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组凝灰岩孔隙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1
作者 柳忠泉 曾治平 +4 位作者 胡海燕 赵乐强 朱根根 李松涛 李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4964-14978,共15页
为明确东道海子凹陷乌尔禾组凝灰岩孔隙结构与主控因素,基于低压CO_(2)吸附、低温N2吸附以及高压压汞实验,对凝灰岩全尺寸孔隙孔径进行表征;基于分形理论,对凝灰岩微孔和介孔的孔隙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进行定量表征,阐明影响与控制凝灰... 为明确东道海子凹陷乌尔禾组凝灰岩孔隙结构与主控因素,基于低压CO_(2)吸附、低温N2吸附以及高压压汞实验,对凝灰岩全尺寸孔隙孔径进行表征;基于分形理论,对凝灰岩微孔和介孔的孔隙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进行定量表征,阐明影响与控制凝灰岩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凝灰岩主要发育锥形管孔、开口的锥形平板孔和狭窄的平行板孔等形态孔隙,孔径呈多峰分布;凝灰岩总孔体积介于0.0054~0.0478 cm^(3)/g,各类孔隙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凝灰岩总孔体积主要由介孔所提供,介孔体积介于0.0042~0.0413 cm^(3)/g,平均0.0260 cm^(3)/g,平均占比75.10%;其次是微孔和宏孔,微孔体积介于0.0006~0.0055 cm^(3)/g,平均0.0031 cm^(3)/g,宏孔体积介于0.0006~0.0053 cm^(3)/g,平均0.0028 cm^(3)/g,二者的占比分别为11.5%和13.4%;凝灰岩孔隙的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所提供,二者的平均占比分别为53.04%和46.71%。凝灰岩微孔分形维数D_(m)介于2.59~2.97,介孔分形维数D_(1)介于2.23~2.55,介孔分形维数D_(2)介于2.62~2.83,反映凝灰岩孔隙非均质性较强。岩石中总有机碳与黏土矿物是凝灰岩孔隙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组 凝灰岩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