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井水泥环降脆增韧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早元 郭小阳 +2 位作者 罗发强 董兆雄 罗平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8-441,共4页
针对油井水泥环井下易脆裂问题,对脆性水泥环破坏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内部化学键断裂导致内部裂缝的扩展是水泥环后期层间密封性能失效,并诱发环空窜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研究了外加剂及外掺料对油井水泥石脆性改... 针对油井水泥环井下易脆裂问题,对脆性水泥环破坏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内部化学键断裂导致内部裂缝的扩展是水泥环后期层间密封性能失效,并诱发环空窜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研究了外加剂及外掺料对油井水泥石脆性改善的微观作用机制,建立了包括结晶相、凝胶相、粒间充填及粒间搭桥在内的基质塑化设计模型。利用此设计模型开发了多元材料复合增韧水泥石,与常规水泥石相比,其力学形变完整性的保持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适应井下工况环境变化的能力得到增强,可满足油气井后期安全开发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水泥环 脆性 韧性 设计模型 多元材料复合增韧水泥石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早白垩世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 被引量:12
2
作者 江德昕 王永栋 +3 位作者 何卓生 董凯林 倪庆 田宁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1-391,共21页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区和东南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发现的孢子花粉57属96种的研究,建立了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讨论了地层时代。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以松杉目的优势、真蕨目海金沙科的显赫和原始被子...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区和东南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发现的孢子花粉57属96种的研究,建立了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讨论了地层时代。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以松杉目的优势、真蕨目海金沙科的显赫和原始被子植物的出现为特征。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洲韦尔登期(陆相尼欧克姆期)和北美巴列姆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亚大陆、北美和澳大利亚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应属于尼欧克姆期,或赫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应归于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尼欧克姆期 阿普第期-阿尔必期 早白垩世 克孜勒苏群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阿尔及利亚三叠盆地Hadjira区块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霞 何雨丹 于慧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24,共3页
三叠盆地Hadjira区块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阿尔及利亚实施的海外油气合作勘探区块之一。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依据二维地震勘探资料和野外地质踏勘成果等对该区构造带及圈闭进行了确定,并通过对钻井岩心的分析化验,对该区的烃源... 三叠盆地Hadjira区块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在阿尔及利亚实施的海外油气合作勘探区块之一。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依据二维地震勘探资料和野外地质踏勘成果等对该区构造带及圈闭进行了确定,并通过对钻井岩心的分析化验,对该区的烃源岩、储集岩及盖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该区主要烃源岩为志留系海相泥岩,次要烃源岩为奥陶系暗色泥岩;主要储层为三叠系SI砂岩,次要储层为奥陶系石英砂岩;圈闭为低幅度背斜。在对该区油气成藏基本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成藏分布;北东—南西向构造带是油气主要的聚集带;海西期不整合面及其上下砂岩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该盆地南部的韦德迈阿次盆地志留系烃源岩及有利储集岩发育区为油气勘探的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及利亚 三叠盆地 烃源岩 储集层 圈闭 油气运移 勘探评价 勘探区
下载PDF
超深井酸压工艺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艳伟 肖玉茹 李青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18-519,共2页
超深井由于井深大,地层温度高,井口施工泵压高,给酸压施工和设计、酸压材料带来诸多困难。作者结合塔河油气田酸压改造在超深井方面的实践,着重介绍了塔河油气田超深井酸压难点;塔河油气田超深井酸压工艺技术研究;塔河油气田超深... 超深井由于井深大,地层温度高,井口施工泵压高,给酸压施工和设计、酸压材料带来诸多困难。作者结合塔河油气田酸压改造在超深井方面的实践,着重介绍了塔河油气田超深井酸压难点;塔河油气田超深井酸压工艺技术研究;塔河油气田超深井酸压现场实施及效果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超深井田 工艺 酸化压裂 岩石力学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拜城地区早白垩世舒善河组孢粉组合 被引量:6
5
