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GF84区块CCUS气窜封堵技术及其应用
1
作者 王涛 张星 +3 位作者 马坤玉 韦雪 唐培忠 张代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胜利油田GF84区块为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较低,CO_(2)驱是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前期开发中注采井之间已形成明显的气窜通道,现阶段亟需进行气窜封堵,提高CO_(2)驱波及系数,实现均衡驱替。通过分析GF84区块气窜特征与开发矛... 胜利油田GF84区块为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较低,CO_(2)驱是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前期开发中注采井之间已形成明显的气窜通道,现阶段亟需进行气窜封堵,提高CO_(2)驱波及系数,实现均衡驱替。通过分析GF84区块气窜特征与开发矛盾,将气窜类型划分为“裂缝型气窜”和“基质型气窜”,并制定了“裂缝封堵”和“基质调剖”的治理策略。在明确气窜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发了硅盐树脂堵剂、CO_(2)气溶性发泡剂和高温冻胶堵剂,并形成了“硅盐树脂裂缝封堵+CO_(2)气溶性发泡剂、高温冻胶基质调剖”化学封堵分级调控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在GF84区块成功应用4口井,其中硅盐树脂裂缝封堵2口井,CO_(2)气溶性发泡剂基质调剖2口井,措施有效率100%,有效期在0.5 a以上。研究成果可为低渗透油田CO_(2)驱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_(2)驱 气窜 裂缝封堵 基质调剖 胜利油田
下载PDF
海上油田电液联控单管分层注聚技术研究
2
作者 钱钦 车传睿 +3 位作者 任从坤 张雪梅 李德忠 石琼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针对传统单管细分注聚技术存在因聚合物吸附等造成测调仪投捞不到位、配聚器调配困难及有效期短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电液联控单管分层注聚技术。该技术包含电液复合分控装置、液控多级配聚器、非接触式热传导流量计等核心工具。电液复合... 针对传统单管细分注聚技术存在因聚合物吸附等造成测调仪投捞不到位、配聚器调配困难及有效期短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电液联控单管分层注聚技术。该技术包含电液复合分控装置、液控多级配聚器、非接触式热传导流量计等核心工具。电液复合分控装置通过1根主控电缆,实现1根液控管路分控多个液控工具,大大简化了井筒管线数量;液控多级配聚器解决了注聚过程中流量调节困难的问题,实现变排量调节和大压差注入;非接触式热传导流量计实现聚合物流量井下长效在线监测。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3井次,分注层数2~3层,最大单层配注量130 m^(3)/d,测调次数达21次,测试准确率达85%以上,在井时间约600 d依然有效。该技术满足了海上油田“保黏、细分、长效”的注聚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单管分层注聚 电液联控 实时监测
下载PDF
胜利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军章 汪卫东 +4 位作者 胡婧 吴晓玲 谭晓明 丁明山 曹功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6,共9页
胜利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历经二十多年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机理研究取得深入认识,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微生物界面趋向性、嗜烃乳化、界面润湿改性等主导驱油机理认识更加深入,并实现了量化表征,为菌种(群)改造和... 胜利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历经二十多年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机理研究取得深入认识,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微生物界面趋向性、嗜烃乳化、界面润湿改性等主导驱油机理认识更加深入,并实现了量化表征,为菌种(群)改造和调控指明了方向;建立系统的油藏菌群结构分子生物学分析、采油功能菌激活调控、三维物理模拟驱油等微生物采油技术体系;现场试验从单井吞吐到微生物驱,从外源微生物到内外源微生物共同作用,近几年通过微生物+其它工艺组合的方式大幅提高了该技术油藏适应性。目前已进入全面先导实验向工业化应用的转化阶段。截至2019年12月胜利油田微生物驱油已实施10个区块,累积增油量为30×10^(4) t。微生物驱技术在沾3普通水驱稠油油藏现场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在辛68高温高盐稠油油藏和草13热采低效稠油油藏微生物驱现场试验取得突破。针对不同类型稠油油藏建立了微生物复合气体等复合吞吐工艺,扩大微生物单井吞吐技术应用规模,到2019年12月已实施400余口油井单井吞吐,累积增油量为8×10^(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驱 单井吞吐 采油机理 胜利油田
下载PDF
