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方电网覆冰监测系统算法误差分析及模型改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姜苏
任曦
+1 位作者
吴建蓉
黄良
《电力大数据》
2019年第6期9-14,共6页
针对目前南方电网架空线路覆冰监测预警系统仍有诸多关键性问题待解决,如在系统核心计算方面参数选取较为简单,没有结合实际线路设计条件,从而造成覆冰预警系统覆冰模型不准确,不能直接为防冰管控工作提供有效决策依据的缺陷。本文首先...
针对目前南方电网架空线路覆冰监测预警系统仍有诸多关键性问题待解决,如在系统核心计算方面参数选取较为简单,没有结合实际线路设计条件,从而造成覆冰预警系统覆冰模型不准确,不能直接为防冰管控工作提供有效决策依据的缺陷。本文首先对系统中现有耐张塔线路覆冰厚度模型计算误差进行分析研究,其次从线路设计角度出发,对其模型进行改进。研究表明:①系统中现有计算模型忽略了线路初始设计冰厚、垂直档距变化特征的影响,导线等效长度取值有待商榷;②通过改进的计算模型,对初始的拉力值进行修正,同时综合考虑设计冰厚、垂直档距、水平应力、导线状态方程等变化等特征,以贵州省毕节地区耐张塔线路四次线路覆冰过程为例,改进的模型能够将系统现有计算模型准确度由59. 8%提升至95. 1%,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于真实值。能够为输电部门为防冰管控工作提供有效决策依据,以及减少人工观冰耗费大量的资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监测系统
耐张塔
覆冰
改进模型
防冰管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改进的RGB-D SLAM室内空间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兆凯
彭晓峰
+2 位作者
邱昌杰
李训
常友谦
《电力大数据》
2020年第5期30-37,共8页
针对RGB-D SLAM室内三维重建方法存在特征点匹配精度不高和重建结果质量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ORB特征点的RGB-D SLAM室内三维重建方法。前端利用改进的RANSAC算法提升特征点匹配精度,结合PnP实现点云图像的精确配准;后端...
针对RGB-D SLAM室内三维重建方法存在特征点匹配精度不高和重建结果质量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ORB特征点的RGB-D SLAM室内三维重建方法。前端利用改进的RANSAC算法提升特征点匹配精度,结合PnP实现点云图像的精确配准;后端采用位姿图进行优化,降低噪声数据对重建的影响;并利用回环检测控制重建过程中的误差累积。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开源的RGB-D数据集,选取了多组数据,将本文方法与传统的RGB-SLAM三维重建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特征点匹配方法能显著提高特征点的匹配精度,正确匹配率约为94%,较传统RANSAC算法提升6.5%;所提方法与传统RGB-D SLAM重建方法相比,重建结果质量更优,其中相机估计轨迹与真实轨迹互差RMS结果更佳,RMS值均小于0.0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特征点
算法
位姿图优化
回环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视频监控网络覆盖优化方法
3
作者
赵亚松
王宏胜
+2 位作者
赵乐
王得洪
张雷
《电力勘测设计》
2023年第S01期82-90,共9页
针对视频监控网络的覆盖优化问题,以提高监控网络的覆盖率和减少设备数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视频监控的有向感知性和可转动的特点,动态控制监控设备的位置和活动范围,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覆...
针对视频监控网络的覆盖优化问题,以提高监控网络的覆盖率和减少设备数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视频监控的有向感知性和可转动的特点,动态控制监控设备的位置和活动范围,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覆盖的里程、设备数量、路段数等多个优化目标进行协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粒子群算法得到的优化结果,能够兼顾多个优化目标,有效提高监控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减少设备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网络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电网覆冰监测系统算法误差分析及模型改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姜苏
任曦
吴建蓉
黄良
机构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
电网
有限
责任
公司
电力
科学
研究院
出处
《电力大数据》
2019年第6期9-14,共6页
基金
北斗卫星电力行业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数据应用产业化(黔科合重大专项2018-3007)
输电线路综合防冰关键技术(GZ2015-3-0025)
文摘
针对目前南方电网架空线路覆冰监测预警系统仍有诸多关键性问题待解决,如在系统核心计算方面参数选取较为简单,没有结合实际线路设计条件,从而造成覆冰预警系统覆冰模型不准确,不能直接为防冰管控工作提供有效决策依据的缺陷。本文首先对系统中现有耐张塔线路覆冰厚度模型计算误差进行分析研究,其次从线路设计角度出发,对其模型进行改进。研究表明:①系统中现有计算模型忽略了线路初始设计冰厚、垂直档距变化特征的影响,导线等效长度取值有待商榷;②通过改进的计算模型,对初始的拉力值进行修正,同时综合考虑设计冰厚、垂直档距、水平应力、导线状态方程等变化等特征,以贵州省毕节地区耐张塔线路四次线路覆冰过程为例,改进的模型能够将系统现有计算模型准确度由59. 8%提升至95. 1%,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于真实值。能够为输电部门为防冰管控工作提供有效决策依据,以及减少人工观冰耗费大量的资源、时间。
关键词
覆冰监测系统
耐张塔
覆冰
改进模型
防冰管控
Keywords
icing monitoring system
tensile tower
icing
improved model
anti icing control
分类号
TM75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改进的RGB-D SLAM室内空间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兆凯
彭晓峰
邱昌杰
李训
常友谦
机构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电力大数据》
2020年第5期30-37,共8页
文摘
针对RGB-D SLAM室内三维重建方法存在特征点匹配精度不高和重建结果质量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ORB特征点的RGB-D SLAM室内三维重建方法。前端利用改进的RANSAC算法提升特征点匹配精度,结合PnP实现点云图像的精确配准;后端采用位姿图进行优化,降低噪声数据对重建的影响;并利用回环检测控制重建过程中的误差累积。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开源的RGB-D数据集,选取了多组数据,将本文方法与传统的RGB-SLAM三维重建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特征点匹配方法能显著提高特征点的匹配精度,正确匹配率约为94%,较传统RANSAC算法提升6.5%;所提方法与传统RGB-D SLAM重建方法相比,重建结果质量更优,其中相机估计轨迹与真实轨迹互差RMS结果更佳,RMS值均小于0.08m。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特征点
算法
位姿图优化
回环检测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eature point
algorithm
pose graph optimization
loop detection
分类号
TM74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视频监控网络覆盖优化方法
3
作者
赵亚松
王宏胜
赵乐
王得洪
张雷
机构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电力勘测设计》
2023年第S01期82-90,共9页
文摘
针对视频监控网络的覆盖优化问题,以提高监控网络的覆盖率和减少设备数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视频监控的有向感知性和可转动的特点,动态控制监控设备的位置和活动范围,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覆盖的里程、设备数量、路段数等多个优化目标进行协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粒子群算法得到的优化结果,能够兼顾多个优化目标,有效提高监控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减少设备投入。
关键词
视频监控网络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Keywords
video monitoring network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分类号
P2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方电网覆冰监测系统算法误差分析及模型改进技术研究
姜苏
任曦
吴建蓉
黄良
《电力大数据》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改进的RGB-D SLAM室内空间三维重建方法
余兆凯
彭晓峰
邱昌杰
李训
常友谦
《电力大数据》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视频监控网络覆盖优化方法
赵亚松
王宏胜
赵乐
王得洪
张雷
《电力勘测设计》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