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年份
2018
1
学科
水利工程
1
主题
电网
1
微电网
1
期刊
各界
1
机构
西华大学
1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重力技术处理恶臭气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谷丽芬
李常青
+2 位作者
韦清华
牛进龙
唐中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利用自制的复配吸收液,分别以传统填料塔、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为吸收装置,对比考察了它们对苯、甲苯、二甲苯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气体积流量为0.50 m^3/h,吸收液体积流量为0.08 m^3/h,进气质量浓度为1.0~2.5 g/m^3的条件下,传统填...
利用自制的复配吸收液,分别以传统填料塔、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为吸收装置,对比考察了它们对苯、甲苯、二甲苯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气体积流量为0.50 m^3/h,吸收液体积流量为0.08 m^3/h,进气质量浓度为1.0~2.5 g/m^3的条件下,传统填料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脱除率最高依次为20%,11%,1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重力因子为22.23时,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苯、甲苯、二甲苯的脱除率依次可高达50%,7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恶臭气体
苯
甲苯
二甲苯
超重力技术
旋转填料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砂洗涤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光利
杨岳
+1 位作者
李杨
荣树茂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hhs-07反向破乳剂对油砂洗涤水进行破乳处理,并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硅酸盐为复合药剂对经破乳处理后的油砂洗涤水进行了混凝处理。结果表明:当破乳剂用量为100 mg/L,破乳时间为12 min时,油砂...
采用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hhs-07反向破乳剂对油砂洗涤水进行破乳处理,并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硅酸盐为复合药剂对经破乳处理后的油砂洗涤水进行了混凝处理。结果表明:当破乳剂用量为100 mg/L,破乳时间为12 min时,油砂洗涤水中油的去除率为94.2%,悬浮物去除率为78.4%,浊度降至220 NTU;当以PAC质量浓度为150 mg/L,聚硅酸盐质量浓度为15 mg/L的复合药剂对经破乳处理后的油砂洗涤水进行混凝处理后,油砂洗涤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分别降至8.5 mg/L,2.2 mg/L,水的浊度降至3.5 NTU,可满足洗涤水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洗涤水
破乳
混凝
回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阻垢剂阻垢机理及性能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3
作者
王语林
李常青
+2 位作者
谷丽芬
韦清华
张鹏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192-193,共2页
添加阻垢剂是有效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的常用措施。本工作讨论三种阻垢机理(螯合增溶、吸附分散与晶格畸变)及其研究进展,总结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最后对阻垢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本工作可为阻垢剂的研发及应用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阻垢剂
阻垢机理
阻垢性能
评定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阻垢剂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语林
李常青
+2 位作者
谷丽芬
韦清华
张鹏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161-162,共2页
介绍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历史与现状,并对磷酸类阻垢剂、聚羧酸类阻垢剂、磺酸类阻垢剂以及环境友好型绿色阻垢剂等四类常用阻垢剂一一讨论,最后对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给予展望。
关键词
阻垢剂
研究
应用
历史
现状
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罐底泥热化学洗涤处理技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光利
杨岳
+1 位作者
李杨
荣树茂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6期476-478,482,共4页
采用自制的复合洗涤液,选用热化学洗涤处理法,在氢氧化钠和复合洗涤液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油罐底泥/复合洗涤液(质量比)为1∶3,洗涤时间为120 min,洗涤温度为60℃,搅拌转速为300 r/min的条件下,可处理油罐底泥。结果表明:在此条件...
采用自制的复合洗涤液,选用热化学洗涤处理法,在氢氧化钠和复合洗涤液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油罐底泥/复合洗涤液(质量比)为1∶3,洗涤时间为120 min,洗涤温度为60℃,搅拌转速为300 r/min的条件下,可处理油罐底泥。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油罐底泥可实现油、水和砂土三相分离,脱油率达到97.6%;油罐底泥洗涤后,洗涤废水经过破乳,混凝处理,含悬浮物和含油质量浓度分别为2.0,8.0 mg/L,浊度为3.2 NTU,可以排往污水处理系统或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罐底泥
热化学洗涤法
分离
脱油率
洗涤废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N共掺杂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制备及甲苯降解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军
杨岳
+2 位作者
蒲欣
谷丽芬
王其召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年第3期168-172,共5页
以尿素、硝酸铜、钛酸四丁酯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Cu,N原子共掺杂制备出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以甲苯气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
以尿素、硝酸铜、钛酸四丁酯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Cu,N原子共掺杂制备出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以甲苯气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制备的TiO_(2)光催化剂对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共掺杂改性后的纳米TiO_(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400~550 nm处呈现出较强的吸收;当光催化反应120 min时,Cu-N-TiO_(2)光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降解转化率达到了38%,较纯纳米TiO_(2)催化剂提高了近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共掺杂
光催化剂
纳米TiO_(2)
溶胶-凝胶法
甲苯降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棒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PCN-222(Cu)/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光催化CO2还原性能
被引量:
6
7
作者
段树华
巫树锋
+3 位作者
王磊
佘厚德
黄静伟
王其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受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迫,光催化CO2还原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成本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对于实现有效的太阳能-燃料转换至关重要。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CO2还原中被广泛采用。然而,较宽的禁带宽度和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限...