胜利油田水驱与聚合物驱油藏微生物群落特征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功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为明确驱替介质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胜利油田水驱油藏、聚合物驱油藏、聚合物驱后水驱油藏开展了内源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为后续不同油藏微生物驱激活剂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驱油藏的微生物群落多... 为明确驱替介质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胜利油田水驱油藏、聚合物驱油藏、聚合物驱后水驱油藏开展了内源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为后续不同油藏微生物驱激活剂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驱油藏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主要包含了Pseudomonas sp.、Alicycliphilus sp.、Tepidiphilus sp.、Parvibaculum sp.、Marine bacteria sp.和Halomonas sp.等优势菌属,微生物种类多,且均匀分布;聚合物驱油藏主要包含了Pseudomonas sp.、Arcobacter sp.、Deferribacter sp.、Pannonibacter sp.等优势菌属;聚合物驱后水驱油藏包含了Pseudomonas sp.、Alicycliphilus sp.、Thauera sp.等优势菌属;聚合物驱油藏和聚合物驱后水驱油藏微生物多样性依次降低,优势菌主要与氮代谢、铬吸附矿化相关;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会随着驱替介质的改变发生不同的变化,水驱油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种类丰富,但无明显的优势菌,聚合物驱油藏和聚合物驱后水驱油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其中与聚合物代谢相关的微生物类群成为优势菌;外界引入的驱替介质会对油藏微生物群落造成选择压力,不同油藏实施微生物驱之前,需依据其特有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制定不同的微生物群落激活策略。研究成果可为胜利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实施微生物驱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水驱 聚合物驱 油藏 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胜利油田致密油储层体积压裂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全胜 李明 +3 位作者 张子麟 陈勇 张潦源 李爱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3-240,共8页
胜利油田致密油储量丰富,储层埋藏深、物性差、岩性复杂,常规压裂后产量低、递减快,开发效益差。通过技术攻关和配套完善,形成了适合于致密油储层的组合缝网压裂等压裂新工艺,在提高改造体积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提高压后效果... 胜利油田致密油储量丰富,储层埋藏深、物性差、岩性复杂,常规压裂后产量低、递减快,开发效益差。通过技术攻关和配套完善,形成了适合于致密油储层的组合缝网压裂等压裂新工艺,在提高改造体积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提高压后效果,并针对纵向多层系油藏特点,形成了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和直斜井多级分段压裂两类改造模式;研发了可以在线连续混配施工的速溶型低浓度瓜尔胶压裂液体系,以及可与地表水、热污水混配、可回收再利用的乳液缔合型压裂液体系,有效解决了大规模连续施工压裂液的配置、水源等问题;同时完善了井工厂实施模式和裂缝监测技术。应用该技术成功开发了Y227、Y22、Y104等致密油区块,大幅度提高了单井产能、延长了有效期,提高了区块开发效益,带动了一批难动用储量投入有效开发,大幅提高了胜利油田致密油藏经济有效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分段压裂 体积压裂 组合缝网
下载PDF
压裂防砂技术在胜利油田低渗敏感稠油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鹏 赵益忠 +3 位作者 崔明月 武明鸣 蒋卫东 郭黎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2,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低渗敏感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胜利油田引进了压裂防砂技术。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压裂防砂技术增产及防砂的内在机理,明确了该技术对低渗敏感稠油油藏具有较强适应性;开展了压裂防砂施工工艺优化,确定最优造缝长度为7... 为进一步提高低渗敏感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胜利油田引进了压裂防砂技术。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压裂防砂技术增产及防砂的内在机理,明确了该技术对低渗敏感稠油油藏具有较强适应性;开展了压裂防砂施工工艺优化,确定最优造缝长度为70 m,优选0.425-0.850 mm陶粒作为支撑剂,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作为施工用液,前置液用量比为35%-45%。2013年压裂防砂技术在胜利油田草13区块现场试验15井次,油井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5.4 t,与挤压充填防砂井日产油相比,单井增产1.8倍,能够很好地满足现场要求。压裂防砂技术对于低渗敏感稠油油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可为该类油藏高效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防砂 低渗 敏感 稠油 防砂机理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海上油田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工艺优化
