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东征 《动物保健》 2005年第9期6-8,共3页
2003年SARS与禽流感突袭我国,2005年又相继发生了亚洲I型口蹄疫、炭疽、猪链球菌等人兽共患病疫情。这些人兽共患病频频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令人触目惊心。在那之后,人们以往不很熟悉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似乎多了起来。人兽共患传染病... 2003年SARS与禽流感突袭我国,2005年又相继发生了亚洲I型口蹄疫、炭疽、猪链球菌等人兽共患病疫情。这些人兽共患病频频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令人触目惊心。在那之后,人们以往不很熟悉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似乎多了起来。人兽共患传染病真的变多了吗?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保护人类的安全呢?本社特别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主任俞东征,请他谈谈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中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传染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兽共患病 传染病预防 SARS 猪链球菌 禽流感 口蹄疫 研究室
下载PDF
2000-2005年我国主要人鼠共患病的疫情和预防 被引量:5
2
作者 汪诚信 李贵昌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52,共6页
我国已经证实的人鼠共患病按病原划分有5类20种,列出病名及其主要的啮齿动物宿主、传播媒介和地理分布。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是我国3种主要人鼠共患病。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发现以上3种传染病在2000-2005年中发病人数大体... 我国已经证实的人鼠共患病按病原划分有5类20种,列出病名及其主要的啮齿动物宿主、传播媒介和地理分布。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是我国3种主要人鼠共患病。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发现以上3种传染病在2000-2005年中发病人数大体上呈下降趋势。人鼠共患病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免疫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物防制学 人鼠共患病 疫情 预防
下载PDF
传染性蛋白质(Prion)病
3
作者 俞东征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疯牛病是由一种全新的病原体———传染性蛋白质引起的疾病 ,能够引起人类的感染。本综述将这种独特的病原体、其在人体中的基因与致病的决定因素、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和控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联系起来 ,力求对这种疾病形成一幅... 疯牛病是由一种全新的病原体———传染性蛋白质引起的疾病 ,能够引起人类的感染。本综述将这种独特的病原体、其在人体中的基因与致病的决定因素、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和控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联系起来 ,力求对这种疾病形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蛋白质 海绵样脑病 传染病 遗传 克-雅氏病
下载PDF
RTX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蔚 徐建国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4年第4期18-20,共3页
RTX是革兰阴性菌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它对靶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溶血和白细胞毒.本文从RTX独特的结构、翻译后修饰、黏附、转运和细胞毒作用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RTX 研究进展 致病因子 白细胞毒 功能性结构
下载PDF
伊伯拉出血热
5
作者 俞东征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本文综述了关于伊伯拉出血热的近期文献 ,着重介绍这种高度危险疾病的发现、病原体、发病机理、自然疫源地调查以及治疗和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
关键词 伊伯拉出血热 自然疫源地 治疗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鼠疫病原体的快速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涛 黄济英 +5 位作者 景怀奇 何剑蜂 卢世堂 杨林 黎占海 付天鹏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提要:本文从鼠疫病原学的快速诊断方面入手,重要介绍了一种鼠疫特异性显色培养基和S iO2纯化DNA技术在鼠疫PCR扩增中具体应用以及φA1122噬菌体的研究动向和血清学诊断技术所面临的问题等。
关键词 显色培养基 DNA纯化 噬菌体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1966~2005年中国14个省、市C群脑膜炎球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彭俊平 张笑冰 +5 位作者 杨娥 王璟 杨剑 邵祝军 金奇 洪涛(推荐)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7,共6页
脑膜炎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在中国一直以A群流行为主,未发生过B群和C群的流行.2003年以来,安徽省出现多次由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爆发,而且在全国其他省、市也有大量病例出现.多位点序列... 脑膜炎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在中国一直以A群流行为主,未发生过B群和C群的流行.2003年以来,安徽省出现多次由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爆发,而且在全国其他省、市也有大量病例出现.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表明,序列型(sequence type,ST)4821菌株主要引起了这些爆发.在完成我国C群脑膜炎球菌的代表株053442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全基因组DNA微阵列,对1966~2005年分离于中国14个省、市的81株C群脑膜炎球菌进行了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菌株的基因组组成相似,部分基因有一定的缺失和变异,而且很多缺失基因是推测的保守基因.为深入了解我国C群脑膜炎球菌的基因组组成特点,为初步揭示其遗传背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球菌 比较基因组杂交 序列型4821
原文传递
近期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建议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见麟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情 防控
原文传递
