的研讨会。同一天,"20国集团"峰会在伦敦举行。研讨会当然也对"G20"会议的背景、条件、国际政治与战略意义进行了重点探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波及面之广、对世界经济政治及观念影响之深远,的确是百年一遇。在经济层面,危机将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底线与出路在哪?在政治层面,危机对国际力量对比、国际格局、国际体系转型以及世界发展方向有什么影响?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危机?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国家大战略及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与会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争论,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高度、有深度、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见解。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 国际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观察角度 经济危机 市场信心 金融界 杀伤力
原文传递
印度对中南亚地区战略评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傅小强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38,共11页
中南亚是一个主要为中国学界使用的东方地缘概念,指与我国新疆相邻的中亚五国、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印度对中南亚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感受和地缘认知。印度的中南亚战略有现实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方面的考虑,并以... 中南亚是一个主要为中国学界使用的东方地缘概念,指与我国新疆相邻的中亚五国、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印度对中南亚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感受和地缘认知。印度的中南亚战略有现实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方面的考虑,并以阿富汗为地区枢纽。印度的中南亚战略深受其战略文化的影响,也与印度的大国战略密切相关,是印度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重要一环。在中南亚,印度与美国协调多竞争少,有谋求亚洲均势和平衡中国的战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中南亚 战略 战略文化 中印关系
原文传递
对金融危机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在邦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9,共3页
2009年4月2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邀请中央部委和解放军的相关研究单位以及一些知名高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题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体系转型"的研讨会。同一天,"20国集团"... 2009年4月2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邀请中央部委和解放军的相关研究单位以及一些知名高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题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体系转型"的研讨会。同一天,"20国集团"峰会在伦敦举行。研讨会当然也对"G20"会议的背景、条件、国际政治与战略意义进行了重点探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波及面之广、对世界经济政治及观念影响之深远,的确是百年一遇。在经济层面,危机将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底线与出路在哪?在政治层面,危机对国际力量对比、国际格局、国际体系转型以及世界发展方向有什么影响?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危机?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国家大战略及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与会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争论,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高度、有深度、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见解。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世界新秩序 经济危机 20国集团 政治经济学 国际体系 全球金融 政治发展
原文传递
制海权与大国兴衰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文木 《中国军事科学》 2004年第5期116-125,131,共11页
制海权是决定近现代大国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现代历史表明: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的发展是相同步的。进入市场经济快车道的大国,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海洋,就难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其所支撑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制海... 制海权是决定近现代大国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现代历史表明: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的发展是相同步的。进入市场经济快车道的大国,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海洋,就难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其所支撑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制海权的扩展受国力的制约与规定,如果扩展过度,也会促使国家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 海权 保证 制约 国家 国力 规定
原文传递
促亚太和平稳定发展之行
10
作者 陈向阳 《瞭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56-56,共1页
中国总理温家宝于5月28日至6月3日应邀对韩国、日本、蒙古、缅甸四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适值中国周边动荡不定的敏感时期与“多事之秋”,温总理此行将是今年中国周边外交的一次重要行动... 中国总理温家宝于5月28日至6月3日应邀对韩国、日本、蒙古、缅甸四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适值中国周边动荡不定的敏感时期与“多事之秋”,温总理此行将是今年中国周边外交的一次重要行动,中国如何从容周旋与发挥“维稳促和”的关键作用,外界格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总理 稳定 和平 亚太 领导人会议 中国周边 周边外交 温家宝
原文传递
美国中东战略:一厢情愿的选择
11
作者 田文林 《党建》 2012年第9期59-61,共3页
▲"9·11事件"后,美国中东战略日趋转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发动两场反恐战争和进行"中东民主改造"。 ▲美国本想更牢固地掌握中东地区主导权,却使该地区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并导致了美国最大死敌——... ▲"9·11事件"后,美国中东战略日趋转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发动两场反恐战争和进行"中东民主改造"。 ▲美国本想更牢固地掌握中东地区主导权,却使该地区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并导致了美国最大死敌——伊朗作为地区霸权国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东战略 霸权战略 理想主义 中东民主 反恐战争 中东地区 力量对比 主导权
原文传递
看看日本中流社会这面镜子
12
作者 刘军红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7年第4期49-49,共1页
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就在学习日本的发展模式,但在学习日本经验时,人们忽略了其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做法。甚至,日本也在改革中将那些好东西扫进历史垃圾箱,而面临“社会差距”新难题。日本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或可成为我们保... 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就在学习日本的发展模式,但在学习日本经验时,人们忽略了其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做法。甚至,日本也在改革中将那些好东西扫进历史垃圾箱,而面临“社会差距”新难题。日本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或可成为我们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验 社会稳定 镜子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流 60年代 社会差距 垃圾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