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合找漏找窜测井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悦 罗九明 +1 位作者 朱义清 张卓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针对河南油田开发后期出现的套管漏失、管外窜槽等影响水井有效注水或油井正常生产的井下技术状况复杂问题,在分析单一油水井找漏找窜技术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提取地层和井况信息多、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工艺环保的井温、流量、示... 针对河南油田开发后期出现的套管漏失、管外窜槽等影响水井有效注水或油井正常生产的井下技术状况复杂问题,在分析单一油水井找漏找窜技术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提取地层和井况信息多、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工艺环保的井温、流量、示踪剂和氧活化水流等多组合找漏找窜测井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测井技术可准确评价判断油水井套管漏失或管外窜槽情况,为不正常注水井、采油井有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河南油田稀油油藏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测井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南襄盆地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地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冲 唐孝芬 +1 位作者 郭恩常 许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 双河油田是泌阳凹陷较早投入开发的百万吨级油田,也是我国高效开发的陆上油田之一,现已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采油阶段。在其13年的稳产过程中,以地质特征认识为前提,以井网完善、注采结构调整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始终保持油田以较高的采油速度生产(2.0%以上),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双河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模式解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装油田开发经验和模式,可为其它同类型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开发 井网完善 注采结构调整 经济效益 双河油田 南襄盆地
下载PDF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二次勘探及认识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文学 朱水安 +3 位作者 秦秉操 罗家群 张永华 陈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66,共3页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油气勘探 3 0年 ,历经预探、详探、二次勘探等 3个阶段。预探阶段探明储量曾为 12 65× 10 4t,详探阶段大幅度下降到到 12 6× 10 4t ,原因主要是勘探早期二维地震测网较稀 ,圈闭不落实 ,加之探井太少 ,对油层...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油气勘探 3 0年 ,历经预探、详探、二次勘探等 3个阶段。预探阶段探明储量曾为 12 65× 10 4t,详探阶段大幅度下降到到 12 6× 10 4t ,原因主要是勘探早期二维地震测网较稀 ,圈闭不落实 ,加之探井太少 ,对油层特征认识不够深入。二次勘探阶段广泛采用三维地震和测井、钻井等方面的新技术 ,同时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开展地质综合研究 ,深化对地质规律的认识 ,不断有勘探新发现 ,探明储量有望再增长到 10 0 0× 10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凹陷 张店油田 二次勘探 探明储量
下载PDF
下二门油田微凝胶驱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更涛 李华斌 +1 位作者 黎锡瑜 代亚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0,共3页
微凝胶驱油技术是将传统的凝胶堵水调剖与聚合物驱的特点综合于一体,可解决聚合物驱中聚合物用量高、耐温抗盐性差、污水配制困难的问题。结合下二门油田油藏特点与开发状况,利用微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了微凝胶在多孔介... 微凝胶驱油技术是将传统的凝胶堵水调剖与聚合物驱的特点综合于一体,可解决聚合物驱中聚合物用量高、耐温抗盐性差、污水配制困难的问题。结合下二门油田油藏特点与开发状况,利用微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了微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微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微凝胶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优先进入大孔道,然后变形通过窄小孔喉;改向作用和黏弹作用是微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微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二门油田 微观驱油机理 实验研究 微凝胶驱 聚合物驱 微观机理 多孔介质 聚合物用量 耐温抗盐性 堵水调剖 驱油技术 污水配制 开发状况 驱油实验 流动规律 采收率 大孔道 特点 调驱 孔喉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邵伟民 蔡坤 +1 位作者 韩磊 徐少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2年第2期3-6,77,共4页
受美国页岩气成功勘探开发的启示,我国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上议程。自2002年起,我国学者对页岩气成藏机制、成藏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对我国页岩气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结合前人的认识,将天然气的成藏分为吸附气产生、... 受美国页岩气成功勘探开发的启示,我国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上议程。自2002年起,我国学者对页岩气成藏机制、成藏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对我国页岩气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结合前人的认识,将天然气的成藏分为吸附气产生、游离气流入基质等5个阶段,具有较好勘探潜力的页岩气藏是保持在第三阶段或以前的气藏;将页岩气藏成藏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对地层压力提出了新的认识。总的来说,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大胆实践探索应是目前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成藏机制 成藏条件 地层压力 裂缝