12个省市自治区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静 常昭瑞 +5 位作者 钟豪杰 王多春 徐进 阚飙 冉陆 王子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了解霍乱弧菌在不同水产品及其流通环节中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霍乱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7—9月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不同种类水产品样本进行调查和霍乱弧菌的检测。结果共调查检测海、水产品样本12 104份,霍... 目的了解霍乱弧菌在不同水产品及其流通环节中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霍乱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7—9月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不同种类水产品样本进行调查和霍乱弧菌的检测。结果共调查检测海、水产品样本12 104份,霍乱弧菌总阳性检出率为0.52%。各类样本以甲鱼阳性率(1.72%)最高,其次为养殖水(1.14%)、蛙类(0.50%),贝类最低(0.08%)。检测61株霍乱弧菌菌株47.54%为产毒株,且79.31%分离自甲鱼和养殖水。甲鱼在多环节的阳性率均较高,以养殖环节阳性率最高(2.38%)。结论我国12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产品及其流通环节霍乱弧菌污染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甲鱼卫生管理问题应受到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甲鱼 贝类 水产养殖
原文传递
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姝 何利华 +9 位作者 张建中 周丽雅 丁召路 张晶 于飞鸿 王国丽 周锦 官德秀 纪文静 徐樨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3-566,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有腹痛、呕吐、腹胀、反酸、恶心、烧心、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在北京儿童医院行电子胃镜,镜下诊断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儿的胃窦黏... 目的 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有腹痛、呕吐、腹胀、反酸、恶心、烧心、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在北京儿童医院行电子胃镜,镜下诊断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儿的胃窦黏膜120例,送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研究所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对分离的菌株进行9种抗生素的E-test药敏实验,对分离的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以PCR方法对其23 S rRNA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在送检的120份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培养阴性有47例(39.2%),培养阳性73例(60.8%).73例阳性菌株中70株为耐药菌株,3株为敏感菌株.庆大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无耐药出现;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9.5%(58/73)、80.8%(59/73)、58.9%(43/73)、6.8%(5/73)、12.3%(9/73)、13.7%(10/73);二重、三重、四重耐药分别为47.9%(35/73)、8.2%(6/73)、1.4%(1/73);其中对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联合耐药率43.8 %(32/73).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幽门螺杆菌的23 S rRNA上的A2142C、A2142G、A2143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6%(1/64)、6.3%(4/64)和85.9%(55/64).结论 儿童对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联合耐药率高,在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时,尽量选择阿莫西林、利福平等敏感抗生素.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幽门螺杆菌的23 S rRNA最主要的基因突变位点为A214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大环内酯类 抗菌药 儿童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萘啶酸抗性甲型副伤寒病原菌的克隆扩散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树坤 姚云波 +7 位作者 储从家 山德生 阚飙 刁保卫 吴强 杨汝松 刘红雁 曾丽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09-1115,共7页
目的认识肠沙门菌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PA)的克隆扩散和遗传多样性,建立并确定病原菌流行克隆的分型方法。方法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分离的3980株SPA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经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15个萘啶酸抗性菌株... 目的认识肠沙门菌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PA)的克隆扩散和遗传多样性,建立并确定病原菌流行克隆的分型方法。方法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分离的3980株SPA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经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15个萘啶酸抗性菌株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gyrA、gyrB、gyrC和gyrE基因;采用SpeI和XbaI消化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来自7个县的121个分离株进行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萘啶酸敏感菌株在1999年占有优势,但2000年以后被萘啶酸抗性菌株替代;15个萘啶酸抗性菌株的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显示抗性机制是由gyrA基因的单点突变引起;121个菌株SpeI和XbaI消化产物分别得出以SpeI01、SpeI02或XbaI01型占优势的5种和4种PFGE型,SpeI01和SpeI02分别占37.2%和57.9%,或XbaI01占95.0%。结论在研究期间SPA分离株萘啶酸抗性率上升;PFGE型的SpeI01和SpeI02或XbaI01是玉溪流行的主要克隆;采用SpeI和XbaI的PFGE是鉴别SPA的一项有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沙门菌副伤寒血清型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克隆扩散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东丹 官德秀 +10 位作者 郭景 房永利 郭姝 何丽华 张建中 周丽雅 于飞鸿 周锦 王国丽 张晶 徐樨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培养菌株耐药性及影响耐药率的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246例13C呼气试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电子胃镜下采集胃窦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对获得的Hp菌株采... 