受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迫,光催化CO2还原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成本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对于实现有效的太阳能-燃料转换至关重要。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CO2还原中被广泛采用。然而,较宽的禁带宽度和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使用棒状PCN-222(Cu)/TiO2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使用简单的水热法报告了二氧化碳的光化学还原。经过对PCN-222(Cu)/TiO2进行一系列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电化学(PEC)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制备了该复合材料。SEM证实,TiO2颗粒均匀分布在棒状PCN-222(Cu)/TiO2的表面上。XRD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晶体结构的PCN-222(Cu)和PCN-222(Cu)/TiO2复合光催化剂。DRS显示制备的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出现金属卟啉的特征吸收峰。PL和瞬态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进一步证实了棒状PCN-222(Cu)/TiO2具有更好的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通过控制PCN-222(Cu)和TiO2的质量比,经CO2还原性能测试表明,10%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在氙灯照射下,棒状PCN-222(Cu)/TiO2表现出比TiO2纳米颗粒更好的光催化CO2活性,这归因于电荷传输和较好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10%PCN-222(Cu)/TiO2复合材料的催化效率最高,产率分别为13.24μmol·g-1·h-1 CO和1.73μmol·g-1·h-1CH4。此外,经过三个循环的测试,PCN-222(Cu)/TiO2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在连续8小时光照下,催化剂的还原产率持续增加,表明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具有好的稳定性。禁带宽度和Mote-Schottky(M-S)曲线结果表明,PCN-222(Cu)的LUMO位比TiO2的导带(CB)更负,因此提出了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该研究为金属有机骨架和氧化物半导体复合材料光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PCN-222(Cu)
光催化CO2还原
TIO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维微孔碳-纳米TiO_(2)/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用于增强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小童
谷丽芬
+2 位作者
王乃玉
蒲巧生
刘光利
《工业催化》
CAS
2022年第1期48-55,共8页
碳基复合型光催化剂能够有效克服传统TiO_(2)催化剂吸附能力差和可见光响应差的缺陷。设计并制备了二维微孔碳负载纳米TiO_(2)/C_(3)N_(4)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探究复合后催化剂物理结构和光电学性质的改进,并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对二甲...
碳基复合型光催化剂能够有效克服传统TiO_(2)催化剂吸附能力差和可见光响应差的缺陷。设计并制备了二维微孔碳负载纳米TiO_(2)/C_(3)N_(4)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探究复合后催化剂物理结构和光电学性质的改进,并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对二甲苯和罗丹明B,降解率分别达96.5%和92.2%,其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工业TiO_(2)催化剂(P25)的7.8倍。该三元复合型催化剂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性能显著增强,归因于类石墨烯结构的微孔碳与光活性纳米粒子的界面效应,促进了反应过程中的光电子传导和污染物富集,同时扩展了材料的光响应范围;引入纳米级氮化碳(C_(3)N_(4))进一步与TiO_(2)在碳片层上结合形成二元半导体结构,能够加速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提高整体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光催化
吸附
微孔碳
氮化碳
可见光
污染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重力技术处理恶臭气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谷丽芬
李常青
韦清华
牛进龙
唐中华
机构
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文摘
利用自制的复配吸收液,分别以传统填料塔、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为吸收装置,对比考察了它们对苯、甲苯、二甲苯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气体积流量为0.50 m^3/h,吸收液体积流量为0.08 m^3/h,进气质量浓度为1.0~2.5 g/m^3的条件下,传统填料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脱除率最高依次为20%,11%,1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重力因子为22.23时,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苯、甲苯、二甲苯的脱除率依次可高达50%,75%,77%。
关键词
炼油
恶臭气体
苯
甲苯
二甲苯
超重力技术
旋转填料床
Keywords
refining
odorous gas
benzene
toluene
xylene
high gravity technology
rotatingpacked bed
分类号
X7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砂洗涤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光利
杨岳
李杨
荣树茂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化工
研究
中心
石油
石化
污染
物
控制与
处理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 E-1503 GF)
文摘
采用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hhs-07反向破乳剂对油砂洗涤水进行破乳处理,并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硅酸盐为复合药剂对经破乳处理后的油砂洗涤水进行了混凝处理。结果表明:当破乳剂用量为100 mg/L,破乳时间为12 min时,油砂洗涤水中油的去除率为94.2%,悬浮物去除率为78.4%,浊度降至220 NTU;当以PAC质量浓度为150 mg/L,聚硅酸盐质量浓度为15 mg/L的复合药剂对经破乳处理后的油砂洗涤水进行混凝处理后,油砂洗涤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分别降至8.5 mg/L,2.2 mg/L,水的浊度降至3.5 NTU,可满足洗涤水回用要求。