下载PDF
B油田高含水期侧钻井挖潜试验研究
6
作者 叶欢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121-122,共2页
本文对B油田Y区块西北部油层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合Y区块老井的井况特点,确定了开窗侧钻的工艺技术,部署了多口侧钻井,现场试验了1口井,初期日产油为4.2t/d,不含水,侧钻井日产油是老井产量的4-5倍,取得了较好的... 本文对B油田Y区块西北部油层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合Y区块老井的井况特点,确定了开窗侧钻的工艺技术,部署了多口侧钻井,现场试验了1口井,初期日产油为4.2t/d,不含水,侧钻井日产油是老井产量的4-5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剩余油挖潜 高含水期 完善注采井网
下载PDF
井楼油田关停井挖潜技术对策研究
7
作者 叶爽清 吴晓 吴可可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0年第7期255-256,共2页
井楼油田稠油热采井经过近30a的降压吞吐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由于热采后备潜力逐年减小、化学辅助多轮次效果差、汽窜及边水内推严重、平剖面动用不均、井况影响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油井产能下降,关停的井层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 井楼油田稠油热采井经过近30a的降压吞吐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由于热采后备潜力逐年减小、化学辅助多轮次效果差、汽窜及边水内推严重、平剖面动用不均、井况影响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油井产能下降,关停的井层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以井楼油田关停井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69口地质关停井进行静、动资料收集统计、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在对油藏地质特征、开发现状总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长停井层井楼油田关停井现状及原因分析、长停井层潜力研究、长停井层挖潜对策研究、现场应用效果评价。形成了高周期吞吐后关停井挖潜技术对策,为其他浅薄层稠油区块高周期吞吐后效益开发提供经验及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停井 开井率 关停原因 潜力研究 技术对策
下载PDF
油田高含水期窜流通道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量:38
8
作者 彭仕宓 史彦尧 +5 位作者 韩涛 Yao Tingting 黄继新 李海燕 黎锡瑜 胡海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4,共6页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储层的敏感性导致孔喉增大,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带形成窜流通道,严重地影响了开发效果。根据储层参数、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阐述了综合分析窜流通道的定性方法。引入大孔道综合指数的概念,应用模糊...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储层的敏感性导致孔喉增大,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带形成窜流通道,严重地影响了开发效果。根据储层参数、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阐述了综合分析窜流通道的定性方法。引入大孔道综合指数的概念,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定量识别了窜流通道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储层非均质性 注入水 窜流通道 分布规律 定量描述方法 模糊评判法
下载PDF
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柳广弟 张仲培 +2 位作者 陈文学 陈文礼 林社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焉耆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综合分析盆地的成藏期次。焉耆盆地八道湾组烃源岩的两次主要生、排烃作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和早第三纪 ,白垩纪为生烃停止期 ;三... 通过对焉耆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综合分析盆地的成藏期次。焉耆盆地八道湾组烃源岩的两次主要生、排烃作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和早第三纪 ,白垩纪为生烃停止期 ;三工河组砂岩溶蚀孔隙中的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主要为 10 1~ 13 0℃ ,与侏罗纪晚期三工河组储集层温度相当 ,表明这些包裹体主要是侏罗纪晚期以压溶和溶蚀作用为主的晚成岩作用阶段形成的。储集层自生伊利石的K/Ar同位素年龄分布主要为 170~ 14 0Ma和 12 0~ 10 0Ma ,第一期反映侏罗纪晚期的成藏作用 ,第二期与白垩纪油气藏的破坏作用有关。三工河组原油、八道湾组原油的αααC2 9甾烷 2 0S/ (2 0S + 2 0R)比值平均为 0 .49和 0 .45 ,C2 9甾烷 ββ/ (αα + ββ)比值平均为 0 .46和 0 .40 ,表明原油生成和成藏时烃源岩的Ro 值约为 0 .7%~ 1.0 % ,与生烃凹陷八道湾组烃源岩在侏罗纪末的成熟度相当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为 -5 1.80‰~ -4 1.5 3‰ ,成熟度比原油更低 ,形成时间更早。综合分析认为 ,焉耆盆地曾发生两期成藏作用 ,第一期是侏罗系埋深最大的侏罗纪晚期 ,为主要成藏期 ;第二期是侏罗系二次埋藏的第三纪。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八道湾组 烃源岩 生烃史 油气成藏期次
下载PDF
东濮凹陷长垣断层系中转换斜坡的特征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思敏 彭仕宓 +1 位作者 汪新文 昝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东濮凹陷西部长垣断层系为由 5条断层首尾相互叠覆组成的雁列状断层系 ,断层叠覆段发育转换斜坡。转换斜坡连接一条断层的上盘和另一断层的下盘 ,具有特殊的变形特征 ,在转换斜坡近旁的断层系上盘伴生横向背斜。叠覆断层间通过转换斜坡... 东濮凹陷西部长垣断层系为由 5条断层首尾相互叠覆组成的雁列状断层系 ,断层叠覆段发育转换斜坡。转换斜坡连接一条断层的上盘和另一断层的下盘 ,具有特殊的变形特征 ,在转换斜坡近旁的断层系上盘伴生横向背斜。叠覆断层间通过转换斜坡的变形和断层两盘位移进行位移传递。转换斜坡的成因与叠覆断层系的分段演化有关。转换斜坡及横向背斜对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及分布有重要影响 ,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长垣断层系 转换斜坡 特征 油气勘探 横向褶皱 位移传递 叠覆正断层
