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M人群对HIV暴露前预防知识知晓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文婷 张广 +5 位作者 刘童童 杨雪 郭佳欢 程丽丽 汤后林 王俊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 了解不同城市和年份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对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知识知晓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托社区组织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采用电子问卷收集北京市、深圳市和... 目的 了解不同城市和年份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对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知识知晓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托社区组织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采用电子问卷收集北京市、深圳市和昆明市的MSM人群的基本社会人口学情况、PrEP知识知晓、行为学情况等,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4 889名MSM,其中2019年2 399人,2021年2 490人。2019年PrEP知识知晓占6.29%,2021年占25.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调查对象PrEP知识知晓促进因素包括年龄在25~<35岁(OR=1.685, 95%CI:1.007~2.821)和≥35岁(OR=29.01, 95%CI:1.156~3.497)、咨询过PrEP(OR=1.731, 95%CI:1.050~2.855)、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知识知晓(OR=3.178, 95%CI:2.079~4.860)。2021年调查对象PrEP知识知晓相关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本科/大专:OR=3.291, 95%CI:1.595~6.793;研究生及以上:OR=4.507, 95%CI:2.104~9.652)、曾咨询过PrEP(OR=2.591, 95%CI:1.906~3.521)、PEP知识知晓(OR=5.855, 95%CI:3.071~11.161)、使用过PEP(OR=1.619, 95%CI:1.191~2.200)、使用助性剂(OR=0.623, 95%CI:0.492~0.789)、一年内检测次数为3~4次(OR=2.140, 95%CI:1.265~3.619)和≥5次(OR=3.414, 95%CI:1.987~5.865)。结论 2021年MSM的PrEP知识知晓水平较2019年大幅度提高,但总体仍然低。影响知晓水平的相关因素包括MSM年龄、文化程度、进行过HIV检测、知晓及应用过PEP措施等,应继续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强对MSM人群关于PrEP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PrEP正确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暴露前预防
原文传递
我国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菊梅 曹严华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6年第3期456-459,共4页
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asters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笔者攻读和管理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MPH研究生)的经历... 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asters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笔者攻读和管理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MPH研究生)的经历,从培养对象的视角,就我国全日制MPH研究生的生源、入学方式、课程设置、公共卫生实践、考核及就业现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思考与优化建议,以更好更快地培养高质量、综合型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卫生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 公共卫生硕士 培养模式 现状 优化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0-2020年HIV/AIDS确证后死亡密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金瑞 陈清峰 +2 位作者 汤后林 许宏霞 陈方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AIDS确证后死亡密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取现住址为佳木斯市、确证时间为2010-2020年和确证年龄≥15岁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AIDS确证后死亡密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取现住址为佳木斯市、确证时间为2010-2020年和确证年龄≥15岁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基线和随访信息,描述其确证后的死亡密度特征。确证后死亡定义分为确证后1~、7~和≥13个月死亡,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确证后1~6个月死亡密度的影响因素。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953例HIV/AIDS,死亡173例,以男性(89.19%,850/953)、未婚/离异/丧偶(76.50%,729/95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1.84%,494/953)和同性性传播为主(77.02%,734/953)。累计随访3944.59人年,死亡密度为4.39(95%CI:3.79~5.07)/100人年。确证后1~6个月的HIV/AIDS死亡密度最高,为21.60(95%CI:18.04~25.86)/100人年,确证后≥13个月降至2.02(95%CI:1.59~2.58)/100人年。在确证后1~6个月死亡的HIV/AIDS中,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未检测(51.61%,48/93)和艾滋病相关死亡的比例(32.26%,30/93)较高。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确证后1~6个月死亡的风险因素包括确证年龄较大、医疗机构检测发现、首次CD4计数<200个/μl或CD4未检测和未抗病毒治疗。结论2010-2020年佳木斯市HIV/AIDS的死亡密度整体水平较低,随着确证后生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早诊断和早治疗,重点关注确证后1~6个月HIV/AIDS的随访管理,进一步降低确证后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死亡密度 回顾性队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