7
作者 张雪梅 张剑 +3 位作者 贺启强 车传睿 任从坤 石琼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针对胜利油田已有的双管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无法满足其海上低剪切、防堵塞、长效注聚需求的现状,对注聚筛管、环空安全阀及液控封隔器等核心工具进行了优化改进,形成了双管宽流道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注聚... 针对胜利油田已有的双管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无法满足其海上低剪切、防堵塞、长效注聚需求的现状,对注聚筛管、环空安全阀及液控封隔器等核心工具进行了优化改进,形成了双管宽流道分层防砂分层注聚技术。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注聚筛管采用倒梯形缝状结构,表面双疏涂层,自洁不堵塞,流通量提高25%~40%;优化环空安全阀过流通道使内外管环空过流面积增加3.3倍;优化液控封隔器结构,使胶筒肩部受力减小12.6%,坐封活塞面积增加0.78倍,解封后环空面积增大1.5倍。该技术已在海上油田成功应用35井次,井筒黏度保留率达93%,提高5%,平均注入压力下降1.1 MPa。该技术对油田海上、陆地化学驱区块的长效注采开发具有一定的示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工艺 分层防砂 分层注聚 注聚管柱 环空安全阀 液控封隔器 现场应用
下载PDF
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冷热交替开采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兆祥 张仲平 +2 位作者 郑万刚 殷方好 佟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初期面临的油层厚度薄、原油黏度高、蒸汽热损失大、吞吐有效期短等问题,提出了冷热交替大周期吞吐开发模式,有效改善开发效果。为此开展了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冷热交替开采三维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初期面临的油层厚度薄、原油黏度高、蒸汽热损失大、吞吐有效期短等问题,提出了冷热交替大周期吞吐开发模式,有效改善开发效果。为此开展了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冷热交替开采三维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顶底盖层热损失影响,蒸汽吞吐温度下降迅速,峰值产量较高,但单周期生产时间较短,约100 min;降黏吞吐可以降低吞吐井附近含油饱和度,提高产油速度,降低含水率,延长吞吐周期50 min以上;提高温度可以增强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第二周期开始冷热交替改善效果优于第一周期,其生产时间延长60 min,含水率降低45%,周期采出程度提高1.7%。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冷热交替的注入参数,建立了该技术的政策界限:最佳转冷热交替的时机为2~3周期,注入强度为0.02 t/m;适用的油层厚度小于8 m,原油黏度小于200000 mPa•s,含油饱和度大于0.6,渗透率大于1000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交替 浅薄层 特超稠油 物理模拟 生产时间
下载PDF
电磁分离技术用于油田油水分离的分析研究
9
作者 安申法 栾智勇 +4 位作者 王阳 陈小强 冯献磊 彭爱武 赵凌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8,共8页
电磁油水分离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油水处理技术,在导电性油水处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胜利油田典型联合站采出液实测电导率,理论分析了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并对不同含油量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 电磁油水分离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油水处理技术,在导电性油水处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胜利油田典型联合站采出液实测电导率,理论分析了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并对不同含油量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田生产过程,提出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方式。结果表明:油田采出液电磁分离具有超重力分离和气浮分离的优势,分离效率高;对含油10^(4)~10^(5)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实现原油富集;对含油10^(3) 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用于回注水处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为高含水油田采出液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对未来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新技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液 电磁分离 超重力分离 油水混合流