下载PDF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RRSR识别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薇 田中元 +2 位作者 闫伟林 刘峥君 尹海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录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其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主要是由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储集层的微孔隙发育从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另外低孔、低渗以及盛水钻井液侵入也是重要原因。Y油田的低电阻...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录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其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主要是由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储集层的微孔隙发育从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另外低孔、低渗以及盛水钻井液侵入也是重要原因。Y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可分为以下类型:①低孔、低渗造成的;②微孔隙发育造成的;③咸水钻井液侵入造成的。通过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深探测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自动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法(水层的RRSR值为0,油层、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值大于0)。该方法在Y油田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机理 微孔隙系统 测井响应特征 自动识别方法
下载PDF
分子沉积膜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力生 郭艳 +3 位作者 刘文华 吕帅 李树斌 皇海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67×10-3~1340×10-3μm2)、膜剂浓度(500~1500 mg/L)、注入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和膜剂吸附时间(0~22 h)、温度(50~80℃)、膜剂阳离子度(14.6%~25.9%)等因素对水驱后... 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67×10-3~1340×10-3μm2)、膜剂浓度(500~1500 mg/L)、注入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和膜剂吸附时间(0~22 h)、温度(50~80℃)、膜剂阳离子度(14.6%~25.9%)等因素对水驱后膜剂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剂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岩心渗透率和温度对膜剂驱油效率影响较小,段塞尺寸和膜剂阳离子度对驱油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膜剂浓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膜剂浓度为1500 mg/L,膜剂阳离子度大于24%、膜剂注入体积约为1 PV、吸附时间12 h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 段塞尺寸 吸附时间 阳离子度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心建 冯士平 +3 位作者 陆建林 李朝勇 尹太恒 古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但裂缝发育,改善了深层系的储集条件。研究认为裂缝是以张性为主的高角度裂缝和水平裂缝,高角度裂缝是背斜脊部“X”型节理的一组;裂缝改造后的储集层为A类储集层,油气仍储集于基岩孔隙内... 泌阳凹陷安棚深层系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但裂缝发育,改善了深层系的储集条件。研究认为裂缝是以张性为主的高角度裂缝和水平裂缝,高角度裂缝是背斜脊部“X”型节理的一组;裂缝改造后的储集层为A类储集层,油气仍储集于基岩孔隙内,裂缝仅增加了平行于其延伸方向的渗透率;裂缝在鼻状构造形变较大的主体部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致密层 储集层 裂缝 油气勘探 渗透率
下载PDF
沙漠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庆才 李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406-409,共4页
针对焉耆盆地南部沙山和塔中沙漠地区地表条件异常复杂,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的特点,首先在表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静校正方法的研究,采用两次浮动基准面、沙丘曲线法、折射静校正以及分偏移距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等技术... 针对焉耆盆地南部沙山和塔中沙漠地区地表条件异常复杂,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的特点,首先在表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静校正方法的研究,采用两次浮动基准面、沙丘曲线法、折射静校正以及分偏移距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等技术,解决静校正问题;然后采用叠前多域去噪、优化迭代叠加、改进的f-x域预测去噪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地区 地震资料 处理方法 油气勘探 静校正 表层结构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河南BMZ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亚斌 郑祝堂 +1 位作者 杜贤 边建民 《油气地球物理》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BMZ地区为一系列断鼻背斜构造控制油气的聚集和分布,小断块发育,构造破碎,储层很薄。油藏类型为断鼻断块、砂岩上倾尖灭、断层—岩性复合。以往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不能满足构造和断层精细解释的需要。为此,在该区开展了叠前时间偏移... BMZ地区为一系列断鼻背斜构造控制油气的聚集和分布,小断块发育,构造破碎,储层很薄。油藏类型为断鼻断块、砂岩上倾尖灭、断层—岩性复合。以往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不能满足构造和断层精细解释的需要。为此,在该区开展了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研究,以落实局部构造、查明断层及岩性圈闭。文中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讨论了主要偏移参数的测试和选取方法,给出了实际生产中的处理流程。处理结果表明,利用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能改善成像质量、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Z地区预处理 叠前时间偏移 速度分析 偏移参数测试