关键词
油砂
洗涤水
破乳
混凝
回收
Keywords
oil sand
washing water
demulsification
coagulation
recycling
分类号
TE6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阻垢剂阻垢机理及性能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3
作者
王语林
李常青
谷丽芬
韦清华
张鹏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化工
研究
中心
石油
石化
污染
物
控制与
处理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环境催化
中心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192-193,共2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6E-12)资助
文摘
添加阻垢剂是有效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的常用措施。本工作讨论三种阻垢机理(螯合增溶、吸附分散与晶格畸变)及其研究进展,总结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最后对阻垢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本工作可为阻垢剂的研发及应用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阻垢剂
阻垢机理
阻垢性能
评定方法
Keywords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cale inhibitor
scale inhibiting mechanism
scale inhibi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TQ085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阻垢剂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语林
李常青
谷丽芬
韦清华
张鹏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化工
研究
中心
石油
石化
污染
物
控制与
处理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环境催化
中心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161-162,共2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6E-12)资助
文摘
介绍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历史与现状,并对磷酸类阻垢剂、聚羧酸类阻垢剂、磺酸类阻垢剂以及环境友好型绿色阻垢剂等四类常用阻垢剂一一讨论,最后对阻垢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给予展望。
关键词
阻垢剂
研究
应用
历史
现状
进展
Keywords
scale inhibitor
investigation
application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process
分类号
TQ885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罐底泥热化学洗涤处理技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光利
杨岳
李杨
荣树茂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化工
研究
中心
石油
石化
污染
控制与
处理
企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6期476-478,482,共4页
文摘
采用自制的复合洗涤液,选用热化学洗涤处理法,在氢氧化钠和复合洗涤液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油罐底泥/复合洗涤液(质量比)为1∶3,洗涤时间为120 min,洗涤温度为60℃,搅拌转速为300 r/min的条件下,可处理油罐底泥。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油罐底泥可实现油、水和砂土三相分离,脱油率达到97.6%;油罐底泥洗涤后,洗涤废水经过破乳,混凝处理,含悬浮物和含油质量浓度分别为2.0,8.0 mg/L,浊度为3.2 NTU,可以排往污水处理系统或循环使用。
关键词
油罐底泥
热化学洗涤法
分离
脱油率
洗涤废水
Keywords
bottom sludge from oil tank
thermalchemical washing method
separation
deoiling rate
washing waste water
分类号
X78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N共掺杂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制备及甲苯降解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军
杨岳
蒲欣
谷丽芬
王其召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化工
研究
中心
石油
石化
污染
控制与
处理
企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
化工
学院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年第3期168-172,共5页
文摘
以尿素、硝酸铜、钛酸四丁酯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Cu,N原子共掺杂制备出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以甲苯气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制备的TiO_(2)光催化剂对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共掺杂改性后的纳米TiO_(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400~550 nm处呈现出较强的吸收;当光催化反应120 min时,Cu-N-TiO_(2)光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降解转化率达到了38%,较纯纳米TiO_(2)催化剂提高了近4倍。
关键词
Cu-N共掺杂
光催化剂
纳米TiO_(2)
溶胶-凝胶法
甲苯降解
Keywords
Cu-N atoms co-doping
photocatalyst
nano-TiO_(2)
sol-gel method
toluene degradation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棒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PCN-222(Cu)/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光催化CO2还原性能
被引量:
6
7
作者
段树华
巫树锋
王磊
佘厚德
黄静伟
王其召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
化工
学院
中国石油
兰州
化工
研究
中心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63027,21808189)资助项目.