下载PDF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示范区气体示踪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张广中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能够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内CO_(2)驱油封存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其混相压力高(超过30 MPa),注采井间压力落差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描述CO_(2)井间分布,但是不能定量、及时描述CO_(2)分布规...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能够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内CO_(2)驱油封存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其混相压力高(超过30 MPa),注采井间压力落差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描述CO_(2)井间分布,但是不能定量、及时描述CO_(2)分布规律,驱替前缘描述难度大,同时CO_(2)气窜现象较为突出,制约油藏高效开发。开展井间CO_(2)气体示踪监测技术研究,通过CO_(2)气体示踪剂评价优选,完善注入工艺,对监测数据分析,达到对注采井间气体的有效监控,明确注采井间CO_(2)分布规律,同时准确预判气窜方向,防范风险和环境污染,为CCUS注采调控和气窜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气驱 评价优选 示踪监测 CO_(2)
下载PDF
胜利油田长效扩张式分层注水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永康 张紫檀 +3 位作者 张卫卫 王鹏 刘晋伟 郭慧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针对任一级扩张式封隔器损坏或底球漏失导致检修更换扩张式分层注水管柱的问题,根据液压传动原理,研制了液缸扩张式封隔器,使封隔器内、外压力系统相对独立,以避免封隔器失效引起的检修更换分层注水管柱作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研制了组... 针对任一级扩张式封隔器损坏或底球漏失导致检修更换扩张式分层注水管柱的问题,根据液压传动原理,研制了液缸扩张式封隔器,使封隔器内、外压力系统相对独立,以避免封隔器失效引起的检修更换分层注水管柱作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研制了组合式沉砂洗井阀和防漏装置,在保证正向密封的同时,降低底球漏失对分层注水管柱性能的影响。液缸扩张式封隔器与组合式沉砂洗井阀、防漏装置配合设计了受力平衡的扩张式分层注水管柱,形成了长效扩张式分注技术。该技术在胜利油田现场应用100余井次,均持续有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单级及以上扩张式封隔器损坏、底球漏失引起的扩张式分层注水管柱整体失效的问题,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封隔器 单流阀 洗井阀 胜利油田
下载PDF
胜利油田蒸汽驱生产井高效举升配套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雷 杜玮暄 +3 位作者 肖萍 高综启 孙衍东 周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5,共5页
胜利油田蒸汽驱生产井产液温度高、H2S含量高、出砂、结垢,导致举升系统腐蚀、泵效低、卡泵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蒸汽驱生产井高效举升配套技术研究。通过结构改进和参数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抽油泵及井口密封装置的适应性,通过... 胜利油田蒸汽驱生产井产液温度高、H2S含量高、出砂、结垢,导致举升系统腐蚀、泵效低、卡泵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蒸汽驱生产井高效举升配套技术研究。通过结构改进和参数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抽油泵及井口密封装置的适应性,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优化了抽油泵泵筒及柱塞间的密封间隙,运用高温高压试验优选了抽油泵阀副的材质,以适应高温条件下柱塞泵筒的密封需求。通过优化结构、优选密封盘根材质和耐高温防腐光杆,形成了耐高温防腐光杆密封技术。室内试验证明,研发的有杆泵举升配套工具在泵挂处温度200℃、井口温度170℃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现场应用58井次,最长生产896d且持续有效,检泵周期平均延长207d,减少换盘根82次,泵效平均提高9.2%,单井平均日增油0.7t。研究结果表明,蒸汽驱生产井高效举升配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蒸汽驱油井的腐蚀、卡泵等问题,提效增油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生产井 高效举升 防卡泵 防腐光杆 密封装置 胜利油田
下载PDF
