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德西韦对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迟瑛琳 刘铮然 +2 位作者 谢渊 刘淑清 朱武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3-1071,共9页
目的研究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根据药物、病毒及细胞的不同作用方式,以法匹拉韦(T705)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使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_(50))、直接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 目的研究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根据药物、病毒及细胞的不同作用方式,以法匹拉韦(T705)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使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_(50))、直接免疫荧光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瑞德西韦对不同狂犬病病毒的阻断吸附、抑制复制和直接杀伤作用。结果在阻断吸附和抑制复制的实验中,与相应浓度的T705阳性对照组相比,500μmol/L瑞德西韦处理BHK-21及N2a细胞后,CVS-11病毒滴度均降低(P<0.01)。分别与CVS-11及SC16街毒株感染组相比,500μmol/L瑞德西韦处理N2a细胞后病毒的滴度及mRNA拷贝数均降低(P<0.01)。在直接杀伤实验中,瑞德西韦无抑制病毒作用。结论瑞德西韦能够显著阻断狂犬病病毒的吸附并能够抑制其体外复制,但无直接杀伤狂犬病病毒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德西韦 狂犬病病毒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高鑫 朱武洋 卢学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0-667,共8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通过荧光信号监测目的基因扩增数量的定量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实时荧光定量PCR已被应用于乙肝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水疱口炎病毒等病毒的快速检测,在病毒快速分型、相似病毒的鉴别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通过荧光信号监测目的基因扩增数量的定量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实时荧光定量PCR已被应用于乙肝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水疱口炎病毒等病毒的快速检测,在病毒快速分型、相似病毒的鉴别检测、耐药病毒突变体检测等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狂犬病是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病死率几乎为100%。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已被应用于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相关病毒的核酸检测,具有与金标准DFA相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克服了金标准DFA的某些局限性,如检测速度更快,无需提取脑组织,对唾液、脑脊液等低病毒载量样本具有较好的检出效果,具有成为人间狂犬病诊断技术的潜力。灵敏度是传统RT-PCR的200倍以上,交叉污染的风险更低。实时荧光定量PCR也应用于欧洲蝙蝠病毒等狂犬病相关病毒的检测,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单一检测体系对多种病毒进行快速鉴别,对于预防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病毒检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核酸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属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结构蛋白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明慧 陶晓燕 朱武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86-593,共8页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是狂犬病的最主要病原体,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是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RABV基因组编码核蛋白(nucleo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基质蛋白(matrix pro...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是狂犬病的最主要病原体,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是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RABV基因组编码核蛋白(nucleo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糖蛋白(glycoprotein,G)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共五种结构蛋白。N蛋白主要在病毒的转录与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用于诊断和病毒鉴定;P蛋白可与一些宿主的蛋白伴侣相互作用,颠覆抗病毒信号通路,影响RABV的致病性;M蛋白则在调节病毒转录与复制之间的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G蛋白是诱导中和抗体的靶点,融合前其三聚体结构的解析、融合环对G蛋白成功三聚体化和构象稳定的影响,以及有效和广谱中和抗体表位的可视化等为研发广谱疫苗提供了依据;而RdRp蛋白主要催化病毒RNA进行转录。近年结构蛋白晶体结构的解析、相关功能位点以及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了解RABV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抗病毒药物靶点以及设计更广谱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结构蛋白 功能研究
原文传递
人用狂犬病疫苗暴露后预防接种反应观察
4
作者 于鹏程 矫阳 +2 位作者 于嘉辰 程琪 朱武洋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暴露后预防接种反应,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1 280例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接种者,全程ESSEN免疫程序(暴露后D0、D3、D7、D14及D28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1剂疫苗)接种,观察接种后的全身反应... 目的分析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暴露后预防接种反应,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1 280例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接种者,全程ESSEN免疫程序(暴露后D0、D3、D7、D14及D28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1剂疫苗)接种,观察接种后的全身反应(接种反应,adverse events)和局部接种反应情况,分别从性别、年龄、暴露等级及暴露动物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接种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的接种反应发生率为3.20%(41/1 280);局部反应中以疼痛为主,全身反应以疲劳乏力为主;第1针的接种反应发生率为3.05%(39/1 280),为5针中最高。所导致的接种反应者中,男性发生率为2.87%(19/662),女性发生率为3.56%(22/618);60岁以上年龄组的接种反应发生率为5.48%(8/146),为各年龄段最高;所有接种者中,Ⅱ级暴露的接种反应发生率为3.26%(33/1 012),在三种暴露等级中最高;发生接种反应者中,由犬伤暴露所致的发生率最高,为3.62%(34/940)。结论本研究中使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接种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狂犬病毒 疫苗 预防接种反应
原文传递
导读
5
作者 朱武洋 陶晓燕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2期99-99,共1页
狂犬病是一种主要经犬只传播而导致人发病死亡的烈性传染病。我国狂犬病致死人数长期居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2007年病例数达3300例,后逐年下降,至2018年仍有422例之多。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被犬、猫等动物抓伤、咬伤,暴露人员应立即到... 狂犬病是一种主要经犬只传播而导致人发病死亡的烈性传染病。我国狂犬病致死人数长期居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2007年病例数达3300例,后逐年下降,至2018年仍有422例之多。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被犬、猫等动物抓伤、咬伤,暴露人员应立即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接受清洗伤口、接种疫苗等处置,即可有效预防狂犬病。因此,是否进行了暴露后处置以及暴露后处置规范与否直接关系病例数的多少。本监测专题中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梳理了2018年当地狂犬病病例的分布特征,并指出所有病例均未进行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广州市狂犬病防控成效显著,2014-2017年无病例报告,当地多年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数据分析对处置的规范性提出了问题和建议。通过检测疫苗接种者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水平可以明确暴露后处置是否起到了预防狂犬病的效果。近500份血清样本的检测和分析关注了中和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并提示特定人群应监测抗体水平及补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报告传染病 狂犬病病例 烈性传染病 狂犬病暴露 疫苗接种 病例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防处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