文摘
受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迫,光催化CO2还原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成本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对于实现有效的太阳能-燃料转换至关重要。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CO2还原中被广泛采用。然而,较宽的禁带宽度和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使用棒状PCN-222(Cu)/TiO2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使用简单的水热法报告了二氧化碳的光化学还原。经过对PCN-222(Cu)/TiO2进行一系列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电化学(PEC)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制备了该复合材料。SEM证实,TiO2颗粒均匀分布在棒状PCN-222(Cu)/TiO2的表面上。XRD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晶体结构的PCN-222(Cu)和PCN-222(Cu)/TiO2复合光催化剂。DRS显示制备的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出现金属卟啉的特征吸收峰。PL和瞬态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进一步证实了棒状PCN-222(Cu)/TiO2具有更好的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通过控制PCN-222(Cu)和TiO2的质量比,经CO2还原性能测试表明,10%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在氙灯照射下,棒状PCN-222(Cu)/TiO2表现出比TiO2纳米颗粒更好的光催化CO2活性,这归因于电荷传输和较好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10%PCN-222(Cu)/TiO2复合材料的催化效率最高,产率分别为13.24μmol·g-1·h-1 CO和1.73μmol·g-1·h-1CH4。此外,经过三个循环的测试,PCN-222(Cu)/TiO2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在连续8小时光照下,催化剂的还原产率持续增加,表明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具有好的稳定性。禁带宽度和Mote-Schottky(M-S)曲线结果表明,PCN-222(Cu)的LUMO位比TiO2的导带(CB)更负,因此提出了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该研究为金属有机骨架和氧化物半导体复合材料光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策略。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PCN-222(Cu)
光催化CO2还原
TIO2
Keywords
Composit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PCN-222(Cu)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iO2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O644.1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维微孔碳-纳米TiO_(2)/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用于增强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
被引量:
1
8
作者
冯小童
谷丽芬
王乃玉
蒲巧生
刘光利
机构
中国石油
兰州
化工
研究
中心
石油
石化
污染
控制与
处理
企业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兰州
大学化学
化工
学院
出处
《工业催化》
CAS
2022年第1期48-55,共8页
文摘
碳基复合型光催化剂能够有效克服传统TiO_(2)催化剂吸附能力差和可见光响应差的缺陷。设计并制备了二维微孔碳负载纳米TiO_(2)/C_(3)N_(4)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探究复合后催化剂物理结构和光电学性质的改进,并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对二甲苯和罗丹明B,降解率分别达96.5%和92.2%,其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工业TiO_(2)催化剂(P25)的7.8倍。该三元复合型催化剂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性能显著增强,归因于类石墨烯结构的微孔碳与光活性纳米粒子的界面效应,促进了反应过程中的光电子传导和污染物富集,同时扩展了材料的光响应范围;引入纳米级氮化碳(C_(3)N_(4))进一步与TiO_(2)在碳片层上结合形成二元半导体结构,能够加速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提高整体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光催化
吸附
微孔碳
氮化碳
可见光
污染物
Keywords
catalytic chemistry
photocatalysis
adsorption
microporous carbon
carbon nitride
visible light
pollutant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TQ034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重力技术处理恶臭气体的实验研究
谷丽芬
李常青
韦清华
牛进龙
唐中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砂洗涤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刘光利
杨岳
李杨
荣树茂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阻垢剂阻垢机理及性能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王语林
李常青
谷丽芬
韦清华
张鹏
《广东化工》
CAS
2018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阻垢剂研究及应用进展
王语林
李常青
谷丽芬
韦清华
张鹏
《广东化工》
CAS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油罐底泥热化学洗涤处理技术
刘光利
杨岳
李杨
荣树茂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Cu-N共掺杂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制备及甲苯降解
王军
杨岳
蒲欣
谷丽芬
王其召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棒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PCN-222(Cu)/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光催化CO2还原性能
段树华
巫树锋
王磊
佘厚德
黄静伟
王其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二维微孔碳-纳米TiO_(2)/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用于增强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
冯小童
谷丽芬
王乃玉
蒲巧生
刘光利
《工业催化》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