目的探讨儿童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培养菌株耐药性及影响耐药率的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246例13C呼气试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电子胃镜下采集胃窦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对获得的Hp菌株采用E-test法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对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根除治疗次数等因素与抗生素耐药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6例患儿胃黏膜标本中174例Hp培养阳性,Hp阳性率为70.7%。总体耐药率情况显示,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6.55%(168/174例)、57.47%(100/174例)、4.02%(7/174例)、1.15%(2/174例)。单一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43.10%(75/174株),其中单一克拉霉素耐药率为93.33%(70/75株),单一甲硝唑耐药率为6.67%(5/75株);多重耐药率显示,双重耐药率为54.02%(94/174株),其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双重耐药率占52.30%(91/94株),克拉霉素+四环素双重耐药率占1.72%(3/94株);而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三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克拉霉素在曾进行过根除治疗后失败患儿中的耐药率[98.7%(148/150例)]高于未曾进行过根除治疗患儿[83.3%(20/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0,P<0.05)。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的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有很高的耐药率,对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甲硝唑与克拉霉素双重耐药情况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耐药 儿童
原文传递
对2004—2014年人间布鲁杆菌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熹 姜海 +9 位作者 田国忠 李兴旺 王大力 张秋香 毛玲玲 米景川 程均福 徐卫民 徐立青 崔步云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0-925,共6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使用现状,并对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4—2014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疾... 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使用现状,并对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4—2014年《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疾病监测》杂志中有关布病实验室检测的文献,统计各省份各检测方法的检测样本量和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筛选出157篇文献,共由24个省份报告,实际样本检测时间为1954—2012年,共使用14种方法检查了716280份次的样本。检测方法中,检测样本量由大到小分别为试管凝集试验(SAT,256050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224699份),皮内变态反应试验(CET,184787份).平板凝集试验(PAT,33018份)。24个省份使用SAT,20个省份使用RBPT,10个省份使用CET,7个省份分离布鲁杆菌;各省份检测样本量由大到小分别为河南(114031份)、内蒙古(104287份)、浙江(93484份);使用的检测方法由多到少分别为浙江(9种)、内蒙古(7种)、山东(5种)和黑龙江(5种)。各检测方法与SAT的符合率最高的是胶体金方法,为99.77%(9811/9834);其次为PAT,为97.73%(86/88);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gS—ELISA),为96.49%(110/114);RBPT为94.55%(2465/2607);人免疫球蛋白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gGELISA)为86-38%(2068/2394);IgMELISA为76.23%(1825/2394);补体结合试验(CFT)为69.17%(83/120);CET为56.36%(31/55)。结论大多数省份都采用了SAT和RBPT方法,且检测样本量大,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使用其他方法的检测单位和检测量都相对较少。胶体金操作简便,可现场使用;ELISA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不是很高,但是可以分别检测IgG及IgM.对慢性布病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诊断试验 常规 敏感性与特异性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肠沙门菌副伤寒甲血清型的萘啶酸抗性和克隆扩散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颖波 王树坤 +5 位作者 储从家 山德生 阚飙 刁保卫 吴强 杨汝松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了解玉溪市1999年至2008年甲型副伤寒患者肠沙门菌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PA)分离株的萘啶酸抗性和克隆扩散。方法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4060株SPA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对随机选择的166个萘啶酸抗性(NAR)株和20个萘啶酸... 目的了解玉溪市1999年至2008年甲型副伤寒患者肠沙门菌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PA)分离株的萘啶酸抗性和克隆扩散。方法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4060株SPA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对随机选择的166个萘啶酸抗性(NAR)株和20个萘啶酸敏感(NAS)株进行SpeI消化染色体DNA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聚类分析以及氟喹诺酮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分离株的NAR率由1999年的12.5%、2000年82.2%、2001年93%上升到2008年的100%;NAS株在1999年占优势,但在2000年以后被NAR株替代;166个NAR株都降低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其MIC值比20个NAS株的高得多。186个菌株SpeI消化产物得出以SpeI01、SpeI02型占优势的9种PFGE型。结论萘啶酸筛检实验可用于检测SPA降低氟喹诺酮敏感性,SpeI01和SpeI02是玉溪流行的主要克隆,建议制定并实施氟喹诺酮药物抗性株引起爆发流行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沙门菌副伤寒血清型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克隆扩散
原文传递