胜利油田注水井分层酸化管柱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永康 贾贻勇 +2 位作者 张广中 王宏万 崔玉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分层酸化是胜利油田解决分注井纵向差异和堵塞的重要技术措施,分层酸化管柱是实施分层酸化工艺的重要载体。结合胜利油田油藏实际,分析了注水井分层酸化管柱技术需求,总结了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已经形成的K344型、Y211/Y221型和... 分层酸化是胜利油田解决分注井纵向差异和堵塞的重要技术措施,分层酸化管柱是实施分层酸化工艺的重要载体。结合胜利油田油藏实际,分析了注水井分层酸化管柱技术需求,总结了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已经形成的K344型、Y211/Y221型和Y341型等3种基本分层酸化管柱,可以满足胜利油田整装、断块、低渗透等油藏常规注水井的分层酸化需求;另外,研究的可替酸分层酸化管柱可实现酸洗功能,酸化-返排一体化管柱可实现酸化、高效返排功能,分层酸化分层注水一体化管柱可实现分层酸化、分层注水,重复酸化完井管柱可实现单层的重复酸化,这些分层酸化管柱都已大量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现场效果。但相对于现场实际需求和日益迫切的降本增效要求,现有管柱还存在许多局限与不足,为此提出了不断优化完善分层酸化管柱、进一步研究多功能集成管柱、加强智能注水技术和智能管柱研究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分层酸化 注水管柱 智能注水 发展建议 胜利油田
下载PDF
胜利油田固井质量评价测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4
作者 惠伟 戴荣东 +3 位作者 郝金克 肖建洪 王健 王锴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年第4期89-92,共4页
胜利油田现阶段固井质量评价测井普遍使用声波变密度测井仪(CBL/VDL)进行水泥胶结质量评价测井,新仪器、新技术应用较少。针对现阶段油田内固井质量评价测井仪器主要为声波变密度测井仪(CBL/VDL),第一界面定量评价、第二界面定性评价的... 胜利油田现阶段固井质量评价测井普遍使用声波变密度测井仪(CBL/VDL)进行水泥胶结质量评价测井,新仪器、新技术应用较少。针对现阶段油田内固井质量评价测井仪器主要为声波变密度测井仪(CBL/VDL),第一界面定量评价、第二界面定性评价的现状,分析了所面临的难题,指出今后胜利油田需要依托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进行定量评价及标准研究,提高固井质量评价的精度和准确性,为下一步工艺措施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质量评价 胜利油田 声波变密度 水泥胶结
下载PDF
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丽媛 戴荣东 +2 位作者 侯业贵 于少卿 王锴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针对胜利油田在钻井质量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井身质量、取心质量、固井质量、完成井井口质量和油气层污染判定为核心的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体系。该体系建立实施后,目的层井径扩大率由7.0%降至5.2%,固井二界面合格率由... 针对胜利油田在钻井质量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井身质量、取心质量、固井质量、完成井井口质量和油气层污染判定为核心的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体系。该体系建立实施后,目的层井径扩大率由7.0%降至5.2%,固井二界面合格率由63.2%提高至71.8%。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固井工艺技术,优选套管及水泥浆体系等,单井钻井质量和固井质量得到提高,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身质量 取心质量 固井质量 井口质量 油气层污染判定
下载PDF
胜利油田辛68区块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涛 赵凤敏 +2 位作者 林军章 巴燕 曹嫣镔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4,共4页
针对胜利油田辛68区块埋藏深、高温高盐,不适合化学驱和转热采提高采收率的开发矛盾,开展了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在对区块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研究,获得了长链碳源类激活剂体系,能够激活不同种类功能菌达到10~8个/m... 针对胜利油田辛68区块埋藏深、高温高盐,不适合化学驱和转热采提高采收率的开发矛盾,开展了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在对区块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研究,获得了长链碳源类激活剂体系,能够激活不同种类功能菌达到10~8个/mL以上,乳化原油粒径小于10μm。物理模拟实验表明,提高驱替效率8.5%。现场激活吞吐试验后收到了明显效果,油藏中微生物被有效激活,产出液表面张力降低,乳化油滴增加,原油黏度降低,油井产油量由试验前的1.0t/d提高到1.8t/d,含水率降低14%,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激活剂 乳化 现场试验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微生物技术在页岩油气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宋永亭 胡婧 +3 位作者 冯云 李彩风 陈子慧 高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9,共8页