作者 江德昕 王永栋 +1 位作者 何卓生 董凯林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7-260,共14页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拜城卡普沙良河剖面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发现的29属48种孢子花粉的研究,建立舒善河组自下而上的4个孢粉亚组合,分别为Classopollis-Cycadopites-Lygodioisporites-Biretisporites(CCLB)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拜城卡普沙良河剖面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发现的29属48种孢子花粉的研究,建立舒善河组自下而上的4个孢粉亚组合,分别为Classopollis-Cycadopites-Lygodioisporites-Biretisporites(CCLB)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Schizaeoisporites-Klukisporites(CDSK)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ar-visaccites-Lygodiumsporites(CDPL)亚组合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inuspollenites-Impardecispora(CDPI)亚组合。舒善河组孢粉植物群以松柏类掌鳞杉科植物占优势以及真蕨类海金沙科的繁盛为主要特征。该孢粉植物群与欧洲、亚洲、美洲和澳大利亚早白垩世尼欧克姆期孢粉植物群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舒善河组的时代属于尼欧克姆期或欧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尼欧克姆期 早白垩世 舒善河组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侏罗世塔尔尕组孢粉植物群及地层和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江德昕 王永栋 +1 位作者 何卓生 董凯林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344,共12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侏罗系分布广泛,在库车凹陷和塔西南区发育最好。目前对库车凹陷的三叠纪和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研究较为深入,而对塔西南区侏罗纪孢粉化石专题研究不多,尚未建立孢粉组合。作者基于塔西南区乌恰中侏罗统塔尔尕组发现的孢子花... 新疆塔里木盆地侏罗系分布广泛,在库车凹陷和塔西南区发育最好。目前对库车凹陷的三叠纪和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研究较为深入,而对塔西南区侏罗纪孢粉化石专题研究不多,尚未建立孢粉组合。作者基于塔西南区乌恰中侏罗统塔尔尕组发现的孢子花粉33属48种的研究,建立了塔尔尕组孢粉组合。该组合以掌鳞杉科花粉Classopollis的优势和真蕨目桫椤科孢子Cyathidites的繁盛为特征,并含有丰富多样且颇具侏罗纪色彩的孢子花粉化石类型。该组合与西欧和俄罗斯巴柔期至巴通期孢粉组合以及北美和澳大利亚巴柔期至卡洛夫期孢粉组合可以进行对比;与我国新疆库车恰克马克组、陕西延安直罗组和湖北兴山沙溪庙组等孢粉组合也可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塔尔尕组的时代应属于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至卡洛夫期)。当前孢粉植物群支持我国侏罗纪南北植物地理区系之西端分界之划分方案,即塔西南乌恰处于界线以南,而库车处于分界以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巴通期--卡洛夫期 中侏罗世 塔尔尕组 塔里木盆地 新疆
下载PDF
非构造圈闭——雅克拉断凸寻找油气藏的新领域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熬山 蔡星 +1 位作者 孟晓丽 黄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56-458,共3页
雅克拉断凸是一个长期受轮台断裂、亚南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块隆起。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上发育有震旦系、古生界、中新生界沉积。区内古生代的多次构造剥蚀和中新生代的多期超覆,为形成地层、岩性圈闭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根据非构造... 雅克拉断凸是一个长期受轮台断裂、亚南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块隆起。在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上发育有震旦系、古生界、中新生界沉积。区内古生代的多次构造剥蚀和中新生代的多期超覆,为形成地层、岩性圈闭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根据非构造圈闭的分布特征,可分为8个非构造圈闭发育带。在各种类型的地层、岩性圈闭中,断凸北坡地层超覆圈闭以及碳酸盐岩潜山圈闭,是较为现实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岩溶作用 油气藏 勘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烃类气体的特点与形成机理分析
8
作者 郭仁炳 《试采技术》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烃类气体相对密度与C2+含量数据的回归处理,发现盆地不但存在5种类型的烃类气体,而且与盆地5大类、7小类烃类液体具有相应的内在关联,即p5、p4两类与d1、d2两型同为奥陶系上统处于埋深较浅、地压较低、地温较高的...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烃类气体相对密度与C2+含量数据的回归处理,发现盆地不但存在5种类型的烃类气体,而且与盆地5大类、7小类烃类液体具有相应的内在关联,即p5、p4两类与d1、d2两型同为奥陶系上统处于埋深较浅、地压较低、地温较高的反常状态下而生成的烃类,p3、p2两型与d3、d5两型同为石炭系处于埋深加大、地压增高、地温较低的异常开启至半密闭状态下而生成的烃类,p1与d4型同为三叠侏罗系处于埋深加大、地压增高、但地温不高的反常半密闭、密闭状态下而生的烃类。同时,5种类型烃类气体与5大类、7小类烃类液体一样,也存在一型多藏和一藏多型的混存状况,因而盆地现有大多数油气田为混合型油气田,而非单纯的海相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烃类气体特点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