下载PDF
泌阳凹陷井楼-毕店地区岩石物理特征研究
16
作者 刘桂林 《内江科技》 2019年第2期67-68,共2页
泌阳凹陷储层通常以较为复杂的地层组合形式出现,储层厚度薄,纵横向变化大,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储层预测难度大。通过对井楼-毕店地区的岩石物理参数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该地区含油砂岩、含水砂岩、干层砂岩、泥岩的波阻抗特征。在此基... 泌阳凹陷储层通常以较为复杂的地层组合形式出现,储层厚度薄,纵横向变化大,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储层预测难度大。通过对井楼-毕店地区的岩石物理参数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该地区含油砂岩、含水砂岩、干层砂岩、泥岩的波阻抗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岩性结构与流体的不同,分类建立波阻抗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明确了砂岩厚度、岩层数目、岩层排列方式、物性与流体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将能够更好地开展该地区的储层及流体的综合分析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岩性结构 响应特征 地震响应 波阻抗 正演模拟 岩石物理特征 砂岩厚度 储层厚度
下载PDF
油藏地质建模中多点训练图像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哲 严锡 金杨波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2,5,共3页
多点地质统计方法作为目前最新最前沿的地质建模方法,需依靠训练图像对地质模型进行约束。只有深入探讨辫状河沉积环境下应用训练图像的方法,才能使所建立的训练图像满足地质建模的需求。
关键词 多点统计 训练图像 油藏地质建模
下载PDF
小井距调整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欢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1期71-77,64,共8页
为了提高低渗油藏宝浪油田B区块Ⅰ+Ⅱ油组非主力层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动用程度,针对工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开展了小井距调整可行性论证,在整体部署的基础上选取3个井组进行先导试验,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低渗油藏宝浪油田B区块Ⅰ+Ⅱ油组非主力层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动用程度,针对工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开展了小井距调整可行性论证,在整体部署的基础上选取3个井组进行先导试验,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B区块Ⅰ+Ⅱ油组非主力层地质储量为303.29×104 t,采出程度较低,为10.8%,水淹程度相对较低,为36.85%;②小井距试验井网形式为不规则四点法或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井距确定为150~200 m;③3个井组先导试验合计增油8186.9 t,其中宝1315井组效果显著。以上成果认识为挖潜老油田剩余油潜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小井距 可行性 合理井距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系统优化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卫红 王经荣 +4 位作者 李璗 董正远 高孝田 艾敬旭 刘新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6,118,共4页
蒸汽吞吐热力采油的效果取决于由注采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将蒸汽在地面管线、井筒及地层中的流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在地面、井筒管流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节点分析技术 ,建立蒸汽吞吐注入系统组合模型 ,提... 蒸汽吞吐热力采油的效果取决于由注采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将蒸汽在地面管线、井筒及地层中的流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在地面、井筒管流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节点分析技术 ,建立蒸汽吞吐注入系统组合模型 ,提出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整体系统优化的设计方法。考虑蒸汽吞吐井的注入、采出费用建立经济评价模型 ,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注采参数。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此方法优选出的参数进行生产 ,可提高蒸汽吞吐井的热能利用率和开采效果。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注采参数 优化设计 模拟退火
下载PDF
潜江凹陷盐湖沉积储集层分布预测 被引量:23
20
作者 柳保军 陈开远 +2 位作者 史忠生 刘刚 吕金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6,80,共4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为典型的盐湖沉积 ,盐岩主要发育在湖盆基准面的上升早期和下降中晚期 ,储集层发育受湖平面升降旋回、古地貌和物源供给的控制 ,储集层类型有低位体系域砂体、盐湖密度流砂体、湖滨浅滩砂体以及盐间非砂岩等。建...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为典型的盐湖沉积 ,盐岩主要发育在湖盆基准面的上升早期和下降中晚期 ,储集层发育受湖平面升降旋回、古地貌和物源供给的控制 ,储集层类型有低位体系域砂体、盐湖密度流砂体、湖滨浅滩砂体以及盐间非砂岩等。建立潜江组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将高精度测井层序对比与地震剖面横向追踪相结合 ,预测潜江凹陷潜北断裂带的高位及低位体系域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砂体较发育 ,蚌湖洼陷东斜坡和西斜坡发育扇三角洲砂体 ,凹陷坡折带盐湖密度流砂体等分布较为广泛 ,具有形成隐蔽油气藏的有利条件。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 潜江组 盐湖沉积 储集层类型 分布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