通过对国外微生物技术在页岩油气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调研,详细介绍了页岩油气藏内源微生物解堵技术、页岩地层地下DNA诊断技术的原理、工艺、应用情况,以及微生物提高页岩油气采收率、微生物改造页岩储层岩石等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外微生物技术在页岩油气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调研,详细介绍了页岩油气藏内源微生物解堵技术、页岩地层地下DNA诊断技术的原理、工艺、应用情况,以及微生物提高页岩油气采收率、微生物改造页岩储层岩石等的原理和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页岩油气藏中存在微生物,基于油藏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和对油藏特定微生物DNA的检测分析建立的页岩油气藏内源微生物解堵技术、页岩地层地下DNA诊断技术已经进入现场应用,并在提高页岩油气产能和高效储层描述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基于油藏微生物对原油渗流能力和储层岩石性质的改善而开展的微生物提高页岩油气采收率研究和微生物改造页岩储层岩石研究都展现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中国页岩油气开发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探索符合中国页岩油气特色的微生物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微生物 DNA 压裂 采收率
下载PDF
胜利油田微生物吞吐体系的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功泽 李彩风 +4 位作者 陈琼瑶 刘涛 汪卫东 汪庐山 孙刚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3-497,共5页
胜利油田罗9试1区块存在温度高、黏度高、含水高、水驱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含水油井的产油量,研制了微生物多糖和微生物发酵液复合吞吐体系,对其耐温性、封堵性、乳化降黏作用及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在罗9试1区块进行了现... 胜利油田罗9试1区块存在温度高、黏度高、含水高、水驱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含水油井的产油量,研制了微生物多糖和微生物发酵液复合吞吐体系,对其耐温性、封堵性、乳化降黏作用及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在罗9试1区块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55~95℃的条件下,新型微生物多糖的黏度始终保持在120~125 mPa·s之间,耐温性较强。将新型微生物多糖注入岩心后,压力升高,渗透率降低53.3%,可以有效封堵岩心。微生物发酵液由主要成分为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液Ⅰ和主要成分为糖-蛋白-脂生物乳化剂的发酵液Ⅱ组成。当Ⅰ和Ⅱ的体积比为1∶2时,发酵液的高温乳化能力最强,对原油的乳化降黏率达81.4%。微生物多糖和微生物发酵液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较好,可提高驱油效率13.9百分点,优于单一体系的驱油效果。现场单井吞吐应用中,4口油井降水增油效果显著,累计增油达2730 t,有效改善了罗9试1区块油井的低效生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糖 微生物发酵液 乳化降黏 高温 单井吞吐 胜利油田
下载PDF
CCUS腐蚀控制技术对策
19
作者 曹功泽 刘宁 +5 位作者 刘凯丽 淳于朝君 张冰岩 杨景辉 张素梅 穆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利用CCUS技术将储存的CO_(2)注入油气井提高了油田原油采收率,但是CO_(2)溶于水后形成的碳酸会加剧金属管道的腐蚀,对设备的安全运行...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利用CCUS技术将储存的CO_(2)注入油气井提高了油田原油采收率,但是CO_(2)溶于水后形成的碳酸会加剧金属管道的腐蚀,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威胁。首先介绍了CO_(2)腐蚀机理,详细描述了造成油气生产系统中CO_(2)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对合金防护、涂覆防护层防护、缓蚀剂防护等常见的腐蚀控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结合CCUS腐蚀控制研究现状,总结了在不同介质环境下CO_(2)腐蚀控制具体的措施和建议。研究成果为CO_(2)腐蚀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CO_(2)腐蚀 腐蚀防护 缓蚀剂
下载PDF
乐安油田草20区块边水稠油油藏水平井注汽量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庆伟 杨玉珍 +3 位作者 万惠平 许德广 殷方好 王金芝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82-86,共5页
乐安油田草20区块边水油藏水平井多轮次吞吐后动用不均衡,油汽比逐年下降,需要根据储层物性、动用程度等因素变化对注汽热量进行优化。在原油黏–温、相渗等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通过对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场展布规律的研... 乐安油田草20区块边水油藏水平井多轮次吞吐后动用不均衡,油汽比逐年下降,需要根据储层物性、动用程度等因素变化对注汽热量进行优化。在原油黏–温、相渗等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通过对温度场、压力场和饱和度场展布规律的研究,优化储层需要的热量,实现按需注汽。研究结果表明,吞吐初期,注汽强度不断增加,可扩大加热范围提高周期效果;边水入侵后,井底压力趋于稳定,储层需要的热量也随之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安油田 草20区块 稠油水平井 注汽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