2例临床诊断粒细胞无形体病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光宇 张守印 +3 位作者 沈江建 谢克锦 郑嘉华 彭兰英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通过对从事林区野外工作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血清学调查,发现2例被蜱叮咬后发病住院的病例,结合回顾性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修正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为进一步开展调查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目的]通过对从事林区野外工作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血清学调查,发现2例被蜱叮咬后发病住院的病例,结合回顾性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修正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为进一步开展调查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IgG抗体,对阳性人群逐一进行蜱叮咬史等及临床资料调查,核对住院或门诊病历。[结果]2例住院患者均有明确被蜱叮咬史和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昆虫咬伤伴感染和发热待查"。经抗生素治疗痊愈。目前血清学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64和1∶128,其中1例莱姆病和恙虫病抗体均阳性,另1例恙虫病抗体阳性。修正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合并莱姆病、恙虫病混合感染"。[结论]武夷山林区有嗜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病例,应进一步在该区开展粒细胞无形体病病原和疫源地等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疫源地 蜱传疾病
原文传递
伍连德防治东北鼠疫的贡献及其轶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培京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2-173,共2页
1910—1911年第一次东北肺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达6.3万人。伍连德博士受命领导防治鼠疫,在4个月中控制平息疫情,开创了中国防疫史新的里程。召开了国际鼠疫研究会,总结防治经验,受到国外内外好评。伍连德向世界宣传中国医学的成... 1910—1911年第一次东北肺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达6.3万人。伍连德博士受命领导防治鼠疫,在4个月中控制平息疫情,开创了中国防疫史新的里程。召开了国际鼠疫研究会,总结防治经验,受到国外内外好评。伍连德向世界宣传中国医学的成就,向王善缘增《中国医史》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伍连德
原文传递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霍乱弧菌中SXT元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家良 卢盼 +3 位作者 王鲁彦 闫悦 李臻鹏 逄波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与测流层析相结合方法建立霍乱弧菌中SXT元件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SXT元件的保守区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的引物及探针,评价该方法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该方法可检测核酸浓度最低为20拷贝/μl,与... 目的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与测流层析相结合方法建立霍乱弧菌中SXT元件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SXT元件的保守区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的引物及探针,评价该方法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该方法可检测核酸浓度最低为20拷贝/μl,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测下限相近,且特异性较好。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良好,敏感度高且无需大型精密实验设备,适合现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SXT元件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测流层析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儿童CYP2C19基因代谢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飞鸿 郭景 +4 位作者 何利华 伏利兵 李东丹 崔晓双 徐樨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儿童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作程度、频率评分及胃窦黏膜病理分级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214例Hp感染患儿的胃窦黏膜,...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儿童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作程度、频率评分及胃窦黏膜病理分级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214例Hp感染患儿的胃窦黏膜,提取胃窦黏膜DNA,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方法进行CYP2C19基因代谢型检测,根据结果分为纯合子快代谢型(HomEM)、杂合子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HetEM)及弱代谢型(PM),并分别统计各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作程度及频率评分、胃窦黏膜病理分级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1.Hp感染214例患儿中,HomEM占48.1%(103/214例),HetEM占46.3%(99/214例),PM占5.6%(12/214例)。Hp感染患儿PM CYP2C19基因代谢型显著低于中国汉族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124例,女90例;年龄2岁8个月~17岁11个月(中位数9岁9个月),CYP2C19基因代谢型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患儿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CYP2C19基因代谢型在不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总分的患儿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胃窦黏膜炎症病理分级HomEM组轻度14例,中度36例,重度53例;HetEM组轻度17例,中度29例,重度53例;PM组轻度2例,中度3例,重度7例。CYP2C19基因代谢型在不同胃窦黏膜病理炎症程度的患儿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未进行Hp根除治疗35例,Hp根除治疗失败1次者78例,根除治疗失败≥2次者101例,不同根除治疗次数的患儿胃窦黏膜病理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4,P〈0.05),并呈正相关(r=0.219,P〈0.01)。结论Hp感染儿童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胃窦黏膜病理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性。Hp感染根除治疗失败次数与胃窦黏膜病理炎症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YP2C19基因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